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工笔艺术再聚中国美术馆

新工笔艺术再聚中国美术馆

 

2012年春秋拍始,有关中国当代水墨、新水墨、新工笔的讨论就源源不断、如火如荼,不论是嘉德春拍的新水墨专场,还是美术馆、国外的水墨展,都不断产生话题,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姜吉安   《两重性》

 

2013829日,“格物致知——中国工笔画当代表述2013”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继“概念超越——2012新工笔文献展”后,新工笔艺术再次在中国美术馆的集中呈现。艺术家姜吉安、张见、徐华翎、高茜、杭春晖、金沙、雷苗、崔进等均有参展。众多作品也为观众显示中国工笔画进行当代表述的多种可能性。

 

艺术家姜吉安向观众介绍作品

 

工笔画,作为一个有着明确且特定指向的艺术种类,繁复的制作方式与图像性,甚至比水墨还要更具有所谓的中国性与文化性,为重新激活传统,并具有当代性与国际性,艺术家们进行着独特的探索。姜吉安创作于2009年的《两重性》,其实是一条绵延不断的线,观者眼中的线团,断裂的、缠绕的绳索,甚至光影,都是绘于之前那条绵延不断的线上,故名为《两重性》。通过设色深浅,显示物象的体积、光影变化,强调真实感,如果将线条拉直,那么画面中的物象将不存在。姜吉安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智慧地改变了传统的、习见的工笔画,将观者惯常的视觉经验审美导向了智性的思辨审美。

 

张见  《蓝色假期》

 

徐华翎  《香》

 

张见创作于2013年的《蓝色假期》,正如评论家张晴所说,呈现为一种“松”的状态。这种“松”,是超越现实生活的琐碎,指向融合古典与当代的游刃有余,以轻逸之姿抵达艺术的彼岸。徐华翎的《香》延续其对女性的自我审视,不断去除观者视觉记忆的惯性方向,在视觉结构中营造观看的开放性,为观者的阅读提供重新理解对象的机会。



高茜参展作品

 

高茜的《失忆症》继续着关于静物的探索,不是简单的图像形式,而是在超现实的情境里呈现一种雍容的“态度”。游曳的金鱼与堆叠的幕布,在精致的描摹背后,呈现一个现代女性在当下生活的逼死和反思。图像与思维、技艺与传统常常若即若离而又相互牵制。

 

杭春晖 参展作品

 

线条的减弱,虚化的色彩是杭春晖的《白日梦》、《逝》。在技法上取消传统工笔最重要的线条,而代之以渲染,以明暗、色彩强弱来表现物象的体积与造型。这一创作有效消解了“线条”的重要性,给了绘画极大的自由。不再是简单的叙事或抒情,而是重视整体氛围的营造,为观者的观看提供婉转的通道。

 

雷苗 参展作品

 

同样的静物创作,雷苗仍专注于对花的创作。《搁物架》里是她的花儿,评论家陈孝信曾评其“为花修史”,浑厚而细腻的笔触有着女性独有的婉约而东方的美感。不满足被动地模拟自然物象的固有色,而是讲究色调、色彩关系,将主观审美意识融入自然物象中。

 

这些新工笔作品改变了传统工笔的结构,刷新观者的既定审美经验。它们的呈现不止于图像“结果”化的展现,更是以探索的眼光完成“审视”的过程。易流于匠的工笔在当代,经过艺术家们的创作、重构、转换、演绎,重新获得开放性、活跃性,建立与当下经验的联系,激活传统,显示新工笔艺术多元化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祝铮鸣当代绘画
宋代工笔花鸟画之“写实精神”
「易雅•美术人物志」林锦春之艺舟双楫
绿荷红菡萏 开合任天染——读徐晓丽笔下的“荷”
“新工笔”升温背后的秘密
陈湘波——醉心于花鸟世界的工笔画家-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