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摄影师福尔曼“红色延安”摄影展开展

日期:2019-09-30    文章来源:延安红云平台    

作为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其中一员,1944年,美国驻华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在延安期间,拍摄了大量的历史影像资料。

9月29日,“美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红色延安”摄影展在圣地河谷·金延安开展

此次摄影展由延安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陕西旅游集团延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华商报》社承办,深圳南友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策划,延安红云平台协办。展览时间为期半年,将持续到2020年3月30日。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延安时期,这里是一片红色热土,是千千万万有志青年心中向往的圣地,也是斯诺笔下充满东方魔力的神奇地方。当时的延安先后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友人来支援革命、探寻真相,这其中包括白求恩、马海德、斯诺等,以及此次影展的主人公——哈里森·福尔曼。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访问,是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外交史上的一件重要大事,是自1939年以来新闻界首次打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长达五年的新闻封锁。福尔曼在延安期间,以一个记者敏锐的眼光、独特的笔触,记录并整理出大量他在中国北部和西部解放区时的见闻和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的事迹。

有学者认为,福尔曼镜头下的黑白照片是对红色延安的历史印证,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是研究延安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载体。黑白照片里的老延安与精心恢复的老延安城相得益彰,再现了延安时期军民浴血抗日、自力更生的伟大历史画卷。

“十分震撼也很激动。”当天来看影展的市民张先生说,尤其令他感动的是,照片里的人物,无论是普通战士还是群众,虽然他们衣服破旧、设备简陋,但眼神都十分坚毅。“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时间我还想带着儿子再来看一遍,他们这年轻的一代人更要了解这段艰苦的岁月,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张先生说。

哈里森·福尔曼简介:

哈里森·福尔曼1904年6月15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从小酷爱艺术。1922年至1925年期间,先后就读于芝加哥美术学院和密尔沃基莱顿美术学院,后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主修东方语言。

对于爱好艺术的福尔曼来说,东方中国有着神秘的吸引力。他是首批涉足西藏的西方摄影师之一,由于在西藏积累的丰富经验,福尔曼在1937年担任《消失的地平线》电影技术总监,这部电影获奥斯卡奖。

1934年起,福尔曼为美国《时代》周刊、《时代进行曲》新闻影片担任摄影师,此影片荣获第九届奥斯卡特别奖。

1943年初,福尔曼和美国《时代》周刊驻中国特派记者白修德来到了正在受灾的中原地区,拍摄了大量的河南大灾难照片,在美国的媒体发表后,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惨绝人寰的一幕,挽救了上千万的灾民。

同年5月,福尔曼凭着一个记者的良知和敏感,利用驻华外国记者的身份,历尽险阻到达延安和华北抗日战场,最后完成了轰动世界的《红色中国报道》。他还将在访问过程中拍摄的大量照片,编选出版了《西行漫影》,上海画报公司曾于1946年1月用中文出版过这本画册。

1930年到1949年期间,哈里森·福尔曼的镜头记录了当时中国大量的影像,其脚步遍及青藏高原、西北大漠及东南沿海,拍摄了包括淞沪会战、远征军等众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影像,其空间上的广度及题材的广泛都是极其罕见的,对我们认识的那个时代,书写中国摄影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为一名战地摄影记者,福尔曼在延安访问的5个月内,不辞辛劳、跋山涉水,拍摄了大量珍贵的革命素材影像。在他的镜头下,记录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及深刻的政治变革,为世人定格了一个个难能可贵的历史瞬间。

福尔曼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情谊,新中国成立后,又来到中国“故地重游”。1978年不幸谢世。

他的著作还有《正在变革的中国》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4年红色延安革命根据地军民影像
历史难忘瞬间:
这组老照片就拍自抗战时期的延安,出自一位名叫哈里森·福尔曼的美国记者之手,当时他随同一个美国观察组来...
老照片 红色延安之1944【续集一】
看美国记者如何看待1937年的红色延安?
数十万字日记,上万张历史照片,一名美国记者如何让世界看到真实的延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