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满贯瓦尔德内尔(3):天才也难进国家队

任何领域的天才都不是一两天养成的,当他们功成名就的时候,往往已经距离自己崭露头角很长时间了——乒乓球界自然也不例外。
现在许多人都把张本智和的作为乒坛天才的模板,这也难怪。作为2003年出生的年轻小将,他13岁便打进世乒赛前八、14岁开始击败国乒主力、15岁夺得总决赛冠军、16岁成为世界杯亚军,这样的战绩的确是许多同龄人所无法相比的。
但父母都来自中国的张本智和肯定也听过这么一个老祖宗的典故,那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许多运动员的确是出道即巅峰,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现在的张本智和自己肯定想不明白,所以他也要去取经,向小时了了、大也优秀的天才学习。
那么他最后找到了谁呢?
没错,就是国乒曾经的最强对手——瓦尔德内尔
作为乒乓球历史上的首位大满贯得主,瓦尔德内尔后来的成就大多已为球迷所了解,但许多人却未必知道他早年的一些经历。虽然14岁来中国练球惨败输给球馆看门人,但这并不妨碍小瓦在天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么,18岁前的瓦尔德内尔究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
传闻他拿了欧洲青少年锦标赛的冠军、也进不了瑞典国家队,是真的吗?

早在东渡中国取经前,瓦尔德内尔已经是全欧洲最有希望的乒乓新星,夺得了青少年赛的男子单打、团体亚军;第二年,小瓦又与队友一起拿到了团体的冠军,但单打却输给了队友,一位后来身高达到了1米86的瘦高个儿,再次屈居亚军之位。
而这位队友也将在此后的近30年时间里成为瓦尔德内尔最重要的战友,一起谱写一个有关“常青树”的不老神话。
他的名字,叫Jorgen Persson,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乒坛“活化石”——佩尔森。他的故事,我们也即将详细讲述,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从中国学艺归来后,瓦尔德内尔对自己的技战术和训练模式做出了很大改变,首先是深刻意识到了前三板、发接发的重要性,其次也明白了没有勤奋努力、再好的天赋也白搭。
通过向东方乒乓帝国的学习,瓦尔德内尔的成绩开始稳步提升,一口气就拿下了连续3届欧洲青少年锦标赛的单打冠军,创造了当时的纪录!
但即便如此,瓦尔德内尔竟然还入不了瑞典乒乓球队的法眼、无缘入选其中!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无他:当年的瑞典队实在是太强了!

二战结束后,匈牙利、罗马尼亚等老牌强队开始出现衰退,世界乒坛的中心开始向亚洲的日本、中国转移。但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瑞典乒乓球男队开始逐渐崛起,而他们的进步也正是东、西方技术交流碰撞的结果。
原来,50年代的时候日本人发明了海绵套胶和弧圈球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乒乓球界的发展格局,但没过多久大家便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身材矮小、力量有限的日本人其实并不适合打弧圈球,反倒是人高马大的欧洲人相对更兼容新器材、新技术。
恰在此时,一位来自日本的乒坛巨星(考一考大家:他是谁?)开始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执教,于是便把自家新发明的许多技战术理念传播了出去,而瑞典乒乓球队也成为了他的门徒之一,而且还是吸收比较彻底的一个。
于是乎,一支新的乒乓劲旅诞生了。
1967年,瑞典选手阿尔赛/约翰森豪夺世乒赛男双金牌,到1969年他们又蝉联了冠军;1971年,当时才18岁的S·本格森一鸣惊人,夺得了男单金牌;1973年,瑞典人又在男团、男双比赛中豪夺桂冠,此后便一直处于世界顶级球队行列了。
这阵容,可不是现在的日本乒乓球队所能相比的。
所以1980年左右的瓦尔德内尔虽然能在欧洲的青少年比赛中称雄,但想要进入高手如云、世界冠军扎堆的瑞典国家队确实还有些勉强;不像张本智和,一出道就被日本人当做“香饽饽”,各种大赛机会都给他,13岁就上世乒赛的战场。
就这方面而言,瓦尔德内尔只能拱手表示:服了!

直到1982年,瓦尔德内尔才终于获得了一次宝贵的机会——当时瑞典队正准备和老牌劲旅匈牙利队交手,但瑞典国家队当中有两个人生病、一个人出去度假,教练组一看就傻眼了:这连个团体阵容都凑不出呀!
咋办?让16岁的娃娃兵上场吧!
就这样,瓦尔德内尔稀里糊涂地获得了替补上场、与世界冠军组队的机会,结果他一上来就爆出超大冷门,击败了世界冠军名将盖尔盖伊,由此而获得了正式入选国家队、拿到了同年欧锦赛的资格!
到4月欧锦赛的时候,瓦尔德内尔继续了自己的黑马之路,团体比赛又2-0横扫了另一位世界冠军、当时欧洲排名第一的舒尔贝克(也是国乒的老对手了,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名将,已于2018年去世),再次引发了轰动。
但直到这时,瑞典的教练员们仍然不是特别信任小瓦,认为他只不过是又爆冷了而已。
然而在随后的单打比赛中,瓦尔德内尔的表现彻底征服了所有人!

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前八名后,瓦尔德内尔先是3-1击败了另一位瑞典天才前辈S·本格森(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18岁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之人),然后半决赛又3-1打败了自己的偶像、才夺得世界杯男单冠军不久的克兰帕尔
决赛之战,瓦尔德内尔与自己在国家队的良师、益友,后来也成为了世界冠军的阿佩依伦(Mikael Appelgren)展开对决,结果他上来就2-0领先将师兄逼入绝境(五局三胜制),如果这次能拿下,他就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欧洲乒乓单打冠军!
只可惜,小瓦终究还是羽翼未丰,最终错失大好局面,被阿佩依伦连扳3局打败,无缘最后的金牌。
最后领奖的时刻,瓦尔德内尔的脸上写满了不甘与落寞。
但16岁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放眼乒坛,谁还敢小瞧他?

凭借欧锦赛的出色表现,瓦尔德内尔已基本确定了自己在瑞典国家队的地位——1983年世乒赛,他即将与队友们一起向世界最强的中国乒乓球队发起冲击,随后凭借一场输球轰动了乒坛,让东方的球迷们开始真正知道自己的存在!
这些,我们后面再详细讲述。
下面说些题外话。
1982年欧锦赛的时候,瓦尔德内尔战胜了许多的世界级名将,但自然也有不少实力一般的“炮灰”,其中就包括男单64强赛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对手。
当年此人代表着一个现在已经不存在、分裂成15块的国家出战,打得不怎么样,面对上升势头迅猛的瓦尔德内尔,他1-3败下阵来,无缘获得32强的席位。
而在后来的职业生涯里,此人也没什么突出的成绩,原本是要彻底消失在乒乓历史的长河之中。
但有趣的是,这位水平一般的运动员却将在5年后获得一个非常争气的儿子,而这个儿子又将在29年后夺得世界冠军!

刚提到的这位运动员的姓名是Mikhail Ovcharov:这个姓氏是不是有些眼熟?
没错,他的儿子就是目前仍然活跃于世界乒坛、中国队的重要对手——迪米特里·奥恰洛夫(Dimitrij Ovcharov)
而有意思的是,小奥恰洛夫出道后相当长时间所使用的一款球拍,正是以爸爸的老对手瓦尔德内尔命名的(器材党应该知道吧)!
历史,永远都那样的充满惊喜;
未来,总是那样的不可预测。
那么1983年等待瓦尔德内尔的未来会是什么?他又将创造怎样的历史呢?
连载未完待续,欢迎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龙奥运夺冠后,56岁的瓦尔德内尔做了这么两件事
刘国梁亲述与老瓦的乒乓友谊,2位大满贯正筹备组队展开友谊赛!
看《中国乒乓》,回想起20年前国乒,如何冲破“至暗时刻”?
大满贯瓦尔德内尔(1):两个有备而来的年轻人
瑞典乒坛名将瓦尔德内尔,一人与国乒对抗20余年
七代中国名将打造乒坛老瓦神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