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大同──浑源悬空寺


 
    悬空寺位於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距大同市约80公里。它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北岳恒山的十八景中最独特的一景,号称恒山第一胜景。



    从大同开车大约一个半小时左右,会突然看见山涧边这个黑色的三楞柱标志,这时就要立即减速,沿着这个路标旁的下坡叉路向下“俯冲”,否则就不知要开到哪里去啦。



    在这之前,爬山的路上看不到任何有关悬空寺的踪迹,而当车向下开去时,就会突然惊喜的发现悬空寺就悬挂在右前方的悬崖峭壁上。

    悬崖的山势非常陡峻,崖壁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远远望去悬空寺仿佛是粘贴在悬崖上,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凌空危挂,惊险奇特,别具一格。



    悬空寺名副其实,建在悬崖之壁,悬在半空之中。当年悬空寺的建造者们充分利用了峭壁的自然状态,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实在是技艺高超。



    游人在寺中钻殿阁,穿石窟,跨栈道,步长廊,空中漫步,神仙一般。



    我们的古人又是怎样凭虚而建悬空寺的呢?清代同治年间的一块石碑上写着:“不知者以为神为之也”。

    查网得知:相传,在当年建悬空寺时,一位姓张的师傅率领一群巧匠承揽施工,他们把所用材料在山下加工,然后绕几十里山路运到寺顶山头,连人带料吊下半崖,凌空施工。悬空寺的整个建筑是依据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尤其是连接栈道的支撑木,把悬空二字演绎到极致。

    我把拍的这张图片特意减淡,这样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栈道底部的半插飞梁和支撑木。



    (网摘):先人们精心的选择了悬空寺建造的特殊位置,它凹进崖龛中,三面环山,不受西北来的任何气流袭击,一天内日照时间只有早上3个小时,可少受日光侵蚀,延缓风化。可见,古人对建筑结构、地理气象殚精竭虑,才成就这千年悬而不坠的空中阁楼。它的玄妙构思和自然山水的巧妙结合,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极致。

    悬空寺在1,400年间仅维修过几次,每一次可维持数百年。



    (网摘):悬空寺小巧玲珑,仅152.5平米的面积,但是在这弹丸之地却建有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大小房屋40间,铜、铁、石、泥佛像80多尊。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网摘):寺内的建筑曲折回环,层次多变,小中见大,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



    (网摘):总体外观,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使人在曲折多变、虚实相生的寺内游览时,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弹丸之地。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原来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距地面仅58米了。

    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并没有这些木柱。人们看见悬空寺似乎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寺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

    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制作的半插飞梁是楼基,所以悬空寺才能牢固的半悬在空中。



    寺下岩石上的“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传说李白为了表达激动之情,书写完后,仍然未觉发自内心的情感,随手一挥在“壮”字的“士”边上加了一点,寓意悬空寺比其它地方的景色更加壮观一点。






    明崇祯六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到此,叹悬空寺为“天下巨观”。



    远观悬空寺后,我们来到了悬空寺脚下,逐级登上台阶,检票后进入寺内。

    来此之前,看资料上说慕名来悬空寺的人非常多,需排队分批进入寺内参观,有时需等上两个小时。但是今天的人却不是很多,据说可能是游览票价涨高的缘故,原来每人90元,现在130元了。



    悬空寺的建筑布局为“一院二楼”,南端为寺院,北端为两座悬空飞楼。

   

    进寺之前,先拜一拜山神庙。



    弥勒佛坐在门口楼梯旁的桌子上,他的居所也太简陋了些吧!论自己的级别怎么也得一室一厅啊,可是他好像根本不在乎,只是乐呵呵地迎接着每一位来悬空寺的游人。



    一进寺门,穿过暗廊,便踏进了一处长不及10米、宽不过3米的长方形寺院。背崖处是一排整齐的二层楼殿,下层是僧人食宿的禅房和念经的佛堂。



    上层是同位于一室的“三佛殿”、“太乙殿”和“关帝殿”主殿“三佛殿”亦称“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的最小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着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这三尊佛像是悬空寺非常珍贵的佛像。

   

    因为悬空寺的特殊架构,所以所有的殿阁都是微缩的,供奉的佛像自然也需特殊制造,是以此减轻悬空寺的负重吧。

    “三佛殿”的三佛像属明代塑像,采用工艺复杂的“夹伫”(脱纱)塑像法制造。做法是:

    先用胶泥塑成泥胎,再用南方生产的麻(也叫夏布)一层层地裹,裹到一定成型的厚度,再磨光、油漆、上彩、贴金。塑完后把里边的泥胎从底部掏出,整个塑像形成空壳。高度达50厘米的塑像,净重不超过3公斤,为悬空寺塑像中的一绝。



    在三佛殿、太乙殿和关帝殿的脊顶,还各有4间配殿,负崖危栖。



    寺院南北两端还各配有一座正方形钟楼、鼓楼,悬空突出,相互对称,内置木梯,为上下通道。







   
    楼梯的档板都雕刻着精美的花卉,这里的楼梯也同样是袖珍的。看看它只有这么宽,到二楼的出口就这么窄,胖一点的人要练一点缩身术了。楼梯不仅窄,而且还很陡,上来的人大都是手脚并用,好像地道战演习似的,呵呵。




 

     看看这座楼梯是什么样子吧,怪不得需手脚并用呢。又陡又窄!



    木梯上用铁钉组成数十种莲花状的图案,如繁星灿烂,令人赏心悦目,也是古寺一绝。既起到保护木板和装饰的作用,又赋予了深刻的寓意。香客进寺,踏步而上,可谓“步步登莲,吉祥如意”。集实用、装饰、宗教价值于一身,可见古代建筑工匠的良苦用心。

 

    过钟楼、鼓楼循北向上,在寺院北面的断崖绝壁上,南北悬挂着两座宏伟的三层九脊悬空“飞楼”,一个是“南飞楼”,另一个是“北飞楼”。

    楼体大部悬空,下面就岩支撑的木柱,不及碗口粗。这南、北飞楼高低对峙,争奇斗险;中隔断崖数丈,飞架栈道相通。



    凌空“南飞楼”是悬空寺最大的建筑,位于悬空寺的中间位置。这座壮观的楼宇红墙黄瓦,非常富丽堂皇。



    “南飞楼”的第三层有“纯阳宫”也称“吕祖庙”,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吕洞宾是山西永济永乐镇人,道教中封真人而号“天尊”。





    纯阳宫里面不知为什么还有一个小炕?是吕“天尊”的下榻?



    纯阳宫门上的彩绘:


 
    三层的“南飞楼”里殿宇似迷宫一般,记不清当时如何上的楼怎么下的楼,只记得每一个小房内便是一个佛殿。楼内有释迦殿、三官殿、观音殿等等。



    “三官殿”是悬空寺整个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殿,殿内塑像为明代的泥塑珍品(“三官”:是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和为民解厄的“水官”)。

    泥塑最高约2米,是悬空寺最大的塑像。下面左右均为侍女和老少臣子,天蓬元帅,龟蛇二将。




    “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于南楼最高处。佛教认为,佛祖释迦牟尼弘扬佛法时,声音如雷鸣般响亮,所以称雷音殿。



    这“千手观音殿”下的墙基上,镶嵌明遂城范溪郑洛题碑,其上刻有:

    《早过悬空寺》
    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溪通。山川缭绕苍冥外,殿宇参差碧落中。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

    《登悬空寺》
    昨过招提故不登,重寻兰若问山僧。峰头青鸟来还否,洞口白云去未曾。谁结丹梯高万丈,我闻佛法演三乘。凭虚顿悟心无住,好步禅关最上层。



    在“南飞楼”里行走,还没感觉到惊险。随着游览的进度,我们开始通过这条凿壁的石阶通道,向北边的那座更高的、三层三檐的“北飞楼”进发时,逐渐的感到了心跳的加剧。



    这是最北面的建筑“北飞楼”,是悬空寺离地面最远的地方!






    向下看,晕!地面上的人像小蚂蚁。


    向上看,上载危岩,更晕!



    这座“北飞楼”比下面那座“南飞楼”体积要小好多,佛堂庙宇的房间更小,走廊也更窄,只能容一人通过。外围栏杆只比膝盖高一点点,两个人通过时,一个人要侧身扶住栏杆才可。在这里大可不必再为自己的身高不足发愁,任何人站在这微缩景观般的“北飞楼”殿宇中都会感觉自己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姚明。












    山风飕飕的刮得人站立不稳,所有拍照的人都会谨慎的用胳膊环抱着廊柱,唯恐被风刮下或被人挤下山崖。






    “北飞楼”的三层内分别为“五佛殿、观音殿、三教殿”。

    这位虔诚的信徒,每看见一个佛就深深的朝拜一下,但愿她心想事成。



    “观音殿”在中层,供养中国人民喜欢的观世音菩萨。佛教传人中国时,观音是“男身女相”的古代贵妇形象,宋代以后,民间流行的观世音菩萨像,则完全演变成为一个古代仕女的形像。



    这里已经走到了悬空寺的最北边的尾巴啦,从上楼的楼梯拐角处,再上楼到最高一层(第三层)大殿。楼梯好窄,感觉很拥挤。



    “北飞楼”最高的一层,是供奉佛教释迦牟尼、道教老子、儒教孔夫子的“三教殿”。

    殿内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共居一室,耐人寻味。将佛教、道教、儒教始祖同堂供奉,这是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听说,中国比较有名的三教合一的寺庙还有:宁夏“中卫高庙”和香港“圆玄学院”)。

    

    在悬空寺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

    “公输”就是鲁班,也叫公输班,春秋战国时代人,被认为是建筑工匠的祖师爷。这四个字是说,这座建筑物简直是鲁班那样巧夺天工的匠师所为啊。



    上面那座小庙宇也是一个佛堂(法身佛堂),因为它的空间太小了,所以不对游人开放了,这样的小庙宇在悬空寺还有好多个。
 
    据说,一些基督教学者认为悬空寺第十三室内二尊北魏太武帝复兴道教前的佛像,即“法身佛”和“如来佛”,其实是天主教的,分别表示天主的人性权能和主会再来尘世。总之,早在悬空寺始建的北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各种宗教之间相互融合了。






    从“北飞楼”最高的三层(好似“天宫”)下来,这个小楼梯太窄太陡了。有生以来第一次接受这样的“修练”,悬空寺一圈走下来,大概也可以成半个佛了。






    回头看看刚才去过的“天宫”,心有余悸,“不堪回首”啊。呵呵。



    游览完“北飞楼”开始沿着栈道下行,这里是最令人胆站心惊的地段,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完全悬空。脚下的木版上的横带已经被游人磨得很光滑,坡度很陡,非常难走。每个人下行的姿势都很狼狈,腿脚好的也不禁加快了步伐,想快点迈过那令人肝颤的地段。












    看过许多人写的游记中,都提到这一段路,说走在上面感到了地板在晃 ,可是我却丝毫没感觉到这一点。因为有了预先的思想准备,倒觉得这里很稳,很牢固似的。
    下到悬空寺外,向寺里的工作人员询问这个疑惑,他们说,“栈道的地板晃还了得!那栈道非常牢固的,人们说的晃,是我们做研究时曾经发现下面的木头支柱有一根有些晃。只是说明木柱实际是不起作用的”。看来是有的人害怕,心慌意乱腿发软,多厉哆嗦的以为地板晃悠呢。



    游览完毕,从天上又回到了地下,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

    再向上望望那高高悬挂在崖壁上的寺庙!感慨万分!我们的老祖宗们,你们莫非是天上下凡的神仙?你们使用了什么神力建造出了这样空前绝后的绝妙建筑?





    山西浑源的悬空寺被列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与“全球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筑” 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市的“首都之门”、希腊米特奥拉修道院、意大利比萨斜塔等国际知名建筑齐名。



    离开悬空寺时,时间已是下午2点,太阳光早已移向西方,悬空寺由我来时的光彩照人变得色调浓重了,它深深的隐身在悬崖峭壁上。熙熙攘攘的游人们也将陆续告别悬空寺登车返城,悬空寺将回归寂静,度过千年岁月的又一天。



    衷心的祝愿悬空寺永远高悬在天地之间,与日月同辉,坚固永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恒山悬空寺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浑源悬空寺、恒山、朔州应县木塔
悬空寺,公输天巧的空中楼阁
与比萨斜塔齐名,这就是山西的悬空寺!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掉-------山西恒山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千年悬空之谜 多次地震屹立不动(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