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观”——新工笔绘画提名展

新工笔绘画展“易-观”在京开展

2010-09-27 19:12:14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山姆 

2010年9月27日下午,由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丹德力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易-观”新工笔绘画提名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展览策展人韩健、时代美术馆艺术总监杭春晓、艺术家姜吉安在开幕式上发表展言。


展览现场作品

“易·观”——新工笔绘画提名展 第一回 

2010年9月27日(99艺术网 山姆) 下午,由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丹德力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易-观”新工笔绘画提名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展览策展人韩健、时代美术馆艺术总监杭春晓、艺术家姜吉安在开幕式上发表展言。


此次展览主题意旨明显,意在推进当代的新工笔艺术运动,其中富创造力和潜力的艺术家张见、姜吉安、陈林、陈子、徐华翎、杭春晖、李戈晔、高茜、曾健勇、郑庆余、郝量和肖旭皆展出他们的最新作品。


据展览介绍,工笔画是唐宋时期的主流绘画形式,以线条与渲染相结合的写实性语言,赋予了中国画特有的现实表现力。元代之后,由于文人阶层在绘画实践中注重以笔墨传达精神,而轻视绘画对现实的表现,工笔绘画变得流于形式,并逐渐边缘化。中国画也因此在18世纪末,渐渐沦为一种水墨符号。同一时期,这种超验性的绘画理想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持续冲击而趋向“不自信”。二十世纪之初,“以西方造型观改造中国文人笔墨”的变革思路在中国画坛应运而生,而这种探索也基本奠定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的主体面貌。然而,水墨技法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对西方造型观的融合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工笔绘画所具有的中国式的具象表达,其实在本质上与外来写实主义具有同样的语言特征,与西方造型观更易结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批年轻的艺术家致力于对工笔绘画语言进行创新。他们结合了西方的造型观与色彩经验,形成了以“灰色调”为主的工笔画作品。近年来,他们进一步在语义的层面作出探索和突破,以绘画直接进入到今人的生存记忆和生活状态,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起自己的价值取向,继而形成中国画现代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易-观”新工笔艺术提名展意图在学术上对这些年轻艺术家十多年的探索做一次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易”有《易经》、改变之意,“观”有视觉、图像、观看方式及角度之意。“易-观”含有用东方的方式观看,以及以新的视角观看东方文化发展之意。


据悉,该展将持续至10月6日结束。 

策展人韩健开幕式发言 

展览现场 

 时代美术馆艺术总监杭春晓开幕式发言

展览现场作品 

艺术家姜吉安开幕式发言

艺术家姜吉安作品

策展人与参展艺术家合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入口海报墙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编辑:山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满神州——喻继高绘画展”今日亮相中国美术馆
刘晓林:对话“新加坡之子”林子平先生
开学踏青来杭州看荣美术馆《狸奴》中国画艺术展
“女画家:沈玮”作品的视角与表达
崔雪涛:秘境
陈静:从细微之处寻求灵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