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圣脉传承的“活化石”: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流离与传奇

标签                                                                                                               王世东 王彦观止

从1912年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开始,世袭贵族在中国基本上已经彻底消失。每每看到英国王室、日本皇室等传承至今的当红显贵,不少历史迷们都会感叹:想我中华文明五千年,可享寿最长久的贵族,也就是周朝八百年的姬氏家族,可现在呢,他们早就同唐朝290年的李氏家族、明朝276年的朱氏家族一道,繁华远去,泯然众人。

难道我们中国人就没有一支传承千年的“活化石”吗?悦史君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各位悦友:有!而且我们的这一脉比其他王公贵胄的传承更典雅、更有范。想起前面悦史君留了口子的“基本上”了吧?嗯,就是这么严谨,这么有把握的说。

2008年10月28日,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七十七代嫡长孙、中国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在我国台湾省省会台北市去世,享寿88岁。

也许有的悦友会问,悦史君就这点料?孔子我认识,可他的孙孙孙无限循环孙孔德成是哪位,我可没听过。嗯,悦史君可以告诉大家,这位8年前才去世的老者,正是我们千年圣脉传承的“活化石”!从他生前最显贵的封爵“衍圣公”来看,就是一代一代繁衍圣子圣孙之意,而从他的老祖宗孔子开始,他们家的圣脉一直被历朝历代倾心保护,身份显贵异常,是真正的世袭贵族!而他的传奇身世,他的漂泊流离,绝对比那些宫斗、魔幻电视剧、电影,要精彩的多!

圣子未育先父已逝 全国动员企盼圣裔

孔德成的父亲孔令贻,是孔子的七十六代世孙、第30代衍圣公。孔德成的传奇,开场就是拜父亲所赐。

孔令贻生于清朝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1919年去世,所以他在世的那个年代,是允许一夫多妻的。常识来看,身份尊贵,妻妾众多,子孙繁衍肯定比一对普通夫妻要容易,可实际上,我们的孔令贻就是那个例外。

孔令贻成人后,娶了一妻一妾。可是,原配夫人孙氏没有生育,而且很早就病故了;妾丰氏也没有趁机争出头,儿女一个都没有生。

于是,原配夫人孙氏去世后,孔令贻又娶了一房夫人:续弦陶氏。陶氏的到来,给古老的孔府带来了生机,很快她就生了一个儿子。本以为从此孔令贻可以多生几个儿子了,结果,唯一的儿子却不幸早夭。

这时,孔令贻已经人到中年。这么大年纪还没有儿子,自己还身兼为圣人传宗接代的任务,孔令贻着急了!他觉得,可能是娇生惯养的官家小姐不好生孩子,就模仿我们的刘罗锅,把夫人陶氏的贴身丫环王宝翠收为侧室。

果然,这招奏效了!王宝翠很快就给他生了两个孩子,但囿于当时重男轻女的陋习,孔德齐、孔德懋两姐妹,虽然得到父亲的喜爱,但还是没能完成国家的任务。1919年,王宝翠的肚子又争气了,怀上了孔令贻的第三个孩子。可此时,身在北京的孔令贻突然病倒,而且非常凶险。临终前,他口述了两封同样的书信,一封给当时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另一封给还呆在紫禁城的清逊帝溥仪。他在信中说:“令贻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幸今年侧室王氏怀孕,现已五月有余,倘可生男,自当嗣为衍圣公,以符定例……但令贻病危至此,恐不能待。……”人之将死,滋滋在念的竟还是圣子的消息,可见他的心理压力有多大!

同年11月8日,孔令贻没能回到曲阜,等待孩子的降生,去世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

1920年2月23日,王宝翠临产,为了这位可能是“衍圣公”继承人的孩子,北洋政府可谓是全国总动员。他们派军队包围了王宝翠所在的产房,到处设岗,一位将军坐镇孔府,时任北洋政府山东省省长的屈映光与孟、颜、曾三氏的奉祀官同时在场监督,以防有人偷换婴儿或出现意外。而孔府也全部发动,把血缘关系最亲近的十二府长辈老太太全部请来,在前堂西厢静坐监产。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偏偏这次王宝翠难产。于是,他们又打开只有皇帝出巡或是祭孔时才能打开的曲阜正南门,还把一块写着“鲁班高八丈”的木牌挂在后堂楼的角门上,以抬高地势。终于,孩子顺利诞生。他就是孔子的七十七代嫡长孙、中国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

“小圣人”一出,孔府令人四处敲锣十三下,通报小公爷诞生,曲阜全城燃放鞭炮相贺,北洋政府亦于曲阜鸣礼炮十三响,以庆祝圣裔没有中断的喜悦。

自幼成孤四处学艺 主动撤爵改立新天

然而,老天错谬,竟又再加一难。孔德成出生仅仅17天,亲生母亲王宝翠就因产褥热去世了,年仅26岁。随后,孔德成就改由他的大妈陶氏抚养。

1920年6月6日,孔德成满百天时,孔府收到了北洋政府徐世昌的大总统令,孔德成正式袭封第31代衍圣公。

由于生来不易,孔德成的教育也就成了孔府上下的头等大事。

1924年,孔德成就开始学习英文,由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授课;同时,还跟随诸城琴派的第四代传人詹澄秋学习弹奏古琴。看看,1924年就开始英语从娃娃抓起,孔府的国际观够超前;而古琴这么高雅的艺术,也证明他确实是贵族。恕悦史君眼拙,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古琴这门艺术,看来以后培养贵族范,也要给孩子练练哇。嘿嘿

1929年,孔德成的大妈陶氏也去世了。此后,还是一名“小学生”的孔德成,就没了父母的关爱,由启蒙老师王毓华照顾起居。也是心酸啊。

1935年,刚刚成年的孔德成经过深思熟虑,感觉自己这个“衍圣公”的世袭爵位,和革命后的民国实在是格格不入,就主动请求南京国民政府撤销他的“衍圣公”爵号。国民政府以为道统不可废,就改“衍圣公”爵位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的身份,也就由世袭的公爵,变成了民国唯一的世袭特任官。同年7月8日,孔德成在南京宣誓就职。就这样,孔德成成了中国最后一代衍圣公。

1936年,孔德成开始学习国学和书法,授课老师是前清翰林院编修、老同盟会员庄陔兰。这里,悦史君要特别介绍一下孔德成的书法学习进程:先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入手,然后转颜体及北魏张猛龙碑。好吧,我们看看就好。

后来孔德成老先生的书法精湛,不仅擅长多种写法,而且还精于甲骨、金石文字。下面这幅字,各位悦友也一起欣赏呗。

1936年12月16日,孔德成成家了,娶的是前清文正公、文渊阁大学士孙家鼐的孙女孙琪方。这换在古代,就是宰相的孙女啊,果然门当户对。

国难当头与民同苦 流落台湾弘扬儒学

当时,日本侵华形势日甚一日,他们也打起了孔德成的主意。日本政府曾多次派人前往曲阜,邀请孔德成到日本,参加日本孔庙落成典礼,但都遭到了坚决拒绝。

1937年12月,在日军逼近曲阜之际,国民政府派了一个师,连夜安排孔德成夫妇离乡逃亡。一个月后,曲阜沦陷。

不久,孔德成在武汉发表抗日宣言。后又跟随国民政府迁居重庆,主持成立孔学会,组织名家召开讨论及宣讲会,研究弘扬孔子学术思想与民族精神。当时,四方学者云集重庆,新旧观念激烈辩论,对孔德成的冲击很大。不过,孔德成没有以道统自居,而是拜著名学者王献唐为师,潜心做一位纯粹学人。

1945年,日本投降,孔德成随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后又旅居上海。

1948年,孔德成到美国考察文化,任耶鲁大学研究员。

1949年4月,孔德成应国民党当局的邀请,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弘扬儒家学说。从此,他再也没能返回大陆。

2005年,山东曲阜师范学校聘请孔德成为名誉校长;2007年,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聘请他为永久荣誉院长。在暮年,孔德成终于和家乡、和他的祖国再次联系在一起。

2008年10月20日,孔德成因肺炎并发败血症、心肺功能衰退,被送往医院急救。10月28日上午10时50分,因心肺衰竭,孔德成病逝,享寿88岁。

附录:牛轰轰的孔子家族历代传承

孔德成有二子二女,长子孔维益先于他在1989年去世,所以“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一职,由他的长孙孔垂长继承。最近几年,每次曲阜祭孔,孔垂长也都会过来参加,这很好,悦史君希望他能够早点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找到自己的根。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很可悲,很可怜。但悦史君始终认为,我们的信仰早就在我们的血脉里,基石就是孔子的儒学精华。例如,做人之“仁义礼智信”,成事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悦史君自幼了然于胸。

好啦,接下来就是重头戏,给各位悦友开开眼:孔子家族历代传承世系,不容错过咯。

四十八世祖 少典氏

四十七世祖 黄帝轩辕氏

四十六世祖 少昊金天氏 玄嚣

四十五世祖 蟜极

四十四世祖 帝喾高辛氏

四十四世祖 契

四十三世祖 昭明

四十二世祖 相土

四十一世祖 昌若

四十世祖 曹圉

卅九世祖 季

卅八世祖 王亥

卅七世祖 上甲微

卅六世祖 报乙

卅五世祖 报丙

卅四世祖 报丁

卅三世祖 主壬

卅二世祖 主癸

卅一世祖 商王成汤(太乙)

三十世祖 商王太丁

廿九世祖 商王太甲(太宗)

廿八世祖 商王太庚

廿七世祖 商王太戊(中宗)

廿六世祖 商王仲丁

廿五世祖 商王祖乙

廿四世祖 商王祖辛

廿三世祖 商王祖丁

廿二世祖 商王小乙

廿一世祖 商王武丁(高宗)

二十世祖 商王祖甲

十九世祖 商王康丁

十八世祖 商王武乙

十七世祖 商王文丁

十六世祖 商王帝乙

十五世祖 微仲衍

十四世祖 宋公稽

十三世祖 宋丁公

十二世祖 宋前湣公

十一世祖 弗父何

十世祖 宋父周  

九世祖 世子胜

八世祖 正考父

七世祖 孔父嘉

六世祖 木金父 肇圣王 雍正元年(1724年)追封

高祖 祁父 裕圣王 雍正元年追封

曾祖 防叔 诒圣王 雍正元年追封

祖父 伯夏 昌圣王 雍正元年追封

父 叔梁纥 齐国公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 启圣王 元英宗至顺元年(1330年)加封 启圣公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封 启圣王 雍正元年追封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子 孔鲤 泗水侯 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

孙 孔伋 子思 沂水侯 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 沂国述圣公 元英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追封

曾孙 孔白 齐威王召为国相,不就。

玄孙 孔求

六代孙 孔箕 曾为魏相

七代孙 孔穿 曾为楚、魏、赵争聘,不仕。

八代孙 孔谦 文信君 曾为魏相。

九代孙 孔鲋 鲁国文通君 秦始皇封 秦始皇时封拜少傅,后为陈胜聘作博士、太师。

九代孙 孔腾 奉祀君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封 孔鲋弟。汉惠帝时,孔腾被征为博士,后迁长沙王太傅。

十代孙 孔忠 孔腾子,汉文帝时征为博士。

十一代孙 孔武 汉景帝时征为博士。

十二代孙 孔延年 汉武帝时征为博士,后转太傅,迁大将军。

十三代孙 孔霸 褒成君 汉元帝时因曾为帝师拜太师,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日后孔霸请求奉孔子祭祀,汉元帝下令以孔霸的食邑八百户祀孔子。孔霸因此令长子孔福还鲁,奉孔子祀。

十四代孙 孔吉 嫡长孙 殷绍嘉侯 汉成帝绥和元年封 宋公 汉平帝元始四年改 奉商王成汤祀,食邑一千六百七十户,为汉之二王三恪。一个月后,晋公爵。

十四代孙 孔福 褒成君 汉成帝时袭 孔霸长子。

十五代孙 孔房 褒成君 汉哀帝建平二年袭

十六代孙 孔均 褒成侯 汉平帝元始元年封

十七代孙 孔志 褒成侯 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封

十八代孙 孔损 褒亭侯 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封 食邑一千户

十九代孙 孔曜 奉圣亭侯 汉安帝延光三年封

二十代孙 孔完 褒成侯 汉灵帝建宁二年封

廿一代孙 孔羡 宗圣侯 魏文帝黄初二年封 孔完弟孔赞子,拜奉议郎

廿二代孙 孔震 奉圣亭侯 晋武帝泰始三年封 拜太常卿、黄门侍郎,食邑二百户。

廿三代孙 孔嶷 奉圣亭侯 晋明帝太宁三年封 食邑二千户。

廿四代孙 孔抚 奉圣亭侯 袭封 豫章太守。袭封奉圣亭侯,食邑一千户。

廿五代孙 孔懿 奉圣亭侯 袭封

廿六代孙 孔鲜 奉圣亭侯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封 崇圣侯 后改

廿七代孙 孔乘 崇圣大夫 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封 食邑五百户。

廿八代孙 孔灵珍 崇圣侯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封 食邑一百户。

廿九代孙 孔文泰 崇圣侯

三十代孙 孔渠 崇圣侯

卅一代孙 孔长孙 恭圣侯 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封 邹国公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改封

卅二代孙 孔英悊 奉圣侯 陈废帝光大元年改封

卅二代孙 孔嗣悊 绍圣侯 隋炀帝大业四年封 孔英悊弟

卅三代孙 孔德伦 褒圣侯 唐高祖武德九年封

卅四代孙 孔崇基 褒圣侯 武后证圣元年封

卅五代孙 孔璲之 褒圣侯 唐玄宗开元五年封 文宣公 开元廿七年封 兼兖州长史迁都水使者,食邑一千户

卅六代孙 孔萱 文宣公

卅七代孙 孔齐卿 文宣公 唐德宗建中三年封

卅八代孙 孔惟晊 文宣公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封

卅九代孙 孔策 文宣公 唐武宗会昌二年封

四十代孙 孔振 文宣公 唐懿宗咸通四年封

四十一代孙 孔昭俭 文宣公

四十一代孙 孔邈 文宣公

四十二代孙 孔光嗣 唐哀帝|天佑二年封泗水主簿

四十三代孙 孔仁玉 文宣公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封 文宣公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封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任曲阜县主簿,改任邱县令。后周时,兼曲阜县令、监察御史

四十四代孙 孔宜 文宣公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袭封 宋太祖乾德四年封曲阜县主簿,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升为右赞善大夫

四十五代孙 孔延世 文宣公 宋太宗至道三年袭封 宋太宗至道三年授曲阜令

四十六代孙 孔圣佑 文宣公 宋真宗天禧五年封 以光禄寺丞知仙源县事

四十六代孙 第一代衍圣公 孔宗愿 文宣公 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 衍圣公 至和二年改封 孔宜次子孔延泽之子,孔圣佑堂弟。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任国子监主簿。

四十七代孙 第二代衍圣公 孔若蒙 衍圣公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封 奉圣公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改封 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坐事夺爵

四十七代孙 第二代衍圣公 孔若虚 奉圣公 宋哲宗元符元年袭 孔若虚为孔若蒙弟。

四十八代孙 第三代衍圣公 孔端友 孔氏南宗 1078-1132 衍圣公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封 孔若蒙子。后随宋高宗南渡,为孔氏南宗之祖。

四十八代孙 第三代衍圣公 孔端操 孔氏北宗 衍圣公 刘齐阜昌二年(1132年)被封权袭封 孔若蒙子,孔端友弟。临时主持曲阜孔庙祭祀,此为北宗之始。

四十九代孙 第四代衍圣公 孔玠 南宗 衍圣公 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袭封 孔端操第四子,过继于孔端友为嗣

四十九代孙 第四代衍圣公 孔璠 北宗 衍圣公 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封 孔端操次子。

五十代孙 第五代衍圣公 孔搢 南宗 衍圣公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1154年)年袭封 孔玠子,宋高宗绍兴二十四(1154年)年,补授为右承奉郎,袭封。

五十代孙 第五代衍圣公 孔拯 北宗 衍圣公 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封

五十代孙 第五代衍圣公 孔摠 北宗 衍圣公 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封 孔拯弟。

五十一代孙 第六代衍圣公 孔文远 南宗 衍圣公 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袭封 孔搢子。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授承奉郎,袭封。

五十一代孙 第六代衍圣公 孔元措 北宗 衍圣公 金章宗明昌二年(1192年)封 衍圣公 元太宗五年(1233年)续封 孔摠子。

五十一代孙 第六代衍圣公 孔元用 北宗 衍圣公 宋宝庆元年(1225年)封 孔拂子,孔琥孙,孔端立曾孙,孔若愚玄孙,孔若愚乃孔宗愿第三子。宝庆元年(1225年),宋军收复山东时,以孔元用为衍圣公。

五十二代孙 第七代衍圣公 孔万春 南宗 衍圣公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袭封 孔文远子。

五十二代孙 第七代衍圣公 孔之全 北宗 衍圣公 孔元用子,蒙古灭金朝前受封,灭金后还爵于孔元措。

五十三代孙 第八代衍圣公 孔洙 南宗 衍圣公 宋理宗绍定四年袭封 孔万春子。任吉州通判。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让爵于北宗。

五十三代孙 第八代衍圣公 孔浈 北宗 衍圣公 元宪宗元年(1251年)封 孔元措弟孔元綋孙,孔之固子,孔元措以为己嗣。后遭黜。

五十三代孙 第八代衍圣公 孔治 北宗 衍圣公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封 孔之全子。

五十四代孙 第九代衍圣公 孔思诚 衍圣公 孔治子,后遭黜;

五十四代孙 第九代衍圣公 孔思晦 1267-1333 衍圣公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封 孔浣子,孔之厚孙,孔元孝曾孙,孔拂玄孙,元仁宗查孔氏族谱,察觉孔宗愿之后孔思晦是北宗长支,封孔思晦为衍圣公。

五十五代孙 第十代衍圣公 孔克坚 1316-1370 衍圣公 元惠宗(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封 孔思晦子

五十六代孙 第十一代衍圣公 孔希学 1381 衍圣公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55年)封 衍圣公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续封

五十七代孙 第十二代衍圣公 孔讷 1400 衍圣公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

五十八代孙 第十三代衍圣公 孔公鉴 衍圣公 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封

五十九代孙 第十四代衍圣公 孔彦缙 衍圣公 明成祖永乐八年(1410年)封

六十代孙 第十五代衍圣公 孔承庆 衍圣公 早卒未袭爵,追封

六十一代孙 第十六代衍圣公 孔宏绪 1448-1503 衍圣公 明景帝景泰元年封,坐事夺爵

六十一代孙 第十六代衍圣公 孔宏泰 衍圣公 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封 孔宏绪卒后,还爵于宏绪子闻韶

六十二代孙 第十七代衍圣公 孔闻韶 1482-1546 衍圣公 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年)封 孔宏绪子

六十三代孙 第十八代衍圣公 孔贞干 1522-1559 衍圣公 明世宗嘉靖廿五年(1546年)封

六十四代孙 第十九代衍圣公 孔尚贤 1542-1620 衍圣公 明世宗嘉靖卅五年(1556年)封

六十五代孙 第二十代衍圣公 孔衍植 1592-1647 衍圣公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封 孔闻韶次子孔贞宁孙,孔尚坦子

六十六代孙 第廿一代衍圣公 孔兴燮 衍圣公 清世祖顺治五年(1648年)封

六十七代孙 第廿二代衍圣公 孔毓圻 1657-1723 衍圣公 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年)封

六十八代孙 第廿三代衍圣公 孔传铎 1673-1732衍圣公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封

六十九代孙 第廿四代衍圣公 孔继濩 衍圣公 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年)追赠 早卒

七十代孙 第廿五代衍圣公 孔广棨 1713-1743 衍圣公 清世宗雍正九年(1731年)封

七十一代孙 第廿六代衍圣公 孔昭焕 1735-1782 衍圣公 清高宗乾隆九年(1744年)封

七十二代孙 第廿七代衍圣公 孔宪培 1756-1793 衍圣公 清高宗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封

七十三代孙 第廿八代衍圣公 孔庆镕 1787-1841 衍圣公 清高宗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封 孔宪培弟孔宪增子

七十四代孙 第廿九代衍圣公 孔繁灏 1804-1860 衍圣公 清宣宗道光廿一年(1841年)封

七十五代孙 第三十代衍圣公 孔祥珂 1848-1876 衍圣公 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封

七十六代孙 第卅一代衍圣公 孔令贻 1872-1919 衍圣公 清德宗光绪三年(1877年)封,1915年续封

七十七代孙 孔德成 1920年-2008年 衍圣公 1920年封,最后一代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1935年改封 

七十八代孙 孔维益 1939-1989 早逝,未袭封

七十九代孙 孔垂长 1975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2009年袭封

八十代孙 孔佑仁 2006

80代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氏家族家谱
衍圣公
孔子世系
清朝为何比明朝更尊重孔子
东家杂记-宋-孔传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一百九十九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