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只86万的葫芦刷爆了文玩圈

这只86万的葫芦刷爆了文玩圈

朽木可雕

葫芦,拍出了86万?咱们先来看看照片。

相信各位看罢一定会带有失望,就这玩意能值这么多钱。


但估计也会有不少朋友更好奇,到底它是什么来路。


自在哥也不在这卖关子了,直接揭晓答案。


原来它是文玩泰斗王世襄先生的旧藏。


关于这只葫芦,就是其在著作《说葫芦》中,曾记载,在自己上高中学会烫画之时,他的父亲买了一只葫芦,并跟他说如果能画得好,就把这只葫芦送给他。


王世襄用一夜的时间拿香火,临摹绘成赤壁图,得到了父亲的奖励。后来这只葫芦在十年浩劫中,曾经被抄家充公,王世襄先生觉得就算是将来有幸再次得见,其脆弱的葫芦龙头也将不保。结果几年之后退还的时候,没有想到,这只葫芦竟得以完璧归赵。



因为这只葫芦是王世襄先生的早年习作,又在著作中记载了它传奇的经历。所以在拍卖会上,它引得了多方的关注,最终拍得86万的成交价格。


如果抛开这只葫芦的身世,这个数字可谓是天价。但是收藏就是这样,名人效应带来的知名度,会大大的提升它的价值。这就是另一位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所说的,物以知为贵。



在收藏圈,有这样的一个现象,往往一些名满天下的大藏家到去世的时候,其后人会把的部分或全部藏品,拿出来拍卖。比如2013年的“俪松居长物志——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前段时间还有安思远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专场等。


因为这些人的名字如雷贯耳,所以会有特别多的藏家乐于去竞拍,最终成交价格也往往是市场上同类价值的数倍。但买的人也并不是单纯为了情怀,时间会赋予它更高的身价。


2010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5周年秋拍推出“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专场成交率为100%,成交额高达9844.8万元。其中,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在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中以166万元成交,2010年的成交价则高达1512万元,刷新了中国铜炉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


在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中以207万元成交的王世襄藏明鱼龙海兽紫檀笔筒,2012年,再次出现在中国嘉德“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上,以880万元起拍,在激烈的竞价之后,最终以5520万元成交,拔得全场头筹。


之所以能受到市场这样的热捧,是因为王世襄在收藏圈里取得的成就,曾经有人说过,中国二百年里也出不来一位像王世襄这样的人。他玩的东西五花八门,粗算就有蟋蟀、鸽子、大鹰、獾狗、火绘、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他玩这些不为消遣,而是真心喜爱。为了得到爱物,他舍得花钱,舍得搭工夫,甚至长途跋涉、餐风饮露亦在所不辞。


为了穷究玩物的底里,又与许多平民百姓交朋友,虚心请教。沉潜既久,他于诸般玩技靡不精通,可称之为“家”者就有诗词家、书法家、火绘家、驯鹰家、烹饪家、美食家、美术史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文物鉴定家、民俗学家等。



他玩的东西多半属于民俗,但大俗的东西到了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最可贵的是他能留心玩的学问,与一般玩家不同的是,老人不但能玩,也能写,大凡他玩过的东西,都留下了文字记载和他研究的心得。


于是,黄苗子先生说他“玩物成家”,启功先生说他“研物立志”。过去在一般人眼里,架鹰走狗斗蛐蛐是游手好闲的市井之徒所为,经他把这些东西加以描述和总结,这些东西马上升格,一变而成为了文化。他不失为一位玩物并研物的大玩家。


所以各位还觉得文玩败家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世襄先生的藏书
京城玩家王世襄先生独特旧藏鸽哨首次亮相拍卖专场
全民玩物 文玩风吹向拍卖市场
他把玩物玩成一种文化 10亿中国人纷纷效仿
10年后 嘉德再现王世襄风雅
玩物丧志?王世襄先生告诉你这样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