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持久战》究竟有多无解?让日本皇室看后:必须除掉东条英机!

1944年6月的一天,一位日军军官,请求拜见昭和天皇亲弟弟三笠宫崇仁亲王。见面后,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这位日本亲王。
三笠宫打开信纸看到里面的内容后当即瞳孔放大,十分震惊,抬起头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位军官,而面前的人眼神却如此坚毅。
随后,这位日本军官鞠躬退下,只留三笠宫一人留在原地呆滞。
其实,这不怪亲王做出如此大的反应,而是信的内容太过刺激。
信中所写的正是如何刺杀日本当前首相东条英机的详细计划。
三笠宫沉思了一会,旋即决定同意这份计划书,并参与到这场刺杀行动中。
东条英机在当时总揽日本军政大权,权力之大地位之高可想而知。
这位军官究竟是谁?竟然敢于将刺杀首相的信交到日本亲王手中,而日本亲王又为何同意了这场刺杀?
这一切,都与中国一本响彻世界的著作脱不了干系,那就是毛泽东所写的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是当时极端困境下的救世之作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华战争爆发,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全境迅速沦陷。
此后日军看准时机得寸进尺、步步蚕食。又于1937年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8月13日,又爆发了淞沪会战,战争境况惨烈,我军损失惨重,上海沦陷。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造就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中国同胞命丧黄泉。
一丢平津,再败淞沪,三失南京。
不到半年时间,中国的半壁江山已经被日寇占领。此时的中国犹如人间炼狱,哀鸿遍野,百姓流离失所,人们苦不堪言。大家觉得亡国灭种的结局就在自己民族的头顶上。

(当时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恶,不忍细看)
这种绝望的情境下,“亡国论”在社会各界迅速传播起来。
但1938年4月15日结束的台儿庄战役,又让人们重拾信心。台儿庄大捷,重创日军精锐部队,歼敌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民族士气,同时改变了国际视听。
因为这场战役,“速胜论”又掀起浪潮。
部分人认为,既然这场战争胜利了,就要抓准时机,学习这次胜利的经验,只要再多打几个台儿庄这样的大胜仗,很快就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然而,中国现在的情况绝不是上述所说的那么简单。在延安的毛泽东看穿了战争的本质,为了稳定民心、激励军心,他现在急需完成一本系统性著作,阐述自己的思想,让国民看到希望。
毛泽东在阅读了大量史书资料、总结了一系列战争经验之后,于1938年5月上旬开始动笔撰写《论持久战》。
根据当时毛泽东的警卫员回忆,毛泽东为了写这本书,常常一两天不睡觉,有时候实在困得不行,就用凉水洗把脸,写得累了就站起来走走,然后继续创作。

(两夜未合眼的主席,依旧在写作)
终于在九天后,毛泽东完成了《论持久战》这部五万字的旷世巨作。
写作完成后毛泽东到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展开演讲,解开同志们的疑惑。
中国会亡吗?
中国不会亡,最后胜利一定是中国的!
中国能够速胜吗?
中国不能够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随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来研究《论持久战》,然后将事实告诉中国民众。
《论持久战》刚发表只是小批量印刷,在我党内部传阅,但是由于当时纸张油墨稀缺,所以直接步入印在各大报刊上面。
这样不仅节省油墨纸张,还使《论持久战》在全国大范围传播。
不仅是共产党员,国民党、海外侨胞和西方各国人民,甚至日本人都可以看到。
但没想到的是,《论持久战》一经发表,不仅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国际上都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国民党将领白崇禧读过《论持久战》后,对毛泽东进行大力称赞,拿在手里反复阅读,随后上报给蒋介石,蒋介石看过也大为震惊。

(蒋介石仔细阅读《论持久战》,他认真了)
在香港的宋庆龄看过《论持久战》后四处找人,将其翻译成英文,让更多的外国人阅读。
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都在对这本书进行深入研究。
日本如此一个小心眼又谨慎的国家,面对《论持久战》这样把战略写在明面上的著作,怎么可能不进行研究。
但是毛泽东毫不在意,因为《论持久战》里所说的都是客观事实,是一场光明正大的“阳谋”。

《论持久战》究竟写了什么?

《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对敌我双方做出了客观的分析:
首先,作为敌方,日本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与军事整体国力的对比上,确实是十分强大,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速胜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日本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从根本上说是不正义的,国内民众绝不会屈服于日本侵略者。
国际对日本这种惨无人道侵略行为也持指责态度,如果国际局势稳定下来,日本肯定会受到攻击。
其次,中国作为防守保卫者,虽然综合国力不如当时的日本,但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中国,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完全占领中国,这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的大工程,将会耗费日本大量的精力。与日本军队硬抗,打持久战,以空间换时间,中国有这个底气。
因此得出结论,中国只要坚持作战,那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毛主席在给战士们逐句讲解《论持久战》)
毛泽东还在其中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在战略防御和战略相持阶段中,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速决战,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
在战略反攻阶段中实行战略的反攻战,“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轮番上阵。
民兵是胜利之本。
中国不比日本拥有高质量的机械部队,但中国有无数的人民群众,对于武器装备等不足可以弥补。
在后期无论是阵地战还是地道战,中国军队应对日本的进攻更加游刃有余。“民兵是胜利之本”的理念让中国军队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
日本军国主义者们读了以后大为震惊,深陷恐惧,因为毛泽东指出了他们的劣势和中国的优势。
随后他们进行反思,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应对。

《论持久战》到底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论持久战》的发表确实引起了日本高层的关注,在当时不仅是侵华日军读过,甚至军政高层、情报机构和日本共产党员都读过。
但当时,日军只重视战术情报,对于战略情报并不是很在意。随着战争的发展,日本上层才对这本书重视起来,战争结束后更加重视。
1937年7月之后,日本虽然对新闻实行了严格的审查标准,但日本本土和伪满洲国的民众还是可以阅读到《论持久战》。
但是他们当时普遍相信皇军的能力,没有人相信中国人最后能打败日本人。
而且一般民众看到的都是翻译修改删减后的《论持久战》,内容基本背离原文本意。
其中对于毛泽东阐述中国的正义性、日本的侵略性,分析中国的优势以及日本的不利条件,论述战争和政治相关以及战争形式的精华部分一律没有翻译。

(饭喂到嘴边都不会吃,现在不信,以后有你们后悔的)
日本虽然一开始对于《论持久战》没有那么重视,但是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日本侵略军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
日本为侵略中国,几乎将所有资源都用来生产枪支弹药,国民经济也全部纳入军事管制。
1938年,日本就已经有80万工人、50万店员、130万会计失业。
此后的日本经济基本上一直在崩溃的边缘徘徊,一年不如一年。


所以,在《论持久战》发表后不久,侵华日军就打不动了,只能驻扎在大城市猫着,或去农村扫荡一点物资。
日本高层现在才逐渐意识到战争的大方向正在向《论持久战》中所说的那样走,但是此时无论日军再怎么重视和研究《论持久战》也为时已晚。
或者说,日军侵华这场败局,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1942年,由于中国军民顽强抵抗,日军深陷战场无法自拔,如果不尽快结束战争,整个日本都要耗死在中国。
物资紧缺的日本如果要继续战斗,就需要想办法获得物资,因此便盯上了荷兰东印度公司,那里不仅有石油,还有橡胶。
但是美国在菲律宾有驻军,在夏威夷有海军基地。没有退路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决定偷袭美国珍珠港,让美国海军束手就擒,到时候美国大概率会谈判,那时候美国就很难与日本开战。

(日军知道结局的话,不知道还会不会派飞机去偷袭)
但是日本真的太过狂妄自大,它以为偷袭的是谁?美国啊!
这次愚蠢的行动,给侵华日军本就油尽灯枯的中国战场雪上加霜。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遭到了美英为首的猛烈反攻,日军呈现下风之象,接二连三的战争均以失败告终,甚至日本在太平洋上的绝对国防圈塞班岛被美国攻陷,美军直接把轰炸机开到日本本土。
但是,当时的日本首相东条英机是一个“战争狂魔”,他绝不承认失败。

(这小老头才1米63,人不大野心到不小)
在日军困难之际,东条英机选择军权政权一把抓。东条英机将陆军参谋长杉山元撤下,亲自上任。海军参谋总长永野修身被撤下,由东条英机一派的岛田樊太郎兼任。
东条英机军政一把抓后,各地战况不仅没有变好,反而在不断恶化。
天皇弟弟秩父宫雍仁亲王一封一封传信亲自质问东条英机,要求东条英机辞职,并交出陆相和参谋总长大权,但都被东条敷衍了过去。
领导是个废物,侵华日军只好设定出应对中国的“持久战”的方案。
首先,日本人扶植汪精卫在南京设立临时政府,华北治安军改名为华北绥靖军,名义上归属汪精卫政府管辖,但军队实权掌握在各级日军顾问手中,这就是“以华制华”

(汪精卫是最该死的大汉奸!)
随后,日军在华夏大地上进行烧杀抢掠,只要是日军侵占地区,每一个村庄都要按时按期缴纳物资,并将这些物资送往前线。
并且还对中国各个行业进行产品输出与资本垄断,从中国获取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军备物资,这就是“以战养战”
为了视察“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策略在中国的实行情况,崇仁亲王三笠宫掩饰皇室的身份,化名“若杉”来中国前线考察情况。
1942年2月,25岁的年轻军官浸野田知重被派遣到中国华北山西进行前线作战。
正是到中国的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两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看法。

刺杀行动:受死吧!东条英机!

三笠宫到达中国后,并没有看到日军对日本民众所说的帮助中国,共同实现“大东亚共荣圈”,他看到的只有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三笠宫越发觉得这场战争就是个错误,而他思想真正的转变,就是在读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后。
他深刻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荒谬之处,并且认为日本是打不赢中国的,如果不及时抽身,日本一定遭受巨大损失。
于是,三笠宫在日本侵华司令部发表了一番讲话,题目为《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的内心反省》,承认侵略的事实,揭开了日军的残暴,并且说出了在场各位军官想说的话:“日本军队是无法与中共对阵的!

(儒雅随和的一位先生,勇于自我批判、承认错误,令人敬佩)
由于他皇室的身份,生命并没有受到威胁,但是此番讲话也被日方判为“危险文书”。
另一边,浸野田知重在中国苦战一年后,他深知军中不少士兵厌战情绪激烈,将领中期望停止战争的也大有人在,谁会像东条英机那个“战争狂魔”一样那么变态。
大本营的高层他们在干什么?还能不能干?干不了就滚蛋!他一遍一遍在心里慰问高层决策者,当然“慰问”最多的还是东条英机。
随着战争的深入,大本营高层者的不作为,日军损失越来越惨重,浸野田知重坐不住了。
他与东亚联盟东京分会会长牛岛辰熊等人密谋,准备刺杀东条英机这个战争头子,占领内阁,争取停战,拯救大日本帝国!

(这位勇士的影像资料全网难寻,最著名的就是“刺杀东条英机”事件)
1944年1月,三笠宫按期奉调回到日本,成为以浸野田知重为首的“和平派”非正式成员,于是便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浸野田知重以书信的方式告诉三笠宫刺杀东条英机的详细计划。
东条英机作为首相,身边戒备森严,在几次刺杀无果后,三笠宫决定使用极为致命的氰化氢毒气,这样不仅是东条英机,连他身边的将领也一并了结。
但不幸的是,这次刺杀行动失败了。
由于三笠宫皇室的身份,他再次没有性命之忧,但之后三笠宫被日方判为危险分子,禁止发表文章,一辈子处在秘密监视中。浸野田知重判处免职,五年监禁,缓期两年。
尽管这样,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论持久战》中的论述被一一证实!
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发动战争、侵略别国、反人道罪等判处东条英机绞刑。12月23日,东条英机被执行绞刑,时年64岁。

(压了几十年的大石头落地,崇仁亲王释然的笑了)
1998年在我国领导人访日的时候,三笠宫崇仁亲王在国宴上公开向中国道歉:我的良知让我倍感伤痛,我想向中国人民道歉。
2016年,崇仁亲王去世,享年100岁。

结语

《论持久战》堪称一部旷世巨作,这是毋庸置疑的,著名理论家张如心评价道:
“这一天才战略战术的创造,是他生平最有历史意义的杰作,是我大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是最有力与生动的表现!”
当时不仅对于中国,甚至对于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影响有目共睹。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出版的《核武器与外交政策》一书中高度评价道:
“《论持久战》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军事学说,反对那种以纯军事考虑为基础而进行的迅速决战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战略思想的基础。”
其不仅对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它里面的哲学思想以及战略方针到现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解读,日本还成立了专门研究的公会,至今都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一 END 一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的“阳谋”公开之后,日本亲王为何想要杀了东条英机?
1938年毛主席一巨著问世,日本亲王读后:日军根本无法和中共对垒
中国史上最大的阳谋!毛主席的作品堪称日军噩梦,日军:实在高明
毛主席的旷世之作!多名日本军官读完后悔:要早看到绝不来中国
为什么说《论持久战》是天下第一阳谋?
毛主席的文章有多厉害?日本亲王读了,直接刺杀日本首相阻止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