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蒋介石的“死忠粉”到新中国公民,他是怎么想通的?
话说1959年12月的一天,在中南海西花厅,周总理接见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特殊在哪?这些人前两天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在这之前,他们还都是阶下囚,确切地说,是“战犯”。其中有一位,曾经还是蒋介石的“狂热粉丝”,连发型都要和蒋介石一模一样。
诶?一个蒋介石模仿秀达人,为什么能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为蒋公痴,为蒋公狂
国民党将领里有两个姓邱的人物,一个是中将军长邱清泉,人称“邱疯子”;另一个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少将师长邱行湘,人称“邱老虎”。
之所以有这么个外号,是说这人打起仗来特别生猛。那他是怎么荣获这一称号的呢?
邱行湘的家族是江苏溧阳当地的大户人家,邱行湘打小读的是四书五经那一套。于是,封建的纲常伦理,特别是忠诚和孝顺的道德要求深深刻进了他的脑海,“忠臣忠一主,孝子孝双亲”从此成了他的人生信条。
18岁那年,邱行湘考进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第五期步兵科学员。
在学校里,他是标准的三好学生,他还有个小爱好,就是贴传单,上边写着“忠于一个党,服从一个领袖”。
在课堂上,蒋介石点名点到他——
“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啊?”
“回校长话,学生是江苏溧阳人!”
蒋介石还会继续问:“你来黄埔是干什么的?”他会大声回答:“革命!革命!还是革命!”
看见这样一个有精神有志气的小伙子,蒋介石当然喜欢得不行,勉励他要好好干。
从此,邱行湘格外崇拜蒋介石,甚至到了有些魔怔的地步。
他不光佩服蒋介石的本事,连生活细节都要搞成蒋氏同款。
蒋介石不抽烟不喝酒,邱行湘也对烟酒说拜拜;蒋介石走路总是挺着腰不苟言笑,邱行湘也不露笑脸;蒋介石是光头,邱行湘也不留头发;蒋介石喜欢穿一件黑色大氅,邱行湘也订做了同款……这个狂热劲都能赶上今天的追星族了。因此,当时大伙儿就叫他“小蒋介石”。
军校毕业后,邱行湘可以说是就“蒋公”指哪儿打哪儿,也不管这仗打得对不对。
他参加过北伐战争,也围剿过红军、当然也打日本鬼子——抗战期间,他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鄂西会战、湘西会战等战役,在战场上立了不少功。
邱行湘陪同蒋介石巡视
1943年,日军集结几万大军进攻石牌。
石牌在哪呢?长江三峡中的西陵峡往西,有一块特别大的石头,长得像令牌一样,所以叫石牌。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后,三峡成了重庆的天然屏障,后来宜昌沦陷,石牌就是拱卫重庆的第一道门户。这地方要是落入敌手,重庆的安全性可就大打折扣了。
邱行湘当时是国民党陆军32军第5师副师长,他带人挡住了日军十多次进攻,这个连队拼光了再换下一个,总之是誓死保卫石牌。蒋介石听说后,夸他是一员虎将。
为蒋公死守洛阳城
解放战争打响后,国民党军节节败退,邱行湘又会如何反应?
解放军在中原一带大规模作战,国民党连连败退,眼看着洛阳成了下一个目标,蒋介石坐不住了。
为了守住洛阳,他特地调来了邱行湘。
关心部队兵力补充得怎么样?训练情况如何?守洛阳城有没有把握?并且强调此战之成败,关系到党国的安危!
邱行湘当面下了保证书,蒋介石十分满意,任命他为青年军整编第206师师长,还提拔他当了洛阳警备司令。
从总统府出来,邱行湘又遇上了蒋经国。邱行湘所在的青年军,其实是蒋经国一手打造的“御林军”。
士兵里有一半人都是蒋经国征集来的学生兵。青年军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次青年军要参加大战役,蒋介石都要召见参战部队的领导,再由蒋经国请客招待。
蒋家爷俩把这个叫“双管齐下”,邱行湘当然也享受了这套待遇。
蒋经国在酒店摆下了大席面宴请邱行湘。他对邱行湘言明洛阳对国民党的重要性:“党国正处于危难之中,洛阳乃是中原重镇,此城一丢,后果不堪设想,家父的日子也难过了!”
蒋经国说得情真意切,竟然眼角流出眼泪,当时邱行湘别提多么感动了,他说:“我宁愿粉身碎骨,也要用血肉之躯为校长守住洛阳!”
经过了蒋经国这一波卖惨加忽悠,邱行湘满怀壮志奔赴洛阳。他精心制定了防御战术,还派兵下乡抢来100万斤粮食和300万斤木柴,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但是,解放大军势不可挡,邱行湘打了七天七夜,几乎没合过眼,可还是没能挡住解放军进城的脚步。
他觉得自己对不起蒋介石,准备举枪自尽,身边的侍卫和副官拼死阻拦,最后洛阳城破,邱行湘被解放军俘虏。
功德林劳改后思想逐渐打开
被俘虏又遇上熟人,昔日的老学长送了他什么礼物?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解放洛阳的共产党将领之一陈赓,正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
陈赓
邱行湘在黄埔时还多次听过陈赓的报告,只是没想到曾经的榜样,再见面时已经是敌人,自己还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邱行湘虽说心里十分尊敬这位老学长,但也实在不愿意多说什么。陈赓让人给他换药治伤,好好照顾,还送了他一个猪肉罐头。
这让邱行大为不解:早就听说解放军对俘虏是宽大仁厚得很,但也没听过还带送礼物的。
刚被俘虏时,邱行湘还是顽强抵抗,不愿意投诚,听不得别人说蒋介石坏话,更看不起共产党那一套。
可是慢慢地,他看到了解放军和老百姓的和睦相处,亲身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好处,一点点打开了心结,逐渐接受了改造。
许多国民党将领被俘虏后,都是数着日子过的,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挨枪子了。没成想午时三刻已到,共产党又来了一个刀下留人,竟然让他们去思想改造了!
许多国民党高级战犯都关押在北京战犯管理所,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功德林”。
功德林的故事,咱们以前也聊过。刚到那里时,很多人都十分惶恐,军统中将沈醉第一次在那见到杜聿明时,正好看见杜聿明蜷缩在石膏模子里,还以为那副石膏模子是共产党发明的新式刑具,等会儿就要用到自己身上了。
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问杜聿明该怎么应对,杜聿明却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医生给他治疗脊椎用的医疗器械。
战犯大多都来自黄埔军校,几乎能组成一个黄埔校友会功德林分会了。
电视剧《特赦1959》中
陈赓会见邱行湘等人
这些人下了战场进了劳改所,浑身劲没处使,上演了不少“行为艺术”:有人酷爱算命,拿着罗盘到处转悠;有人专心“科研”,一心制造永动机;
当然,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派系斗争的“优良传统”在监狱里依然存在,甚至闹到了在食堂打群架的地步。总之,功德林战犯改造“变形记”,每天都有新花样。
这一百多名战犯分被为了13个小组,邱行湘担任第一小组组长,组员有杜聿明、宋希濂、康泽、廖耀湘等等,都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
邱行湘积极劳动改造,把洛阳战地上没用完的力气全使在农场的菜地上,挑粪种菜、挖沟锄地,连做饭补衣也样样都能。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功德林建起了大灶台给志愿军做军粮。
邱行湘是小有名气的大力士,他从大卡车上扛下两百多斤的麻袋,再把小麦放进锅里炒,挥动着大铁锹在锅台旁边忙前忙后。
1959年12月4日,功德林里的国民党战犯收到通知,要求他们穿戴整齐,列队到礼堂参加集体大会,有些人已经预感到有大事发生。
等他们走进会场,队伍立刻骚动起来。主席台上方赫然悬挂着条幅——“特赦战争罪犯大会”。
战犯们紧张地听着台上宣读名单,邱行湘和杜聿明、王耀武、陈长捷等10名国民党战犯一起被特赦,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公民。
“重生”之三个“想不到”
十多年后重获新生,邱行湘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获得特赦后,邱行湘一群人受到了周恩来、陈毅等领导人的接见。
周恩来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邱行湘毫不犹豫地说,想回老家看看母亲。
到家后,他看到了卧病在床的母亲,眼睛也不太好,邱行湘泪流满面,他母亲一开始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这个孩子竟然真的活着,还回到了家。
村里人听说“战犯”回来了,也特别好奇,都来串门,想看看昔日的地主少爷是怎么变成与自己平等的公民的。
正好要过年了,邱行湘又能写一笔好字,不少人拿着红纸来,邱行湘大笔一挥,帮许多乡亲写了对联,场面一度十分和谐。
这时,家里来两个特殊的客人,这俩以前是邱家的长工,解放后他们去了邻村生活,这次来,他们就是想请邱行湘去家里吃顿饭。
邱行湘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可这一犹豫反倒让人误解,两个人说:过去他们在邱行湘家吃饭,是没有办法;但是现在请邱行湘去他们家吃饭,他们很是欢迎。
邱行湘当然也是一点就通,他又想起自己接受改造的经历,为自己家曾经是地主而感到羞愧,竟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两位曾经的长工道歉。
邱行湘在老家担任政协文史专员,已经五十多岁的他还是一个人生活。
他以前结过婚,但是妻子因为脑瘤去世了。后来有了个女朋友,去洛阳前俩人告别,见了最后一面,从此就失散了。
十多年过去,邱行湘也没往这方面想过,可驾不住亲戚朋友是见一次问一次,连远在北京的原国民党将领王耀武都惦记着,隔三差五就写信询问。最后,他经人介绍,邱行湘认识了一个叫张玉珍的女士。
张玉珍当时刚离婚没多久,在南京棉毛纺织厂上班。两人对彼此都挺满意,在1962年春节前夕举办了婚礼。
这事还成了大新闻,香港《大公报》特地报道,标题就是《从“追悼会”到结婚典礼》。
原来在洛阳解放后,蒋介石以为邱行湘已经死了,还给他办了追悼会,没想到这白事是白办了,当事人十几年后反倒办起了红事儿,而且人家两口子相处得不错,后来还有了个孩子。
晚年邱行湘一家人合影
1975年,又一批战犯获得特赦,其中有一些来到了江苏,邱行湘作为“前辈”,给这些人接风洗尘——
我以前可是顽固还加'透顶’这两个字的,在被俘虏前还曾用手枪对准自己脑袋。但是共产党不想让我死,让我好好改造思想,也就是国民党讲的'洗脑筋’。
这么多年来,我的生活可以用三个“想不到”来形容:
第一个想不到就是自己竟然能重获新生,和老母亲团聚;
第二个想不到,是能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甚至有了孩子;
第三个想不到,是我这些年得病时,政府居然出钱出力帮我治病……真是想不到啊……
1964年3月,全国政协组织文史专员到江南参观,来到了邱行湘家。
这个参观团也被大家称作“帝王将相团”,因为里面有末代皇帝溥仪、亲王溥杰、国民党将军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等等,都是显赫一时的大人物。
他们在邱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些天见到的新鲜事,好不热闹。回想起曾经的改造经历,都是感慨万千,谁能想到自己会有今天。
邱行湘的余生一直在为祖国和平统一而努力。1996年12月,他在南京病逝,享年89岁。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邱行湘特赦后想当搬运工人,周恩来得知后:你们的身份是国家干部
1978年黄济人在父亲追悼会上,偶遇舅父邱行湘:我想写你们的故事
1959年邱行湘被特赦,声称想当搬运工人,周总理:你有更重要的任务
黄维特赦一年后,妻子蔡若曙投河自尽,苦等27年为何团聚不过一年
功德林里最硬核的战犯:批黄维,骂康泽,为何杜聿明却很欣赏他?
1956年,廖耀湘向杜聿明提出一问题,杜聿明的回答让廖耀湘很惊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