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囊潮湿,我从「阴阳学说」辨治,扶正祛邪,内外结合,而达速效

阴囊潮湿,是指男子阴囊及其周围长期出汗潮湿的一种病症,可伴有局部温度改变,严重者伴有局部较浓异味或瘙痒等症状。

中医“以症为病”,将阴囊潮湿诊断为“阴汗症”,采取内服外治的办法治疗。

阴汗多以阳虚或阴虚为本

阳虚者

其人素秉阳虚,或用心过度,心阳不足,不能统摄心中之液而汗出;或脾胃阳虚,不能收摄脾胃中之血液而汗出;或肝肾阳虚,不能收束肝肾中血液而汗出。

此类患者多嗜卧、疲乏、少气懒言,治宜扶阳益气,阳旺始能镇纳群阴,阴气始得下降,阳气始得潜藏,乃不外亡。

方予还少丹、肾气丸、黄芪建中汤、回阳饮之类加减。

阴虚者

其人血液久亏,不能收藏元气,元气无依而外越,血液亦随其而出,多在夜分。夜分乃元气下藏之时,而无阴以恋之,故汗出也。

治宜养血,方予当归六黄汤、封髓丹倍黄柏加地骨皮之类。

结合一则医案,我的一位患者,林某,60岁,主诉阴囊汗出、湿冷已有半年。

现症见:

1. 阴部汗出,阴囊湿冷;

2. 畏寒怕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

3. 便溏,食少纳差,夜眠欠佳;

4. 舌淡有齿痕、苔白润,脉沉迟无力,尺脉尤甚。

舌脉症合参,诊为阴汗,证属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固本培元。

内服方:怀牛膝、熟地、枸杞、菟丝子、党参、黄芪、淫羊藿、山药、肉苁蓉、巴戟天、杜仲、山茱萸、茯苓、茯神、炒酸枣仁、炙远志

外用方:白矾、艾叶、苦参,水煎外洗。

7剂药后复诊,患者述出汗症状及其他不适症状明显减轻,再以上方治疗半月,其患告愈。

《诸病源候论》曰:“大虚劳损,肾气不足,故阴冷,汗液自泄。”

阴阳平衡失于和谐,阴泄于外则汗出,肾阳虚则肾中精气封藏、气化功能失职,精气不能升腾上达,反渗于下而形成阴汗。

阴液外泄为汗,阴囊湿冷 —— 年老体虚,脾肾亏虚,肾气不足失其固摄;

小便清长,夜尿频多 —— 肾阳虚弱,膀胱虚寒;

腰膝酸冷,畏寒怕冷 —— 阳虚不能温养全身;

食少纳差,便溏 —— 脾阳虚衰,运化失权;

舌质淡、有齿痕、脉沉迟无力、尺脉尤甚 —— 脾肾阳虚之象。

肉苁蓉、巴戟天、杜仲、淫羊藿 —— 温补肾阳,散寒除湿,强健腰膝;

熟地、枸杞、山茱萸、菟丝子 —— 平补阴阳;

茯苓、党参、炙黄芪、山药 —— 健脾益气,温补脾阳;

茯神、酸枣仁、远志 —— 养心安神;

怀牛膝 —— 补益肝肾,引药下行,直达病所。

诸药相合,共奏温补脾肾、固本培元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汗
阴囊潮湿不发愁,6个中成药,直击6大源头!
阴囊潮湿——舌下留痕
粉丝舌象分析:脾肾阳虚、阴囊潮湿,冷痛的舌象
阴囊潮湿从脾论治,重用「萆薢」,居中央,灌四方
阴囊潮湿,内裤湿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