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巴亥之死
阿巴亥之死有两种版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经过都相同,但方式(结果)却有异:一说为自缢,一说为弓弦勒死。
    1、为什么要致阿巴亥于死地?是因为皇太极相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皇太极登上汗位后宣布将多尔衮兄弟二人"恩养"于宫中.对于皇太极汗位的得来,曾经有人大加指责,其实只有当事人皇太极最明白他该不该受到指责。显然,这是一场蓄谋的逼宫政变,是由皇太极与兄长代善联手完成的。
    努氏晚年非常看重家庭亲情,当初在皇太极指使小妃德因察诬告阿氏时,努氏在听信谗言极度恼怒之时也没有治阿巴亥的死罪,他说念及几个孩子都很小,不忍心让孩子们失去亲娘,何况后来乎?他难道没有考虑到如果让阿巴亥生殉,多多兄弟就变成了孤儿吗?(当时多尔衮年13岁半,多铎12周岁)
    再一个史实是努氏死时在他身边陪伴的只有大福晋一个人,众多子侄都还在路上,未来得及赶到.一种说法是他想当着众人的面宣布继承人选,一种说法是写有遗诏但被皇太极的人毁了.而作为知道皇太极并非老汗王选定继承人这一秘密的大妃,一个最后时刻守在努氏身边的证人,怎么可能让她这个绊脚石继续生存呢?所以,大妃只有死亡一条路.
    而就在皇太极逼大妃殉葬之后,那个小妃德因察也“生殉”了.可见其中有隐情.史料记载从努尔哈赤死到大妃生殉,相隔不到一天时辰.具体是在努尔哈赤驾崩后的次日凌晨。
    英明汗王努尔哈赤向来重爱情、重亲情,他怎么可能在自己临终之际又“遗命”大妃阿巴亥殉葬而丢下两个十来岁的亲生儿子多尔衮与多铎呢?他们年幼无知,若丧父又丧母,这在冷酷的后宫之中将何以立足呢?“遗命”似乎是有,但却不是“逼大福晋殉葬”的遗命,而是立“九王”多尔衮为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的“遗命”成了假的,假的“遗命”却成了真的!
      大福晋阿巴亥生殉成了后金国的一大疑案,残酷的历史给多尔衮兄弟三人开了个无情的血血淋淋的玩笑.
    2、代善其人软弱无能
    努尔哈赤杀了长子褚英后,曾经想过改立次子代善,但有两件事让他大为恼火:一是代善继福晋虐待前妻生的长子硕托,此事传到努尔哈赤那里极为震怒,试想一个连家务事都管不好的人还能指望他建功立业,成就大业么?把汗位交给这样的一个人应该不应该,努尔哈赤犯了嘀咕,再一个令努尔哈赤忌讳的就是他最恨继母虐待继子这种事发生,因为这与他和生活经历有关,努氏小时候就是生母早逝,饱受继母虐待.这件事勾起了他的痛苦回忆.第二个原因就是皇太极串通小妃德因察诬告大妃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之间关系暧昧,皇太极此举意在一石二鸟,同时打击大妃和多尔衮三兄弟的势力,结果努氏初时大怒,后来冷静下来也意识到其中有诈,把皇太极和德因察叫来狠狠训斥一顿,但皇太极还是收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代善在这两件事上表现得很软弱,让努氏对他失去了幻想,虽然后来他不得已杀了老婆来向努尔哈赤赔罪,但已晚了。
    再一个,代善的一儿一孙都是支持多尔衮作皇帝的,而代善居然管不了自己的儿孙,可见其软弱,努尔哈赤死的时候,代善的儿子岳托等都支持皇太极,代善他管不了自己的儿子,就帮助皇太极逼死了多尔衮的母亲,后来皇太极死后,他的其他儿子孙子都支持多尔衮,他也管不了,这样的父亲,他不软弱谁软弱,连儿子都不和自己站在一起,只好任人摆布,难道他不软弱吗?皇太极可是一直在打击他和他的儿子,即使他们支持他.后来硕托和阿达礼被豪格利用来作为攻击多尔衮的工具,最终被处死,成为清内部矛盾的牺牲品。
  
  大福晋“葬活坟”
      大福晋(1590~1626年),纳喇氏,乌喇贝勒满泰之女,为努尔哈赤大妃。生三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努尔哈赤卒后,同殉。史书记载:“努尔哈赤是八月庚戌,即十一日驾崩,乌喇纳喇氏阿巴亥是八月辛亥,即十二日辰时自尽,已时即与努尔哈赤同出宫暂葬于沈阳城内西北角。”多尔衮摄政时,曾谥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入太庙。多尔衮获罪后,被逐出太庙,罢谥号。其骨灰是否被迁出福陵还有待考证。
    生活在古代皇室的女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无忧无虑,温馨如意。伴君如伴虎,荣辱沉浮瞬息变幻,不知何时就会祸起萧墙。在努尔哈赤死去十八个小时之后,他最宠爱的大福晋阿巴亥被四大贝勒逼迫生殉,理由是努尔哈赤有遗嘱在先:大福晋虽然年轻貌美,但心怀嫉妒,常常使汗王不快,如果留下,将来恐怕会成为乱国的根源,所以必须殉夫。
    按当时的习俗,妻殉夫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爱妻,一是没有年幼的儿子,阿巴亥虽然符合前一条,但她确有两个幼子需要抚育,而且她不相信汗王会留下这样的遗言,她要据理力争。
    但是,四大贝勒告诉她:这是汗王的遗命,他们纵然不忍心、不愿意,却不敢不从。而且,从殉的仪式都已经准备好了。按规矩,当殉者盛装坐炕上,众人对之下拜,然后以弓弦扣颈勒毙;若殉者不肯殉,则群起而扼之,至死为止。
    到了这一步,阿巴亥还有什么办法?她只能屈从,换上礼服,戴满珠宝饰物,虽然照规矩殉者不得哭,她还是哀告诸贝勒,请求他们照顾她的幼子多尔衮和多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她还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我自十二岁侍奉汗王,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汗王恩厚,我不忍离开他,所以相从于地下。”
    大福晋的生殉非同寻常,努尔哈赤诸妃,如侧妃博尔济锦氏、伊尔根觉罗氏、叶赫那拉氏、哈达那拉氏及庶妃兆佳氏、钮祜禄氏、嘉穆瑚觉罗氏、西林觉罗氏等俱为善终。至皇太极死时,不论中宫皇后,还是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永福宫庄妃,还是那些无名号庶妃,无一人相从先帝于地下。顺治皇帝死时,虽有一名贞妃者从殉,但也不过一庶妃,而且从当时文献记载看,贞妃的从殉,出于皇室意料,显然是自愿从死,不愿苦熬清宫的寂寞岁月,也有说是顺治帝的旨意(她是著名的董鄂妃的胞妹)。阿巴亥的生殉则不同,她既是地位高贵的“国母”,又有幼子尚未成年,更何况先申斥了她的一番“罪过”之后,宣布是“先帝遗命”,而且“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强逼之自缢殉葬,同样让人联想到逼迫大福晋生殉背后必有阴谋。
    早在若干年前,大福晋就经历了几次风波。努尔哈赤庶妃代音察向努尔哈赤告状说:“大福晋曾两次备佳肴送与大贝勒(代善),大贝勒受而食之;一次送给四贝勒(皇太极),四贝勒受而未食。而且大福晋一日两三次派人到大贝勒家,想是有什么事商议。大福晋自己也两三次深夜出宫院。”这样的事情令努尔哈赤非常不快,但他处理得非常冷静。
    女真族与蒙古族一样,有父死子娶庶母、兄死弟娶嫂的传统习俗,努尔哈赤自己就从死去的族兄那里继承了嫂子衮代为大福晋,而且他自己也公开表示过他死后由代善继承阿巴亥。现在,阿巴亥出于对未来地位的考虑,提前向身为储君的代善传情,表达自己的倾心爱慕,可谓预做准备,原也在情理中。须知,努尔哈赤已经年过花甲,须发苍白,而阿巴亥正当三十岁的盛年,最是女人丰姿绰约的成熟时期,老夫少妻、白发红颜,很难不生外心。再说,拿贼要赃,拿奸要双,并无通奸的确证。所以,努尔哈赤赦免了大福晋的死罪,但予以休离。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毫无地位可言的小庶妃如何胆敢去告深受汗王宠幸、贵有三子的大福晋?而且牵连着自领两旗、居参政“四大贝勒”之首、老汗王欲立为太子的大贝勒代善?诬告大妃与代善关系暧昧的邪风从哪里刮起?人们不难看出,这一切皆缘于爱新觉罗氏家族的权力之争。因为老汗王年事已高,汗位的继承人为谁?已成为诸子侄中明争暗斗的焦点。因为努尔哈赤时代在政治上实行八旗制,以八旗和硕贝勒“共理国政”,即以八旗旗主分权统治的制度;在经济上则“予定八家但得一物,八家均分之”。军事上凡行军打仗亦以八旗旗主为统帅,各有统属,联合作战。这就必然形成八个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实力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集团统治,也就会在汗位继承上导致“诸王争国”的恶劣后果。
    当时八旗人马中,皇太极掌握两黄旗,代善掌握正红旗,阿敏掌握镶蓝旗,莽古尔泰掌握正蓝旗,所余镶红、正白和镶白三旗旗主,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在他们分别只有十九岁、十二岁和十岁的时候,就成为拥有一旗、与诸兄并驾齐驱的权势很大的旗主。诸兄能够成为旗主,完全是因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流血拼命,而幼弟恃母亲受宠而得汗王厚赐,怎能让人心服口服?
    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所掌握的力量已经超过四大贝勒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再有他们的母亲阿巴亥以国母之尊联缀其上,那么其他五位旗主谁不畏惧?谁又敢不服从?那么阿巴亥就能因此而左右八旗、左右整个大金国的政局,破坏八王共执国政的均衡,对大金国、对他们每个人,尤其是对与阿巴亥有宿怨的皇太极和莽古尔泰,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必须除掉阿巴亥。因为除掉这个总挈首领的母亲,就容易使三个同母兄弟分离,不能形成三人联合的雄厚力量。一旦多尔衮、多铎成年,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一定要马上将他们的母亲处死,才能保证后金政权的稳定。
    而且,更重要的是,努尔哈赤临终之时,只有阿巴亥一人守在身边,她向诸位皇子传达老汗王的遗嘱是“多尔衮嗣位、代善辅政”的努尔哈赤的临终遗命。遭到四大贝勒的断然否定,他们是有道理的,因为和硕贝勒共治国政,不但汗王生前反复强调,而且书写成训示交给了每位贝勒,白纸黑字,证据确凿;而所谓的临终遗言没有第二人能够证明,即使汗王真的在去世前的昏迷中说了类似的话,也只能视为错误的命令,不可执行。但是这个女人既然放出了所谓“临终遗言”,即便不能把家族推向斗争的血海,也会埋下不睦的种子,早晚酿成灾祸。而且,皇太极地位声望渐隆,怎肯将皇位让给还不懂事的多尔衮呢?所以大福晋没有别的选择,她必须死去。
   从上面的情况来分析,导演努尔哈赤大福晋生殉这场惨剧的应该是四大贝勒,而不太可能是努尔哈赤遗嘱所命,她的殉葬反射出爱新觉罗家族说不清道不明的皇权之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626年,努尔哈赤死去16个小时,皇太极为了夺得汗位,强行将年
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逼迫阿巴亥殉葬,作为儿子,多尔衮三人为何不反抗呢?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上)八岁从政 争汗位失利 生母殉葬 征战露锋芒
后金大妃阿巴亥被逼殉葬努尔哈赤 到底是谁的罪过
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最宠多尔衮,为何是皇太极继位?
清帝陵那些事,第七回:皇太极看似平静“继位”中的不平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