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中医笔记:看舌治病

舌苔如明镜,舌质者舌之本质也,反应人体脏腑气血之虚实,津液之存亡,察之可知疾病之本也;苔者,胃气所生,随病邪而变化,反应风寒暑湿燥火、痰饮、水气,湿热疫毒,瘀血诸邪之盛衰,察之,可知疾病之标也。

正如《伤寒指掌·卷一·察舌辨证法》中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毕形于舌,故辨证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

这里我要说明的是,舌脉同样重要,现在摸脉很厉害的人不多了,很多人一边摸脉一边在和病人聊天,这不是摸脉,这完全是在装样子吧。

言归正传,诊舌,特别注重察舌的方法与技巧及从舌质与苔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强调察舌质,以患者自然张口伸舌为准,切不可用力伸舌,令其充血变红;察苔以自然光线看苔为准,红色灯光或光线暗时看苔均不准确。舌质是舌之本质,脏腑气血盛衰、体质虚实寒热之显现,健康人以红活津润,有光有体,为有神气;苔乃脾胃之生气上熏,胃津上潮,覆聚于舌面而生,常人舌上有一层从舌里生出,均匀密布、薄白微润之苔为有胃气之表现。另外舌之中根部稍厚也是正常舌苔,常见于健康之人。

人有阳虚、阴虚、湿热之不同体质。阳虚之人,舌淡苔白多津;阴虚之人,舌红偏嫩,苔薄少津;湿热之体,舌红苔微黄而腻;体实之人,舌质坚敛苍老;体虚及小儿舌多娇嫩,皆健康无病之人。

因体质禀赋及年龄不同,舌苔各异也,俱当细辨之

舌诊中,典型舌象、一望便知;常中有变。则难分辨。通常认为舌红属热,当清也;若舌鲜红、嫩红、甚至裂烂,则属气虚,阳虚,虚火上炎,应益气温肾,引火归源;通常镜面舌属阴津虚损,胃阴枯竭之象,当滋也,若舌光洁无苔、质淡嫩而润,则属脾胃或肾阳虚,应温补脾肾。因肾阳虚、命门火衰不熊温养脾土、胃寒气虚不熊熏蒸于舌,脾气虚不能濡养于舌,均可形成镜面舌。遇常舌绛乃温邪入营,当清营也;若舌绛质淡,则属阳虚瘀滞,应温阳活血。通常舌紫乃瘀血,当化瘀也:若舌黯略紫,属阳虚寒盛、血液凝滞,应温阳散寒活血。

望舌苔,人皆谓舌带一分白,便有一分表,当辛温发汗也;若薄白苔中突现黄苔,即黄白相同间苔,也属外感表证,乃表邪化热入里,但尚未完全入里的表现,应辛凉清解,人皆谓黄苔主热,苔色越黄热邪越重,若苔质细腻色嫩黄,或滑或润,根底浮浅,舌质淡红胖嫩,则属中焦阳虚,食入不化,宿食湿浊停聚,蕴而化热,虚热上升所致,当温中健脾化湿浊。人皆谓黄腻苔主湿热,当清热利湿也。若苔厚腻淡黄而舌质淡胖、边有齿痕,则属脾肾阳虚,湿浊不化,应温肾运脾以化湿浊。人皆谓舌苔黄燥属热邪伤津,当清热生津也:若苔黄燥而淡红胖嫩,则属脾肾虚寒为本,外感风热、暑热,燥邪为标,应辛凉,咸寒合用清上,甘温辛热合用以温下。

说了那么多,总体我就想说,单看舌质和舌苔能看病吗,不能,中医依旧讲究四诊合参。比如黄腻苔,有可能主湿热,有可能主脾肾阳虚,那我怎么办,当然依旧需要望闻问切来采集证据了。

经常有朋友通过聊天工具问我,我最近体虚,用什么药补一补。一般我都说我不太清楚。因为看病我都喜欢当面看,看看舌苔,摸摸脉象,望望脸色,问问基本情况。这样才叫看病。看病看病,要看了之后才能治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自立老医师辨舌经验
中医舌诊歌诀
舌诊大全8:(067-084)舌象及图谱、主病、治法、方药
李芳祥讲中医诊断 舌诊内容(配图)
珍贵舌诊:脾肾阳虚、阴津不足、肝气郁滞的舌苔,看完记得存!
最容易学懂的:全篇脏腑辨证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