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臣书友

君臣书友



我们现在每天看报纸、杂志、课本,上面印刷出来的字是简体字楷书,港澳台那边看的是繁体字楷书。简体字楷书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央政府颁布使用的文字,因此,现在世界上的华人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人认、读、写的是简体字,另一部分认、读、写的是繁体字。这个区别,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了。

在繁体楷书出现之前,有一个持续了四百来年的汉朝。这四百来年,中国人认、读、写的是隶书。在汉之前,认、读、写的是篆书。中国字由篆书变为隶书那种写法,是因为篆书太难认,也太难写,隶书是把篆书给简化了的写法。

现在有人反对简化字,说这种写法会把中国传统文化给弄丢了,主张恢复繁体字。如果是为了挽救中国传统文化而恢复繁体字,那还不如干脆连繁体字都不要写了,直接去写隶书、篆书得了,因为这两种写法更古老,更传统。

你还别说篆书,就是在中国人只会写篆书的时代,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等一大帮名字带“子”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诗人。也正是这帮“子”字辈,奠定了中国汉学文化的基础。

咱们再回到楷书上来,前面说了,这种汉字是由隶书变过来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汉末最初的楷书带有浓重的隶味儿。那么,用了多长时间楷书才没了隶味,成为了现在港澳台人民还在写着的那种繁楷?说出来大家可能要感慨一下了:用了四百年的时间! ---- 历经了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直到隋代,我们才看到楷书彻底成型了,没有了隶书的用笔特征。这拿什么证明呢?就是隋朝留下的两块碑:一块现在还在河北的定州,叫《龙藏寺碑》。另一块叫《董美人碑》,这块碑被毁于清末上海小刀会起义,但拓本还是留下来了。其实,旧写法是很难一下子根除的,比如到了唐代,有些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褚遂良写的楷书,在某一笔画上的写法上,还保留着隶书的用笔特征呢。

唐朝一下子就把楷书推上了高峰,是有其必然性的。一是如前所讲,楷书在前面四百年的积淀培育期,该开花结果了。二是,当时写楷的顶尖高手几乎都集合在了一起,而且他们大都是朝廷重臣,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这“唐初四家”。三是,与此同时,还出来一个非常喜欢书法,也写得不错的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很重视书法教育。他设计从辩才和尚那里骗来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后,除自己时时临摹观赏外,他还让欧、虞、褚每人临出许多本,发给皇子皇孙们再去临习。他命宫中复制高手冯承素,拓在兰亭原作上搞出来的那个不走任何样子的勾描本,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至今还能看到《兰亭序》的原貌。这个功劳,应该记在唐太宗身上。尽管他从辩才和尚那里搞到《兰亭序》的手段有点阴,可是不到他手里,到现在,我们有谁能知道天下第一行书长什么样子?也许,早就烂在辩才和尚的庙里了。

一般,当皇帝的都很自视其高,但太宗是有自知之明的,起码,他在书法上是这样。比如,他老写不好“戈”那个字,单独写也不好看,当部首写也不好看,于是他在写“戡”这个字的时候,就留下“戈”不写,让虞世南给他写。结果,虞世南给他补上后,魏征不知道,看到太宗的这篇字后,魏征说:皇上这个“戈”旁,写得太像虞世南了。太宗听了哈哈大笑,说:爱卿啊,你的眼睛就是好使,那个“戈”旁,原本就是眹留给虞爱卿写得嘛!

还有一件事,也说明唐太宗比较谦虚。那就是唐三藏历尽千辛万苦,从印度取经回来,在隆福寺埋头几年,把五百多部梵文原经翻译成了汉文。翻好后,他请太宗写个序,欲借大唐皇帝之力在中国大地上弘扬佛法。当时,欧阳询、虞世南这个级别的大书法家已经不在人世。太宗写好序后(就是那个著名的《圣教序》),没把原稿交给弘福寺,而是命他的重臣,也是当时最好的书法家褚遂良写了出来,并镌刻在石碑上。现在这块碑还保存在西安大雁塔内,成为了世世代代人们学习褚书的法碑。

我们通过这些事可以看到,唐太宗是尊重书法家的,也能虚心同他们交流,君臣之间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实际上,太宗自己的字也写得非常好,至今太原市晋祠还有保留他字迹的一块碑。看那字,足已堪称为家。

对照太宗,我们再看看清朝另外一个皇帝即乾隆。毋庸置疑,乾隆也是相当有文采的皇帝,生前写出过上万首诗。乾隆的书法造诣也很好,尤其是他的章法布局,端庄严谨,挑不出毛病。他的字一个个单挑出来,也没有毛病,无论是用笔还是解体,写得都很好。但是,乾隆书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生动,显得平庸无奇。

问题出在哪里了?出在他不懂打节奏上。

如此简单的道理,他身边的大学士、重臣怎么没有一个人告诉他呢?因为,他位及人端,自命不凡,所以,他放一个屁,下面的人都屁眼朝上,不断磕头,齐呼:万岁爷的龙气,好香,好香!我们要把这香气牢记在心,传承万代!万岁!万岁!万万岁!!!

到现在,这样的人还少吗?

切!

(作于2012年12月24日星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隶书的产生和发展 隶书
草书中有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区别吗
临“乙瑛碑”要注意事项
『知』字的五种毛笔书体写法|楷书《多宝塔碑》|隶书《曹全碑》|行书《集王圣教序》|草书《书谱》|篆书...
隶书选字临摹(三)
免费分享珍藏版老字帖《3500常用字钢笔五体字帖》第二部分,请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