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金名窑瓷器,缘何能够名重千古? | 讲座回顾
原创: 文博河南 文博河南 4月24日

前言

2018/04/24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大规模的瓷窑群遍布南北,广阔的国内销售市场和海外贸易的需求,刺激了陶瓷手工业生产和再生产的扩大,著名的窑场和优良瓷器品种层出不穷。


 


宋朝时期,都有哪些著名的窑场和优良的瓷器品种?

宋瓷之美,具体表现在哪里?缘何能够名重千古?

如何才能更深一层次地认识并了解宋金名窑瓷器?


04月21日下午3:00,2018中原国学讲坛(总第227讲)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精彩开讲。此次讲座,特邀南开大学博物馆馆长兼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古陶瓷学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刘毅以《宋金名窑瓷器》为主题,带领大家充分领略了宋金瓷器的绝代风华。



主讲嘉宾:刘毅


《宋金名窑瓷器》讲座现场


《宋金名窑瓷器》讲座现场 听众认真聆听讲座内容


《宋金名窑瓷器》讲座现场 听众与主讲嘉宾互动问答


讲座开始,刘毅首先对两宋时期制瓷业的特点进行整体概括,他认为,民窑的迅猛发展并进而形成诸多窑系和官窑烧造制度的正式形成,是两宋制瓷业最突出的特点。他说:“其中,北宋时期北方的定窑、磁州窑、当阳峪窑、登封窑、汝州窑、宝丰窑、禹州窑、耀州窑、介休窑等窑场的制瓷业突飞猛进,烧造出许多优秀品种。宝丰汝窑、汝州张公巷窑还生产可能与宫廷有关的优质青瓷。金灭北宋,北宋北方的窑场经过长短不等的停滞,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品种。”


接着,刘毅分别对不同的“窑系”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与分析——



定窑白瓷


定窑,在唐五代时期已经是精品倍出,北宋和金代的定窑继续发展,而且因为产品质量精、销路好,很多窑场生产仿定窑产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白瓷窑系。



与晚唐五代相比,宋代定瓷胎、釉均无重大变化,但釉色却由纯白或白中泛青变成了白中微泛黄或称牙白色。刘毅认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定窑的燃料由烧柴改为烧煤,窑室气氛因而由还原变为氧化,故出现釉色的改变。他说:“窑址堆积中相伴随的大量炉渣,就直接证明了宋金定窑确实大量烧煤。”


接着,刘毅对定窑的烧造方法也进行了解读。他分析道:北宋时期,碗、盘类定瓷的烧造方法前后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匣钵正烧法,一匣一器,与唐五代相同,但器物已很难见到偏青的色调;第二种是支圈烧法,包括支圈正烧法、支圈覆烧法。金代时期,定瓷继续发展,胎、釉特征与北宋相比差别不大,碗、盘一类的装烧方法仍采用支圈覆烧法,釉质略次于北宋,印花成为主要装饰手法,但花纹不如宋印花精美,而且还常见以凸线界分出若干个画面(一般是五或六个)的作法。



关于定窑的装饰技法,刘毅总结道,北宋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装饰手法主要是刻花和印花。刻划花图案以花绘为最多见,有牡丹、萱草、莲花等;印花内容更为丰富,除了最常见的各种花卉外,还有孔雀、凤凰、雁、鸭、鸳鸯、鱼、龙等,一些组合图案,如飞凤牡丹、孔雀牡丹、鸳鸯莲花、莲池游鱼、云龙花卉等,更是宛如一幅织锦图。  


刘毅还讲道,在传世定窑瓷器上,有的刻划“尚食局”和“尚药局”铭款(曲阳涧磁村窑址中曾发现过带“尚食局”铭款的印花龙纹盘);有些带有“奉华”、“慈福”、“聚秀”、“德寿”、“风华”、“禁苑”等铭刻,这些大都是宋代宫殿名称。窑址上还发现过带“五王府”铭记的碗底,可能是为某王府所定制。



磁州窑瓷器


磁州窑系,是宋金时期产量最大的北方瓷器种群,生产这类瓷器的窑场在河南、河北、山西三省广有分布,南宋时期江西吉州窑也生产这类产品。


刘毅介绍道,磁州窑系诸窑产品品种众多,有白瓷、黑瓷、绿瓷、白釉黑褐彩绘瓷、白釉红绿彩瓷、化妆土刻划装饰瓷、釉陶等。白瓷是磁州窑产品的大宗,特别是北宋时期,一般胎质粗糙,呈黄白或浅灰褐色,在胎釉之间施一层化妆土,这是它们和定窑白瓷最大的区别。在刘毅看来,白釉黑褐彩绘瓷和化妆土刻划装饰瓷是磁州窑中最具装饰特色的品种。



接着,刘毅又对当阳峪窑、登封窑、宝丰窑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概述。



汝窑


宋代的汝窑有官窑和民窑之分,官窑一般称之为“汝官窑”,汝州窑的民窑则按照“窑以地名”的原则,称为“汝州窑”。汝州窑是宋代著名的北方青瓷窑场,窑址分布在汝州市的严和店、轧花沟、任村等处。

    

刘毅讲道,“汝州窑”碗、盘的胎壁稍厚,修坯工艺稍粗;釉层也比较厚,釉色青中闪绿,汽泡较多。汝州青瓷除大量素面无纹饰者外,多见印花装饰,刻花则相对少见。印花大部分为凸起的阳文,图案的轮廓线凸起较高,叶筋多以点线表现。纹饰题材以菊花、牡丹等花卉为主,有缠枝、折枝等表现形式,碗内多印缠枝花卉。 


再说“汝官窑”,事实上,“汝官窑”的烧造时间并不太长,南宋时已不易得到,据说流传至今不足百件。



“汝官窑”瓷器的基本特征是:瓷胎呈香灰色,胎质细腻,透过薄釉处可微见粉色。釉色为天青色,不同器物之间略有浓淡之别。釉质滋润,釉面开细碎的纹片,也有“鱼子片”之称。刘毅介绍道。


刘毅还说:“‘汝官窑’的器型不是很多,主要有盘、洗、碟等,还有一些瓶、水仙盆、三足樽等。器型一般比较小,直径或高度超过20厘米的器物很少见。通体施满釉,用细小的支钉承托支烧,器底满釉,一般留有三个或五个细小的支钉痕迹,椭圆形水仙盆则用六钉支烧。在工艺上,‘汝官窑’瓷器的釉料中还掺入有玛瑙成分。”


那么,在这些宋金名窑中,除了上述这些名窑瓷器之外,还有哪些其他的著名窑场与优良瓷器品种?它们都有着怎样的不同特点?


扫码关注:喜马拉雅【文博河南】,收听本期讲座音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五大窑瓷器的特点(图)
(1)定窑瓷器
五大名窑的老大——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简介及宋瓷特点
闻名于世的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
高古瓷的类别----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