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毕昇墓碑揭开千古之谜(图)
(2006-09-03 07:18:05)

荆楚网(湖北日报)

图为毕昇墓碑。

8月中旬,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确定的大型对外宣传片《平民毕昇》摄制组专程来到英山拍摄,不久将在中央电视台向世人揭开平民发明家毕昇生平籍贯的千古之谜。千年行迹至今遗1990年7月的一天,英山县草盘镇信访干事黄尚文路过五桂村睡狮山东边一田缺时,偶然发现一块圆石头上有“神主”二字,仔细辨认又看出“毕昇”二字。他用水洗去石板上的污泥,模模糊糊地看出中间两行阳刻大字,观周边花纹,断定此乃墓碑。他找村民了解情况,得知该碑是1988年英山县在五桂村睡狮山建电站清基时挖出的,民工随手就把它埋在农民李光胜家的菜园里。黄尚文找来村支部书记,安排人将墓碑抬归睡狮山。随后,他又向镇县领导和黄冈地区博物馆报告发现毕昇墓碑情况,但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英山县地方志办公室陈凯文、萧浪平、段茂畅等几人早在黄尚文之前就得知此事,并悄悄地开展了实地考察、查阅史料的研究工作,并写出《英山发现毕昇墓碑——北宋活字印刷发明家毕昇籍贯调查结果》的专题文章。1992年,当地一家内部刊物《大别山采风》发表了该文,引起社会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工人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呼吁考古界、史学界考证。

专家学者纷纷来英山考证,围绕毕昇墓碑展开了对毕昇籍贯的大争论。未解之谜后人争韩国一直认为是他们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中国毕昇的发明表示怀疑,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获得承认。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虽然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有关他的历史记载,仅见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且十分简略。原文为:“庆历(1041~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等274字。据此,仅知毕昇为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个平民,关于毕昇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年月等均无记述,而其他稗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千百年来,对毕昇籍贯众说纷纭,大致有三说:

汝南说。因明人强晟《汝南诗话》记传,毕昇所造活字在汝南出土,遂有汝南说。此说并不可信。

益州说。清人李慈铭在元人王士祯《居易录》上批注,谓毕昇为“益州(成都)人”,但未提供任何证据。作为揣测,学术界无法承认。

杭州说。为今人胡道静、张秀民先生所创。胡先生怀疑毕昇“乃杭州一雕版良工”。张先生则怀疑毕昇与沈括有亲戚关系,因而推测“沈括是杭州人,毕昇可能也是杭州一带人”。这似乎也还不能作为定论。

英山发现毕昇墓碑后,又有蕲州说。因毕昇墓地在宋代属淮南路蕲州蕲水直河乡范围。此说主要有毕昇及其子孙墓碑实证。代表人物为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栋、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孙启康研究员等。他们先后多次到英山对毕昇墓碑进行实地考证,发现墓碑高113厘米,宽65厘米至70厘米,中间阳刻两行大字:“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两边阴刻有“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年二月初七日”等字样。因碑发现时,已风化剥落,一时未能将年款之皇朝年号判明。经专家半年精心摩拓,仔细辨识,此碑年款可读出“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而两宋皇帝纪元年号中带“皇”字的,唯北宋仁宗赵祯于庆历九年之后改元为“皇祐”(1049—1053)。由此可以断定,即公元1052年。这个时间是毕昇创造活字版的庆历年间(1041—1048)之后数年,且与《梦溪笔谈》记载“布衣毕昇”所处时间相符。根据老人死后在家停柩数月入葬的丧葬习俗,判定毕昇辞世时间当在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

考古专家还研究发现,毕墓碑出土地附近至今存有毕家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相传为毕、李、肖三姓聚居地。这一带还保存着一些宋、元以前的毕姓坟墓,宋元以来李氏宗族亦世居于此,说明毕昇的籍贯应是淮南路蕲州(今湖北英山县),其妻李氏妙音也是本乡本土人。

1993年10月16日至20日,英山县组织召开毕昇研讨会,邀请湖北文物界、史学界专家教授对毕昇墓碑进行鉴定。杨宝成、孙启康、谭维四、王劲等专家教授一致认为:根据毕昇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及碑文内容考证,确认此碑是北宋皇祐四年(1052)所立。墓主即是我国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墓,毕文忠墓碑及其墓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该地即是毕氏家族的故里和墓地所在。

然而,以中国印刷史学权威张秀民、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任眆为代表的一些专家提出:英山的毕昇墓碑是宋碑还是元碑?其年款是否为元之“皇庆”?他们认为英山毕昇可能是与布衣毕昇是同名同姓者,对英山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能造就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表示怀疑。毕昇故里是英山围绕毕昇墓碑开展的毕昇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英山通过搜集、整理研究毕昇的文章,先后结集出版了《毕昇和毕昇故里的印刷事业》、《毕昇研究文集》等专著。

为进一步推动毕昇研究工作,1995年12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编辑学会、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英山县人民政府等6家联合,在英山再次召开毕昇研讨会,来自全国文物界、考古界、印刷界、史学界的20多位专家教授对毕昇墓碑及相关出土文物作了深入的考证和讨论。最后,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先生以诗代论,再次确认毕昇故里在英山。全诗为:其一,名姓昭昭见梦溪,千年行迹至今遗。英山考古有新获,识得淮南老布衣。其二,神主毕昇伴妙音,模糊岁月尚堪寻。半边皇字仍留白,一字分明值万金。其三,一颗摩尼不染尘,双圆日月字轻分。皇权年号同仇忾,斧凿还应是义民。其四,一石广招万口传,披荆斩棘共跻攀。读碑我慕杨观海,雕字分明是宋刊。此次研讨会使毕昇墓碑获得国家级认定。

不久,毕昇墓碑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墓碑仿制品陈列在中国印刷博物馆。1998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和英山县博物馆将再现毕昇胶泥活字印刷术作为共同研究课题,并于2002年按《梦溪笔谈》记载的方法,用烧制出泥活字成功印刷书籍。有力地驳斥了韩国学者认为中国活字印刷术“无证据论”和“无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望故乡】北宋发明家毕昇
中国四大发明之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毕昇
他缔造了中国的一个骄傲,1990年,墓碑却惊现于荒野中,令人唏嘘
你知道吗?黄冈藏着一位世界上最神秘的名人
(原创)罗学贵:荆楚奇人奇事录--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湖北英山人(十)
1990年9月,湖北英山县的一位通讯员去村里办事时,在田间发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