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宋官窑陶质祭器探索
2007年9月浙江省博物馆《东方博物》24辑首发考古研究论文

撰写拙文时,得到论坛版主和书友无私提供古文献资料的帮助,特此感谢。

南宋官窑陶质祭器探索

    南宋官窑在中国陶瓷史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南宋临安古城考古资料的不断披露,南宋官窑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然而,长期以来对南宋官窑陶质祭器却缺乏应有的关注,直至近来才有人指出南宋官窑陶质祭器的存在(1)。本文以新出土的陶质祭器实物资料结合古文献记载,对南宋官窑陶质祭器及其烧造活动作一粗浅的探索。
    一、南宋官窑陶质祭器实物资料
    近年来,杭州考古发掘和建筑工地陆续出土了少量陶质祭器残片,为研究南宋官窑陶质祭器及其烧造活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85年南宋郊坛下官窑第二次考古发掘,在窑址出土了制作精细的陶范残片(图1)。陶范土红色厚胎,内刻三段纹饰,间以两道弦纹相隔。上下二段分别刻有简洁形象的凤纹、夔纹和稀疏流畅的回纹,中段刻有变体篆书五字。由于当时出土器物中未见实物及类似残片,发掘者推测其为制作南宋官窑瓷器素烧坯的陶范[ii]。然而,2004年底在杭州密渡桥建筑工地南宋古河道地层出土的陶贯耳壶残片,为重新检视郊坛下官窑陶范的真实用途提供了重要的证据。该陶贯耳壶土红色薄胎,质地细腻,胎体中部呈灰黑色,壶身纹饰、文字、尺寸与郊坛下官窑陶范一一对应,残片内壁布满制坯时按压的指纹和修坯痕迹(图2),显见该壶应由郊坛下官窑陶范模制而成。在发现陶贯耳壶的同一地层,还出土了大量南宋中晚期的龙泉窑瓷器残片,并未发现匣钵、支钉、窑砖等窑址残渣,说明填埋古河道的是南宋中晚期的生活遗弃物。由此可见,陶贯耳壶应是郊坛下官窑专门烧造的一类实用陶器。
郊坛下官窑陶范和陶贯耳壶的文字,再次为印证南宋官窑陶质祭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据考证,官窑陶器的文字应为“无养颐之虑”[iii]。按照《周易》颐卦的解


(1)李刚《南宋官窑续论》,《东方博物》第十九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版;李刚《内窑、续窑和哥哥洞窑辨析》,《东方博物》第二十三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6月版

[ii]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南宋官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iii]
南宋郊坛下官窑发掘者误将陶范倒置而将文字解读为“碧玉明月照”(见注2),显然有误。陶范5个变体篆书中,“养(養)”字的写法最特殊。“羊”字刻成阴文,作为阳文“艮”字口中的一横,符合《周易》颐卦“内阴爻、外阳爻”的卦象,也符合祭祀用牲牢礼料的本意。

[ 本帖最后由 zjbb12345 于 2007-11-9 12:34 编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玩瓷须知:“瓷簋”是什么
杜文:汝窑素烧礼器、出香、水仙盆等相关问题初探
金玉默守 天子旁支——以『王者之器——明代藩王用瓷』展览为例简述明代藩王用瓷相关问题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哥釉瓷
元代卵白瓷初探
钴蓝釉瓷的发展及鉴定要点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