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肾:阴、阳、气、血虚等证--中成药

肾气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典型症状及常用中成药

1.肾气虚
①喘不上来气、一动就出汗
②浑身没劲、容易累
③遗泄、功能障碍
④尿不尽、尿频
⑤腰酸腿软、听力下降
⑥脸色苍白,舌质淡白
常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附子理中丸、金鹿丸、苁蓉补肾丸、金水宝、真武汤等。
2.肾气不固
主要表现:除肾气虚症状外,还有尿量大、尿频、尿不尽、夜尿多、遗尿、遗泄等症。
常用中成药: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七味都气丸、金匮肾气丸等。
3.肾不纳气
①肾气不固的各种基础症状
②经常咳嗽气喘、呼吸困难
③稍微累一点就会咳嗽气喘加重
④出汗多、说话声音小
⑤舌苔淡白
常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补肾平喘丸、苏子降气丸等。
4.肾阳虚
①尿频、夜尿多
②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
③功能障碍、支撑不住
④经常腹泻、大便中总有未消化的食物
⑤下半身容易水肿
⑥面色发白、头晕眼花
⑦舌淡胖苔白
常用中成药:锁阳固精丸、金匮肾气丸、肾宝合剂、右归丸、四神丸等。
5.肾虚寒湿
①腰酸、腰疼、风湿痛、腰肌劳损
②腿沉、浑身沉重、又冷又痛
③活动受限、功能障碍
④小便量多、清长、大便不成形
⑤浑身怕冷、面色发青、发暗、发黑
⑥舌苔发白
常用中成药:固精补肾丸、桂附地黄丸、参苓白术散等。
6.肾阴虚
①发热爱出汗、手脚心发热
②头晕耳鸣、心烦、睡不着觉、总做梦
③功能障碍、阳 强、易举
④体型消瘦、腰酸腰痛
⑤舌红少津
常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河车大造丸、杞菊地黄丸等。
7.肾精不足
①体质虚弱、健忘、听力下降
②浑身没劲、头晕眼花、容易累
③脱发、白头发越来越多、牙齿松动
④功能障碍、能力明显减退
⑤舌淡苔少
常见中成药:龟鹿二仙膏、五子衍宗丸、强肾片、龟甲养阴片等。
8.肾阴阳两虚
①兼有阳虚和阴虚的症状
②有时怕冷、有时怕热
③爱出汗、睡觉出虚汗
④腰酸腿软、浑身没力气、动不动就咳嗽
⑤功能障碍、遗泄
⑥偏阳虚则舌色偏淡,偏阴虚则舌色偏红

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常用10种中成药,家中必备,建议收藏。
1、肾阳不振……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症状:面色苍白、腰膝酸软、阳萎、头晕耳鸣、形寒尿频、舌淡脉沉细。
2、肾虚水泛……真武汤、济生肾气丸
症状:全身肿下肢肿严重、按之如泥、尿少。常伴有咳嗽、动则喘息、舌淡白脉沉滑。
3、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
症状:形体虚弱、头昏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或有遗精、口干、舌红少苔、脉细。
4、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症状:颧红唇赤、盗汗、虚烦不眠、梦遗、口咽干痛、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5、肾气不固……大补元煎、秘精丸
症状:面色苍白、腰酸背痛、听力下降、小便频数而清、滑精早泄、尿后余沥、舌淡苔白、脉细弱。
6、肾不纳气……人参胡桃汤、参蚧散
症状:短气喘逆、动则尤甚、汗出,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面浮色白、苔淡脉弱。

以上药物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常用中成药】

气虚中成药
(1)四君子丸——补气
(2)补中益气丸——补气升阳、调补脾胃
血虚中成药
(1)四物合剂——补血
(2)当归补血丸——补养气血
阴虚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2)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热
(3)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
(4)左归丸——滋肾补阴
阳虚中成药
(1)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2)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3)四神丸——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4)济生肾气丸——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常用12种中成药,常见病不求人!

中医上,常见的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我也不给大家讲概念了,简洁明了的讲一下症状区别,同时推荐相应的中成药。

1、气虚:指身体元气不足,常见症状有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2、血虚:指身体血液亏虚,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

3、阴虚:指身体津液不足,不能滋润,临床可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4、阳虚: 指阳气虚衰,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果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证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气虚中成药

四君子丸顾名思义,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制成,是补气的基础方剂,药性比较平和,适合长期服用

如果在本药基础上加陈皮、半夏制,就变成六君子丸,除补气健脾以外,还能和胃化痰。

补中益气丸具有补气升阳、调补脾胃的功能。针对身体消瘦、面色发黄、易疲劳的人。z这种人适合把“补中益气丸”当保健药吃,可以坚持吃到虚弱症状改善。

血虚中成药

四物合剂补血的基础方剂,具有补血、活血、调经的功能。

当归补血丸:补养气血。用于身体虚弱,气血两亏。

阴虚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热。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痠软。

左归丸: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燥。

阳虚中成药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右归丸: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四神丸: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之功效。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济生肾气丸: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痠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阳虚、气虚、阴虚、血虚的不同表现、及常见调理方法!

阳虚

现代人大多阳虚,表现为阳气不足、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脏腑功能衰退、倦怠乏力、热量不足、少气懒言、自汗、小便清长、代谢减退等。

补阳中药:鹿茸、胡桃仁、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骨碎补、补骨脂、菟丝子、等,中成药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此类人群适合长期艾灸,配穴要根据个人体质而异,一般灸气海、关元作为保健穴位比较稳妥。

气虚

脏腑之气衰退,元气、宗气、营卫之气等不足,出现如: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舌淡、脉虚细无力等。

补气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灵芝、黄芪、白术、山药等,中成药如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等。此类人群也适合艾灸。

阴虚

体内精血津液不足,阴不制阳,虚性亢奋,如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

补阴中药如: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黑芝麻等,中成药如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血虚

阴血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于濡养、面色无华、萎黄、唇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等为主要临床症状。

补血、活血中药如当归、白芍、熟地黄、何首乌、阿胶、龙眼肉等,中成药如归脾丸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虚、气虚、阴虚、血虚的不同表现、及常见调理方法!
阴虚、血虚、气虚、阳虚的不同特征、及常见调理偏方!
北京协和:身体五脏四个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怎么分辨?一文讲个清楚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常用12种中成药,常见病不求人!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常用中成药】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