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桂

折叠 编辑本段 朝廷评价

阿桂

<清史稿>评论阿桂说:“乾隆间,(他)开诚布公,谋定而后动,负士民司命之重;固无如阿桂者。还领枢密,决疑定—计,瞻言百里,非同时诸大臣所能及”。他是乾隆朝出将入相的少数重臣之一。

清高宗将有军功臣子的图像挂在紫光阁,前后总共四次,其中功劳最大的人排名列前,高宗亲自为他们写评语。功劳稍次者列于后,由朝中文采出众的大臣撰写评语,只有阿桂和海兰察四次皆前列。阿桂定金川时是最高军事指挥官,定台湾时担任首席军机大臣,功劳都是第一;定廓尔喀以爵复第一,但是阿桂把首功让给了福康安道光三年二月,宣宗下令阿桂配飨太庙

折叠 编辑本段 功绩

折叠 征讨金川

乾隆十四年(1749)清军平定金川后,该地区仍归土司管理,各土司之间时起争端,十余年后又发生了更大规模的叛乱。乾隆中期以后,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已老,由其侄郎卡主持土司事务。他不断侵掠邻近土司,乾隆二十二年攻掠小金川和革布什扎土司。四川总督开泰下令劝阻,但郎卡根本不理,仍“侵邻境不已”。乾隆三十六年(1771),莎罗奔之孙索诺木诱杀革布什扎土司,小金川僧格桑也攻打鄂克什和明正土司,并公然与清朝援军开战。乾隆帝命大学士温福自云南赴四川,进兵征讨。温福以阿桂熟悉四川情况,就带他同赴金川战场。同年十二月,抵金川后,朝廷以四川提督董天弼作战不利,免其职,以阿桂代理。清军分两路进攻小金川,阿桂随温福自汶川出西路,新任四川总督桂林由打箭炉出南路。战事伊始,阿桂领军一路冲杀,连杀下巴郎拉、达木和巴宗各寨,乾隆三十七年二月,又攻占资哩山和阿喀木雅等地,以功授参赞大臣。五月,桂林在墨垄沟失利,被劾罢职,朝廷命阿桂赴南路代桂林指挥。自此,阿桂又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六月,阿桂抵军营后,即筹划进军方略。他得知小金川叛军首领僧格桑盘踞于小金川河北的美诺。而欲攻取美诺,必先占据其门户僧格宗,而清军必经之地的甲尔木山就成为首先争夺的战略要地。八月的一天晚上,阿桂悄悄地将部队集结于墨垄沟,然后乘半夜起大雾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甲尔木山。乾隆帝闻报,特颁旨嘉奖,授阿桂为内大臣。十一月,阿桂军攻取僧格宗,十二月得授副将军职,奉命与大学士、定边将军温福和副将军丰昇额分道直取美诺。阿桂遂驱军攻克美都喇嘛寺。僧格桑被迫弃美诺,逃入大金川,与索诺木汇合。

阿桂

阿桂与温福、丰昇额会师美诺后,檄令索诺木交出僧格桑,索诺木不理。于是阿桂和温福在乾隆三十八年奏准三路进攻大金川。这时,阿桂又被授以礼部尚书之职。阿桂与温福、丰昇额分道进军后,连夺叛军几个碉卡,进展颇为顺利。然而由于统帅温福指挥失宜并败死,战局发生逆转。索诺木击败温福军后,乘胜占据小金川。阿桂闻变,毫不慌乱,亲自断后,将所部安全地撤至达河。

乾隆帝在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行宫得到兵败的消息,十分震惊,特地召大学士刘统勋商议对策。刘统勋原不主张对金川用兵,至此却力主征伐。于是,乾隆帝授阿桂为定西将军,丰昇额、明亮为副将军,并调遣健锐、火器营二千名士兵和吉林索伦兵二千名一起进剿金川。阿桂很快就收复了小金川全境。

捷报传来,乾隆帝甚为高兴,赐诗褒奖阿桂,并命他迅速移师进剿大金川。然而,夺取大金川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大金川之地自乾隆十二三年以来全力抗守,增垒设险,严密十倍小金川。”阿桂深知此情,作了充分的准备,然后,于乾隆三十九年兵分三路向大金川进攻,经过两年的鏖战和围攻,在海兰察等将领和广大士卒的奋勇冲杀下,终于在乾隆四十一年正月逼令索诺木偕其祖莎罗奔及部众二千余降,阿桂安置大小金川“归顺”的藏族头领和一般人员,设副将、同知分驻其地,不久设懋功厅,废除了原来的土司制度。

阿桂征伐大小金川的胜利,也使他的地位大大提高。乾隆帝封其为一等诚谋英勇公,并进为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和军机大臣。乾隆四十一年四月,清军班师回朝。乾隆帝亲自到北京城南良乡“行郊迎礼”,进城后,“御紫光阁,行饮至礼”。

折叠 伊犁屯垦

乾隆二十年(1755年),阿桂38岁,正当盛年之际,以—参赞大臣的身分参加了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统一新疆的战争。在战争中,阿桂十分注意新疆各地的生产情况。因此,战争刚一结束(1759年),阿桂在阿克苏办理善后事宜的同时,向清政府提出从南疆各地抽调维吾尔族农民和部分土兵到伊犁恢复农业生产的建议,并立即进行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在清政府批准他的建议后,阿桂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春,带领各族军民,顶风冒雪,翻越天山的穆素尔冰达坂,从阿克苏赶赴伊犁,争取在春暖解冻时播下第一批种子。

伊犁,是我国西北边疆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天山分支哈尔克他乌山和婆罗科努山,象南北两大屏障高耸屹立,既减弱了西伯利亚寒潮的侵袭,又阻止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干热风的危害。境内伊犁河及其上游的喀什河,巩乃斯河,特克斯河日夜奔流。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理想场所。但是,清朝统治新疆初期的伊犁,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却变成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一片荒野,一切生产都处于停顿状态。清政府为了巩固在新疆的统治和保卫西北边疆的安全,决定在这里建城驻兵,守边卫内。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解决军民的吃粮问题。伊犁距内陆遥远,高山戈壁阻隔,靠内陆运粮当然无望,只有在当地屯田开荒、种地产粮,才是唯一出路。阿桂就是肩负着这一重大使命从事这项工作的。

阿桂带领各族军民到伊犁后,抓住春播季节,在伊犁河南的海努克等地一面开荒下种,一面建房筑垒,很快取得成效;接着,组织军民开挖渠道,整修道路,为进一步恢复生产作准备。在阿桂的组织和各族军民努力下,伊犁的屯田当年即获得成效,仅300户维吾尔族农民屯田“所收谷石,接济前后驻扎官兵,及厄鲁特(蒙古族),回人(维吾尔族)二千余口,可至来年五月”,一下子解决了当地军民的吃饭问题。

清政府接到阿桂的以上报告后,大受鼓舞,决定扩大伊犁的屯田面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春,从乌鲁木齐抽调的500名绿营兵,从南疆招集的800户维吾尔族农民,先后到达伊犁。阿桂把这些军民安置在伊犁河两岸,立即开始垦荒播种。这年秋收时,800户维吾尔族农民“合算每人收谷四十石”,绿营兵“屯田八千亩,收获大小麦、黍、粟、青稞等谷,共二万七千一百石有奇”,又是一个大丰收。

折叠 和睦边疆

以后,阿桂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和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两次任伊犁将军,在总统全强军政事务的同时,更积极地筹办伊犁的屯田事业。在这期间,伊犁屯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首先,继续从南疆各城迁移大批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屯田。据<新疆识略>记载:“自二十七年(1762年)至三十二年(1767年),陆续由乌什、叶尔羌、和阗、哈密、吐鲁番等处调拨回子(维吾尔族)共六千户垦种地亩”。大批维吾尔族农民在伊犁河两岸的霍吉集尔(霍集根),海努克、奇特木、固尔扎(伊宁市)、察罕乌苏、霍尔果斯等地垦荒种地,定居了下来。他们生产的粮食,除自己食用外,每年以粮赋的名义向当局交粮10万石左右,成为伊犁军民粮食供应的主要来源。

其次,继续扩大土兵屯田的面积。清政府从内陆抽调到伊犁屯田的绿营兵很快达到2500名。阿桂把屯兵分为25屯,每屯100名,分别安置在绥定、清水河、芦草沟一带(皆今霍尔果斯县境),并特设总兵一人管辖。根据规定,每个土兵屯地20宙,由官方发给农具耕畜,每屯年交粮食1800石至2800石不等。后来,清政府又把内陆的大批犯人发遣到伊犁种地,交给屯兵看管,每人种地12亩,年交粮6石。这是伊犁军民粮食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再次,迁移内陆的无地农民到伊犁屯田。对凡是到伊犁屯田的内陆农民,当局“每户给地三十亩”,并提供农具、耕畜,种子等,让他们安心生产。土地六年后交赋,每年交粮9升左右。对屯田土兵遣犯的家属,也分给他们土地,尽量把他们编入民籍,安心生产。

另外,对这一时期迁移到伊犁定居的锡伯、索伦等族军民,阿桂也进行了妥善的安置,让他们在查布察尔、霍尔果斯一带,一方面驻防守边,一方面屯田生产。这些八旗军民克服了重重困难,开垦出大片土地,很快做到了粮食自给自足。

总之,伊犁地区的屯田在阿桂等人的组织领导下,在各族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昔日荒凉的伊犁河谷,变成到处是良田炊烟,鸡鸣畜叫的塞外粮仓。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据伊犁将军伊勒图向清政府报告说:当地由于屯田连年丰收,仓库里储存的粮食达“五十多万石”,“足可备放三年有余”,陈陈相因,以致于发生霉烂。由于粮食问题的解决,给伊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地的畜牧业、商业相应也发展起来。伊犁九城也先后建成,成为伊犁军民守卫西北边疆的主要据点。

伊犁“如内陆,数千里行旅晏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安定、繁荣的景象。在这次完成把伊犁建成新疆政治、军事中心和反对外来侵略坚强堡垒的任务中,无庸质疑,阿桂是有“经始之功”的。

折叠 编辑本段 过错

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黄枚(?~1784)任浙江平阳知县。不久,民间流传“黄梅(枚)时节家家苦,青草池塘处处冤”的谣谚。四十九年,知府方林弹劾他亏空库实,撤了他的职。接署的金仁、汪诚先都不敢就任。到十一月,仍由他复职。不但未弥补亏空,反而挟制上司。其时尚书曹文埴受命来浙江清厘仓库,黄枚是他外孙女婿,所以有恃无恐。 乾隆五十一年闰七月,浙江提督学政窦光鼐主持院试,高宗令他就所见闻上奏。窦于阅卷中,见平阳县童生杨中所写并非制艺,而是黄枚的罪状,读后大惊。经查实:该县亏空已在10万以上,黄枚犹借此向民间勒借。遂上奏。朝廷派大学士阿桂会办。阿桂为黄枚义父,与曹文埴等串通,复奏反诬窦光鼐所奏不实。

窦光鼐即亲到平阳查访,再上奏折云:“臣赴县学明伦堂,有吴荣烈等绅民数百人呈送五十年田单二千余,供称‘黄知县以弥补亏空为名,亩捐钱五十,户给一单。’复据吴荣烈等人呈送四十七年借票九张,钱二千一百千,供称:‘四十四年,四十七年劝捐两次’。监生伍庚等供称:‘劝捐不到者,即饬役勒捐钱,自百余干至三五十千不等,县库有籍可稽。’平邑田千七百七十顷有奇,亩捐钱五十,已浮于原亏之数。以此弥补,已属违法;况仍不弥补,实出情理之外。平邑仓谷四万七千一百余石,黄枚粜成空仓。每当采买,并不给价。先付花户小票一张,号曰‘飞头’;或付谷领一纸,先填明石数充官,俟缴钱后发还。票内银价,乃用以收钱,谓之‘朋帖钱’。所缴谷钱,每石五六百、六七百不等,名为采买,实则勒捐。是该员借弥补而勒捐,既勒捐而仍不弥补。在任八年,侵吞部定谷价勒捐之钱,计赃不下二十余万。原告吴荣烈等随臣到杭,愿与黄枚质对。田单、印票、飞头、谷领、收帖、催贴、借票各检一纸,恭呈御览。”

但这奏折又被扣押。浙江巡抚伊龄阿却据温处道、永嘉知县、平阳知县等汇报,谎奏窦光鼐在平阳“刑逼书吏、恐吓生监、勒写亲供状”,于是奉旨革职拿问。 吴荣烈等赶赴温州,见到窦光鼐,执手痛哭。窦说:“我愿为此事捐生,你们也受到牵连,有遗憾不?”都说愿随窦赴杭誓死抗争。在公堂对质中,潘荣桂大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审问官相顾失色。

这时,窦的最后一道奏折侥幸被附于湖南某将军封折中,才被乾隆看到,下谕:“着阿桂会同江苏巡抚闵鹗元查办”。

至此,阿桂不得不据实回奏:黄枚在任期中共侵吞库银一万七干余两,以借弥补为名,按田科派勒索,计银—万四千余两。奉旨:黄枚着即处斩。大学士阿桂、尚书曹文埴,下至道、府、县各官十余人,分别受到革职或降职处分。

折叠 编辑本段 挫折

乾隆三十三年,明瑞征缅兵败自尽身亡以后,乾隆帝即授阿桂为副将军,偕同经略大学士傅恒、副将军阿里衮再次进攻缅甸。同年三月,阿桂奉召回京,四月授兵部尚书,六月又出任云贵总督。十一月,阿桂抵达云南永昌后,便与阿里衮率军攻取缅甸旧都木梳,然后,阿桂则率另一路军往蛮暮(今缅甸八莫)、野牛坝等地督造战船,以备水军进战之用。清军连续进攻,一再获胜,但因缅军持续抵抗和水土不合,士卒大量病亡,副将军阿里衰病故,经略傅恒身患重病,乾隆帝令阿桂筹画撤军事宜,并于乾隆三十四年底与缅甸议和。阿桂于十二月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因尚在云南,先由索尔纳代理其职。时木邦、蛮暮和孟连土司头目为躲避缅甸侵害,请求清政府将他们安置于内陆,阿桂建议将云南大理、蒙化一带旧有的马厂官庄田拨给他们居住为生,朝廷予以批准。乾隆三十五年八月,乾隆帝以缅甸不遣使臣进贡,将阿桂的领侍卫内大臣、礼部尚书和镶红旗汉军都统等职均革去,“著以内大臣革职留任,办副将军事,令其自效”。乾隆三十六年,又令阿桂出偏师骚扰缅甸,待其疲惫,再兴师攻之,阿桂则上疏请求大举攻缅,乾隆帝认为阿桂的建议不合时宜,下诏斥责,并夺其官,留军营效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赐前线大将一碗粥, 大将喝干后作战更勇猛, 因为粥里有样东西
阿桂:乾隆朝降维打击的第一巨魁功臣
清朝第一将军,乾隆不敢动,和珅不能比,功高盖主却能善终
铁将军阿桂:乾隆不敢动,和珅不能比,功高盖主依旧善终
此人名字非常普通,但清朝没有几人敢小看他,和珅惧他三分
福康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