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凭箜篌引》学案

《李凭箜篌引》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总结写音乐的手法,感受音乐美

过程与方法学:熟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感受音乐美;讲:诗人描写音乐手法的妙处;思:诗人描绘音乐的手法练;默写诗歌,体会描写音乐的不同技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诵读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二、自主学习过程

  1、复习回顾:我们曾在必修三中学过白居易的                   ,犹抱琵琶半遮面。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 

  2、作者简介

李贺,字          ,是     (时代)的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3、解题:

1)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2)引,古代诗歌体裁,         体,属于    体诗,歌·行·引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4、(1)正音:

李凭 (    )       箜篌(     )  凤凰(     )     女娲(     )

教(      )        神妪  (     )  瘦蛟(        倚桂树(     )

2)梳理字词

张(           )颓(              )中国(           )融(          )

紫皇 (          )  逗(         )   露脚(            )

5熟读课文,感知大意

1)据题目,找出直接写李凭弹箜篌这件事的句子。 

 

     

2)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这首诗的内容。

 

 

3)全篇可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 

 

 

 

 

 

三、文本探究

 ()赏析第一节:

1诗的起句用吴丝蜀桐写箜篌的构造精良,用高秋点明季节。除此之外是否有更深的含义?

 

 

2.“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这两句是怎样写乐声的?

 

 

⒊.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赏析第二节

这四句是乐曲发展的第二个段落。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了乐声的什么特色?

 

 

()赏析第三节

1、第四联“紫皇”一语双关,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联系上下文,在诗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2、第五联中哪一个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

 

 

 

3、六联中诗人用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何妙处?

 

 

 

四.总结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五、背诵全诗。

《李凭箜篌引》及时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女      (qì)  hóu  xíng

B芙蓉fūróng  (shē) (áng)   (jiū)

C靠(      (qū)  (bò)    (gōng)

D(tuí)      (lì)  (wù)    (zhuó)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李凭箜篌       )(2)吴丝蜀桐高秋(        

(3)李凭中国弹箜篌(         )4)十二门前冷光(        

(5)石破天惊秋雨(        ) (6)露脚斜飞湿寒兔(       )

3.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吴丝蜀桐张高秋,                        。 昆山玉碎凤叫,                    

女娲炼石补天处,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4、下列各项对诗歌意思的理解,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首先写李凭所弹的箜篌制作精良,可谓极品,衬托乐音之美;天高云淡秋风凉爽的天气,空气清彻,乐音也能凭风传向很远,这一句写出了弹奏时的情景美。

B.第二、三四句,写空山浮云被音乐吸引而凝止不流,湘娥素女被感动得愁怨涕流,而出现这种情况,都只因为李凭在弹箜篌。这里的音乐,却有使浮云凝止,美女伤心之效。这样写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让读者一开始就能够感受到诗人起笔的非同寻常。

C.从第五句起,写弹奏的旋律之美妙和产生的感染力。这些句子运用一连串的描写,从动物写到植物,从人间写到仙界,从地上写到天上,大胆夸张,浪漫新奇。个意象,有的喻声,有的仿貌,采用比喻、拟人、通感、排比、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表现了听李凭弹箜篌所引起的反应和情思。

D.这首诗的构思也很巧妙:开头一句先写琴,第二三句写音,先声夺人,然后才说到演奏者;写演奏时,先写情景,为下文写旋律作铺垫;写旋律,又写它蕴含的悲喜忧思。诗人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写箜篌演奏的音质美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饱含着对李凭技艺的赞美感叹,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描写音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①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7请结合诗句,比较《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在描摹音乐上的异同。

 

 

 

 

 

 

 

 

参考答案

1C点拨:神妪(qū)”应为神妪(yù)”

2、(1)乐府相和歌旧题。

2)演奏

3)即国中,指国都、京城,指长安

(4)沉浸

5)引出

(6)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

3、空山凝云颓不流。芙蓉泣露香兰笑。

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

露脚斜飞湿寒兔。

4C点拨:没有排比这种手法。

5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

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

6、答案:(1)(4分)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7、《琵琶行》正面描写(比喻)为主,形象生动;《李凭箜篌引》侧面描写(烘托)为主,神秘莫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描写音乐作品鉴赏:_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琵琶行》导学案
《阁夜》《李凭箜篌引》译文
诗词大会康震谈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董卿插句话彰显自己实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