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期望家长如何与自己交流?

孩子期望家长如何与自己交流?


 
 

两份调查表显示,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了解孩子,但绝大部分孩子不愿意与家长谈心

 

11日,晨报“家长学校”走入育才高中,邀请该校学生心理互助社的四名学生和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刘荣跟家长交流“如何跟孩子沟通”。
  

 

记者对现场41名家长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67%的家长认为自己能跟孩子愉快交流。但不久前,学校对学生做的问卷调查却显示,89%的学生很少与家长谈心。
  

 

学生们认为,父母的武器就是批评指责,对自己肯定很少,所以不愿意对父母说出心里话。而家长却觉得孩子平时与自己讲了不少的话,交谈过程比较融洽。
  

 

刘荣老师认为,一方面是家长顾面子,不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无法与孩子交流。另一方面则是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仅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对孩子的关心也只是吃好了没、穿暖了没,至于孩子的心理和想法,并没有深入了解

 

孩子期望 这样跟家长交流
  

 

在家长学校上,育才高中学生心理互助社的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请家长少说这六句话
  

 

全雪玉同学说,曾有同学抱怨,母亲一天就和自己说六句话:早晨说“快点快点,要不就要迟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第三句是“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第四句是“你千万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学校的饭不太好吃,但你正长身体,一定要多吃点”;第六句是“放学回家先写作业”。这样日复一日地说,让我们很反感

 

请家长做好示范
  

 

殷智康同学说,家长不要光说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应该起到示范作用,希望我们好好学习,自己也要主动学习,希望我们不看电视,自己也要少看。
  

 

多与我们探讨问题
  

 

闵晶同学说,家长很少向我们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要求我们向他们暴露一切,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流。父母总希望能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灌输道理,但让我们很难听进去。
  

 

希望家长能自由地接受我们的思想,与我们一起讨论、研究可能的结果,这样我们就会感觉在解决人生疑难问题上有了同伴。
  

 

不要草率做结论
  

 

张琼云同学说,家长要冷静理智,当要发脾气时,别忘了提醒自己:他只是个孩子,尽量保持冷静理智,避免讲伤他心的话。要给我们平等发言的机会。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我们,请家长一定要就事论事,恰如其分。草率的评论、随意的指责只能使谈话终止

 

为能鼓起勇气说出心里话,请家长尽力避免自己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快或扫兴的反应。还请家长在公众场合不要乱“吼”我们。
  

 

专家支招 五种沟通技巧
  

 

刘荣老师也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做朋友,不做上司
  

 

在中学阶段的孩子不需要权威,而喜欢顾问、伙伴。家长不必急于建议他们改这个、变那个,而应耐心倾听并帮助他们作出选择。犯错时他们不想听父母唠叨,而希望父母帮助弄清当前的处境,并找出解决办法

 

父母双方要保持一致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保持一致,不要现在妈妈这样说,过一会儿爸爸又那样说,让孩子无所适从。
  

 

给孩子提供独处条件
  

 

高中生讨厌全面控制、不给自由的感觉,在感情和身体接触上都表现出退缩倾向,对父母说话简短,这时父母不应该有遭到拒绝的失落感,这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家长要尊重子女的隐私权,如对卧室的特权、通讯权等

 

用笔墨代替嘴巴说话
  

 

当你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劲的时候,不要逼着孩子问原委,如果孩子不愿意交流的时候,父母可以把自己的关心写在字条上,放在孩子的床边,当他们不经意看见时,一定能体会到父母的关心,也会在事情过后把原委主动讲给家长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会学生代表发言稿
家里有初三学生的家长注意了!!
北大校长金玉良言:孩子每晚回家强调四句话,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
青春期
七成孩子不愿向父母说心里话 孩子认为父母更关心成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