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游学 | 文博考古-大辽北线之辽西古塔(7.16-7.18)
大辽,一个被历史湮灭的王朝。无论从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首领,还是从916年正式建国算起至被金灭,辽都是一个传9帝持续200多年的王朝。但元人修辽史,属于隔代修史。同时修订时间只有11个月,且只有5本书,可以说是草草修订。

大辽于我们依然神秘,只留下巨大的辽塔、荒草中的城址、气魄宏大的皇陵。


今辽宁省境内,在辽代即为契丹人的核心统治区,留下了众多的佛塔。这些原本要保护江山和黎民的佛塔却得到了“辽以释废”,“辽以塔废”的说法。但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历史遗迹—— 一座座矗立千年的古塔。


据估算,现在留下的辽塔约90座左右,这其中,约有一半分布在辽宁省。这个夏天,我们邀请到了专门研究辽塔和东北史前文化的蒙古族博士白满达老师,带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散落在辽宁大地上的座座精美古塔,打开通向千年前神秘的大辽王朝的那扇大门;同时也一起去领略“中华民族共祖的女神头像”,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讲 师 信 息


白满达

蒙古族,韩国仁荷大学考古学博士,博士论文为《契丹辽砖塔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夏家店下层文化,高句丽京都位置研究、鸭绿江与辽水位置研究、支石墓研究、辽塔等。多次实地田野调查过河北省、北京地区、内蒙古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遗存及蒙古国以及日韩国境内遗存,带队发掘韩国境内考古遗存。多次参与过国际学术会议,多次担任过韩驿中,中译韩,蒙驿韩,韩驿蒙等会议现场翻译发表工作。在中国、蒙古国、日本进行野外考古调查时多次担任负责人进行田野考古调查。


7月16日 DAY1
辽宁朝阳指定酒店集合

7月17日 DAY2
朝阳北塔(博物馆)、南塔 ,大宝塔、云接寺塔

7月18日 DAY3
黄花滩塔、东平房塔、八棱观塔、牛河梁红山文化博物馆

行程结束送牛河梁高铁站 
建议购买17点以后的高铁票

部 分 行 程 亮 点 抢 先 看

历史的痕迹
朝阳精彩绝伦的辽塔

辽代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可谓是神秘又张扬,直到如今当我们行走在东北地区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到不少的遗存,其中最辉煌的非辽代的古塔莫属。

这些古塔不仅仅至少辽宁如今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40多座的辽塔中,仅仅只有5座四方形的辽塔,这些古塔全部集中在朝阳市。而我们这次的行程中就要造访其中的四座:朝阳北塔、朝阳南塔、云接寺塔、大宝塔。

大宝塔 

01
朝阳北塔和南塔

朝阳北塔虽然称为辽塔,但它其实不是一座建于辽代的塔。说到它的历史,实在是有点复杂。它的“第一世”应该是前燕龙城宫殿;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皇太后冯氏在宫城旧址上建起“思燕佛图”;后来,隋文帝仁寿年间,人们又在思燕佛图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木构楼阁式舍利塔。到了唐代,在毁于火灾的舍利塔残基上,重建了当时流行的方形空筒式密檐砖塔城。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塔身上典型的辽代风格砖雕,则是辽代工匠在原唐塔身外包裹了一层砖块之后,重新进行了装饰,最终为这座历经劫难的古塔打上了深深的辽代烙印。

朝阳北塔

“五世一塔”的身世,令朝阳北塔成为名符其实的“东北第一塔”。在北塔博物馆,我们又详细地阅读了它长达1500年的传奇故事。地下展厅珍藏着北塔天宫出土的诸多器物,包括佛舍利以及盛装舍利的金塔、玛瑙罐,还有银制菩提树、琉璃瓶、宝盖等。


看完了北塔后,不远处即为另一座辽代的佛塔--朝阳南塔。朝阳南塔建于辽代,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约45米,南向。由塔基、须弥座、塔身、塔檐和塔刹构成。塔基方形,素面,以砖迭砌而成。须弥座设束腰两周,线层束腰的每面各设壶门五个,内雕云龙等。它和朝阳北塔一样,见证着辽代的盛世和佛教的重要地位。



朝阳南塔 

02
大宝塔和云接寺塔

两座宝塔都位于朝阳市城东南15里的凤凰山,是朝阳凤凰山古建筑群中地标性建筑。

云接寺塔 

云接寺塔属于典型的密檐式塔,高约37米。塔座为须弥式,四面各有一假门,两侧各雕有三个壸门,壸门内雕有佛和菩萨,两侧配有伎乐人,四角有力士。其上有仰覆莲承托塔身。塔身上为十三塔檐,由下至上逐层收敛。每层塔檐之间均镶嵌铜镜,四角挂风铃。塔顶仰莲覆钵,串四颗宝珠为塔刹。

云接寺局部 

大宝塔为方形空心,十三级砖筑,残高约17米。塔座中部束腰,雕刻莲花、火焰、伎乐人等图案,每面原有24组,现存14组,每组各异。塔座南部砌成券门,塔身底部仰莲须弥座。塔身每面雕坐佛一尊,下有莲台,束腰处四面分别雕有五马、五象、五鹰、五鹏。佛像两侧有小塔。各层塔檐均叠涩砌筑。刹顶为莲座上直立尖圆柱形刹杆。此塔规模不大,但小巧精美,塔身细高,收分较小,显得十分峻俏。更有特色的是,塔座周围雕有梵文,这是辽代塔建中所少见的。

大宝塔

03
黄花滩塔、东平房塔、八棱观塔

大凌河畔的大平房三塔又名龙城三塔、建州三塔,是辽宁省朝阳市大平房镇境内三座辽代建州时期砖塔——八棱观塔、黄花滩塔、东平房塔的统称。

黄花滩塔为辽代建砖筑八角实心十三级密檐式,高约32米。塔基上有束腰两层,束腰上为砖雕须弥座。塔身八面,其中七面浮雕站立佛像,双手置于胸前,或合十,或抱拳,手势不一,每一尊佛像旁边均刻有砖雕人名。塔身东南面设券门,门洞内彩绘佛像和罗汉像,门顶部砖雕华盖及飞天。塔身顶部砌斗栱两层,承托塔檐,檐逐层内收。

黄花滩塔

东平房塔为密檐式六角九级砖塔,高20米。据考证,在我国现存的辽塔中,六角形佛塔仅有1/5。而且该塔的砖雕极为精美。以高2.1米的须弥座为例,其束腰下雕刻有莲瓣蝴蝶纹。束腰内每面砌有三个壶门,门内雕刻有佛像、罗汉、伎乐人物等图案,束腰各角还雕刻一角神。这些砖雕造型优美,逼真大气,通灵端庄。

东平房塔

八棱观塔建于辽代早期,因山下清代建有八棱观而得名。为砖筑八角十三级密檐式,高34.4米。塔身各面雕坐佛、胁侍、仙童蹈云等。各层密檐均有砖雕斗拱,更珍贵的是逐层斗栱结构不一,风格独具。塔身佛像为半圆雕,以塔基仰莲层为依托,砌出远远探出塔面之外的须弥座莲台及佛身。

八棱观塔

红山文化
牛河梁遗址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

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并对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牛河梁出土玉器     图源:朝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官方微博 

牛河梁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已逝的苏秉琦先生,称之为中华文明的“先生型”,并认为其社会复杂化程度已经达到“古国”的标准。

在牛河梁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坛、庙、冢”三者共存的现象,表明其社会复杂化程度已经相当高,能够支撑其复杂的社会结构。

牛河梁女神庙出土女神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辽金塔耀辽宁(朝阳下)
「没有脚手架的契丹人」是怎么在鞍山建起参天巨塔的?
辽宁这些千年古塔,是我迄今见过的最美古塔,曾象征辽王朝的辉煌
辽塔身影上的隐秘和伟大
古塔寻踪:我国现存辽塔有多少座?分布在哪里?
发现辽塔之好 我在辽宁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