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大屠杀中,国军战俘为何不反抗?40年后幸存老兵道出真相
1937年淞沪会战后,日本政府立马调整战斗方针,西进攻占南京,而令世界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就在南京沦陷后发生……令人痛心的同时,相关人员惊奇地发现,在遇难的30万同胞中,居然有极大一部分是国军战俘,甚至数量可以匹敌当时进攻南京的日军!
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随着幸存国军老兵的叙述,谜团一点点的被解开……
日本之所以看中南京,是因为南京在当时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的沦陷可以摧垮国民党以及所有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让日本的侵华计划更进一步。
加之当时世界上都密切关注着日军侵华的进程,如果能成功拿下南京,更能增加国际上某些国家对日本行为的认同。
并且,南京平坦而广阔的地形有利于养精蓄锐,便利的交通则可使南京暂时作为日军的根据地,方便其继续攻占瓦解中国。
所以,在看透南京的重要性后,日本果断地修改了原先的作战计划,直接集中军队攻向南京。
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然而11月15日,日军就开始向南京进发,并在12月1日下达了攻占南京的正式命令。其实国民党在淞沪会战后,就十分关注日军的动向,在多方探查后,终于得知了日军已经派了大部队往西进军,目标正是南京。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国民党政府最担心的就是日军在此时把南京作为目标!
要知道,淞沪会战后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支援部队尚未赶到,南京城内的军人一部分是淞沪会战留下来的、身体还未恢复的伤兵,另一部分则是毫无作战经验新兵,这让南京的守卫战似乎成了无稽之谈。
但所有将领都知道南京必须守,因为南京的存亡不仅被全国民众关注着,还有其他国家也各怀鬼胎地关注着。
但他们也知道南京此时兵力薄弱,根本不可能抵抗得住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可能可行的办法也只有靠城内的伤兵和新兵拖住日军,等待救援的到来。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守城的士兵与将领都殆无孑遗,所以根本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当这个主帅。但如果放弃抵抗直接撤退,势必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到底该怎么抉择呢?
正在众人犹豫不决之时,将领唐生智站了出来,他声称自己愿与南京共存亡,想要担任南京守卫战争中的领帅,因为南京是当时国家主权的象征,不能死守。
而蒋介石也觉得如果在此时太明目张胆地放弃南京,会影响群众对民国政府的信任,于是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所以一开始这就是一场为了表面功夫的战斗,注定了它的结局并不会美好……
唐生智虽然主动地提出守卫南京,可是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他心里也十分没底,并且他在蒋介石留下的部队中威慑力并不大,他很担心战时自己是否能指挥得了留下的士兵。
所以唐生智一开始就不太看好这场战争,只是使命感所驱,让他担下了守卫南京这一重担,但是他究竟能做到哪个程度,真的能如他所说的与南京共存亡吗?唐生智自己都不敢确定。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中,为何说有不少国军不是死在和日军的殊死搏斗中,而是死在自己人之手?
1937年12月8日,日军基本上已经包围了南京,并于第二天向城内空投了"投降劝告书“,要求中国军队在12月10日以前投降。
而群众见了纷纷惊恐不已,开始向城外逃窜,但唐生智对于日军这一行为选择无视,此时他仍在坚守自己当初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
之后日军见南京城内没有任何投降的信号发出,于是对南京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城内的伤残兵和新兵哪禁得住这连番的攻打,被打得节节败退。
见此,唐生智只好连忙向蒋介石请令援军,但蒋介石却只下达了守军撤退令,而前提是要先守好一个月的南京,让中国民众和国际社会知道,国民政府并没有放弃南京,也是殊死进行抵抗过的。
无奈之下,唐生智只好指挥着残兵和没有什么经验的新兵从正面突围,可是最让唐生智担心的事情却发生了。
当时的军队中许多人其实并不服唐生智的统领,不少人甚至认为他只是想在这种时候感受一下手握大军的当权感,毕竟在大家都盘算着撤退的时候,就他一个说要守南京,还要拉着他们一起送死。
大家积怨已久,所以在唐生智下达突围命令后,只有一小部分的军长、师长听从了他的命令将突围指令传了下去,并且也只有那一小部分军队按照他的计划行事,大部分军长、师长并没有按照命令下传指令,选择了一走了之!
他们一句话不说地逃离后,群龙无首,士兵们根本不清楚军令,再加上日军地连番攻击早已弄得军心惶惶,大家紧绷的弦一下就断了,只想着逃跑。
至此,大屠杀前的另一悲剧又拉开了序幕。
失去将帅的士兵们集体涌向挹江门夺路逃生,造成极度混乱。当时扼守挹江门的部队由于并不知道撤退命令,见己方士兵齐刷刷夺门而出,还以为是逃跑,在警告未果后立即掉转枪口向拥挤在门周围的战友扫射,开始了自相残杀!
而唐生智见场面如此混乱,大家也不听他的命令,加上日军已经兵临城下了,他哪里还记得自己当初的誓言啊?于是他当即率少数人员渡江,一路步行经滁州撤转到汉口,成功逃出南京。
至此南京保卫战基本宣告失败,南京沦陷了。
唐生智起初誓言与南京共存亡,结果又背叛誓言弃南京于不顾,情况稍有不佳就自己率先撤离,致使局面一片混乱。
而军民窜逃,踩死的人不计其数,守军只有少部分侥幸脱险,未能撤退的大批士兵,只能留在了城内,在日军攻陷南京后被迫丢掉武器,成为战俘……据悉,当时大约有五万国军成为了日军的俘虏。
南京大屠杀中,有5万国军成了日本的战俘,那他们为何不联合起来反抗日军呢?
本来以为这个谜团的真相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随着幸存国军老人唐光谱的出现,真相终于渐渐浮出水面。
唐光谱说他当时与他最要好的战友唐鹤程从挹江门出逃,沿途经历了战友的扫射、跟丢撤离大部队以及敌人的围剿后,很幸运地活了下来。
他们躲在深山中,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搜山的日军发现。只好,他们和其他抓到的战俘还有许多百姓,被押至街心的一个空场地里,背靠背的被绑了起来。
在那里,没有食物和水,好多人都被饿死了,活下来的也只吊着一口气。随着饿死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人想着与其被饿死,不如殊死一搏!于是在第五天,许多胆大的人就暗中商定以火为信号,火着了大家就趁乱一起逃。
那天晚上火光一起,各屋的人都一起向外冲去,可当大家推倒营房竹围时,竹围外却是一条沟,可是情况紧急,人们纷纷跳下沟开始游着逃命。
其中不少人都在沟里被淹死了,只有水性好的还勉强坚持着一直游。眼看着希望就在眼前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一堵高高的墙壁立在他们面前拦住了去路!这正是当初为了保卫南京而修的防御工事,如今却成了大家的断头台……这时的敌人已经反应过来了,扛起武器就追了过来,对着水里的人群就开始疯狂扫射,幸存的人又被押回房里。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敌人就把关押的人都赶到院子里,把他们捆绑起来,然后用刺刀逼着他们走到了上燕门离江滩不远的空场地。
到了那片场地后,他们被要求挨个站好并且转身,随着机枪的安装,子弹上膛,大屠杀开始了!
枪声一响,唐光谱和唐鹤程赶快趴在地上,尸体纷纷叠在他们身上。
这场扫射直到第二天才停止,唐光谱幸运地活了下来,但他发现唐鹤程已经一动不动了……黑沉沉的夜,笼罩着灰暗的南京。
唐光谱在确定安全后,从尸体中缓慢爬出,逃了许久才爬到一个窑洞边,迷迷糊糊地待到第二天中午,突然看到一艘小船靠近。
唐光谱本来很害怕,但随着船靠近才看见船上是一老一少两个中国人。唐光谱遂向他们求助,只好俩人帮助了满身血污的唐光谱上了船,他才最终得以活命。
从唐光谱的叙述中,当时的战俘没进行反抗原因便大概清楚了。
其一,军心涣散,大家都只想着要逃,根本没有心思想着什么浴血奋战;
其二,体力好的、能跑的都在最初的逃窜中从挹江门逃跑了,被抓回来的大多都是伤兵,和不熟悉地形和战况的新兵;
其三,后来的逃跑活动中大家在五天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早已筋疲力尽,加之日军的虐待,大家都有负伤。
所以并不是大家不想反抗,而是想要反抗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反抗的力气了……
而唐光谱的叙述不仅是掀开了自己的旧伤疤,更是引出了14亿中国人民的悲痛回忆。
那段日子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的血色历史,我们要以史为鉴、不忘国耻,只有人人都铭记历史和历史带来的惨痛教训,我们的民族才会永远向着新的方向前进。
但是时至今,日本仍在否认南京大屠杀,并且在他们的教科书上,并没有他们国家对外侵略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大屠杀,10万国军战俘为何不反抗?幸存老兵道出其中真相
南京大屠杀时,被俘国军士兵为何不反抗?40年后幸存老兵说出实情
南京大屠杀中,10万国军战俘为何不反抗?40年后幸存老兵道出真相
南京大屠杀时,俘虏们为啥没法反抗?40年后有位老兵说出了缘由
南京大屠杀期间,为何被俘士兵不反抗?40年后,一位老兵道出真相
南京大屠杀时,被抓士兵为啥不反抗?40年后抗战老兵说出实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