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语丝(593)
 

一个看过许多国家、民族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旅行家,若有人问他,他在各处发现人们具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他或许会回答∶他们有懒惰的倾向。有些人会觉得,如果他说他们全是怯懦的,他就说得更正确也更符合事实了。他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从根本上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极其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他现在所是的个体。他明白这一点,可是他把它像亏心事一样地隐瞒着——为什么呢?因为惧怕邻人,邻人要维护习俗,用习俗包裹自己。然而,是什么东西迫使一个人惧怕邻人,随大流地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他自己呢?在少数人也许是羞愧。在大多数人则是贪图安逸,惰性,一句话,便是那位旅行家所谈到的懒惰的倾向。 

这位旅行家言之有理:人们的懒惰甚于怯懦,他们恰恰最惧怕绝对的真诚和坦白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唯有艺术家痛恨这样草率地因袭俗套,人云亦云,而能揭示每个人的那个秘密和那件亏心事,揭示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这样一个命题,他们敢于向我们指出,每个人直到他每块肌肉的运动都是他自己,只是他自己,而且,只要这样严格地贯彻他的唯一性,他就是美而可观的,就像大自然的每个作品一样新奇而令人难以置信,绝对不会使人厌倦。当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蔑视人类时,他是在蔑视他们的懒惰: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他们显得如同工厂的产品,千篇一律,不配来往和垂教。不想沦为芸芸众生的人只需做一件事,便是对自己不再懒散;他应听从他的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 

每个年轻的心灵日日夜夜都听见这个呼唤,并且为之战栗;因为当它念及自己真正的解放时,便隐约感觉到了其万古不移的幸福准则。只要它仍套着舆论和怯懦的枷锁,就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帮助它获得这种幸福。而如果没有这样的解放,人生会是多么绝望和无聊啊!大自然中再也没有比那种人更空虚、更野蛮的造物了,这种人逃避自己的天赋,同时却朝四面八方贪婪地窥伺。结果,我们甚至不再能攻击一个这样的人,因为他完全是一个没有核心的空壳,一件鼓起来的着色的烂衣服,一个镶了边的幻影,它丝毫不能叫人害怕,也肯定不能引起同情。如果我们有权说懒惰杀害了时间,那么,对于一个把其幸福建立在公众舆论亦即个人懒惰的基础上的时代,我们就必须认真地担忧这样一段时间真正是被杀害了,我是说,它被从生命真正解放的历史中勾销了。后代必须怀着怎样巨大的厌恶来对付这个时代的遗产,彼时从事统治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徒具人形的舆论;所以,在某一遥远的后代看来,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是历史上最非人的时期,因而是最模糊、最陌生的时期。我走在我们许多城市新建的街道上,望着信奉公众意见的这一代人为自己建造的所有这些面目可憎的房屋,不禁思忖,百年之后它们将会怎样地荡然无存,而这些房屋的建造者们的意见也将会怎样地随之倾覆。与此相反,所有那些感觉自己不是这时代的公民的人该是怎样地充满希望,因为他们倘若是的话,他们就会一同致力于杀害他们的时代,并和他们的时代同归于尽——然而,他们宁愿唤醒时代,以求今生能够活下去。 
  
可是,就算未来不给我们以任何希望吧——我们奇特的存在正是在这个当下最强烈地激励着我们,要我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法则生活。激励我们的是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我们恰恰生活在今天,并且需要无限的时间才得以产生,我们除了稍纵即逝的今天之外别无所有,必须就在这个时间内表明我们为何恰恰产生于今天。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必须自己向自己负起责任,因此,我们也要充当这个人生的真正舵手,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我们对待它应当敢作敢当,勇于冒险,尤其是因为,无论情况是最坏还是最好,我们反正会失去它。为什么要执著于这一块土地,这一种职业?为什么要顺从邻人的意见呢?恪守几百里外人们便不再当一回事的观点,这未免太小城镇气了。东方和西方不过是别人在我们眼前画的粉笔线,其用意是要愚弄我们的怯懦之心。年轻的心灵如此自语:我要为了获得自由而进行试验;而这时种种阻碍便随之而来了:两个民族之间偶然地互相仇恨和交战,或者两个地区之间横隔着大洋,或者身边有一种数千年前并不存在的宗教被倡导着。它对自己说:这一切都不是你自己。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尽管有无数肯载你渡河的马、桥和半神,但必须以你自己为代价,你将抵押和丧失你自己。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当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路还会把他引向何方的时候,他已经攀登得比任何时候更高了。”说出这个真理的那个人是谁呢? 
----------------尼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摘) 

 
 

历史上的今天:1412年1月6日—法国国民英雄,天主教圣女贞德出生。

圣女贞德(英语:Joan of Arc;法语:Jeanne d'Arc,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绰号奥尔良的少女(英语:The Maid of Orléans;法语:La Pucelle d'Orléans),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法国人心中的Z Y 女神。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

 
 

贞德死后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从拿破仑到现在,法国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亚、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科夫斯基、吐温、萧伯纳、布莱希特都创作过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如今。

 
 

1838年1月6日—塞缪尔·摩斯首次公开示范电报。

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1791年4月27日-1872年4月2日),男,是一名享有盛誉的美国画家、电报之父。1791年4月27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顿,Morse最初的职业是画家。1839年他发布了他的第一项发明“莫尔斯”码。他的同行发明的电报就是运用“莫尔斯”码来传递信号的,1844年莫尔斯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拍发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1872年于纽约逝世。

摩尔斯电码(又译为摩斯电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点,划,每个字符间短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这种代码可以用一种音调平稳时断时续的无线电信号来传送,通常被称做连续波(Continuous Wave),缩写为CW。它可以是电报电线里的电子脉冲,也可以是一种机械的或视觉的信号(比如闪光)。作为一种信息编码标准,摩尔斯电码拥有其他编码方案无法超越的长久的生命。

 
 

1859年1月6日—英国哲学家,新实在论者塞缪尔·亚历山大出生。

他把抽象的“空间一时间”看作宇宙的基础和经验的源泉,并据此地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体系。他认为,空间一时间产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发展过程,他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倏忽的进化”。著有《空间、时间和神》等。


1955年1月6日—英国人憨豆先生罗温·艾金森出生


 
 

1883年1月6日—黎巴嫩阿拉伯作家纪伯伦出生。

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博物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纪伯伦:

当你爱的时候,你不要说“上帝在我心中”,却要说“我在上帝的心里”

彼此恋爱,却不要做爱的系链。

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希望;一切希望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一切工作是虚空的,除非有了爱。

美不是一种需要,只是一种欢乐。

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一种用金钱也无法买到的东西,一种用秋天凄凉的泪水所不能冲掉的东西;一种不能为严冬的悲秋所扼杀的东西;一种在瑞士的湖畔。意大利的游览胜地所找不到的东西;它是那样坚忍顽强!能挺过严冬,在春天花开生长,在夏天结果繁荣。我发现那东西是爱情。

生命的气息在阳关中,生命把握在风中。

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1907年1月6日—蒙特梭利在罗马创办第一所儿童之家

玛利娅·蒙特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

 
 

1912年1月6日——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首次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设。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

1822年1月6日——德国考古学家亨利·谢里曼出生。

1832年1月6日——法国画家居斯塔夫·多雷出生。

古斯塔夫·多雷(法语:Gustave Doré,1832年1月6日—18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19世纪法国著名版画家、雕刻家和插图作家。自幼喜爱绘画,此后潜心练习。他以幽默画成名。

1853年为拉伯雷的小说作插图大获成功。此后被出版商邀请为多部世界名著作画,成为欧洲闻名的插画家。他为拉伯雷、巴尔扎克《圣经》以及但丁、弥尔顿、塞万提斯等伟大作家所做的插图便使他一举成名。


1838年1月6日——德国作曲家马克斯·布鲁赫出生。

1872年1月6日——俄国作曲家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出生。

 
 

1852年1月6日—盲人文字系统布莱叶点字法的发明者路易斯·布莱叶逝世,

路易斯·布莱叶(Louis Braille,1809年1月4日——1852年1月6日),生于法国巴黎东部的考普瓦利,他在盲人学校制作了第一个字母,起名为盲人点子法。

当他发明供盲人使用的由突起的点组成的书写和阅读方法时,年仅15岁。1829年他提出了他的公用码,并为使该码被人们接受而进行了斗争。

路易斯·布莱叶在1852年便去世了,但他的编码今天仍旧存在着!

 
 

1884年1月6日—奥地利生物学家,现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逝世,享年62岁。

格雷戈尔·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奥地利帝国时期生物学家。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海因策道夫村,在布隆(Brunn)(今捷克的布尔诺 )的修道院担任神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1918年1月6日—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立人康托逝世,享年73岁。

格奥尔格·康托尔(Cantor,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1845.3.3-1918.1.6)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父亲是犹太血统的丹麦商人,母亲出身艺术世家。1856年全家迁居德国的法兰克福。先在一所中学,后在威斯巴登的一所大学预科学校学习。

 
 


今日小寒

“且听风吟,静待花开……”,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明者布莱叶于1809年出生在法国库普雷城一个皮鞋匠家庭
历史上的今天——1852年1月6日,盲人文字系统的发明者路易斯·布莱叶去世
名人的信仰(46)
S106 点字发明家刘易斯·布莱叶诞辰二百周年
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排行榜
史上最全绘画大师自画像(多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