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味中药   香附

香附中药名,远从欧洲而来的香附在我国家庭中颇为受到欢迎,对于它的起源在民间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据说它是远古时间一位美丽的女子为了拯救人类化身成的一种草药,是这种植物的干燥茎。据《本草纲目》载:“香附辛味甚烈……利三焦,解六郁,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本品通行三焦,尤长于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故凡肝气郁滞所致的胸胁脘腹胀痛、妇女月经不调以及胎产诸病,皆可应用。所以被李时珍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它能理气也能解郁,它的功效还有很多,香附具有调经止痛,疏肝理气,解郁散结的作用,因此对肝脏,肾脏都有很好的疗效!其可以用盐、醋、酒、姜汁等四种方法炮制。砀山地出香附子,并以“砀香附”的药名,与“川天麻”,“藏红花”,“云南三七”,“宁夏枸杞”等传统的地道药材齐名,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中药材香附吧!

[香附的功效]

中药名

香附 xiangfu

别名

莎草根、香附子、香头草、雀头香、雷公头。

药用部位

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根茎。

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耕地、路边及水边、湿地、河沟和沙地等。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用火燎去须根及鳞叶,沸水略煮或蒸透后晒干,也可不经火燎或蒸煮直接晒干,均称“毛香附”;在放入竹笼中来回撞擦,或用竹筛去净灰屑及须毛,即为“光香附”。

性味归经

性平,味辛、微苦、微甘。归肝经、三焦经。

功效与作用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属理气药。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约1%,油中含有多种倍半萜及其氧化物,还含有少量单萜化合物和考布松等。另含α-香附酮、β-蒎烯、丁香烯、桉叶素、香附子烯、香附醇、胡萝卜苷、β-谷固醇、大黄素甲醚等成分。

药材性状

纺锤形,或略弯曲,长2~3.5厘米,直径0.5~1厘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并有明显而隆起的环节6~10个,节长2~6毫米,节上有众多朝向一方的棕色毛须,并残留根痕;去净毛须的较光滑,有细密的纵脊纹。质坚硬,蒸煮者断面角质样,棕黄色或棕红色,生晒者断面粉性,类白色;内皮层环明显,中柱色较深,维管束点清晰可见。气芳香特异,味微苦。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茎长,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根茎,外皮紫褐色,有棕毛或黑褐色毛状物。茎锐三角形,基部呈块茎状。叶窄线形短于秆;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状苞片2~5;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辐射枝3~10;穗状花序轮廓为陀螺形;小穗3~10,线形,具花8~28朵;小穗轴具较宽的、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具脉5~7条;雄蕊3,药线形;花柱长,柱头3。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状。花期6~8月,果期7~11月。

[香附的作用]

主治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丝虫病所致的急性淋巴腺炎,淋巴管炎,扁平疣,寻常疣,小儿慢性腹泻,梦遗。

现代应用

1、治月经不调。

2、治肾结石、肥大性脊椎炎所致腰痛。

3、治丝虫病所致急性淋巴腺炎和淋巴管炎

4、治扁平疣寻常疣。

5、治小儿慢性腹泻。

6、治梦遗日久不愈

药理作用

1、对平滑肌作用。

2、利胆作用

3、抑制子宫及雌激素样作用

4、镇痛、抗炎作用

5、解热作用。

6、抑制中枢作用

相关配伍

1、治偏正头痛:川芎60克,香附(炒)120克。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2、治吐血:香附(去毛)150克,甘草(锉,炙)3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6克,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香草汤)

3、治鼻衄:香附(为末),妇人发(烧灰),研匀,汤调方寸匕服。(《卫生易简方》)

4、治尿血:香附、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全生指迷方》)

5、安胎:香附(炒去毛),为细末。浓煎紫苏汤调下3克。(《中藏经》铁罩散)

服用禁忌

气虚无滞者慎服;阴虚、血热者禁服。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传说-理气药1
莎草的功效与作用
被李时珍誉为"女科之主帅"的神药——香附
理气药-香 附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行气止痛的良药——香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