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的中国传统射箭运动
 
 
 
 

现代的中国传统射箭运动
  
   古往今来中华各族儿女就讲骑射之风与尚武勃发的精神相联系,寓射于道,感悟“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民族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近代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弓箭丧失了其作战职能,但作为塑造民族勇武的一种军事教育方式,射箭依旧在民间一定范围所流行。
   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也都甚为重视保持中华射艺传统对于强国的精神价值,蒋介石在1934年3月11日出席南昌新生活运动市民大会的演讲稿《愿人人力行新生活》中提出:“……而我们体格不行,一切的力量都没有,便无法抵抗(外国人)!同胞要知道:国家民族的衰弱,被人欺侮,就是因为我们各人的体格精神和能力不好……”1933年底,蒋介石命江西省政府:“以我国国术起源甚古,足以杀敌致果,亟须努力提倡,务于练习民团之际,将国术列为主要术科。”其后江西政府响应蒋介石新生活主张,仿照古法在民间大兴尚武之风,以“改善各人体格精神和能力”,将国术列为主要训练课程,并筹建了南昌骑射会,将“骑射”作为发扬国术的一种手段,以激励民风,塑勇武之志。1935年9月8日,骑射会在南昌滨江宾馆附近的励志社礼堂成立,当时的建设厅长龚学遂任会长为骑射会购置了一批良马、弓箭,并聘有指导员,身着马裤短装,每日下午3时至5时训练跑马、射箭……但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这些由政府所建的以宏扬中华古老骑射文化的活动、社团被官僚阶层所掌控,虽经多方努力但最终逐渐失去生机以夭折而告终。在国民党执政时期民国政府曾召开全国运动会,在1933年和1935年两届全运会上设立射箭比赛。
   


     (图55:1935年上海江湾体育场表演射箭的女选手,1幅)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3年起,每年都组织全国性的射箭比赛。1953年11月8~12日,“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举行,射箭项目进行了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首次比赛,分为竞赛项目、表演项目、民间体育三大类。1955年,在北京体育学院张文广教授的倡议下,该院武术专业课程中开设了射箭项目的选修课。1956年举办了全国性的射箭比赛,比赛使用传统弓箭,采用传统比赛赛制。1959年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设立射箭比赛并采用国际通用规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照国际射箭规则比赛,共有20个队,222多名运动员参加,标志我国的射箭运动与国际射箭接轨。1961年,赵素霞以270环打破了单轮50米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射箭世界记录的创造者。1960~1965年六年中,解放军队运动员王锡华、李淑兰、王荣娟、石桂珍,上海的孙春兰等人先后27人次打破世界记录。其中李淑兰先后17次打破8项世界记录,是中国射箭史上打破世界记录最多的运动员,成为新中国的骄傲。在1963年11月我国射箭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了国际射箭比赛,即由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面队当时世界体育强国,中国国家射箭队无畏强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破世界记录并获女子团体冠军。1966~1972年间开始由于国内政治运动的影响,国家体育射箭运动被迫终止,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得意重新恢复,但此时国际射箭运动已发生巨大变革,诸多的发达国家射箭运动成绩发展很快,仅男女双轮全能成绩就达到2200环。在这种差距悬殊巨大的条件下,我国国际竞技射箭运动事业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以“为国争光”为志,了解和学习世界先进训练方法,刻苦训练,将竞技射箭运动带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在20世纪70年代,先后有王文娟、黄淑艳、孟凡爱、扎拉嘎、宋淑贤等人13次打破世界纪录,力破世界诸多强国,在国际箭坛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波。1981年国际射箭联合会恢复了国家射箭协会的合法席位,并参加意大利阿拉角举办的第31届世界射箭锦标赛,取得两项冠军,获得女子团体全能第三名的喜人成绩。在1984年国家射箭队开始了进军奥运的历程。1984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23届奥运会中李玲以2559环获得个人全能亚军。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以一环之差未能进入决赛,痛失夺牌机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女子团体经奋战,一举夺得团体银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吉林女将何影获女子个人银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国家射箭队再次受挫,获得第五名,但在2001年第42届世界锦标赛中,又力克群雄,获得女子世界全体冠军。
   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上在这里要提到的一点,竞技体育射箭项目及其他西洋体育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但中华传统射箭却也是在这一时期销声匿迹。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民族体育面临西洋体育的挑战而不得不努力转型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时,许多民族体育的先贤还竭尽心力建构“国术”体系,以保存和完善民族体育的整体架构,以应对西方体育文化的挑战。射箭和弹弓都是当时“国术”的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旧时代多次全运会的正式项目。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民族形式体育表演比赛大会上,中国式射箭和弹弓也都是比赛项目之一。其后,从1956年到1958年之间,还举行过多次全国范围的传统射箭项目比赛。但自1959年起,我国开始按照国际射箭规则举办比赛,接受了与传统弓术不同的赛制和程序,接受了质地和制作方法完全不同于中国弓的国际弓,使得我们在大力接受和推广国际射箭的同时淡化了传统射箭项目的传承与研究。
   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土壤,传统的弓箭文化曾经孕育着中华民族勇武顽强的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造就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也正是这种精神在近代屈辱的一百年中推动着中华儿女无畏强敌,顽强抵抗外来侵略,使得中华文明血脉相承相沿,生生而不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射箭
#骑射 #骑射训练 #射箭 #运动 #抖动 箭快又准,姿势要正确
今天的蒙古族“那达慕”
一个被遗忘的研究领域--中华射学
为抖音上这个中国人点赞!穿传统服装参加国际大赛:不是哗众取宠,是民族自信
辽朝的民族特色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