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的学方法

1、诵: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使学员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定广泛和概略的了解,这是学习的第一步。二是背诵,即对学习内容中的关键或重点必须熟读牢记。
2、解:晓悟、理解之谓。学习中医学,必须深入理解每一门课程的中心内容,对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基本概念要弄懂弄通。
3、别:即分开、区别之意。自学者在对教材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可通过书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或阅读自学丛书或辅导资料等方法,对其主要内容加以对比、分析、综合、归纳,从而使学生做到一方面既把握它们的共性,以利于对该章节中心内容和基本概念的总体认识和全面理解;又能鉴别分析它们各自的个性,以利于抓住某一部分内容的特点。这可以用“把握共性,全面理解;分析个性,抓住特点”十六个字来概括。另一方面通过联系对比,归类鉴别,就能达到区别异同,以强化记忆的目的。总之须分辨条理,方可区别主次掌握要点,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正如《内经》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4、明:即在诵、解、别的基础上,能够系统掌握、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的精微,明确其义理,谓之“明”。自学成才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谈到他读书治学的经验时曾提出,读书要由“厚”到“薄”。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我认为这由“厚”到“薄”的变化,正是贯串于从诵、解、别到明的全过程。而所谓“明”就正是吃透、消化了书本的内容,并加以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的结果和标志。
5、彰:《著至教论》所谓之明而能彰,是指学员能够通过诵、解、别而明了的医学理论,用于临床医疗实践,取得显著的效果,并再进一步有所阐发,此即谓之“彰”。众所周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教导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中医学既有系统完整的理论,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如前文所述,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古人的医疗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中医学是建立在临床经验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学科,对它的若干较为抽象深奥的理论经,只有结合实际,才能有较深刻的理解;第二更重要的是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不仅能有效地指导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和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且在实践中又能更进一步丰富充实与发展中医学的理论。如果脱离实际,崇尚空谈,则既不能解除病人的疾苦于临床,亦无助于中医理论的充实与发展。甚至形成或盲目崇拜,或粗暴否定这两种错误的倾向。所以学习中医最忌纸上谈兵。正如前人所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最后用5个字来解释。。。诵、解、别、明、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脉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习方法“诵、解、别、明、彰”
中医学方法论 黄建平
谈中医自学方法
中医现代研究专辑
黄纯琪中基说课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