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名将郭子仪的智慧人生!

公元763年,75岁的老将郭子仪平定了吐蕃叛乱,得胜而归。皇帝对他承诺,不论他想要什么都赏给他,于是他对皇帝说:“陛下,那就请赏赐臣6个美女吧!”皇帝瞬间无语了,但是君无戏言,第二天还是送了6个美女到他的府上。一时间,满朝上下都在嘲笑他老不正经……

很多人都不理解郭子仪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唐代宗,在他眼中郭子仪侍奉过几代君王,对唐朝的中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史之乱中他力挽狂澜,时他又击退吐蕃,力战回纥,可以说是多次挽救大唐于水火,怎么这样一位勇将到老变得如此为老不尊呢?

其实,这便是郭子仪的智慧,无数事实证明皇帝实际控制力越差,对臣下的依赖就越强、期望就越高,同时,依托越深,也越深,股肱之臣也越容易被视为肘腋之患,那么对于臣下的信任就越有限,这是时势使然,不是以人的意志和良好愿望为转移的。

对郭子仪而言,现如今的他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看似光环围绕,可其实杀机暗藏,更何况现在战事已平,皇帝怎么会放心他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甚至功高盖主的大将呢,之前的唐素宗不是几次罢免了自己的兵权吗?

的确,在古代,臣子功劳太高并不见得就是好事,因为这样的臣子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威,而皇帝的权威是不允许挑衅的,秦国的白起就是因为功劳太高了,所以被秦昭襄王杀死了。秦昭襄王对白起说:“我知道你没有谋反的心,但是你有谋反的实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和皇帝的相处上,郭子仪无疑是非常聪明的,当年他被人诬陷被解除军职的时候,他没有任何怨言,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皇帝的诏书一下,郭子仪立刻上路,从来不解释也不怨恨,目的就是为了让皇帝放心。

还有一次,镇守汾州的时候,郭子仪曾经给朝廷上书,举荐了一名官员,可是皇帝一直没有批复,下属们知道后纷纷议论:“凭郭公的功勋和德行,要求一个官职皇帝都不同意,也太不近人情了。”郭子仪知道后,直接说:“我郭子仪奏请的事情,皇上认为不可行暂时搁置,说明皇上对我特别亲厚和信任,大家应该向我祝贺才是,不应该心怀愤懑。”

无论是有必回,还是自己的要求未被满足,郭子仪从来都不在外人面前表露出一丝不满,即使是他明明可以居功自傲,可他却时刻选择隐匿锋芒,在外人看来,或许他这样的做法不可理解,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历史上那些因为功高震主被处罚的大臣,你是不是会认为郭子仪的做法非常聪明呢?

不仅如此,郭子仪即使在处理同僚的关系中也处处显露出他过人的智慧,唐玄宗时期,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的大将,但是两人素来不和,有一回,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这时候,朝廷需要一位得力的大将率领部队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于公心推荐了李光弼。

可李光弼知道后,以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于是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此去恐凶多吉少,希望你能放过我的妻儿家人,不要牵连无辜。”郭子仪听到此话,含着热泪说:“我器重将军才举荐你,你我二人当以国家安危为重,而非计较个人恩怨,此次东征,只有将军可担当此任。”

后来,李光弼得胜回朝,郭子仪亲自前去迎接,并且设宴给他接风,从这以后,两人成了好朋友,他们并肩作战,共同保卫大唐江山。

纵观各朝各代,凡是功高震主的权臣大多都是不得好死,但是郭子仪却安然活到了85岁,最后寿终正寝,由此可见,郭子仪是多么的有智慧。

在《智囊全集》中还记录了许多像郭子仪一样拥有大智慧的人,这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1200多个小故事,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智慧,让我们更好的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各种难。

最后《智囊》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有通达之人,遇事才能化繁为简;就像太阳一出,自然就能化冰消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文武兼备,功高盖主,却能全功保身,靠的是什么?
功高盖主生存艺术:历史上唯一功高盖主,却得以善终的人,原来是他(唐代功高盖主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
他是凌烟阁第一功臣,却起兵反唐,皇帝没怪罪,反而替他惋惜
中国唯一的一位武状元宰相,一生历经7位皇帝,做事有大智慧!
郭子仪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得以将人生的“福、禄、寿”活到极致?
揭秘:历史上诗仙李白和郭子仪之间鲜为人知的基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