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砖汉瓦之美:为何一块砖头价格如此不菲,直追金玉古玩

作者 | 北平狂人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秦砖汉瓦在历史上就受到了文人骚客的注意,保守估计在宋代就有人开始有意识地收藏秦砖汉瓦。动手能力强的,把砖瓦做成抄手砚,随形砚等等等等,这样既有了实用功能,又有了观赏功能,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发思古之幽情。看来怀旧之心古已有之,这种情怀貌似可以提倡,如果大家都没有这种情怀,可能王懿荣就不会发现刻有古文字的甲骨,只会老老实实的把它拿来当做药材龙骨。那么我们就会继续暴殄天物。


千年过去,这完整的 秦砖汉瓦留存自然无多,想拥有着实不易。也曾留心地摊,但轻易不见。搜寻网上,才发现只是那么一块砖头价格已经不菲,几十块钱无从寻觅,上百大几百可能纹饰也未见得好。


搜寻过程中又了解到了瓦当,这是古代屋檐上护椽子的瓦制构件。因纹饰多样,富含文化因素早早受到了追捧。潍县陈介祺是金石文化的先驱,他就收藏了好多瓦当,陶器,这是因爱好而成大家的典型例子。这样的大家,高山仰止,我们只能仰慕而已。在网上几度搜寻,留连几家网站,无奈地发现瓦当的价格比古砖的价格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一个伙计直接开价42000元。这等陶器,直追金玉古玩。看来只能祭出“过眼即我有”的法宝了。


那个年代,房屋能够用上砖瓦的有几家?从我们的历史课本可知,即使繁华富庶如南宋,寻常百姓也不过茅舍几间,只有达官贵人,富裕商人才有能力用点砖瓦。既然是稀缺品,在品质上自然要求严格,所以这个时候的砖瓦一般质量上乘,为了严格把握质量关,齐国的工匠还创新的发明了在产品上留下印鉴的方式来追根溯源,这些印在当时并不是为了审美,但是在现在就成了我们后人了解前人文字的一个桥梁,这些文字我们称之为陶文。


古人从来不缺少审美,甚至审美程度,有些时候要超过我们今天浮躁的现代人,他们的耐心和专注给我们留下了惊鸿一瞥的生活艺术。


现在有些动手能力强的朋友已经创新型的开始打造相关的文创产品,出发点自然是为了自己的书房有一件非同寻常的陈设品和把玩品。他们有的把砖瓦改造成镇纸,有的改造成摆件放在书橱摆设,有的把他们改造成茶承,有的改造成茶台,有的改造成砚台,让外人看来不仅佩服他们脑洞大开。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美的愉悦,放松我们的心情,陶冶我们的性灵,这就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胜|浙江·江南窑文化博物馆
古建筑的砖瓦做茶器,雅!
瓦当砚
农村自建房那些漏水的砖砖瓦瓦,你了解吗
秦砖汉瓦中的民俗与哲学
苏州百馆(86)来锦溪,看中国唯一的古砖瓦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