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学知识

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心主脉

2.心主神志、心藏神

3.心其华面、开窍于舌

4.心在体合脉,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的生理功能

心主血:

心气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调控血液在脉道中循行的作用

心能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至全身

心能参与血液的生成

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心主脉:

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脉,即血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与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

维持人体正常血液循环的三个必备条件:

心、血、脉三者,构成和维持人体内正常的血液运行这一相对封闭的系统

心气推动血行

血脉约束血行

血液提供营养

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藏神:

主宰人体生命活动

主司精神意识思维

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可以通过人的眼神、语言、表情、动作等反映于外,又称为“神气”,属于望诊的重要内容

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即神志

心的生理联系:

心合小肠:心与小肠以经络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血气皆上注于面,心的气血盛衰及其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

·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外候,故又称舌为“心之苗”

在志为喜: 喜,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良性反应,有益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在液为汗:一是指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二是指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

·与夏气相通:心主夏,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

心与小肠相表里

小肠的功能:主受盛和化物、主泌别清浊

受盛化物

·受盛:就是以器盛物,即接受的意思

·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

·化物: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

·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

小肠的生理特性

升清降浊

将精微物质上输于脾及全身

将糟粕下推于大肠,以及肾和膀胱

心病的主要症状

·心区:心痛、胸闷、心悸、怔忡

·主神明:心烦、失眠、多梦 、狂乱、神昏谵语

·开窍于舌:口舌生疮

·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灼痛、尿血

(一)心气虚证、心阳虚与心阳暴脱证

1.心气虚::是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表现的证候

病因:久病体弱; 年老气衰

临床表现:气虚证 + 心动无力症

气虚-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

心-胸闷、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舌脉-舌淡、苔白,脉弱

2、心阳虚证:是心阳虚,温运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

临床表现:阳虚 + 心失温养

阳虚-形寒肢冷,面色恍白或面唇青紫

心-心悸怔忡,心胸憋闷

舌脉-舌质淡胖,脉弱

3、心阳暴脱证:是心阳衰极,阳气暴脱所表现的亡阳证候

病因:本证在心阳虚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临床表现:亡阳证 + 心衰

三证同属心的功能减弱,但程度不同

心气虚 心阳虚 心阳暴脱

(二)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

1.心血虚:是心血不足,心失濡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久病耗伤阴血;劳神过度,心血暗耗

临床表现:血虚证 + 心失濡养

血虚-面白无华或萎黄,唇淡白,头晕 目眩,脉细无力

心-心悸、失眠、多梦

2、心阴虚:是心阴亏虚,虚热内扰表现的证候

病因: 劳神太过,心阴暗耗

临床表现:阴虚证 + 心失所养

阴虚-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 苔,脉细数

心-心悸、失眠、多梦

(三)心火亢盛证

心火亢盛证:是指心火内炽表现的实热证候

病因:外邪入里化火;情志抑郁化火

临床表现:火热证 + 心与小肠症状

实火-面赤口渴,身热,便秘溲赤,

苔黄,脉数

心-心烦,失眠,甚则狂躁谵语,口 舌生疮,或舌尖红赤生芒剌

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灼、痛

(四)心脉痹阻证

(五)痰迷心窍证

(六)痰火扰心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辩证——心与小肠辩证,千万不要在“伤心”(一)
心阳虚
所谓脾气虚、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
心与小肠
心气虚证
能源的制造者,当心脏出现各种虚弱之象(学辩证之:脏腑辩证. 心脏虚证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