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正仓院”琵琶展 千年大唐风貌 梦回大唐

1.千余年前的隋唐时代、紫檀取代秦汉时代帝王专属的金丝楠木,让它跟象牙、壁玉成为皇亲贵族、富商巨贾的奢华器物。

2. 紫檀最早用于乐器,全世界现存唯一有实物可考证的—唐代五弦琵琶,琴体採用当时的紫檀木。

日本正仓院珍藏著近万件文物中,其中有中国唐代的文物,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可追溯到大唐时代。日本从唐代始就不断的在奈良正仓院入藏许多由遣唐使、学问僧带回日本的珍宝,藉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唐盛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状况。

紫檀木画槽琵琶.

紫檀木画槽琵琶背面的菱花纹.

正仓院藏品 唐螺钿琵琶.

这一批唐代琵琶展品由奈良正仓院收藏,属于天皇密藏文物,比日本国宝级文物还要高级,称为「御物」。

正仓院藏品 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据了解这批约1300年前的琵琶,是当年唐玄宗与杨玉环共同赠送给当时日本圣武天皇的礼物,亦是至今保留最全面、最丰富及最有价值的唐代艺术品。

四弦四柱曲颈琵琶

有别于印度起源之五弦形制,四弦四柱曲颈琵琶起源于波斯,南北朝传来而盛行于唐。正仓院藏有此形制的琵琶达五点,为奈良时代传来。紫檀器,捍拨为革制、此部分涂硃砂色颜色、高士二人于溪流之上,细节虽黝黑难辨,然仍见六朝画之古韵。背面则以木画技法将象牙、染绿鹿角、黑柿等材质镶嵌成规整,分佈等菱花纹,这在正仓院所藏同类琵琶中,其装饰风格独特。

雕石尺八

今天国人对雕石尺八的了解,或能从文献的记载中约略揣摩其形象,或来正仓院展拜观。其为以石所制之乐器,史载唐太宗时代名为吕才之人所创竖笛,暗褐色蛇纹岩上浅刻草花、飞云、山岳、花喰鸟、蝶,极为奢华。日本《国家珍宝帐》有载:“雕石尺八一口纳高丽锦袋浅绿绫里”

花毡

藏于正仓院北仓的花毡,羊毛材质的地毡,尺幅大,花毡其中有三处见“东大寺”藏印,是为东寺的所用品。曾因花纹有牡丹相似之徵而被推测有可能与中国唐朝有关联。野尻先生在《艺术新闻/中文版》的採访中告知,在宫内厅的调查中发现,羊毛出自中国地区的羊,更证前人之论。

山水花虫背圆镜

于正仓院北仓的山水花虫背圆镜,白铜鋳制圆镜,镜背面以钮为中心,山岳如发散式围绕而饰,崇山峻岭,有雌雄双虎、鹿、羊、兔于其中,水中见游鱼,云天可见飞鸟。在唐代飞鸟走兽题材铜镜之中,唯正仓院藏镜最精美,全品。经过测定,其以白铜制成,含铜70%,锡24%,铅5%左右。其成分与唐的镜子完全一致,断为由唐代船只带来的舶来品。

白色花纹的直尺

典仪将像牙染红之后再雕刻白色花纹的直尺,正仓院藏有同类形制唯八件,本品为少见的飞天纹样。 《大唐六典》中尚署令注云: “每年二月二日进镂牙尺”。这一红牙拨镂尺应是日本吸收了唐文化,模仿中国臣下上殿面圣时所持的象牙笏板而制作之物。

“紬”应为“罗

日本《国家珍宝帐》中第一件被记载的文物,珍宝帐上“紬”应为“罗”。为圣武天皇所持有的袈裟之一,由学问僧从唐土回日本时所带来。袈裟何以成为天皇之日常用物?天皇笃信佛教,728年不惜耗尽国力建立东大寺,而于749年让位出家。有註记正式名称为“金刚智三蔵袈裟”。按金刚智(671年-741 年)音译“跋日罗菩提”,汉传密宗的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主要弘传金刚界一系。金刚智弟子为不空,不空授惠果,惠果授空海,空海即为唐密第八祖,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开山祖师。由此袈裟可窥日本圣武天皇对奈良时代传来佛教之态度。

为什么正仓院能够完整珍藏如此多的唐代传世文物?这要从奈良说起。

为什么正仓院能够完整珍藏如此多的唐代传世文物?这要从奈良说起。

710年至794年,奈良曾是日本的首都,称为“平城京”,它是仿效中国唐代长安城而创建的国际化首都,也是日本文化、艺术和工艺的摇篮。在佛教传入日本的公元6世纪至8世纪期间,奈良一直作为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而繁荣。外来的文化、艺术、建筑技术等,都透过古代通商道路——丝绸之路传入日本。

这一时期的日本,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从建筑到器皿、书籍、信仰、技术……都看向大海彼岸的唐朝盛世,几乎成为一个“小唐朝”。圣武天皇是日本奈良时代的第45代天皇(724-749年在位),笃信佛教,积极营建佛寺,努力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知识,在位期间出现了文化盛景。他特别喜爱唐朝文化,生活起居更是和同时代唐朝贵族如出一辙,不仅引入大唐艺术珍品,还命人模仿制作。

正仓院所在的东大寺,便是圣武天皇在728年作为日本各地的寺院的总寺院所建成的。正仓院就在寺院大殿西北的一处偏隅之地。原本,这不是专属的名字。正仓院原指日本奈良和平安时代中央和地方的官厅及寺院里专门设置的放置重要物品的仓库。

仓体高2.5米

但后来,大多数正仓被毁,东大寺正仓院的正仓却在战乱灾异中流传了下来。在世界建筑史上,年代如此久远的木构建筑已堪称奇蹟,它本身就是日本国宝,更不用说仓库里还保存了数以千计的古代文物。之所以能将唐代文物完好珍藏,除了对天皇遗物的重视、其建造的地理位置,也得益于正仓院典型的干栏井乾式构造,这种古老的高架构造,以柱子将仓体高高托起达2.5米,特别适合潮湿多雨的环境,避免虫蛇侵害。

还有说法认为,正仓院的特殊构造使其具备了调整湿度的特殊功能,在湿度较高的季节,木材膨胀封闭,阻挡外部湿气;在乾燥的季节,木材收缩露出一定间隙,又有利于通风透气,营造了一个乾燥凉爽的空间条件。

正仓院共分为南、中、北三仓,记录在案的第一批珍藏,便是650件圣武天皇遗物,存于北仓。此后,皇室陆续有珍品捐赠,北仓的宫廷用品及皇家宝物也愈加丰富,这些文物被称为“官物”。一些重臣、比丘所进献的宝物,以及大佛开眼会所用的法器、面具、衣物等,则大多藏于中、南两仓,被称为“寺物”。另外,还有一批亚洲各地的输入品,整座正仓院目前经过整理的宝物达9000多件。

正仓院的收藏品全面展示了8世纪主要文化圈的特点,即以中华文化为主,包括印度、伊朗甚至希腊、罗马、埃及等国文化。有一种说法甚至认为,“正仓院是丝绸之路的终点”。

对于我们而言,其最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这里所保存的唐朝风物,其丰富程度足以详尽展现唐代的宫廷繁华、日常生活之方方面面。从皇宫到民间,他们在节日里弹的什么琴,穿的什么衣服,用什么喝茶……事无鉅细地被保留在这一空间。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傅芸子多次进入正仓院,感慨:“吾尝谓苟能置身正仓院一观所藏之物,直不啻身在盛唐之世!”

『探索紫檀至臻文化 分享紫檀雅致生活』探讨小叶紫檀、檀香木知识文化, 每天分享小叶紫檀知识与檀香木收藏文化、把玩技巧。臻致生活,愿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小叶紫檀藏家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95983a1b91f
来源: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 本 正 倉 院 | 收 藏 著 4 0 0 多 件 大 唐 絕 世 孤 寶
被藏在日本“仓库”1260年的中国文物
日本正仓院,收藏着400多件大唐绝世孤宝
唐玄宗与杨贵妃赠给日本的御用琵琶
正仓院与唐朝
独家|正仓院,一个被我们忽略了的唐代文物宝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