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笔画集体秀高调亮相中国美术馆

工笔画集体秀高调亮相中国美术馆

转自 hi艺术

 

展览现场

 

12月18日,“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强大的策划阵容与高水准的作品呈现令这次展览成为历届学术水准最高的一次。展前策划委员会便召开了大型的学术研讨会,以及4次专门的学术策划会议。除了学术提名也对外进行全国性征集。最终展出了146位艺术家创作的近400件大型作品。在传统水墨、彩墨形式之外,综合材料、绘画装置等新工笔画也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开幕现场人潮拥挤,气氛火爆。媒体纷纷亮出相机以免错过精彩场面;艺术家络绎不绝,成为机头捕捉的焦点;艺术发烧友兴致盎然,进入展场观赏偶像的杰作。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致辞

 

作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兼策展委员,范迪安老师介绍,“此次大展作品的一个突出的学术特点是,在传统绘画的样式上呈现出探索的内意。并且除了学术提名,对外征集的全国性选拔的新机制令展览形成了不同的版块与结构。而其中六十位提名艺术家的作品尤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很好地反映了工笔画家同样能够站在当代的前沿进行思考,表现自己独特的创作视角与观念上的追求,当然还有工笔画语言的探索。”对于展览呈现出的多种创作风貌,范老师认为能或多或少改变人们对于工笔画的看法。并补充说到:“虽然身在策划团队之中,但我始终保持着局外人的视角,看待传统绘画类型是否有它的当代性。让展览中的当代意识与社会公众产生关联,也是展览的学术意图。”
 
 
工笔画不仅是外观上的细致,其中也渗透了画家专注、沉静、凝视的情怀。而这种特质如范老师所说,符合了时下提倡的“慢生活”。他希望展览能调节当今太过于匆忙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粗糙的文化态度,令来访的观众以品鉴的审美方式,进入沉静式的阅读与对艺术的理解之中。
 
 

姜吉安作品《丝绢&剩余价值35》

 
 
作为工笔画中极为新颖的绘画装置,姜吉安的艺术品引来了无数好奇之人。据他介绍,此次创作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关注。有别于西方待物的研究方式,他以中国对物的感通方式作为创作思想,通过对绢的烧、煮和研磨,将其转换为颜料并绘在绢本之上。从现成之物转变为绘画与剩余物,是一种状态转变。并通过中央搭建的工作台,令观者更为深入地了解创作当中的含义。 虽然许多作品仍旧以纸本的形式表现,但是其中却包含了作者的新思维与新观念,例如艺术家张见的作品。据介绍,他此次参展的作品有别于过去,创作思维回归到追求绘画感本身,从而完善绘画语言的发展。比起以往对西方绘画的借鉴,现在更愿意从生活当中挖掘工笔画内在的发展动因。

“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既是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展现了当下工笔画的一个发展面貌与事态。令观者在细细品味其中的魅力之时,感受到其中传出的现世之感。展览将持续到12月26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华翎的作品赏析
专访关山月馆长陈湘波:工笔画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中国美术馆晒出历代工笔画典藏佳作,这些作品不容错过
多看好画洗洗眼| 中国美术馆展出30年来当代优秀工笔画,坐等12月23日
《千里江山图》探讨中国绘画的传承
千年延续至今 工笔何以当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