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图探源
    
                                                                                                 太极图探源          
                                                                                                                  马慰国
 
               在我国绵延几千年的绚丽文化中有一朵奇葩,就是伏羲太极图。我们谈论中国的悠久历史,必须重新审视对伏羲太极图的研究,从源头上揭示其隐涵的真实奥秘。
  
    太极图是太极文化的载体,太极文化是对太极图的一种解读,由于立场和角度不同,几千年来对其解读不一而足,大体可分为三类:神话说、臆测说和生活实践说。神话说认为“龙马伏图出河”(《竹书纪年》),显然是一种带有神话色彩的想象。臆测说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曰:“生生之谓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但只是一种推论,缺乏史实论证或解释,臆测中充满着误读。也有明智之士认为应从古代先民的生活、实践中进行探索。生活实践说认为太极图好似镜子,可以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人类进步发展的形象。这是一种从本源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古代先民尚不知地球上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但亲身感受到太阳直射时受到的太阳热量多,就气候炎热;太阳斜射时受到的太阳热量少,就气候寒冷。太阳运动往复变化,气候也因此冷热转变。先民们尚不知地球自转的原理,也不知地球为何围绕太阳公转,但每天见到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亲身感受并关注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辨别方向和方位的客观依据。
  
    伏羲时代,先民们根据农牧业生产和生活需要,最关心,最直接,又最现实的需求是发展农业生产及指导农业生产的知识。这就需要探究如何测定太阳的运动变化,如何探索太阳运动规律与人及生物的关系,如何知时间。从立竿有影的现象中,他们逐渐产生了以立竿测日影的观念,设想出立竿引绳测日影的方法。当每天中午太阳光直射竿顶时,竿影与圆形图中心垂直时,定为当地当时的标准正午,整点时瞬间测竿影一次。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特别是部落首领伏羲经过艰苦卓绝的实践,与先民们团结合作,不断总结和改进完善,最终总结出先进的“立竿测日影法”——以圆代表周天,360度为一年或一天。标准时间定为每天正午,当阳光直照在竹竿上产生的竿影与圆心垂直成一线,定为当地当天的正午,瞬时测竿影一次。在竿影的终点放入一石子,表示这天竿影的长度。一天测一次,360天不间断。若遇阴雨天,也用不同的彩石记上天数,在天晴时补在位置上,称为“以石补天数”。
  
    20世纪90年代初,许恭甫先生根据立竿测日影的科学实践逐步揭示并证实了伏羲太极图的本源,并率先出版了专著《破译太极八卦图》(2002年)。田合禄先生根据古代约为夏商时期的日晷测日影记载,制作了“测日影圆盘”,以冬至日正午时竿长一尺的日影为半径在有刻度的盘中央装一根与盘垂直的棒,圆盘周长365度,每度各钻一个圆孔,定出子午线。以后每日以逆时针方向将圆盘转一度,逐日测定日影记于盘上,到夏至日日影最短为零。再将圆盘旋转180度,使午端对准正南(夏至),以原测杆作轴,继续测日影。这样观测的结果,与伏羲太极图完全一致。若用—、--符号标志出来,就是标准的伏羲太极八节图(如图所示)。这证明了伏羲太极八节图的确是根据立竿测日影而来的宇宙模式图。人们可以反复测定,进行验证或实证。
  
    例如:在北半球温带地区,从夏至日开始立竿测日投影,夏至日阳光直射竿顶,正午瞬间测得的竿影最短,而白天最长,为七个时辰十四小时,黑夜最短。夏至以后,每天正午瞬间测的竿影一天比一天长一点,白天则一天比一天短一点,太阳斜射每天下降一度,日出时间每天推迟0.666分钟,同时白天每天缩短1.333分钟。180天到冬至,长了180点,而冬至黑夜最长,为七个时辰十四小时,白天最短。
  
    冬至以后,每天测的竿影又一天比一天缩短了,白天却一天比一天长。观测表明:竿影的长短与太阳的直射斜射联系密切,也与白天黑夜的长短密切相联。若从一天的日出日落和晚上以月亮为光源来连续观测,同样可以得到相同的规律和规律性变化。将实测的这种规律性变化绘制成一个图就是“太极图”。太极图中间的S形线就是区分白天黑夜的分界线。
  
    在热带地区,同样从夏至开始立竿测日投影,会发现在一条与温带区分的线上夏至正午的竿影测不到了,即无影。这是什么原因呢?先民们不知道,是个“谜”。
  
    后来,国际天文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原来地球上赤道南北各23°27′的两条纬线,叫回归线。夏至日太阳直射到北纬23°27′,叫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到南纬23°27′,叫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光线全年在这两条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日在北半球直射光线在十二点整是垂直照射的,正好与竹竿相重叠,因此看不见也测不到太阳的投影。
  
    创造出完整的立竿测日投影图以后,把测得的白天黑夜长度和天气冷热状况联系起来,就成一条S形曲线。因此,实际上S形线是白天与黑夜和天气冷与热的分界线。
  
    在长期实际观测过程中,伏羲不断总结先民的实践经验,并用“立竿测日影法”指导先民测定时间,确认东西南北方位,确定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及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准及黑夜白天长短测定标准等。
  
    这促成了古代一项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太极图,对农业生产及民众生活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在科学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立竿测日投影图是依365天每天正午十二点整立竿侧日投影瞬间画出来的图,它记录着大自然中白天黑夜长短和天气冷热的消长情况。立竿测日投影图原测地面很大,缩小后,点与点连成线,线与线连成片,就成为黑白S形的太极图。“立竿测日投影法”以后还发展为立竿测月投影,以观测月象变化的规律。
  
    可见“无字天书”太极图源于观测天象时空的实践,又指导农业生产。这决不是凭空而来的或是想象、臆测出来的,这就是伏羲文化的本源。
  
    太极图实质上是远古时代太阳画的一幅立竿测日投影气象图,是以太阳运动为中心的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白天黑夜长短、天气冷热变化的气象图,又是最早的日月合历。伏羲的创造发明用太极图体现出来,是一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的贡献
  
   ...........
  立竿测日投影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世界上最智慧的书
周易02太极:阴阳之源,天地之始(下)
“太极图”的来历,暗藏了什么玄机?
“伏羲先天八卦图”的成因探秘
太极图本原的模样
阴阳 ,万物发展的根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