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字诀的补与泻

 

安徽宿县农校基础教研组  王 静

    听许多同志谈及六字诀的补泻问题,往往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六字诀有无补泻?怎样是补?怎样是泻?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明·高濂的《尊生八笺》里幻真先生服气诀中的六气歌诀强调,练六字诀(即六气歌诀)应该“病瘥即止,不可过,过即败气”。这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病好以后不能再练,否则会伤内气。但其认为针对某种疾病来说,无论虚证还是实症,都可以用六字诀中相应的字治之。按照高濂的说法:“余意,六字之法,某脏有病,当以某字治之,不必俱行,恐伤无病之脏,当酌量以行可也。” 

    清·徐文弼的《寿世传真》也谈到“以上六字,因疾行之,疾愈即止。某处有病,以某字行,不必俱行,恐伤无病之脏。”

    明·胡文焕校正的《养生导引法》中认为:“四季常是嘘,八节不得吹。益肝为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泻也。”

    明·王昂《勿药元诠》里没有涉及到六字诀的补泻问题。但认为六字诀可以天天练习,无病也可行之。只是强调念呵时要“呵出令短,吸入令长”王昂还把六字称为道家小周天。

    对于六字诀的补泻,古人也是各云其是,看法不一。那么,六字诀到底有无补泻?是补还是泻呢?

    《蕊珠洞微》曰:“息之出也,天地盗我元,阳之气。息之人也,我盗天地之气。”现有人以此为据,认为六字诀应是“吸长为补,呼长为泻”。著名老中医马礼堂老先生则认为六字诀既能补也能泻。遇实则能泻,遇虚则能补。

    据许多人的实践和我个人的体会,六字诀既能补,也能泻。然从整体上看,也可以说并无补泻可言。

    说六字诀有补泻,是按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之原理,进行顺序不同的练习,这样,六字诀就有补泻了。比如心火过旺,可练呵字诀以平心火,练呼字诀以泻心火,同时练吹字诀补肾水。六字诀的补泻关系如下:

    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根据这种互生互克的关系,可采用实者泻其子,虚者补其母的办法。

    六字诀的补泻的运用,必需针对病症辩症施治,切不可盲目练习。又如肝实症,首先练一遍六字诀,然后先练呵字诀,次练嘘字诀,再练嘻字以理气即可,若能再练一遍六字诀,效果会更好。当然,针对某一病症,先练一遍六字诀,再加练相应的字和嘻字各十八遍,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至于有人认为“呼长为泻吸长为补”,则是没有道理的,练六字诀不必着意于呼吸的长短,应顺其自然。六字诀的补泻只在于六字的顺序即相生相克关系,而不在于呼与吸的长短。

    说六字诀无补泻,是从六字诀的整体而言。若有疾病,不按补泻方法练习,也能收效,只是效果快慢而已。那么,六字诀是否像古人所言,无病之人不能练习呢?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讲并非如此。我本人没有任何疾病,因为经常练习六字诀而始终精力充沛,睡眠少而精神好,记忆力也强于一般人,走路感到轻快有力,心情也常能保持舒畅。而且越练越想练,欲罢不能。所以,只要按五行相生相克之原理有顺序地练习六字诀,是不会伤及无病之脏的。

    练习六字诀最好不要出声(初学者出声可帮助校正口型且收效快,慢慢就不要出声了。但不要强求,要顺其自然),否则会损及心气。古时还把六字诀称作小周天和大周天。依次按嘘、呵、呼、??、吹、嘻各念六次,一遍为三十六次,称之为三十六小周天。还可根据疾病的不同,先练一遍六字诀,再按五行配属关系练习与疾病相应的字和嘻字各十八次,继而又将六字诀再练一遍,计一百零八次,又称之为大周天(宋·邹朴庵《太上玉轴六字气诀》)

    总之,六字诀既是一种祛病导引的养生功法,也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法,经常练习,有益无害,确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之神效。

蓬蒿人录于:《气功》杂志1988年10月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汤液经法图系列(4):体、用是什么意思?与补、泻是什么关系?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
经方用药式之要义
脐 诊
吐纳六字气法的形成与发展(二)
五味补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