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学】11 常见病证

【16-虚劳】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脏腑亏损,气血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虚劳涉及内容很广,凡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于本证的范围。

    西医学中的多种慢性或消耗性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禀赋薄弱,体质不强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阳气、阴血亏虚,五脏内伤,日久不复,成为虚劳。

    2、烦劳过度,损及五脏    忧郁思虑,烦劳过度,损伤心脾;或早婚多育,房劳伤肾,精血亏耗,五脏失养,形体失充而成虚劳。

    3、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饥饱失调,或过食肥甘,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肌体失养,渐至虚劳。

    4、大病久病,失于调理    慢性疾病日久不愈,病情迁延,正气亏损难复,精气耗伤,由虚致损,逐渐发展成为虚劳。

    【辨证论治】

    虚劳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根据病理属性和五脏部位不同,选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

    治疗原则:培补脾肾,温阳、补气、滋阴、养血。

    【一、气虚】

    (一)肺气虚

    主证:气短自汗,咳嗽无力,痰液清稀,声低语怯,头昏神倦,时寒湿热,易于感冒,面白。舌淡,脉弱。

    治法:补益肺气。

    方药:补肺汤加减。方中人参、黄芪益气补肺;熟地、五味子滋阴补血,收敛肺气;桑白皮、紫菀泻肺化痰,止咳平喘。

咳嗽痰多加杏仁、贝母化痰止咳;气短息促加冬虫夏草补肺益肾纳气。

    (二)脾气虚

    主证:食少、腹胀、便溏,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方中人参、炒白术、茯苓补气健脾;陈皮、半夏理气化湿;木香、砂仁行气除满;甘草和中。

大便不实或溏泄加白扁豆、莲子除湿实脾;腹胀冷痛,完谷不化加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补肾暖土。

    二、血虚】

    (一)心血虚

    主证:心悸怔忡,头目眩晕,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唇色淡。脉细或结代。

    治法: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

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补气生血;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茯神养血安神;木香、生姜、大枣理气和中。

警惕不安加龙齿、磁石、五味子镇心凝神。

    (二)肝血虚

    主证:头晕、目眩、耳鸣,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惊剔肉瞤(rún),肌肤枯糙,妇女月经不调或闭经,面色不华,爪甲色淡。舌淡,脉弦细或细涩。

    治法:补血养肝。

    方药:四物汤加减。方中熟地、当归滋阴补血;白芍养肝和营;川芎调气活血。

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加党参、黄芪补气生血。筋脉拘急加首乌、鸡血藤、枸杞、桑葚子养血柔肝;血虚肝郁胁痛加郁金、香附理气和络。

    【三、阴虚】

    (一)肺阴虚

    主证:干咳,咽燥,咳血,甚或失音,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麦冬汤。方中沙参、麦冬、玉竹滋养肺阴;桑叶、天花粉、扁豆、甘草清肺生津。

咳甚加百部、款冬花肃肺止咳;咳血加白及、仙鹤草、仙茅根等凉血止血;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秦艽(jiāo)、鳖甲养阴清热;盗汗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

    (二)脾胃阴虚

    主证:口干唇燥,不思饮食,面色潮红,大便秘结,甚则干呕、呃逆。舌甘少津,或口舌有糜烂。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胃健脾,滋阴润燥。

    方药:益胃汤。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滋养阴液;加冰糖养胃和中。

口干唇燥加天花粉、石斛滋养胃阴;不思饮食加麦芽、扁豆、鸡内金益胃健脾;呃逆加柿蒂、竹茹降逆止呃。

    (三)心阴虚

    主证: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心安神,滋阴降火。

    方药:天王补心丹。方中生地、天冬、麦冬、玄参滋养阴液;丹参、当归、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茯苓养心安神;人参、五味子补气敛阴;桔梗引药上行。

烦躁不安,口舌生疮加黄连、木通、竹叶清心泻火;潮热盗汗加地骨皮、鳖甲清热养阴。

    (四)肝阴虚

    主证:头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或肢体麻木,筋剔肉瞤(rún),面色潮红。舌干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阴,平肝潜阳。

    方药:补肝汤。方中四物汤养血柔肝;酸枣仁、木瓜、麦冬、甘草滋养肝阴。

眩晕,耳鸣,肢麻,筋剔肉瞤(rún)者加石决明、珍珠母、菊花、钩藤平肝潜阳;急躁易怒,尿赤便秘加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目干涩,视物不清加枸杞子、女贞子、决明子养肝明目。

    (五)肾阴虚

    主证:遗精、腰酸、两足痿软,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左归丸。方中熟地滋补真阴;山茱萸、山药、枸杞补肾涩精;龟鹿二胶益精填髓;菟丝子、牛膝强筋健骨。

虚火较甚加知母、黄柏、地骨皮滋阴泻火;精关不固,腰酸遗精着加牡蛎、金樱子、芡实等固肾涩精。

    【四、阳虚】

    (一)心阳虚

    主证:心悸,自汗,神疲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沉迟。

    治法:益气温阳。

    方药:拯阳理劳汤。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益气助阳;肉桂、生姜温阳;当归补血;甘草、大枣补益心气。

血脉瘀滞而见心胸疼痛者,加郁金、川芎、丹皮、三七活血定痛;形寒肢冷加附子、仙茅、鹿茸等温补阳气。

    (二)脾阳虚

    主证: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泻,或完谷不化,肠鸣腹痛,遇寒或饮食不慎加剧,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减。方中附子辛温助阳;炮姜温中散寒;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腹中冷痛较甚加高良姜、吴茱萸、丁香温中理气止痛;腹泻较剧加补骨脂、肉豆蔻温脾涩肠;腹胀呕逆加砂仁、半夏、陈皮温中和胃降逆。

    (三)肾阳虚

    主证: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遗尿,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益精养血。

    方药:右归丸加减。方中附子、肉桂温补肾阳;菟丝子、鹿角胶温肾益精;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填补肾精,补阳配阴;枸杞子、当归益精补血。

遗精加金樱子、桑螵蛸固肾涩精;五更泄泻合用四神丸温肾止泻;阳虚水泛,浮肿尿少者加茯苓、车前子、白术利水消肿。

    【针灸】

    主穴:关元、足三里、肾俞、脾俞、心俞、命门。

    备穴:合谷、气海、三阴交、阳陵泉、血海、大椎。毫针刺,以补法为主。

    艾灸:大椎、命门、足三里、神阙、百会。

    【护理与预防】

    饮食清淡,富有营养,忌肥腻、油煎之品。阳虚益温补,忌用寒凉伤阳、黏滞难化的食物。阴虚宜清补,忌辛辣刺激之品。慎起居,注意休息,节房事,勿过劳;适当锻炼,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寒温变化,避免感受外邪。及时、正确治疗及调理易患疾病,防治气血耗损,病久至虚;适当气功按摩,促进康复,

【17-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指月经周期、行经时间、经量、经色、经质、经味等方面的异常变化。月经周期异常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异常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    

    【一、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或一月两至。若仅提前3~5天而无不适,或偶有提前一次,均不做病论。

    【病因病机】

    1、血热    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或感受热邪,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均可致湿热内炽,热扰血分,则月经先期;或久病、失血,或多产、房劳,或素体阴虚等致精血亏耗,虚热内生,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而月经先期。无论实热、虚热,导致月经先期而致的病机均为热迫血妄行。

    2、气虚    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思虑过多等损伤脾胃,脾伤则中气虚弱,血失统摄,则冲任不固,遂致先期来潮。其病机为气不摄血。

    【辨证论治】

    月经先期辩证当辨虚实。一般来说,经色鲜红、质稠量多伴实热症状者为实;经色淡质稀或有气血不足症状者为虚,经色鲜红,量少伴阴虚症状者,为阴虚内热。

    治疗原则:实热宜清热凉血;虚热宜养阴清热;气虚当补气固摄。

    (一)实热

    1、血分实热

    证候:月经先期量多,色鲜红或紫红,质粘稠,或夹有血块,伴口渴心烦,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兼弦滑。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芩连生四物汤加减。方中熟地易为生地,配伍白芍、川芎、当归清热凉血,养血调经,故名生四物汤;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凉血。

若大便干结者加玄参、制大黄清润通便;尿黄赤者加白茅根、小蓟凉血利尿。

    2、肝郁化热

    证候:月经先期量或多或少,色鲜红或紫暗有血块,质粘稠有异味。伴胸胁乳房胀闷,少腹胀痛,口苦,易怒,心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凉血。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方中当归、白芍、茯苓、白术、柴胡、薄荷、甘草疏肝解郁;丹皮、栀子清热凉血。

若胸胁痛加香附、郁金行气止痛;乳房胀痛加皂刺、青皮理气通络;少腹胀加小茴香、乌药、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止痛;有血块加桃仁、红花、牛膝活血化淤。

    (二)虚热

    证候:月经提前,经量偏少,经色鲜红质稀,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方药:两地汤加减。方中生地、地骨皮、玄参、白芍、麦冬养阴清热;阿胶养血调经。

若经量多者加旱莲草、女贞子、黑地榆收敛止血;烦热不寐者加黑栀子、生枣仁清热除烦,安神宁志;盗汗者加生龙骨、牡蛎敛阴止汗;潮热者加银柴胡、鳖甲退虚热。

    (三)气不摄血

    1、脾气虚

    证候:月经先期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纳差,小腹空坠,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补益脾气,摄血调经。

    方药:归脾汤加减。方中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桂圆肉、当归、远志、酸枣仁养血安神定志,主要配伍共奏补气摄血之功。

若小腹空坠者加升麻升阳举陷;食少、纳差者加鸡内金健胃消食;血虚者加阿胶养血止血;便溏者加炒山药、白扁豆健脾止泻。

    2、肾气虚

    证候:常见于少女初潮,肾气未充时,或更年期女子肾气不足时。月经先期,或多或少,色鲜红或暗淡,质清稀,兼见腰膝酸软,小便清长频数,头晕空痛、健忘。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调经。

    方药: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方中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调经;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补肾固摄。

月经量多者加黑续断、黑杜仲补肾收敛;量少者加阿胶养血;畏寒者加鹿角胶温阳止血。

    【针灸】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血分实热加太冲、太溪,针刺用泻法;经量多加隐白浅刺出血;阴虚内热加阴陵泉、肾俞针刺用补法;脾气虚加足三里、气海,可灸;肾虚不固加灸涌泉、足三里;肝郁化热加大敦、曲泉,针刺用泻法。

    【二、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后延7天以上,甚至40~50日一至,称之为月经后期。若仅错后3~5日,且无其他不适者,或偶见一次月经错后,不做病论。

    【病因病机】

    1、气血两虚    体质素弱,营血不足;或久病、大病,津血被耗;或失血、产育过多;或脾虚化源不足等,均可致营血亏虚,而月经过期迟来。

    2、肾精亏虚    素体虚弱,或久病伤肾,或房事不节,耗损肾精,或脾虚后天之精不能充养等,导致精亏血少,血海不盈,于是经期后期。

    3、气滞血瘀    七情内伤,气机郁结,肝失条达,气滞则血凝,冲仁阻滞,则月经后期。

    4、寒凝血滞    经期产后,失于摄养,或感受风寒邪气,或伤于饮食生冷,或误服寒凉之药等致寒搏于血,血为寒凝,而致经期滞后。

    【辨证论治】

    月经后期辨证主要是辨虚实。一般而言,虚血精亏者为虚,气滞、寒凝者为实。

    治疗原则:虚症宜补气养血,滋补肝肾;实证宜疏肝理气,温经散寒。

    (一)气血两虚

    证候: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空痛,身体瘦弱,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健忘,心悸失眠,唇舌色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减。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熟地、川芎养血调经。加黄芪补气生血,阿胶养血生血。

失眠加夜交藤、酸枣仁养心安神。

    (二)肾精亏虚

    证候:月经后期,量少色淡如黑豆汁,质清稀。偏于阳虚者,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苍白;舌淡胖嫩,脉弱无力。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法:补肾益精,固冲调经。

    方药: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补肾填精;当归、白芍、川芎养血调经;

偏于肾阳虚者加吴茱萸、肉桂、鹿角霜温补肾阳;偏于肾阴虚者加枸杞、女贞子、知母滋养阴精、清虚热;精亏甚者加紫河车、鹿角胶等血肉有精之品。

    (三)气滞血瘀

    证候: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有块,经行不畅,或忽然夹杂血块而下,小腹胀痛,下血块后痛减,胸胁胀满,善叹息,或兼乳房胀痛。舌质偏红苔薄,脉弦或弦涩。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柴胡、陈皮、香附、枳壳、白芍、川芎、甘草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当归、生地、桃仁、红花养血活血调经。

若腹痛甚,加延胡索行气止痛;乳房胀痛加皂刺通络活血。

    (四)寒凝血滞

    证候:经期后延,量少色暗红,有血块,小腹冷痛拒按,得温则缓,遇寒加重,面色发青,或畏寒肢冷,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紧或沉迟。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方药:温经汤加减。方中桂枝、吴茱萸、炮姜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丹皮活血调经;人参、阿胶、麦冬、半夏养血益气。

若腹痛甚加延胡索,行气止痛;畏寒肢冷虚寒重者加仙茅、仙灵脾,温阳散寒。

    【针灸】

    主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血虚加脾俞、肾俞、血海,针刺用补法;气滞加阴陵泉,天枢,针刺用泻法;血寒加灸天枢、腰阳关。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均在7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多见于青春初潮时期及更年期。

    【病因病机】

    1、肝气郁结    情志不遂,抑郁愤怒,则导致肝之疏泄失常。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月经错后;若肝郁化热,迫血妄行,则月经先期而至。

    2、肾精不足    素体虚弱,肾气不足;或房事不节、孕产过多,损伤肾气;或久病失养,或年近七七,肾气虚衰。若精亏血少,无血可行则后延;若封藏不固,或肾阴不足,虚热迫血可先期而至。

    【辨证论治】

    月经先后无定期当辨虚实。但无论是少女初潮时期,或是更年期,或是青壮年女子,月经周期紊乱致此,必虚多实少,或虚实兼夹。或血虚或精亏,必在其中。因初潮时精血尚未充足;更年期精血已衰,故治疗时当顾及于此。

    治疗原则:疏肝解郁,滋补肝肾,调经。

    (一)肝郁

    证候:月经先后无定期,或一月二至,或二月不行,经量或多或少,色正常或紫红,经行不畅,或有血块,经前乳房或小腹胀痛,或全身憋胀,经来则减,精神抑郁,心烦易怒,时胸闷叹息,两胁或全身不适。舌质偏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或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养血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方中当归、柴胡、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甘草疏肝健脾养血。

若经量多色红质稠者,加丹皮、山栀、茜草炭清热凉血;若脘闷纳呆者,加陈皮、厚朴、神曲行气健胃;小腹、乳房胀痛甚者,加青皮、皂刺、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

    (二)肾虚

    证候:月经周期时前时后,量少色淡质稀,带下清稀量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腹空痛。偏于阳虚者,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加减。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补肝肾、益精血。

若神疲乏力,面黄无华者,加用人参、黄芪补气健脾;若夜尿频数,四肢欠温者,加用肉桂、鹿角胶温补肾阳;若阴虚内热者加生地、玄参凉血养阴。

    【针灸】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肾俞。肝气郁结加太冲、阳陵泉,针刺用泻法;肾虚加太溪、足三里,针刺用补法,可灸;少寐多梦加内关、神门,针刺补法;小腹痛加曲泉,针刺用泻法。

    【四、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是指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加,或行经时间延长,月经量明显增多。但亦可与周期异常同时发生,如月经先期量多,月经后期量多。

    【病因病机】

    1、血热    素体阳盛,或嗜食辛辣,或外感热邪,或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月经量多。

    2、气虚   素体虚弱,或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或忧思过度,或久病失养等,致中气不足,血失统摄,月经过多。

    【辨证论治】

    月经过多辨证重点在于辨虚实。实证多为血热,迫血妄行;虚者多为气虚,气不摄血。

    治疗原则:实证宜清热凉血;虚证宜补气固摄。

    (一)实热

    证候:月经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粘稠有臭味,面赤心烦口渴,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方药:芩连四物汤加减。方中生地、白芍、川芎、当归凉血调经;黄连清热。

若乳房胀痛者加香附、郁金行气止痛。

    (二)气虚

    证候:月经量多,色淡红如洗肉水,质清稀,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纳差便溏,倦怠乏力,小腹空坠。舌淡苔白,脉细缓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固经。

    方药:归脾汤加阿胶、乌贼骨。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桂圆肉、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阿胶、乌贼骨、酸枣仁养血安神,收敛止血。

    【针灸】

    主穴:关元、三阴交。实热加隐白、大陵,针刺用泻法;虚证加足三里、脾俞、气海,针刺用补法,可灸。

    【五、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是指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较平常短,不足2天,经量也因而减少。

    【病因病机】

    1、血虚    久病耗伤,或多产、小产损耗,或思虑劳倦等致营血亏虚;或饮食失调,病后失养,脾虚气血化源不足,则血海不能充盈,月经量少。

    2、肾虚    先天禀赋不足,胞(bāo)宫发育不良;或多次堕胎,损伤冲任,耗损肾精等,致血海不充,经来量少。

    3、血瘀    经行、产后摄养不慎,寒客胞中,寒凝血滞,或气滞血瘀,或痰瘀阻滞,致经行不畅,则月经量少。

    【辨证论治】

    月经过少的辨证,虽有血虚、血瘀之分,但总以血虚者为多。有瘀也是虚实夹杂,此为女子血分病特点“非虚即瘀”,而大多时候是既有虚又有瘀。

    治疗原则:补血养血,活血调经。

    (一)血虚

    证候:月经量少,一、二天即净,或点滴即止,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耳鸣,失眠健忘,小腹空坠,气短乏力,面色萎黄,唇爪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血,益气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减。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以资化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以调冲任。加阿胶、紫河车益精养血,培补元阴。

若腰膝酸软,加杜仲、川续断、鹿角胶补肾壮腰。

    (二)肾虚

    证候:经量过少,经色暗淡质薄,或初潮较迟,或伴经期延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小腹冷,夜尿多。舌淡苔薄,脉沉细或弱迟。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紫河车、鹿角胶。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填精补髓,肝脾肾三脏并补;加紫河车、鹿角胶大补精血。

    (三)血瘀

    证候:月经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多伴经期错后,或伴小腹发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活血祛瘀,养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调经。

若寒凝血滞加桂枝、吴茱萸温经散寒;腹胀痛加延胡索、小茴香行气止痛。

    【针灸】

    主穴:关元、三阴交、脾俞、肾俞。血虚加灸足三里;血瘀加曲泉、阳陵泉,针刺用泻法。

    【护理与预防】

    慎起居,谨寒暖,不使过热过凉。节饮食,忌肥甘油腻、辛辣生冷。劳逸结合,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调情志,避免七情过极。注意经期卫生,节制房事。

【18-痛经】

    痛经,亦称“行经腹痛”。是以经前、经期、经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背,甚则昏厥为临床特征的病症。

    【病因病机】

    1、气滞血瘀    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郁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

    2、寒湿凝滞    经期冒雨涉水,感寒饮冷,或长期坐卧湿地,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其所凝,运行不畅,滞而作痛。

    3、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失养,气血两亏,胞脉失养,而行经腹痛。

    4、肝肾亏损    禀赋不足,或多产房劳,以致肝血肾精暗耗;或少女初潮肾气未充,学海空虚,胞脉失养而致疼痛。

    【辨证论治】

    痛经辨证应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和全身症状,来区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论,

经前或经期疼痛属实,经后疼痛属虚;

疼痛拒按为实,喜按为虚;

绞痛属实,绵绵作痛或坠痛属虚;

冷痛喜暖属寒,灼痛恶热属热;

疼痛阵作,或胀甚于痛为气滞;痛无休止,痛甚于胀,且刺痛、掣(chè)痛为血瘀;小腹疼痛属肝,腰骶()疼痛属肾。

    治疗原则:调经止痛。实证宜行气、活血、散寒;虚症宜补气、养血、填精。

    【一、气滞血瘀】

    症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行经不畅,血色紫暗有块,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脉沉弦(xián)或沉涩。

    治法:理气活血,调经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方用柴胡、枳壳、陈皮、香附 理气止痛;当归、生地、白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行瘀。

腹痛甚加延胡索、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小腹胀甚加川楝可行气除胀。

    【二、寒凝血滞】

    症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甚则绞痛,得热则减,经行量少,色暗有血块,畏寒便溏,手足欠温。舌淡苔白润,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方药:温经汤加减。方中吴茱萸、桂枝、生姜温经通阳散寒;当归、川芎、赤芍、丹皮活血祛瘀;人参、阿胶益气养血;加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

若寒重加官桂、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若胀胜于痛者加乌药、香附行气止痛;腰痛者酌加杜仲、狗脊、川续断补肾强腰,痛经止痛。

    【三、气血两虚】

    症候:经期或经后,小腹下坠隐痛,喜按喜暖,经色淡量少,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头晕心悸,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八珍益母汤加减。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养血;益母草祛瘀生新,调经止痛。

血虚肝郁,证见胁痛乳胀,小腹胀痛加小茴香、乌药理气止痛。若心悸、失眠加阿胶、酸枣仁养血安神;腰腿酸软加菟丝子、川断、山茱萸补肾养血。

    【四、肝肾亏虚】

    症候:经后小腹空坠作痛,腰酸胀,两膝无力,经色淡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肝肾,调经止痛。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加减。方中熟地填精补髓;山茱萸、当归、白芍等滋养肝血;山药、茯苓健脾补中;川芎、丹皮散瘀止痛。

若腰骶痛甚者,加杜仲、续断补肾壮腰;少腹痛加小茴香、橘核行气止痛;夜尿多而小便清长者,加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补肾固涩;失眠健忘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夜交藤、菖蒲养血安神益智。

    【针灸】

    主穴:关元、三阴交。

实证加血海、曲泉、太冲、毫针刺,用泻法。

虚证加气海、肾俞、足三里,毫针刺,用补法加艾灸。

    【护理与预防】

    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烦恼及恐惧。加强体质锻炼,注意经期卫生。经期要保暖,不能贪凉,忌房事及劳累,避免冒雨涉水和剧烈运动。饮食宜温热,勿食生冷瓜果、冷饮和酸辣刺激性食物。

【19-崩漏】

    崩漏,是指妇女以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为“崩”;来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净为“漏”。崩与漏症状不同,但都是出血,病变机理夜相同,疾病演变过程重又可相互转化,故统称“崩漏”。

    西医学重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及肿瘤等出现阴道出血时,可参考本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血热    素体阳盛者,或感受热邪,或过食辛辣之品,或情志抑郁等,皆可郁久化火。热伤血脉,迫血妄行而致崩漏。

    2、血瘀    经期或产后,余血未清,复感外邪,或七情所伤,气滞血瘀,血不归经,则发为崩漏。

    3、脾虚    思虑过度,或劳倦、饮食不节,皆能伤脾。脾虚气陷,统摄无权,冲仁失固,则导致崩漏。

    4、肾虚    先天不足,或早婚、劳房、多产皆能伤肾,使肾失封藏,冲任不固,成为崩漏。

    【辨证论治】

    崩漏辩证,主要辩虚实寒热。本病虚证多而实证少,热症多而寒症少,青春期崩漏多属先天肾气不足;育龄期患者,多为肝郁气滞;更年期患者,多为肝肾亏损,或脾气虚弱所致。

    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采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步治法。塞流,即止血治标;澄源,即审证求因;复旧,即调理脾肾固本。

    【一、血热】

    症候:出血量多或忽然大下,或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口渴心烦,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清热固经汤加减。方中生地、地骨皮、黄芩清热凉血;地榆、藕节、棕榈炭、黑栀子凉血止血;阿胶养血止血;炙龟板、煅牡蛎收敛固涩止血。

若夹有下血块者,加三七粉、黑蒲黄活血止血。

    【二、血瘀】

    症候:出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加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脉涩或沉弦(xián)。

    治法:祛瘀止血。

    方药:四物汤合失笑散加三七粉、茜草炭、乌贼骨。方中熟地、当归、赤芍、川芎养血活血调经;蒲黄、五灵脂行气止痛,活血止血;三七、茜草炭,乌贼骨化瘀止血。

兼血虚者加阿胶养血止血。

    【三、脾虚】

    症候:暴崩下血,或淋漓不断,色淡质薄(báo),面色㿠(huàng)白,或面浮肢肿,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怔忡(chōng)。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细缓无力。

    治法:益气摄血,养血调经。

    方药:归脾汤加减。方中人参、黄芪、炙甘草、大枣、桂圆肉、白术补气培元,固冲摄血;当归养血和血;茯神、远志宁心安神。

出血多加乌贼骨、仙鹤草、阿胶收敛止血;若大下如崩,气血欲脱者,急煎独参汤救逆固脱,或中西结合治疗。

    【四、肾虚】

    症候:出血量或多或少,淋漓不断,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偏阴虚者,五心烦热,失眠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偏阳虚者,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治法:补肾固冲,止血调经。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补肾填精;鹿角胶、菟丝子止血固冲;黑杜仲、黑川断、黑棕榈收敛止血;

偏阴虚加黑侧柏、藕节炭、旱莲草、血余炭清热凉血止血;偏阳虚者加阿胶、仙鹤草、肉苁蓉温养止血。

    【针灸】

    实证取穴:气海、三阴交、隐白、毫针刺,用泻法。

    虚症取穴:关元、三阴交、肾俞、交信,毫针刺,用补法,并灸。

    【护理与预防】

    保持心情舒畅,消除恐惧心理,必要时卧床休息。防御外邪,避免冷水浴,注意外阴清洁,禁房事。避免辛辣香燥及寒凉生冷食物。要及时观察病情,注意病情变化。避免感染,调节饮食,加强营养。即使体检,发现肿瘤等要早期治疗。

【20-带下】

        带下,是指阴道分泌物增多,绵绵而下,如丝如带。包括色、质、气味的异常变化。青春期、经前、排卵期和妊娠期分泌物可能增多,但无其他症状者不属病态。

    【病因病机】

    1、脾虚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忧伤,或肝木乘脾,均可导致脾虚不运,水湿积聚,流注下焦,形成带下。

    2、肾虚    先天不足或久病、房劳、多产导致肾气亏虚,封藏失职,带脉失约而为带下。

    3、湿热    脾虚生湿,郁而化热,或恣食肥甘,湿热内生,或外感湿热,流注下焦成为带下。

    4、湿毒    由于经期产后,血海空虚,洗涤用具不洁,或房事不洁,湿毒乘虚内侵,损伤任带二脉而成带下。

    【辨证论治】

    带下辩证首分虚实,一般带下色黄质稠有臭气者,多由湿热、湿毒而起,属实;若带下色白质稀无臭气者多为虚症。临床上带下病以虚实夹杂着居多。如发现带下赤白相杂,臭气异常的,应早作妇科检查,以排除恶变。

    【一、脾虚】

    症候:带下色白量多,连绵不断,清晰无臭,劳后更甚,兼有神倦乏力,面色萎黄,纳少便溏,脘(wǎn)腹胀满,面浮肢肿。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方药:完带汤加减。方中白术、山药、党参健脾益气;车前子、苍术、甘草化湿止带;陈皮、白芍、荆芥穗、柴胡疏肝理气。

气虚甚者加黄芪补气;贪多呕恶加半夏、茯苓燥湿化痰;纳少便溏加薏苡仁、扁豆健脾利湿止泻。白带过多滑脱不禁加芡实、金樱子、煅牡蛎收敛止带。

    【二、肾虚】

    (一)肾阳虚

    症候:带下量多,清稀如水,甚则滑脱不禁,兼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止带。

    方药:内补丸。方中鹿角霜、沙苑(yuàn)子、黄芪、肉桂、桑螵蛸、肉苁蓉、制附子、白蒺()藜()温补肾阳,收敛止带。若带下如崩者加党参、山药、茯苓、煅牡蛎益气固涩;便溏者去肉苁蓉,加补骨脂、肉豆蔻补肾涩肠。

    (二)肾阴虚

    症候:带下量少,赤白相杂,质黏,或阴道灼热,兼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清热止带。

    方药: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方中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黄柏、知母、茯苓补肾阴,清虚热,凉血止带。若内热重者加地骨皮、银柴胡、鳖甲清热养阴。

    【三、湿热】

    症候: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气味臭秽,胁痛易怒,急躁,胸闷纳呆,腹胀便溏。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利湿止带。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芪、木通清热泻火燥湿;车前子、泽泻清热利湿;柴胡疏肝;生地、当归养血;甘草调和补中。临床应用可加土茯苓、黄柏燥湿解毒。

    【四、湿毒】

    症候: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黄绿如脓,或夹杂血色,其味臭秽,阴部灼痛或瘙痒。兼见烦热口渴,溲赤便结,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清热燥湿;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guǐ)子清热解毒。临床可加土茯苓、苦参利湿止带。

    【针灸】

    主穴:带脉、肾俞、脾俞、三阴交。湿热加阴陵泉、足三里、内庭,针刺用泻法;脾虚加足三里、丰隆、上巨虚,针刺用补法;肾虚加太溪、关元,针刺用补法,可灸。

    【护理与预防】

    保持阴部清洁卫生,经期、产褥()期尤须注意。提倡淋浴,注意性生活卫生。饮食宜清淡,勿过食辛辣刺激及膏粱厚味,以免滋生湿热。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长期从事坐位工作者,应在工间做体操活动,避免由于盆腔瘀血而致白带增多。

【21-痄(zhà)腮】

    痄腮是由风温邪毒所引起,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特征的时行疾病,有很强的传染性。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以3~5岁小儿多见。本病预后良好,病后很少再发,可获终生免疫。

    西医学中的流行性腮腺炎,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本病为感受风温邪毒,从口鼻而入,蕴结少阳经脉,结于腮部而致。热毒炽(chì)盛时,可表里经相传及足厥阴肝经,引发生殖器官病变。如男子睾丸肿痛女子卵巢炎,少腹痛;邪热窜入营分,内陷心包,则可发生高热不退,痉厥昏迷。

    【辨证论治】

    痄腮辩证主要是辨轻重。轻症患儿病前一般无特殊感觉,少数有发热、厌食、咽痛或呕吐等先兆。1~2天后可见以耳垂为中心一侧或两侧同时漫肿,皮色不红,边界不清,触之有弹力感,腮腺口红肿,咀嚼时局部胀痛加重。4~5天开始消退,真个病程约为1~2周。重症患儿可有高热、惊厥、呕吐等。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解毒散结,内外合治。热陷心营者,可按急惊风处理。

    【一、轻型】

    症候:耳下一侧或两侧腮部发酸肿胀,边界不清,按之有压痛和弹性感,咀嚼食物不便,精神如常,低热或不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象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银翘散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透表;牛蒡子、桔梗、甘草解毒利咽散结;竹叶、苇根清热生津;加柴胡以和解少阳;板蓝根、黄芩、蒲公英清热解毒;夏枯草、僵蚕消肿散结。

    【二、重型】

    症候:高热头痛,烦躁口渴,纳差,或呕吐。1~2天后,腮部逐渐肿大,漫肿坚硬,灼热疼痛。或有耳聋,咽喉红肿,咀嚼吞咽困难,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方用黄芩、黄连清热泻火;板蓝根、连翘、牛蒡子、玄参、马勃、柴胡、甘草、桔梗疏散风热,解毒利咽;夏枯草、僵蚕消肿散结。

热盛加生石膏、大青叶、栀子泻火解毒;口渴加天花粉生津止渴;腮肿坚硬不消者加昆布、海藻软坚散结;若并发睾丸肿痛或女子少腹痛者,可加荔枝核、橘核、延胡索以行气止痛;便干者加大黄、芒硝泻热通便;呕吐者加竹茹清热和胃;若热毒炽盛,内陷心包,症见抽搐、神昏肢厥者,可按急惊风处理,

    【针灸】

    主穴:取颊车、合谷、外关,毫针刺,用泻法。发热加曲池、大椎;呕吐加足三里;睾丸肿痛加太冲,针刺用泻法。

    【外治法】

    1、青黛30 g,大黄15 g,赤小豆 30 g,共研细末,鸡蛋清调敷患处。

    2、如意金黄散,用凉开水调敷患处。

    3、青黛粉适量,用醋调敷。

    4、新鲜仙人掌除去刺剖(pōu)开,以剖面或经捣烂后外敷患处。

    5、鲜蒲公英或鲜马齿苋或鲜芦荟洗净捣烂后外敷患处。

    【护理与预防】

    多饮开水,给易消化的饮食,忌食肥甘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特别对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要做好患者隔离工作,以防传染。

【22-疳(gān)症】

    疳症是由脾胃运化失常所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肚腹膨胀、大便不调为主要特征。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常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病因病机】

    1、喂养不当    小儿“脾常不足”,若因哺乳不足,或饮食偏嗜,或乳食过度,或饥饱不匀,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气血津液化源不足、肌肤脏腑失常而发病。

    2、久病失调、腹泻、呕吐、虚劳、虫积等慢性疾病失于调养,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常,饮食不化精微而致脏腑功能失调,肌体失养,发为疳症。

    3、先天不足    早产、双胎、孕期药物损伤胎儿,致先天元气不足,诸脏皆弱,脾胃不健,运化不力,形成疳症。

    【辨证论治】

    疳症辩证重在辨虚实及病情轻重,初期脾胃不和,以积滞为主,病情尚属轻浅;中期脾虚加积以脾虚为主,数本虚标实,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后期已有脾虚发展之五脏皆虚。

    疳症治疗原则:初期以和为主,中期以消为主,后期以补为主,各期务必处处以顾护脾胃为本。又因本病病情复杂,多见虚实夹杂症候,所以治疗当明辨虚实;体虚较甚者当补宜为主,乳食内停者则消积为先,灵活地采取先补后攻、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

    【一、疳气】

    症候: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稍稀,纳呆厌食或能食善饥,精神欠佳,性急易怒,大便不调。舌苔薄白,指纹沉滞、色青紫。

    治法:健脾消积。

    方药:滋生健脾丸加减。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益气;扁豆、薏苡仁、莲肉健脾渗湿;山楂、麦芽、砂仁和胃消食。

积滞偏重,见腹胀、嗳气、舌苔厚腻者,加苍术、枳壳、鸡内金行气导滞;大便溏薄加厚朴温中止泻;能食善饥易发脾气加胡黄连、白芍,清胃火,养肝阴,缓急疏肝。

    【二、疳积】

    症候:明显消瘦,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面黄无华,头发稀疏,枯黄结穗,精神不振或烦躁易怒,睡眠不宁,或伴有揉眉挖鼻,咬指磨牙,食欲减退,或多吃多便,或嗜食异物。舌淡苔薄腻,指纹淡滞。

    治法:消积理脾。

    方药:肥儿丸加减。方中人参、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渗湿;黄连、胡黄连清新泻热;使君子消积;山楂、麦芽、神曲健脾胃,消宿食;甘草调和补中。

若脘腹胀痛加木香、槟郎行气止痛;胁下痞块坚硬加丹参、山楂片化积消痞;肚腹膨胀加莱菔()子行气除胀;大便泄泻加山药、苍术健脾燥湿止泻。

    【三、干疳】

    症候:极度消瘦,瘦如老人,皮肤皱瘪,精神萎靡,目无光彩,啼哭无力,毛发干枯,腹凹如舟,杳不思纳,便稀或秘,时有低热,口唇干燥,甚则全身出现紫斑或突然虚脱,舌淡无苔。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方中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熟地、甘草补气养血;加神曲、麦芽健胃消食。口干欲饮,舌干红,少苔或无苔,加乌梅、石斛养阴生津;面黄肢冷,加炮姜温中暖脾。

    若全身出现紫斑属气不摄血者用归脾汤。属阴虚血热者用知柏地黄汤合二致丸。出现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急用参附龙牡救逆汤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针灸】

    主穴: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脾虚久泻加灸神阙、天枢。针刺用补法,可灸;滞积重者加四缝,点刺出血或挤出少量黄色液体。

    【捏脊疗法】

    患儿俯卧或伏在家长大腿上,裸露背部。医者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作食指向前拇指后退的翻卷动作。两手交替向前移动,自尾骶()部的长强穴起向上推捏至第七颈椎下的大椎穴,如此反复3~5次。但捏第三次时,每捏三把,将皮肤提起一次。捏完后以拇指从第二腰椎下的命门穴向两旁各一寸五分的肾俞穴推压并按摩数次。每天1次,连续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后可继续第二疗程。本法对治疗婴幼儿泄泻、疳症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确有一定疗效。

    【护理与预防】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应提倡母乳喂养。乳食有节,定时定量,纠正饮食偏嗜、贪吃零食及饥饱不匀等不良习惯。按时添加辅食,婴儿从3~4个月起就须逐渐添加辅食,应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断乳以10~12个月为宜,断乳后应给予多品种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孩子应有较多的户外活动时间,接触新鲜空气和充足的阳光以增强体质。

【23-湿疹】

    湿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皮疹形态各异,对称分布,以瘙痒、糜烂、结痂、脱屑等为特征的皮肤疾病。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

    【病因病机】

    1、外邪侵袭    风、湿、热邪由皮毛而入,客于肌肤,与气血相搏,发与皮肤而致。风盛则瘙痒;湿热蕴结则成水泡;热盛迫血妄行,发于肌肤则红痒成片。

    2、湿热蕴脾    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味,或偏嗜辛辣,湿热蕴结脾胃,发与肌肤所致。

    3、血燥生风    久病亏虚,或疳症营养不良,肌肤失养,风湿热邪乘虚而入,发为湿疹。湿疹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为脾虚不运,湿热留恋;慢性者因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于濡()养,则皮肤粗糙、肥厚、脱屑。

    【辨证论治】

    湿疹辩证主要辨虚实。起病急,皮损范围较大,赤红溃破者多实证;起病缓,皮损局限,赤红不甚者多虚症。其次辨病因:瘙痒难忍者,多属风盛;糜烂渗液多者,属湿重;瘀点赤红,成斑者多为热盛。

    治疗原则:祛风止痒,燥湿和血。

    【一、急性湿疹】

    症候:起病急骤,常对称发生,皮损呈多形性,同一部位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泡,甚则成脓疮、瘙痒难忍,夜间尤甚,搔破则渗水、糜烂、结痂。好发与面部、颈部、四肢屈侧、阴囊、外阴、肛门等处,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药:萆()藓(xiǎn)渗湿汤加减。方中萆藓、薏苡仁、黄柏(bǎi)、赤茯苓、泽泻、滑石、通草清热解毒,利水渗湿。

发于上焦者,加桑叶、菊花、蝉衣疏风透解;发于中焦者,加龙胆草、黄芩清热解毒;发于下焦者,加车前子、土茯苓利湿解毒;瘙痒甚者,加白鲜皮、白蒺藜祛风止痒;渗液重者加地肤子、苦参化浊、燥湿;疹、斑赤红者加紫草、丹皮凉血解毒。

    【二、亚急性湿疹】

    症候:多从急性湿疹迁延而来,红疹、水泡减轻,渗出减少,外周出现红斑、丘疹、脱屑。苔薄黄,脉滑。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tuì)宜发腠(còu)理、除风止痒;苍术、苦参、木通清热除湿;石膏、知母清热除烦;当归、胡麻仁养血活血、润燥;甘草解毒缓急。

若湿重加地肤子、车前子清热利湿;斑赤红加赤芍、紫草凉血清热。

    【三、慢性湿疹】

    症候: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成,或起病即为慢性表现。皮损局限,边缘清楚,皮肤增厚、粗糙、脱屑,皮色暗红或紫褐色,间有糜烂、渗透、瘙痒剧烈,尤以夜间为甚。病程长,可迁延数月至数年。苔濡细。

    治法:养血祛风,清热除湿。

    方药:四物汤加制首乌、黑芝麻、荆芥、防风、蝉蜕、白鲜皮。方中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制首乌、胡麻仁滋养阴血,润燥;荆芥、防风、蝉蜕、白鲜皮祛风止痒。

瘙痒不能入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夜交藤、酸枣仁安神宁志;皮肤粗糙者加丹参、百部、鸡血藤润燥活血;湿重加地肤子、土茯苓利湿解毒。

    【针灸】

    急性湿疹:大椎、曲池、合谷、阳陵泉、三阴交、肺俞。瘙痒难眠加神门、内关,毫针刺用泻法。

    慢性湿疹: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肺俞。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护理与预防】

    忌用热水和刺激性强的药物肥皂洗涤。尽可能避免搔抓,以免加重和继发皮损,并造成感染。病中及愈后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及鸡、鸭、牛、羊肉及虾、蟹、海鲜等发物。

【24-肠痈(yōng)】

    发生于肠道的痈肿,称为肠痈。肠痈是腹部以上或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下腹固定压痛,伴恶心、呕吐、发热为临床特征的病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西医学中的阑尾炎,可参考本篇辩证论证。

    【病因病机】

    1、饮食所伤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腻,或过食生冷,导致胃肠受损,湿热内蕴,传导失司,气血瘀滞而发病;

    2、外邪侵袭    起居不慎,寒温失调,内犯胃肠,气机壅滞,化热伤络,则化脓成痈。

    3、其他因素    食后暴走急奔,或七情郁结,或蛔虫集结,均可导致气机不畅,血脉淤滞,不通则痛,热盛肉腐,则成痈。

    【辨证论治】

    肠痈多属里、热、实证。初期为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酿脓期则为积热不散,热盛肉腐;溃脓期则为阳明腑实,热盛伤阴。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行气活血。

    【一、初期】

    症候:腹痛始于上腹部或脐周,随后转移至右下腹,压痛拒按,或右下肢伸直时牵引右腹疼痛,或伴有轻度发热,恶心,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弦紧。

    治法:行气活血,泄热解毒。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方中大黄、芒硝苦寒泻下,荡涤肠中湿热;桃仁、丹皮破瘀行滞;冬瓜仁散结通腑。

热毒重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腹痛甚加延胡索、串联子行气止痛;腹胀甚加槟郎、木香、枳实行气除胀。

    【二、酿脓期】

    症候:腹痛加剧,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甚则波及全腹,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壮热,口干欲饮,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通腑泄热,解毒消痈。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方中大黄、芒硝通腑泄热;桃仁、丹皮活血散瘀;加败酱草、天花粉、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鱼腥草解毒散痈,泄热止痛。

热重者加黄芩、黄连清热解毒;脓已成加皂刺、败酱草解毒透发;包块难消加三棱活血散瘀;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活血止痛。

    【三、溃脓期】

    症候:腹痛剧烈,全腹满硬,压痛拒按,腹胀,恶心呕吐。或神昏,口干,烦热欲饮,大便次数增多,似痢不爽,小便赤涩。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洪数。

    治法:通腑排脓,清热解毒。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加黄连、黄芩、黄柏、天花粉、皂刺、炮山甲等。

    应严密观察肠痈的病情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若化脓,穿孔,块疽(),或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宜早起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针灸】

    主穴:阑尾穴、足三里。高热痛甚加曲池、合谷、内庭;腹胀甚加太冲;呕吐加内关、中脘;毫针刺,用泻法,强刺激。

    【外治法】

    1、大黄牡丹皮汤煎水200 mL,保留灌肠,以通里攻下。

    2、大黄30 g,芒硝30 g,大蒜60 g,先将大蒜、芒硝同捣如泥,敷腹部最痛处(敷药前先涂上一层凡士林或香油以防损伤皮肤),约2小时去药,再将大黄粉用醋调成糊状,敷2小时,此为一疗程。必要时各数小时后重复使用。

    【护理与预防】

    饮食宜流质或半流质,若溃脓期,应根据病情给以流质或禁食。除初期肠痈外,一般应卧床休息,对并发腹膜炎及阑尾周围脓肿的病人,应取半卧位,防止过早下床活动,以免病情反复;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发展变化;服药后随机呕吐者,仍需补足药量。服通里攻下药,大便次数以2~3次为宜;不可暴饮暴食,嗜食肥甘,生冷,暴急奔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妇 科 病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二)
怎样辨证治疗月经先期
中医妇科学:崩漏
妇科病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