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法含有李祯的心意六合拳法,又有洛阳刘万仪的心意六合拳法,而且融入了唐大用传唐氏家传枪法。每一动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作身法,以枪法化拳法,以丹田内劲为基础,以内催外,以身法带动肢体,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发出丹田整体内劲。每一出手必含(鸡、熊、鹰、龙、虎、蛇、马、燕、鹞、猴)十大真形及扎枪的底蕴,螺旋划圆,圆中求直、求灵、求变的三角发力,以变劲为其真谛。其拳法内容有:六艺、十大真形、单把、三拳、七膀、七炮、八身、十二大势、四把锤、蝴蝶手等盘法,及洛阳刘万仪传百花将、撩杆腿等陈中盘法。现据恩师水普慈老师传授及本人三十年练功浅见整理出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的八身、十二大势、十大真形、蝴蝶手、单把、四把锤盘法。不到之处望心意六合拳前辈及武林同仁指正。
  心意六合拳的八样身法必须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以作身法,盘出内外六合相合及上下、前后、左右浑身六面整体内劲的基础上,方可盘练变化的八样中节身法的盘练方法。八样身法不是定形的八样身形,身形是静止的而身法是变化的,如手“形”、步“形”是定型的外形,而手法、步法是变化的方法,千万不可把“形”与“法”混为一谈,如此心意六合拳的丹田中节劲的变化也就全失。正如《水氏家传武术谱》曰:“八身:束身、长身、定身、拧身、硪身、回身、蹿剪身、跳跃身。上节不明恐中人之擒拿,中节不明浑身是空,根节不明恐中人之盘跌。”
  
  第一身:束身
  
  一、十字手
  1、盘法:
  口诵:台斯迷(注:伊斯兰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奉真主的命令行使。)每盘一把艺前必须先口诵台斯迷方可开始盘练,以后不再重复。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左右重心应于两脚之间,前后重心则至于脚掌与脚跟之间,双膝微屈,小腹松园,尾闾中正,头顶颈竖(熊有竖顶之能),臀部似夹非夹,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神态自然,平心静气,胸空腹实,沉肩垂肘,舌顶上腭,下颌内收,唇齿轻合,谷道上提,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呼吸顺其自然。两脚心要悬,双目似闭非闭,如垂帘状,双耳似听非听,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所谓不动 ,视自身与草木万物齐同,对外界干扰漠然处之,又如古树生根,虽有风吹雨打,我自静默而立,外形虽然不动,内部却生机益然,生生不已,如是则神光内敛,意不外驰。杂念不生,双目亦可平视,平视前方,但不可执于具体目标,应漠然之,尤不可野视,野视则神疲,且易生杂念,当由杂念不生而心能入静,静到极处,心与虚空大气合为一体,超然物外,物我不分,万物齐同,从而进入天人合一之境,口诵台斯迷,有以一念代万念,认主独主一之意。
  承上势,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
  正如《四典要会》曰: “捧手乃祈主之准佑,以示其呈贡礼而接受恩赏之象也。又以十指对心,以示其用十德,上可以对真主,下可以对我心。”(图1)每盘一把艺前必须先“接嘟哇”,口诵台斯迷,方可开始盘练,以后不再重复。
  承上势,全身放松,侧身而立,心意六合拳盘艺必须侧身而立,受敌面小,左肩领前,左脚在前,前脚虚点地,内扣,前膝裹劲。右脚在后,两脚间相距一脚,重心在后脚右膝屈裹胯,两臂从容下垂,两肘下坠,有护肋之意,双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前,目侧视前方。掌心内含,一手向内,一手向外,有阴阳合之意,或双手,手心同时向内或向外,皆可随心所欲,两膀扣劲,胸微含,腰下塌,谷道上提,心宁气沉,浑身泰然。目先从下向上观,为熊从下向上观天之意,头向后领劲,有熊劲起眉心落玉枕之说。接着以意引气从玉枕起随目从上向下视,有鹰从上向下视地劲意,有鹰劲起玉枕落眉心之说。随目平视前方,劲出眉心有虎视之妙用。此为心意六合拳的熊、鹰、虎三视之不传之内劲之秘。拳经云:“熊观天非观天,鹰视地非视地。”三尖照,六合合,含胸拔背,势如背锅,身如寒冷,呼吸顺其自然(图2)。
  2、呼吸之法
  呼吸顺其自然。
  3、劲意
  此势为水氏心意六合拳起势又称熊出洞、六合势。要求六艺与内外三合相合,为心意六合拳之母势。心意六合拳的千变万化皆从此势开始变化而来,此势有熊的竖颈之本能,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力达于肩、肘、手,有手不离腮,肘不离肋之劲意。
  此为防守之劲意,有蓄而后发,在将动未动之际,不露真意。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是将发未发时谓之动静。”双手在胸有护内外五行之劲意,拳经云:“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两手束拳迎面击,五关之门关得严,左腮手过,右腮手去,右腮手过,左腮手来,手从心内发,捶向鼻前落。”
  4、功用
  常盘可盘出灵活多变而不露形之功用。我不动中视对方的变化,随心所欲的变化,可击敌于防不胜防之中。
  敌如在前起前脚击我前膝,我前脚为虚灵上提,随上后脚用卷地风击敌前胫骨。后手同时从胸向前下方砸击敌胸裆,或向上击下颌,或用肘下斩敌胸。或用崩拳击敌前胸,此势为我十字手在胸,可上下防的同时击敌。
  此为十字手,双手在胸,上下、前后、左右顾击之神用也。《芪氏武技书》曰:“外门入手相交,多失着者,以其有十失,故不能取胜,未交手不能聚气於未然,空腔无物,气发不疾不猛,其一失也。不知两手搁胸下,以顾上、下冲击,二失也。”
  
  二、束身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裹,左脚尖内扣,双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目视前方。移动重心向前,左脚向前上半步,随上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步,同时身向下蹲,双手同时翻拧,左手摩右手臂外侧向上到右腮,掌心向内或向外,右手摩左手臂外侧到前膝外侧,掌心向内,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3)。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利于右脚向前上步,以身带步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蹬右脚步成弯套弯,右手从下向上到左腮,左手从上向上到左膝,身在一束、一展中以身带步,以身催手的变化,三尖照、六合合,目视前方。以上盘法可走直角、三角、S形、圆形、四方、八方成不定法的一束一展来回盘练(图4)。
  2、呼吸之法
  恩师水普慈在传艺时讲:“呼吸之法为心意六合拳不传之秘,盘心意六合拳者,必须要明每一把艺的呼吸之法,如不明白,盘一生也不可能盘出心拳内劲来。”拳经云:“尝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气主于一,何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吸则为阴,呼则为阳。主乎静者为阴,主乎动者为阳。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行而为阳,阳气下行即为阴;阴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行即为阳,此阴阳之分也。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为阳,浊者为阴。而要之阳以滋阴。浑而言之统为气,分而言之为阴阳。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口不能无呼吸,鼻不能无出入。而所谓对待循环,不易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实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为拘拘焉。”
  束身时吸气,以意引气,从下丹田,会阴,长强--->命门--->夹脊--->玉枕--->百会,同时百会上提,目视上方,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颔内收。移动重心向前时呼气,以意引气从百会经印堂--->人中--->承桨--->膻中--->至气沉下丹田,吸为虚,呼为实,盘时动作、呼吸、意念三者合一进行,不可散乱。拳经云:“抱六合,无散乱,气行全身得自然。”《水氏家传武术谱》云:“吸在海底呼在天,呼吸二字紧相连,有人解开呼吸理,打遍天下是真拳。”也即是《赤凤髓》中所说:“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医学之气,为任脉升,督脉降,而武术之气,是督脉升,任脉降。此即《无根树》曰:“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苌氏武技阴阳入扶论》曰:“练形不外阴阳,阴阳不明,从何练起,仙经之督脉,行于背之当中,统领诸阳经,任脉行于腹之当中,统领诸阴经,故背为阳,腹为阴,二经下交会阴,上会龈交,一南一北,如子午相对,又如坎卦居北之正中,离卦居南之正中,一定不易也,俯势为阴势,却是入阳气益督脉,领诸阳经之气,尽归于上之前也,俯势为阴势,却是入阴气,益任脉,领诸阴经之气,尽归于上之后也。”
  《苌氏武技 聚精会神气力渊源论》曰:“聚之之法,惟将谷道一撮,玉茎一收,使在下之气尽提于上,而不下走,采天地之气,尽力一吸,使在上之气,尽归于下,而不上散,下上凝合,团聚中宫,则气聚而精凝,精凝而神会,自然由内达外,无处不坚硬矣。即南林处女气谓内实精神之说也。但须练之于平时,早成根蒂,方能用之当前,无不坚实。不然,如炮中无硝磺,驽弓无弦箭,满腔空洞,无物可发,欲求勇猛疾快,如海倾山倒,势不可遏,必不能也。此练形练气之最紧要者。”
  《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通关决》曰:“通关一法,非驾阴阳二跷不行。阴阳二跷,乃水之河车,火之轮车,一身气道之枢纽。阴跷起,则后三关可直冲顶;阳跷驾,则前三关可直贯注底。翻阴跷、翻阳跷时,气又可翻下逆上。分而言之,阴跷起于根,举于足。阳跷起于肩,驾于手。合而言之,阴阳跷皆起于足,应于手。阴跷起则任督通,阳跷驾则鹊桥、尾闾应。阴阳跷上下交应,则吸可到底,呼可至巅。上下顺逆,错综变幻,如意运行,辘轳转而玉环活,气通关窍无阻滞,亦无障蔽。”
  以后呼吸运行路线相同不再重复。
  3、劲意
  重在盘练出我浑身的束、蹲、裹劲,只有束的很,蹲的低,裹的紧,方可发出整体内劲。如射箭只有把弓拉的满,方发出的箭射的远,正如拳经云:“就如旦,去如箭,打倒人还嫌慢,熊出洞,虎离窝,勇似穿山过大江。”《水氏家传武术谱》曰:“何为束劲,忽大忽小,高低无定形,如前后稍拳,望眉斩,七星拳等,即是用束劲的功夫。何为裹劲,如包袱裹物,四下密不露出,如反背裹边炮,十字横,左右裹等。”此势重在全身上、中、下在动中变,浑身裹为一体,敌无外可击之劲之劲意。此劲重在一束、一展中练出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劲的整体,不发则合,一发不可收势。正如拳经云:“束展二字一命亡。”
  4、功用
  常盘可盘出六合合,三尖照,浑身六面劲整体劲合二为一,束为一团,在击敌时一发而无不发之妙用。
  敌如用拳击我,我移动重心向前,左肩变右肩化敌之击,同时上右脚、右手击敌前胸,在一束、一展中击敌于无还手之力。
  
  三、按把
  1、盘法
  承上势鸡腿,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脚虚灵,左膝裹劲,左手平胸,五指揸开,掌心内含,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端微内扣,虎口撑圆,此掌可使全手贯气,形成气贯四梢。重心前移,以身带步,利于右脚向前上步。左脚向前半步,随上右脚向前过左脚,摩胫踩出,内扣,左膝弓,右膝蹬直。右手从后向前起时钻拧为横起叠到左手上时,双手同时下按、捋、带、拽肘心必须向上,起手半圆,落手半圆,在上右脚时吸气,目从下向上视,双手向下按时目从上向下视,步成前膝弓,脚趾抓地,两腿在一条直线上,左膝内裹,脚内扣,右脚在后为支撑向前蹬,足跟落地,足掌全部来贴地面,从左到右脚跟为一笔挺直的倾斜直线,左脚有脚打踩意不落空,右脚有消息全在后脚蹬。此为心意六合拳的强有力进攻性步法。有如墙壁快倒时用一长木头斜着支撑墙壁,心意六合拳称牮柱步。
  双手从上向下按、拽、捋、带到裆前,步可成牮式,上右脚半步,弯套弯也可,双手下按到裆前,目前视,在双手下按时,头领身,而形成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以胯催身,肩催肘,肘催手而按下,按下时双手可相叠成一前、一后,手不过膝,三尖照,六合合,目视前方(图5)。
  2、呼吸之法:
  手向上时吸气,双手向下按时呼气。
  3、劲意
  起右手时以意引气从下丹田到中丹田至上丹田,这样动身时意到、气到、力到,内气在身鼓荡,内气可从身而达肩,以意引气从肩井穴到肘曲池穴达手劳宫穴,这样意到、气到、力到,内劲在上肢鼓荡方可发出整体内劲,从身中节达手的梢节,此为心意六合拳的中节达梢节,加上下节的上、下贯为一气,此为中上节的六窍开启不传之秘。这样可打开肩、肘、手关节缝,也可拔拉长筋膜肌腱的伸筋拔骨,使气血顺达至梢节,掌指有力,运用两膀臂时灵敏快速有力,应敌时屈伸灵活自如。盘练时必须肩松,肘坠裹,含胸拔背,意气合一,三尖照,六合合,双手有按、撕、捉、拿之劲。
  双肘在肋有按摩内五脏六腑之劲意,双手在向下按时有恨天无把之劲意。《水氏家传武术谱》曰:“起於鹰爪,落于虎爪,鹰捉起抽按绝,批山影背守山,上打按绝,下打起蹦,高来低迎,低来攒劲裹胯。”
  4、功用
  常盘可盘出中、上节劲的贯为一气,及出手如锉,回手如钩的心意六合拳技击精髓,出手如锉,回手如钩重在内劲的变化而不在外形。
  敌如击我中盘,我左手可从下向上起横钻化敌之击,同时向上用手起钻劲击敌下颔,在动中发力,击敌于无防备之中。
  此手如对方击我上盘,我可左手向后下按、捋、带、拽敌之击,同时身向后坐,为蓄劲,为束,接着长身而起,如箭之发,在一束、一展之中把敌放出,有“束展二字一命亡”之神用。
  敌如双手同时击我,我双手下按敌之击,同时束身,随起身,浑身齐到,用双推把从下向上把敌放出,正如拳经云:“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对方如用脚击我上、中盘,我一束身,双手或单手按、捋、敌脚,束身,接着起身用冲天炮,击敌下颔,同时上右脚踩敌中门,落脚,双手下斩敌裆。
  
  四、虎扑
  1、盘法
  承上势按把,重心在左,牮柱步,右脚退半步,随左脚后退半步,重心后移,吸气、束身,目前视。接着右脚蹬,头领身而身催肩,肩催肘而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双手从下向斜上方一抖而出,重在以身催手,千万不可成手带身,虎扑是从下向前上斜方扑出而非从上向下的扑出,望习者千万要明白这一点,否则就失去心意六合拳虎扑之真谛。扑出时劲出眉心向前视,同时口发“噫”声,三尖照、六合合(图6)。
  2、呼吸之法
  后退束身时吸气,向前扑出时呼气。
  3、劲意
  先束身蓄劲,而后展身而起向前上方扑出,有如洪水决堤,势不可挡,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势势不离虎扑。”只有束的很,方能发出虎扑勇猛。双腿屈有利于下肢的蓄劲,身屈利于中节的蓄劲,上肢肘屈利于上肢的蓄劲,此为心意六合拳的弯套弯之上、中、下三节之套弯的屈,在屈中求直,三角发力方可发出虎扑之整体内劲。如认为单一的双手扑出就差远了,那只是外形的虎扑,习者千万要区分开,心意六合拳是以找劲为宗旨,万不可在形中求而失去劲之妙。
  4、功用
  常盘可使浑身齐到之整劲,敌如用拳击我上盘,我可双手下按、捋对方之手,重心后移,接着展身而起,浑身齐到,双手从下向上扑击敌胸下颔,脚踩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功用击敌于防不胜防之中。
  敌如用拳击我中盘,我双手一带,捋化敌之击,同时束身蓄劲接着展身而起,双手从下向斜上方击敌,下用刮地风击敌胫骨,敌一惊先失去平衡,我踩中门双手,下斩敌裆,敌无还手之力,一击必中。
  敌如用脚击我中部,我双手从上向下按敌之击,同时束身蓄劲,接着展身而起用横拳击敌胸,或用手击敌大腿根部,使敌击出的脚无力而我制其根节,因为起脚发力点在脚而根在大腿根。
五、雷声
  1、盘法
  承上势虎扑,同时左脚前踩,有脚打踩意不落空,右脚随追蹬半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三尖照,六合合,双手从上向上按,以丹田的一起一落催动肢体打出虎扑,同时口发“噫”声,此与按把、虎扑、雷声为心意六合拳的三盘落地,一般收势时皆用上此势。
  盘习时必须按把、虎扑、雷声合一进行,中间不可间断,要一气呵成,整理时为了让读者明白手、足、身的配合故分段注释。六艺可一艺一艺的盘练,或六艺合为一艺盘练,如鸡腿有十字手、鸡腿、按把、虎扑、雷声、收势。而且任何一艺可组成单把、套路来盘练,如鸡腿可配合龙身、为十字手、鸡腿、龙身、按把、虎扑、雷声收势。另外,五艺可以此类同不再重复,而且可任何一艺可走四面八方圆、三角、S形等,重在习者在定法中体悟出六艺的不定法内涵。可随心所欲,得心就手,三翻九转成一体,以一艺化六艺,六艺合为一艺,达到每一动必含六艺之内涵。
  2、呼吸之法
  身向前时吸气,向下时呼气。
  3、劲意
  此为习拳收势,同时发“噫”声,重在丹田的滚动方可发出雷声,而不是故意所发,故意所发的声为散气,而丹田气足所发的为气聚所发,短粗宏亮,此雷声源于丹田,鼓荡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摄敌之心。拳谱云:“震万物者莫过于速雷。奇人千古仗先声,声里威风退万兵,就是痴情神不怕,速雷震荡亦应惊。”
  4、功用
  常盘可打开人体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从而祛病延年。日久功深在实战中我可先声夺人,“噫”声到而手脚齐到击敌于无防之中。而且可把练拳时胸中横逆之气息全部吐出,不致气郁结胸腔而有气血失调,造成内伤,有损身体,故一般练心意六合拳者收势皆发雷声收势。
  
  第二身、长身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长身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双手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双手同时向下翻拧摩胸到腹,同时束身随以身带步,上右脚向前,过左脚踩出,追蹬右脚半步,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左手从上向下到右腮,右手向裆下按劲,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7)。
  承上势,随移动重心向前,上右脚过左脚,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右手从下向前上方,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挑出,长身而起,左手成右手向裆下按劲,两手有如撕物一般,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8)。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双手同时向下翻拧摩胸到腹,同时束身随以身带步,上右脚向前,过左脚踩出,追蹬右脚半步,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右手从上向下到左腮,左手向裆下按劲,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9)。
  承上势,随移动重心向前,接着上左脚过右脚,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左手从下向前上方,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挑出,长身而起,右手向裆下按劲,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0)。
  2呼吸之法
  束身时吸气,长身而起时呼气。
  3、劲意
  长身的劲意必须以束身为基础,无束身不可能而长身,束身为阴为熊的守势,而长身为阳为鹰的攻势。正如拳经云:“起前手如鹞子躜林,须束翅束身而起,催后手如燕子取水,往上翻长而落。”
  此长身的劲意重在以身带步,以身催手的一束、一长的身法,变化成不同方向的起、落,进、退变化。有恨地无环的劲意。此把劲意方向是由下向上长身而起,又称起把,它的发力意象是与地心争力,犹昔日楚霸王力量盖世若地有环可将地一提而起,抛向天空,浑身从低的束身,突然长身而起,如同双手紧抓大地之环猛然发力。久习应敌时对方有如突遭山崩地裂之感,但必须以丹田催身,身带步,身催手,同时发雷声,内动外随,气随声发,蹬腿展腰,周身齐到为其正方。
  4、功用
  常盘长身而起,可达到浑身齐到之用,在击敌时击敌于洪水决堤,势不可挡之感。敌如用拳击我,我一束身,接着长身而起,脚踩中门,双拳从下向上打一把展身而起之劲,双拳击敌胸,敌必倒。
  敌如脚击我中部,我束身化敌之击,接着长身而起,浑身用上右脚踩敌中门,用右手从下向上撩击敌裆,或崩拳击胸或用冲天炮击敌下颌。脚踩敌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功用。敌必后仰,我借对方后仰之劲,击敌必倒。
  敌如用右拳击我中部,同时左脚刮地风击我左胫骨,我向右一束身,化敌之击,接着向左上步长身而起,浑身齐到,用双拳斩敌前胸或裆,脚踩中门击之。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三身、定身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定身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十字手侧身而立,右膝屈,左膝内裹,左脚内扣,双手在胸十字交叉。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步,上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步,同时束身随长身而起,上右脚向前过左脚踩出,步成牮住步或弯套弯,右手从下向前上方,崩出或挑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1)。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步,上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步,同时束身随长身而起,上右脚向前过左脚踩出,步成牮住步或弯套弯,右手从下向前上方,崩出或挑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2)。
  以上盘法可走直角、三角、S形、四面、八方或圆形,随心所欲的变化成不定法的盘法。
  2、呼吸之法
  移动重心时吸气,蹲身时呼气。
  3、劲意
  步随身,以身带步,步的阴阳虚实的移动重心,重在身、步、手、上、中、下三节合的随顺之劲意。古人云:“头圆象天,足方象地。静如山岳,有磐石之稳;动如舟楫无倾倒之忧,如地之镇静,而难摇也。”其用法有虚实,有两脚一虚一实者,有两脚前虚而后实,后虚而前实者,有左虚右实者,有右虚而左实者,有一脚虚而实者。总之不实则不稳,全实则动移不利而有倾倒之患,不虚则不灵,全虚则轻浮不稳,而有摇愰之忧虚实相济方得自然之妙。从上看出定身法之劲意在于身、步、手的上、中、下合一随顺,在盘拳练艺时的重要性,如有一处不随不顺就会引起全身的不稳而引左歪右斜之病。正如《水氏家传谱》曰:“打拳身病,弯腰躬脊不为能,低头涣眼都是病。”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浑身整体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的动中稳,而静中如磐石的移动重心,使对方看不出重心无法击之,我在不停的移动重心、阴阳虚实变化身法中击敌重心,一击必中。正如古人云:“能屈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炫耀如三光。察为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直有上法,动以处静有借法,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
  敌如用拳击我中部,我左肩变右肩,在动中化敌之击。敌击不中,我右手与右脚齐上,向前上方击敌下颌或胸,脚踩敌中门,敌必后仰,随之借对方之力击敌于无还手之力,可见借法的妙用,重在动中发力。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四身:拧身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拧身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双手十字在胸交叉,目前视。移动重心向前,双手随向下摩翻拧到裆前。接着以身带步向前拧身,在一束身同时身向内拧,如火烧身右胯与右肩一般向前拧出,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止方拧出,手心向后拧成手心向外前上方,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3)。
  承上势,随追蹬右脚半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右脚上时,手拧翻成向前下方,以身的拧回带动手的拧回,出时以身拧出催肩、肘、手而出,回时以身带肩肘手而回拧,此为身的起横落顺,而手心随之,三尖照,六合合(图14
以上盘法可走三角、直线、S线、四面、八方,总之随心所欲成不定法的盘法为妙。
  2、呼吸之法
  拧出时吸气,拧回时呼气。
  3、劲意
  如同扎大枪,用浑身之劲把大枪拧出,从身到肩、肘、手至枪杆到枪尖无处不是螺旋的拧劲而出。拧回时是以身带肩,肩带肘,肘带手,手带枪的翻拧而回。有起横落顺,起钻落翻之劲意。正如拳经云:“出手如锉,回手如钩,手如锥,起要横,落要顺,打要连,气要催,躜身平进中间,手起似虎扑,脚起不落空,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起不起何同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望高,高中望低,起落二字重与心齐。”心意六合是以枪法化拳法,故每一出手必含扎大枪的底蕴。拳经云:“将枪法化拳法,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名其拳曰六合。”
  4、功用
  常盘可盘出,出手如锉、回手如钩,手如锥的妙用,但它不是外形的出手如锉而是内劲的拧旋,在实战中出手螺旋划圆,化敌之击,同时动中发力击中对方,一般的拳法是一手挡再手打,心意六合拳每一出手是螺旋划圆,圆中求直,三角发力,化打合一,拧身的妙用。
  敌如用左脚击我上盘,我右手,右脚从下向前上方拧身而起,螺旋划圆化敌之击,重在用肘的拧化而手击对方下颌,动中一次性发力。
  敌如击我中盘,我用拧身,从内向外化敌之击,同时手用崩拳击敌前胸。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五身:硪身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硪身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双手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利于上右脚向前上步,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步成弯套弯。双手在胸十字摩身向下,从腹向前上拧出,右手从右向前,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下斩出,左手随右手向后,两手有二争之力,同时向下斩砸,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身蹲束为一体(图15)。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利于上右脚向前上步,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步成弯套弯。双手在胸十字摩身向下,从腹向前上拧出,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左手向下斩出,右手随向后,两手有二争之力,同时向下斩砸,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身蹲束为一体(图16)。
  2、呼吸之法
  移动重心时吸气,向下斩砸时呼气。
  3、劲意
  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从后向前下方整体砸斩,有恨天无把之劲意。一落一起、一束一展、一开一合的身体三弯相套,以身弯带动臂腿的上、中、下三节,在弯的基础上。如龙之三折身的蓄劲,而后长身而起,以身带步,以身催手,方可发出心意六合拳的整体内劲。拳经云:“夫所谓一者,从首项至足底,内而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肉皮肤,五官四肢百骸,相联为一贯之者,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夫而后官骸,肢节自有通贯,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体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矣。”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我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以身带步,以身催手的心意六合拳整体内劲之妙用。在实战中可随心所欲,以身的弯带动上下肢的弯而蓄劲同时化敌之击,展身而起击敌如虎之扑羊,勇猛无比。
  敌如用拳击我中部,一束身化敌之击,接着展身而起,从上向前下方斩敌前胸,脚踩中门,手身同时向下斩,敌必倒。
  敌如用拳击我上部,同时下用刮地风击脚左胫骨,我左脚上抬向侧门踩出,化敌之下击,左手向上翻化敌之上击随进身,脚踩中门,右拳从后向前下方斩敌胸或裆,落步有起根拔节的功用,浑身下斩,击敌于无力阻挡之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六身:回身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回身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右膝屈,重心在右,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双手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右脚向前踩出,随上右脚成牮柱步或弯套弯。重心在前,双手十字在胸摩腹到裆,双手同时从腹向斜前方推出,双手拇指相扣,左手扣右手,或双手平推出,目视前方,三尖照、六合合(图17)。
  承上势,重心在左,右胯向前转,以胯的动带动,右脚向后以回到左脚中间,脚尖点地,脚跟竖起,同时右手从上向下后划圆到后胯外侧,左手随身向后转从上向后转划半圆到后腮,五指向上掌心向内,此把重在以身为中轴以胯的转带动身的回身,向背后,目视前方,三尖照,六合合(图18)。
  2、呼吸之法
  上前时吸气,回身时呼气。
  3、劲意
  在于以身胯带动步与肩的回转身之劲意。以身胯转动回身,疾快灵活而不滞,胯身一动而肩肘手必随之,形成回身之法。如火烧胯,右脚必转回而上前胯,以左胯带动身,身带动肩,肩带动肘形成三尖照、六合合的上、中、下贯为一气整体而动的劲意。可回身同时顾我后及左右的劲意,因身在转旋拧之中,对方一击我圆可随心化击。正如拳经云:“至于反身顾后,后即前也,侧顾左右,使左右无敢当我,若反身顾后,顾其后而不觉其为后,侧顾左右而左右亦不觉,其为左右矣。总之机关在眼,变化在心,而握其者要者,刚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命令而能行矣,身而却百骸莫不冥然而处矣,身法顾可置而不论乎?”
  4、功用
  常盘,可顾我左右及前、后的功用,我在动中变,变中打,打中顾的顾打合一之妙用。如前有敌击我,我侧身,右手化敌,在化中打,同时后有敌击我,我右手化敌,而左手成右手,右手随以胯带身,转回顾后,右手化敌之击,左手随左脚向前踩出同时崩击敌左脚。
  如敌前击我中部,左手化敌之击,同时后有敌击我,我右手变左手化敌,同时上右手击裆。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七身:蹿剪身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蹿剪身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腿,右膝屈,左膝裹,左脚尖内扣,双手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右脚向前上步,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在上步同时,在胸摩内五行向下翻转,随向前上方拧蹿剪而出,蹿剪出时以身带步,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向前蹿剪出,如同我前手托枪,后手从下向前上方扎出一般,一扎一收,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步成套弯时重心在后(图19)。
  承上势,侧身而立,重心在左腿,左膝屈,右膝裹,右脚尖内扣,双手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左脚向前上步,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在上步同时,在胸摩内五行向下翻转,随向前上方拧蹿剪而出,蹿剪出时以身带步,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向前蹿剪出,如同我前手托枪,后手从下向前上方扎出一般,一扎一收,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步成套弯时重心在后(图20)。
  2、呼吸之法
  移动重心时吸气,向前展出时呼气。
  3、劲意
  以身带步,以身催肩至肘手的向前上方整体蹿剪而出,有恨地无环之意。先有束身的蓄劲,而后浑身向斜前方蹿剪而出,随浑身向下方齐落。追蹬后脚时以身带回前冲之劲,形成一束一起,一落一回的心门起落如水之翻浪劲。正如拳经云:“起落之法,起是去也,落是打也,如水之翻,落为水之浪。心要动,内要提,外要随起要横,落要顺,打要进,气要催,躜身平进中间,手起似虎扑,脚起不落空。”此式重在打一把起落的浑身齐蹿剪向前催毁对方的斗智,击敌于无还手之力之劲。正如拳经云:“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静如山岳,动则崩翻,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卷地风,五行一发响雷声,拳动雷动风响山林。”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浑身齐起、齐落而击敌之妙。敌如击我我一束身蓄劲,随展身而起向斜前方,浑身齐到,如虎之扑羊,一击必中。
  敌用拳击我中部,我左手化敌之击,随上右脚向前蹿剪而出,用横拳,从下向斜上方击敌前胸,脚踩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功用。我在动中发力,借对方后仰之劲,从下向斜上方击敌。敌如退步化之,我随追上右脚刮地风,落步踩敌脚面,右手用崩拳击敌胸,敌必生伤。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八身:跳跃身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跳跃身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利于上右脚向前上步,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步成弯套弯。双手在胸十字摩身向下,从腹向前上拧出,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左手向下斩出,右手随向后,两手有二争之力,同时向下斩砸,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身蹲束为一体(图21)。
  承上势,右腿随转拧身,右或左,以胯带身向右移动重心,利于左脚变化,左脚随跳起,向左或右转身,但脚不可离地太高,向前进步时要低,向后退步时稍高一点,两手上下如撕牛皮筋一般,同目视前方,三尖照,六合合(图22)。
  2、呼吸之法
  过右脚时吸气,上左脚时呼气。
  3、劲意
  以身带步,移动重心,两脚来回灵活多变。重心在后移向前利于右脚向前上步,右脚以胯带步,步向前上而身催肩,肩催肘,而手必随之,形成肩与胯合,膝与肘合,肘足与手合的外三合之劲意。外三合一合即形成三尖照,六合合,上下、前后、左右、六面整体内劲一合无不合的劲意。
  此势的前进、后退,皆以胯身中节劲而带动下肢及上肢的变化,浑身在不停的螺旋运动,对方一击可随意化击。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我以胯身的动,带动手足的动及催动上肢的动,有打顾合一的妙用。
  敌如在前击我中部,我重心前移,利于右脚向前踩出,左手化敌上右脚踩敌中门,随跳左脚变右脚向前击敌左胫骨。
  常盘可盘出我身法的前后、左右、进退灵活多变,在螺旋运动中敌无法击中于我,可在螺旋运动中顾中打,打中顾,顾打合一,动中发力,猛勇无比,击敌于防不胜防中,必倒也。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心意六合拳的十二势,为心意六合拳重要十二把不同劲力的变化盘法,而非指外形的单把盘法。十二大势必须在六艺、八身、的基础上,上、中、下贯为一气,以浑身整体内劲来找劲。内劲需要在十二种非固定的,不同变化的外形中找出,盘练内涵乃是十二把不同劲力的变化。正如拳经云:“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一本者何?心之灵也,万殊者何?形之变也。最重要者前后各六势,前六势劲硬,后六势劲软,由浅而入深,由显入微之意也。一势变为十二大势,十二大势仍为一势,且有刚柔之分,刚者在先,固征其翼,柔者在后,尤寄其妙。”《水氏家传武术谱》曰:“十二大势体贴打,日深年久妙自出,有钱难买精灵战。研变拳势,拳势虽有十二大名色,细体贴只打五个劲法。硬开者如前六势之刚劲,柔开者如后六势之柔劲。”从上可以看出十二大势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现根据恩师所授及本人练功浅见,整理出十二大势的定法盘法,望习者在定法的外形,重在从外形中悟出不同变化的内涵,方不失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之真谛。
  
  第一大势:单起手
  
  一、十字手
  1、盘法:
  口诵:台斯迷(注:伊斯兰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奉真主的命令行使。)每盘一把艺前必须先口诵台斯迷方可开始盘练,以后不再重复。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左右重心应于两脚之间,前后重心则至于脚掌与脚跟之间,双膝微屈,小腹松园,尾闾中正,头顶颈竖(熊有竖顶之能),臀部似夹非夹,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神态自然,平心静气,胸空腹实,沉肩垂肘,舌顶上腭,下颌内收,唇齿轻合,谷道上提,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呼吸顺其自然。两脚心要悬,双目似闭非闭,如垂帘状,双耳似听非听,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所谓不动,视自身与草木万物齐同,对外界干扰漠然处之,又如古树生根,虽有风吹雨打,我自静默而立,外形虽然不动,内部却生机益然,生生不已,如是则神光内敛,意不外驰。杂念不生,双目亦可平视,平视前方,但不可执于具体目标,应漠然之,尤不可野视,野视则神疲,且易生杂念,当由杂念不生而心能入静,静到极处,心与虚空大气合为一体,超然物外,物我不分,万物齐同,从而进入天人合一之境,口诵台斯迷,有以一念代万念,认主独主一之意。
  承上势,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思赏之意。
  正如《四典要会》曰:“捧手乃祈主之准佑,以示其呈贡礼而接受恩赏之象也。又以十指对心,以示其用十德,上可以对真主,下可以对我心。”每盘一把艺前必须先“接嘟哇”,口诵台斯迷方可开始盘练,以后不再重复。(图1)
  承上势,全身放松,侧身而立,心意六合拳盘艺必须侧身而立,受敌面小,左肩领前,左脚在前,前脚虚点地,内扣,前膝裹劲。右脚在后,两脚间相距一脚,重心在后脚右膝屈裹胯,两臂从容下垂,两肘下坠,有护肋之意,双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前,目侧视前方。掌心内含,一手向内,一手向外,有阴阳合之意,或双手,手心同时向内或向外,皆可随心所欲,两膀扣劲,胸微含,腰下塌,谷道上提,心宁气沉,浑身泰然。目先从下向上观,为熊从下向上观天之意,头向后领劲,有熊劲起眉心落玉枕之说。接着以意引气从玉枕起随目从上向下视,有鹰从上向下视地劲意,有鹰劲起玉枕落眉心之说。随目平视前方,劲出眉心有虎视之妙用。此为心意六合拳的熊、鹰、虎三视之不传之内劲之秘。拳经云:“熊观天非观天,鹰视地非视地。”三尖照,六合合,含胸拔背,势如背锅,身如寒冷,呼吸顺其自然。(图2)
  2、呼吸之法
  呼吸顺其自然。
  3、劲意
  此势为水氏心意六合拳起势又称熊出洞、六合势。要求六艺与内外三合相合,为心意六合拳之母势。心意六合拳的千变万化皆从此势开始变化而来,此势有熊的竖颈之本能,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力达于肩、肘、手,有手不离腮,肘不离肋之劲意。
  此为防守之劲意,有蓄而后发,在将动未动之际,不露真意。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是将发未发时谓之动静。”双手在胸有护内外五行之劲意,拳经云:“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两手束拳迎面击,五关之门关得严,左腮手过,右腮手去,右腮手过,左腮手来,手从心内发,捶向鼻前落。”
  4、功用
  常盘可盘出灵活多变而不露形之功用。我不动中视对方的变化,随心所欲的变化,可击敌于防不胜防之中。
  敌如在前起前脚击我前膝,我前脚为虚灵上提,随上后脚用卷地风击敌前胫骨。后手同时从胸向前下方砸击敌胸裆,或向上击下颌,或用肘下斩敌胸。或用崩拳击敌前胸,此势为我十字手在胸,可上下防的同时击敌。
  此为十字手,双手在胸,上下、前后、左右顾击之神用也。《芪氏武技书》曰:“外门入手相交,多失着者,以其有十失,故不能取胜,未交手不能聚气於未然,空腔无物,气发不疾不猛,其一失也。不知两手挌胸下,以顾上、下冲击,二失也。”
  
  二、单起手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重心在右,侧身而立,右膝屈,左脚尖内扣,左膝内裹劲双手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利于右脚灵虚之变化,随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追蹬右脚半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步。同时双手十字在胸向内翻拧摩身到裆前。接着长身而起,右手从下向上拧翻而起,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螺旋拧出,起手掌心向下随拧出时成掌心或拳心向上,左手向下或斜方相反拧,两手形成二争之拧劲,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3)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利于左脚灵虚之变化,随上左脚过右脚向前踩出,追蹬左脚半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步。同时双手十字在胸向内翻拧摩身到裆前束身。接着长身而起,左手从下向上拧翻而起,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螺旋拧出,起手掌心向下随拧出时成掌心或拳心向上,右手向下或斜方相反拧,两手形成二争之拧劲,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4)
  2、呼吸之法
  束身时吸气,起手时呼气。
  3、劲意
  浑身束为一团,接着长身而起,以身的拧转催动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上方或斜上方而起,有恨地无环之劲意。重在打一把提劲。正如《水氏家传武术谱》曰:“有起有落,曲而非曲,直而非直,谓之起手,起前手如鹞子攒林,须要束翅,束身而起,催右手如燕子取水,往上翻,长身而起为单手之法也。”
  单起手的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可把全身上、中、下的筋骨旋拔长,拉开,从而增加浑身的伸筋拔骨之劲意,步的变化是左脚变右脚,右脚变左脚,两脚一虚一实,一阴一阳的不停地移动重心,使敌无法看出我的重心而无法击。
  4、功用
  常盘单起手不但有把浑身三关九节的关节缝拨开拉长,而且可对身体关节的陈年旧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敌如在前用左拳击我,我左手化敌之击,同时右手从后向前崩击敌胸或下颌,下用刮地风,落步踩敌中门。
  敌如用右手击我,我左手内裹化敌,同时右手用单起手击敌胸或下颌,上右脚踩敌中门。敌为了保持平衡后仰,我借对方后仰之势打一把横拳击敌裆或胸。
  敌如用右脚击我,我移动重心向侧门,左肩变右肩,右肩变左肩,随上右脚向横即敌裆踩,敌必起根拔节,我用起手向横侧击敌,我为横敌为直,以横击直,为劲的变化也。
  
  三、按把
  1、盘法
  承上势鸡腿,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脚虚灵,左膝裹劲,左手平胸,五指揸开,掌心内含,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端微内扣,虎口撑圆,此掌可使全手贯气,形成气贯四梢。重心前移,以身带步,利于右脚向前上步。左脚向前半步,随上右脚向前过左脚,摩胫踩出,内扣,左膝弓,右膝蹬直。右手从后向前起时钻拧为横起叠到左手上时,双手同时下按、捋、带、拽肘心必须向上,起手半圆,落手半圆,在上右脚时吸气,目从下向上视,双手向下按时目从上向下视,步成前膝弓,脚趾抓地,两腿在一条直线上,左膝内裹,脚内扣,右脚在后为支撑向前蹬,足跟落地,足掌全部来贴地面,从左到右脚跟为一笔挺直的倾斜直线,左脚有脚打踩意不落空,右脚有消息全在后脚蹬。此为心意六合拳的强有力进攻性步法。有如墙壁快倒时用一长木头斜着支撑墙壁,心意六合拳称牮柱步。
双手从上向下按、拽、捋、带到裆前,步可成牮式,上右脚半步,弯套弯也可,双手下按到裆前,目前视,在双手下按时,头领身,而形成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以胯催身,肩催肘,肘催手而按下,按下时双手可相叠成一前、一后,手不过膝,三尖照,六合合,目视前方。(图5)
  2、呼吸之法:
  手向上时吸气,双手向下按时呼气。
  3、劲意
  起右手时以意引气从下丹田到中丹田至上丹田,这样动身时意到、气到、力到、内气在身鼓荡,内气可从身而达肩,以意引气从肩井穴到肘曲池穴达手劳宫穴,这样意到、气到、力到、内劲在上肢鼓荡方可发出整体内劲,从身中节达手的梢节,此为心意六合拳的中节达梢节,加上下节的上、下贯为一气,此为中上节的六窍开启不传之秘。这样可打开肩、肘、手关节缝,也可拔拉长筋膜肌腱的伸筋拔骨,使气血顺达至梢节,掌指有力,运用两膀臂时灵敏快速有力,应敌时屈伸灵活自如。盘练时必须肩松,肘坠裹,含胸拔背,意气合一,三尖照,六合合,双手有按、撕、捉、拿之劲。
  双肘在肋有按摩内五脏六腑之劲意,双手在向下按时有恨天无把之劲意。《水氏家传武术谱》曰:“起於鹰爪,落于虎爪,鹰捉起抽按绝,批山影背守山,上打撅扌绝 伏身,下打起蹦钻地,高来低迎,低来攒劲裹胯。”
  4、功用
  常盘可盘出中、上节劲的贯为一气,及出手如锉,回手如钩的心意六合拳技击精髓,出手如锉,回手如钩重在内劲的变化而不在外形。
  敌如击我中盘,我左手可从下向上起横钻化敌之击,同时向上用手起钻劲击敌下颔,在动中发力,击敌于无防备之中。
  此手如对方击我上盘,我可左手向后下按、捋、带、拽敌之击,同时身向后坐,为蓄劲,为束,接着长身而起,如箭之发,在一束、一展之中把敌放出,有“束展二字一命亡”之神用。
  敌如双手同时击我,我双手下按敌之击,同时束身,随起身,浑身齐到,用双推把从下向上把敌放出,正如拳经云:“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对方如用脚击我上、中盘,我一束身,双手或单手按、捋、敌脚,束身,接着起身用冲天炮,击敌下颔,同时上右脚踩敌中门,落脚,双手下斩敌裆。
  
  四、虎扑
  1、盘法
  承上势按把,重心在左,牮柱步,右脚退半步,随左脚后退半步,重心后移,吸气、束身,目前视。接着右脚蹬,头领身而身催肩,肩催肘而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双手从下向斜上方一抖而出,重在以身催手,千万不可成手带身,虎扑是从下向前上斜方扑出而非从上向下的扑出,望习者千万要明白这一点,否则就失去心意六合拳虎扑之真谛。扑出时劲出眉心向前视,同时口发“噫”声,三尖照、六合合。(图6)
  2、呼吸之法
  后退束身时吸气,向前扑出时呼气。
  3、劲意
  先束身蓄劲,而后展身而起向前上方扑出,有如洪水决堤,势不可挡,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势势不离虎扑。”只有束的很,方能发出虎扑勇猛。双腿屈有利于下肢的蓄劲,身屈利于中节的蓄劲,上肢肘屈利于上肢的蓄劲,此为心意六合拳的弯套弯之上、中、下三节之套弯的屈,在屈中求直,三角发力方可发出虎扑之整体内劲。如认为单一的双手扑出就差远了,那只是外形的虎扑,习者千万要区分开,心意六合拳是以找劲为宗旨,万不可在形中求而失去劲之妙。
  4、功用
  常盘可使浑身齐到之整劲,敌如用拳击我上盘,我可双手下按、捋对方之手,重心后移,接着展身而起,浑身齐到,双手从下向上扑击敌胸下颔,脚踩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功用击敌于防不胜防之中。
  敌如用拳击我中盘,我双手一带,捋化敌之击,同时束身蓄劲接着展身而起,双手从下向斜上方击敌,下用刮地风击敌胫骨,敌一惊先失去平衡,我踩中门双手,下斩敌裆,敌无还手之力,一击必中。
  敌如用脚击我中部,我双手从上向下按敌之击,同时束身蓄劲,接着展身而起用横拳击敌胸,或用手击敌大腿根部,使敌击出的脚无力而我制其根节,因为起脚发力点在脚而根在大腿根。
  
  五、雷声
  1、盘法
  承上势虎扑,同时左脚前踩,有脚打踩意不落空,右脚随追蹬半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三尖照,六合合,双手从上向上按,以丹田的一起一落催动肢体打出虎扑,同时口发“噫”声,此与按把、虎扑、雷声为心意六合拳的三盘落地,一般收势时皆用上此势。
  盘习时必须按把、虎扑、雷声合一进行,中间不可间断,要一气呵成,整理时为了让读者明白手、足、身的配合故分段注释。每一势可以一势一势的单独盘练,也可以组合起来盘练,如单起手有十字手、单起手、按把、虎扑、雷声、收势。而且任何一势可组成单把、套路来盘练,如单起手可配合其他各势,结束时用按把、虎扑、雷声收势。另外,其他十一势可以此类同不再重复,而且可任何一势可走四面八方圆、三角、S形等,重在习者在定法中体悟出心意的不定法内涵。可随心所欲,得心就手,三翻九转成一体,以一势化十二势,十二势合为一势。
  2、呼吸之法
  身向前时吸气,向下时呼气。
  3、劲意
  此为习拳收势,同时发“噫”声,重在丹田的滚动方可发出雷声,而不是故意所发,故意所发的声为散气,而丹田气足所发的为气聚所发,短粗宏亮,此雷声源于丹田,鼓荡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摄敌之心。拳谱云:“震万物者莫过于速雷。奇人千古仗先声,声里威风退万兵,就是痴情神不怕,速雷震荡亦应惊。”
  4、功用
  常盘可打开人体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从而祛病延年。日久功深在实战中我可先声夺人,“噫”声到而手脚齐到击敌于无防之中。而且可把练拳时胸中横逆之气息全部吐出,不致气郁结胸腔而有气血失调,造成内伤,有损身体,故一般练心意六合拳者收势皆发雷声收势。
  
  第二大势、截手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截手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脚尖内扣,左膝内裹,双手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利于右脚虚灵向前,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同时从上向下摩身拧翻成掌心向下。接着右手从下向上翻搓领起,手心向下翻拧成手心向上,左手在前肘下为暗手,或在裆前,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7)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利于左脚虚灵向前,过右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左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同时从上向下摩身拧翻成掌心向下。接着右手从下向上翻搓领起,左手心向下翻拧成手心向上,右手在前肘下为暗手,或在裆前,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8)
  2、呼吸之法
  移动重心时吸气,向前截出时呼气。
  3、劲意
  截手为浑身的截劲,而非外形单一的手截之法,关键在于从外形“势”中领悟出内在截劲的不同变化。在明截劲内涵的基础上随敌方变化,截中含领、搓、钻、挑、扑、裹、拔、拦、捋、横、沉等复合劲,此方为心意六合拳浑身截劲之真实内涵。《水氏家传武术谱》曰:“顺起顺落,参宜领搓者谓之截手。截法者: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也,截手者,彼先动而截之也;截身者,彼未动而截之也;截言者,彼言露其意而截之也;截面者,彼面露其色而截之也;截心者,彼眉喜眼笑言甘貌恭,有防其心而迎机以截之也;此随机应变而动,非若他人之钩连蓬架也。”从上可看出截劲,截手而言,我浑身无处不截,截劲在心意六合拳中每一出手必须浑身螺旋划圆,以找劲为宗旨,千万不可单从截字面上去理解成拦截、堵截,否则心意六合拳的截劲内涵全失。习者必须在外形定法中,悟出不定法浑身之截劲来。
  4、功用
  常盘在实战中,对方只要一出手,或一动心,或一动身,我即可截对方,使对方无法攻击,我在动中发力一击必中
敌如用右脚击我,他左肩必动,我即可击对方右肩,截击其发力之根节,梢节手的力是无法发出的,脚踩中门,一击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三大势、带起手双起手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带起手双起手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双手小臂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利于右脚向前上步,以身带步,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上右脚向前追蹬半步,步成牮柱或弯套弯,两手同时从上向下摩胸到腹,在上步同时以身带手向后捋带,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9)
  承上势,上右脚过左脚,摩胫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交叉步,同时以身带手,双手并起,举向头顶,向前扑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0)
  以上盘法可走三角、直线、圆形、四面、八方或进退,双手一带,随向上领起。接着再双手向后捋带随上步,不停地盘练成不定法为妙。重在用心体会,双手带与双手并起的内劲变化,万不可拘于定法。
  2、呼吸之法
  双手带时吸气,双起手是呼气。
  3、劲意
  双手由前向后拉,有拉锚断绳之劲意。有如我双手从前向后用力拉船之锚时,突然锚绳从中断开,身失去重心,速向后跌出,这是一把前后的劲,两力相争,锚绳中断时我身向后坐而背有弹簧把手、身又反弹向前之劲。有如双手举鼎向头顶举起一般的浑身齐起齐落之劲意。正如《水氏家传武术谱》曰:“两手交互,并起并落,起如举鼎,落如分砖,此双手之法也。起如蛰龙升天,落如霹雳击地。”双手向后捋带及向前上拧翻,有伸筋拔骨的劲意。从而把浑身上、中、下及三关九节贯穿为一气,利于发出整体内劲。
  4、功用
  常盘可练出全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从而对三关九节的陈疾有疗效。
  敌如用右脚击我中部,我双手从前向后带捋化敌之击,同时上右脚踩敌中门,双手一抖向前把敌抖出。
  敌如用右手击我中部,我移动重心向前,利于上右脚过左脚踩敌中门,双手向后带化敌之击。接着,双手向上击敌下颌或向下斩裆,敌如退步,随上左脚半步,追蹬右脚半步,用浑身整体内劲向前上方击胸或下颌,此为心意六合拳的进左脚随追右脚的稳、疾、快、猛、勇的移动重心,变劲不变招的妙用也。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四大势、截捶带双扑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截捶带双扑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脚尖内扣,左膝内裹劲。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向前摩胫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在上步同时拧翻向内到腹,从腹向前上方,领截,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1)
  承上势,接着上左脚过右脚,双手同时向后方,以身拉手带、捋、拽回,双手心向斜后方,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头顶竖颈。(图12)
  承上势,左手向内划圆,右手向上后划圆到胸前时,以头领身,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双手拇指相扣向前上方扑出,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重在一束一展的双手以身催肩而扑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3)
  以上盘法可再上右脚向前过步,移动重心向前,双手向后带捋,接着向前上斜方扑出。随心所欲可走直线、圆形、方形、S形、八方万不可拘于定法。
  2、呼吸之法
  双带时吸气,扑出时呼气。
  3、劲意
  如对方击我,我十字手起手截对方之击,随双手右带化对方之力,同时束身,下蹲为双扑蓄劲而后发,如弹簧之压回,弓之拉满,方可发浑身齐到之劲。束身蓄劲随长身而起,双手从下斜方向前上方扑出,如洪水决堤。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我浑身齐到的先截化对方之击,随束身而后长身。敌如用左手击我,我左手截对方之肘,随上右脚过左脚,双手后带捋对方之手臂,接着长身而起,双手扑敌胸,脚踩敌中间。
  敌如用脚击我,我双手右带化敌之击,随上右脚过左脚踩敌中门,有起根拔节之妙用。敌必后仰,保持平衡,我借对方后仰之势,双手从下向前上方扑出,如虎之扑羊,一击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五大势、十字起手锤带反背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十字起手锤带反背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脚尖内扣,左膝内裹,双的臂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步,上右脚过左脚向前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同时向内翻拧到裆前。同时左手向上方领起,向下砸斩而出,,目视前方,三尖照,六合合,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图14)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后,以胯带身向后转螺拧回身向后反背,以身带肩,肩带肘,肘带手向后方反背。左手向后划大圆,右手随划小圆,手划的圆一大一小,向反身划到面前砸斩而下,同时上右脚,左脚变右脚,右脚变左脚的移动重心。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一前一后的反身砸斩下,左手在前膝上方,右手在后胯,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5)
  以上盘法可进退,或走三角、S形、四面、八方盘成不定法为其正方。
  2、呼吸之法
  移动重心时吸气,向前斩下时呼气。
  3、劲意
  双手十字起手向前下方砸斩,有如铁锤从上向下砸物一般,有恨天无把之劲意。带反背的劲意在于以胯带身,向后把背转身时,以身的脊柱为中柱,向后转动而带动浑身的齐劲,就是以胯带膝,膝带脚的移动重心,以身带肩,肩带肘带手的上、中、下贯为一气,从前向后反转之移动重心的劲意。以此移动重心疾快而不滞,浑身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的整体运动,在动中化敌击而前后左右变化之灵活。
  正如拳经云:“至于反身顾后,后即前也,侧顾左右,使左右不敢当我。若反身顾后,顾其后而不觉其为后,侧顾左右亦不觉其为左右矣。两边括防左右,反背如虎搜山,斩捶勇猛不可挡。斩梢迎面取中堂,枪上枪下势如势,好似鹰鹞下鸡场。斜行挪步向右进,加上反背虎蹬山,抽身反左进十字上,挽打七星势方全。”
  4、功用
  在实战中如前后、左右击我,我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击敌。敌如在前击我,我用十字手化敌之击;此时如后有敌,我以胯带身,反背斩手斩击敌胸或裆。
  敌如在前击我,我左脚前移,手化敌之击,此时如有敌用脚击我中部,我随以胯带身向回反背右手,从后上方斩化敌击,随上右脚或左脚,右手成左拳砸斩敌裆。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六大势、过步起手截锤带领手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过步起手截锤带领手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脚内扣,左膝内裹,双手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步,上右脚过左脚摩胫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同时从胸向下到腹从胸向前上方领起,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6)
  承上势,重心前移,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同时以身带肩,肩带肘,起为横,落为顺向下截斩到平胸,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7)
  承上势重心前移,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同时以身带肩,肩带肘向后捋、带、拽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8)。
  承上势,接着上右脚过左脚,左手领右手,右手随左手前斜上方领出。再上右脚过左脚,双手后带捋,随右手向前领出过左手。接着上右脚以身带步向前上步,右手向前成左手,右手领左手,左手成右手,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9)
以上盘法可走三角、直线、圆、四方、八方,连环不断的盘练成不定法的盘法,不可拘于定法。
  2、呼吸之法
  带手时吸气,领出时呼气。
  3、劲意
  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领手,向下落时可斩劲,有恨天无把之劲意。领手时有起左手,领右手的连环不断的以身带步,以身催手的左领右,右领左的不停移动重心的领劲变化之劲意。《水氏家传武术谱》曰:“起而未落者谓领手。”领手时只起不落,起为领而落为斩、崩、截、拦,领有引领的劲意。但对方看我是领手而不防手,我可随变劲成斩、截、崩之劲击敌,成落劲。敌认为是实,落劲而我领劲,领右手崩敌。以领手可连环不断的过步,领手中击敌于防无防,进无法进之劲意。
  4、功用
  常盘可盘出过步之疾,起手之快,截锤之猛,领手之活的多变连环不断的功用。
  在实战中敌如在前击我,我可左手起手化敌之击,同时过步踩敌中门夺其位,有起根拔节之用,在动中发力截、斩敌或崩敌于无处可逃。敌如退步,我可起左手领右手,过步用斩手或崩拳击敌。敌如进击我,我可左手领化,随右脚移动向左右变化,看准机会一击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七大势、领手带攒拳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领手带攒拳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重心在右,双手在胸。移动重心向前,利于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在胸向上翻拧到腹,从胸向前上方,以右手领左手,右手在前肘下,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0)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双手同时翻拧成掌心向斜后下方,以身带双手向后捋带拽,目前视,目视前方,三尖照,六合合。(图21)
  承上势,随过右脚向前摩胫踩出,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右手从后向前上方拧钻而出平眉,拳心向上,目视前方,三尖照,六合合。(图22)
  2、呼吸之法
  双手带时吸气,攒出时呼气。
  3、劲意
  左手领右手,右手领左手,随双手后带,接着双手从下向上有恨地无环之意。但必须在双手带捋的蓄劲为基础,方可发出势不可挡的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的钻劲来,否则浑身散而不合,打出的只能是手的攒劲,而失去攒的真实内涵。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我左手领右手,右手领左手,随双手后带蓄劲,接着浑身上攒击敌。
  敌如在前,用左手击我,我左手领化敌之击,同时上右手带捋敌肘,接着双手从下向上攒击敌下颌。敌如退步,我随过右脚踩敌中门,双手或单手裆击之。
  敌如用右脚击我中部,我左手领右手带蓄劲,接着长身而起,浑身向前上方攒出,击敌胸或下颌,脚踩敌中门,敌必失去重心倒地重伤,我变劲斩敌裆。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八大势、鹰捉虎扑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鹰捉虎扑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重心在后,移动重心向前,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右手随左手起横掌心向下翻拧成掌心向斜上前方。接着上右脚过左脚,右手向上拧翻,从左手肘下向上摩到左手背上,随上右脚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双手以身带肩,肩带肘,肘带手向后下方捋、带、拽而下,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3)
  承上势,重心后移,双手按捋到裆前,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斜上方扑出整体内劲,双手在左膝内不过膝,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或双手向前扑平胸,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4)
  2、呼吸之法
  双手向下捉时吸气,向前扑时呼气。
  3、劲意
  鹰捉、虎扑二把劲意为心意六合拳之母,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势势不离虎扑。”鹰捉时有恨天无把之意,虎扑有从下向上的恨地无环之意劲。鹰捉虎扑为一上一下的二把劲意,二把合一成为一个立圆。此二把是大枪的“圈枪为母” 的体现,划圆与枪拳一理之劲意相同。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我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的把把不离鹰捉,势势不离虎扑,出手如锉回手如钩的心意六合拳打人如划圈之功用。日久功深在实战中敌一出手,我可在动中化,化打合为一击之。
  敌如用左手击我上部,我左手向上翻化敌之击,随过右脚踩敌中门,用塌把击敌。敌如退步,我随过右脚踩敌中门,用单把击敌。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九大势、领手带起手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领手带起手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重心在右,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步,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同时右手从下向前上方领左手,右手成左手,左手成右手,右手在左手肘内侧,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随上左右脚半步,上右脚过左脚,右手领左手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5)
  承上势,重心前移,以左手领右手,随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双手同时向后带,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6)
  承上势,接着上右脚过左脚,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目前视,双手从下向前上方领起,或左手向斜止方领起,右手在左手肘下为暗手,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7)
  2、呼吸之法
  双手带时吸气,起手时呼气。
  3、劲意
  劲意在于左手领右手,右手领引左手,两手不停的一前一后连环不断虚实,实虚灵活多变的一攻一守,攻守合一的劲意。双手带捋有防敌击时,双手右带捋化敌之击,而且有蓄劲待发的劲意。双手带蓄劲为起手的束而后长身而起。正如拳经云:“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裹其开拓而莫阻,高则扣其身而身有增长之意,低则抑其身,而身有攒捉之形,当时则进,殚其身而勇往超前,当退则退领其气而回转当伏势。”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在实战中双手一前、一后连环为断的虚实阴阳灵活多变,在变动中击敌。
  敌如攻进,我双手带捋而化敌之击,为起手击敌蓄而后发,接着长身而起浑身齐到击敌。
  敌如用拳击我中部,双手带化敌之击,随上步单手起,或双手起击敌下颌或胸,脚踩敌中门,一击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十大势、虎扑搓打
  
  一、十字手起势(同前)
  二、虎扑搓打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双手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步,上右脚向前过左,脚踩出一大步,右脚成左脚,随追蹬右脚半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步。右手随右脚前踩,同时从后向前用拳或掌,单双均可,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斜上方扑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8)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右脚,向前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步,同时右手从后向前,搓左手肘内侧斜搓到左手背,左手向后搓拽带,两手有二争之力,一前一后,两手成拳,拳心向内两手有阴阳合之意,左手到左膝上方,右手到后胯,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9)
  2、呼吸之法
  起手时吸气,搓打时呼气。
  3、劲意
  劲意在于先有虎扑从下向前斜上方的扑劲。随以身带步,以身催手向前搓打,起势有恨地开环之劲意,落势搓打有恨天无把之劲意。此两把劲意一去一回划立圆为心意六合拳重要的两把劲意盘法。正如《水氏家传武术谱》曰:“起虎扑,落鹰捉,此劲法也。出势虎扑,把把鹰捉,拳势精微表当世,直起直落人不明,执住一气行正道,不须钩搂枉费力,若是六合理,四梢齐备用无失,十二势体贴打,年深日久妙自出,有钱难买惊灵战。”
  4、功用
  常盘可盘出,出势如虎之扑羊之猛,落手如鹰之捉物,在实战中达到出手中锉,回手如钩,势如虎扑之妙用。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蝴蝶手,是以兵法的阴阳、五行、动静、虚实、开合、进退、刚柔、奇正变化之规律构成。以身带步,以身催手,发出整体内劲的上挑、下斩、内裹、外横、左捋、右带、上斜领、下斜劈、中平钻进、旋回的九种不同方向发劲变化,暗合八卦、九宫的四正四隅中宫,阵中变化盘法。师在授艺时先传阵中定法,与不定法的变化窍道。以心意指挥行动,行动贯穿心意,心意支配六合,六合寓有心意,每一出手必含六艺、十形、扎大枪的底蕴,发出丹田整体内劲,为其真谛。
  蝴蝶手以找劲为宗旨,不在“招”与“形”,全在“心意”二字不定法的阵中独特盘法。日久功深,可达到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步在阵中行,身在阵中游,手在阵中旋,浑身如陀螺一般在不停的旋转。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见之在左,突然在右,使敌无法判断击中于我,而我利用运动战与游击战术,浑身七星(手、肘、肩、头、胯、膝、足)皆可发力,在顾我上、中、下前后左右中的同时,随心所欲,动中发力,如闪电不及合眸,雷发不及掩耳之势,击敌于防不胜防。正如《水氏家传武术谱》曰:“遇人之身进身门路谱,捶打三条路,两条人不知。捶打二门进,一扭四门清,四四分明,八路上法,二八十六形,伏地起揭十八。七十二身法:七臁八腿、五行膀、二膝、三肘、三头、内五行一定身,鹰捉、起抽、按扌绝,批山、影背、守山,一把破六把,六六三十六,七十二身法。”蝴蝶手非明师真传难明其阵中玄妙,难入其道。
  现据师传及自己练功浅见整理出蝴蝶九手的定法盘法,九手可分开,一手一手盘练,九手熟后可九手合而为一在九宫阵中盘练,日久纯熟,可从中悟出随心所欲的不定法盘法,正如《四典要会》曰:“一本万殊贵在分,万殊一本贵在合。”
  
  第一手
  
  一、十字手
  1、盘法:
  口诵:台斯迷(注:伊斯兰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奉真主的命令行使。)每盘一把艺前必须先口诵台斯迷方可开始盘练,以后不再重复。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左右重心应于两脚之间,前后重心则至于脚掌与脚跟之间,双膝微屈,小腹松园,尾闾中正,头顶颈竖(熊有竖顶之能),臀部似夹非夹,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神态自然,平心静气,胸空腹实,沉肩垂肘,舌顶上腭,下颌内收,唇齿轻合,谷道上提,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呼吸顺其自然。两脚心要悬,双目似闭非闭,如垂帘状,双耳似听非听,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所谓不动,视自身与草木万物齐同,对外界干扰漠然处之,又如古树生根,虽有风吹雨打,我自静默而立,外形虽然不动,内部却生机益然,生生不已,如是则神光内敛,意不外驰。杂念不生,双目亦可平视,平视前方,但不可执于具体目标,应漠然之,尤不可野视,野视则神疲,且易生杂念,当由杂念不生而心能入静,静到极处,心与虚空大气合为一体,超然物外,物我不分,万物齐同,从而进入天人合一之境,口诵台斯迷,有以一念代万念,认主独主一之意。
  承上势,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
  正如《四典要会》曰: “捧手乃祈主之准佑,以示其呈贡礼而接受恩赏之象也。又以十指对心,以示其用十德,上可以对真主,下可以对我心。”(图1)每盘一把艺前必须先“接嘟哇”,口诵台斯迷,方可开始盘练,以后不再重复。
  承上势,全身放松,侧身而立,心意六合拳盘艺必须侧身而立,受敌面小,左肩领前,左脚在前,前脚虚点地,内扣,前膝裹劲。右脚在后,两脚间相距一脚,重心在后脚右膝屈裹胯,两臂从容下垂,两肘下坠,有护肋之意,双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前,目侧视前方。掌心内含,一手向内,一手向外,有阴阳合之意,或双手,手心同时向内或向外,皆可随心所欲,两膀扣劲,胸微含,腰下塌,谷道上提,心宁气沉,浑身泰然。目先从下向上观,为熊从下向上观天之意,头向后领劲,有熊劲起眉心落玉枕之说。接着以意引气从玉枕起随目从上向下视,有鹰从上向下视地劲意,有鹰劲起玉枕落眉心之说。随目平视前方,劲出眉心有虎视之妙用。此为心意六合拳的熊、鹰、虎三视之不传之内劲之秘。拳经云:“熊观天非观天,鹰视地非视地。”三尖照,六合合,含胸拔背,势如背锅,身如寒冷,呼吸顺其自然。(图2)
  2、呼吸之法
  呼吸顺其自然。
  3、劲意
  此势为水氏心意六合拳起势又称熊出洞、六合势。要求六艺与内外三合相合,为心意六合拳之母势。心意六合拳的千变万化皆从此势开始变化而来,此势有熊的竖颈之本能,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力达于肩、肘、手,有手不离腮,肘不离肋之劲意。
  此为防守之劲意,有蓄而后发,在将动未动之际,不露真意。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是将发未发时谓之动静。”双手在胸有护内外五行之劲意,拳经云:“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两手束拳迎面击,五关之门关得严,左腮手过,右腮手去,右腮手过,左腮手来,手从心内发,捶向鼻前落。”
  4、功用
  常盘可盘出灵活多变而不露形之功用。我不动中视对方的变化,随心所欲的变化,可击敌于防不胜防之中。
  敌如在前起前脚击我前膝,我前脚为虚灵上提,随上后脚用卷地风击敌前胫骨。后手同时从胸向前下方砸击敌胸裆,或向上击下颌,或用肘下斩敌胸。或用崩拳击敌前胸,此势为我十字手在胸,可上下防的同时击敌。
  此为十字手,双手在胸,上下、前后、左右顾击之神用也。《芪氏武技书》曰:“外门入手相交,多失着者,以其有十失,故不能取胜,未交手不能聚气於未然,空腔无物,气发不疾不猛,其一失也。不知两手挌胸下,以顾上、下冲击,二失也。”
  
  二、第一手
  1、盘法
  双脚平行站立,如同我站在圆的中间,为中宫,从中宫为第一手起,起四正四隅,九手归回九宫,有九九归一之说。拳经云:“三翻九转成一体。”随侧向随意一个正方,但身必须侧站。
  承前式十字手,重心在右,右膝屈,前脚尖向内扣,目视前方,双手十字在胸。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上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十字在胸摩内五行向下到腹。右手从腹向前上方领起,随向下斩出,右手在前手肘下,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3)
  承上势,上左脚过右脚,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同时左手从下向左上领起,随向下斩出,右手后捋成后手,在左手肘下为暗手,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4)
  以盘法可连环一步一斩的盘练,收势可用按把、虎扑、雷声或与以下九手相连盘练,总之随心所欲而定。
  2、呼吸之法
  后手领出时吸气,向下斩出时呼气。
  3、劲意
  从中宫起向正前方,用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向前下方斩出,有恨天地无把的劲意。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我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从上向前下方斩出,有如斩物一般。
  在实战中敌如用拳击我,我左手领化敌击,附上右脚踩知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功用,后手从下向左上随向下斩敌裆,一击必中。
  
  三、按把
  1、盘法
  承上势鸡腿,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脚虚灵,左膝裹劲,左手平胸,五指揸开,掌心内含,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端微内扣,虎口撑圆,此掌可使全手贯气,形成气贯四梢。重心前移,以身带步,利于右脚向前上步。左脚向前半步,随上右脚向前过左脚,摩胫踩出,内扣,左膝弓,右膝蹬直。右手从后向前起时钻拧为横起叠到左手上时,双手同时下按、捋、带、拽肘心必须向上,起手半圆,落手半圆,在上右脚时吸气,目从下向上视,双手向下按时目从上向下视,步成前膝弓,脚趾抓地,两腿在一条直线上,左膝内裹,脚内扣,右脚在后为支撑向前蹬,足跟落地,足掌全部来贴地面,从左到右脚跟为一笔挺直的倾斜直线,左脚有脚打踩意不落空,右脚有消息全在后脚蹬。此为心意六合拳的强有力进攻性步法。有墙壁快倒时用一斜着支撑墙壁的长木头,心意六合拳称牮柱步。
 双手从上向下按、拽、捋、带到裆前,步可成牮式,上右脚半步,弯套弯也可,双手下按到裆前,目前视,在双手下按时,头领身,而形成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以胯催身,肩催肘,肘催手而按下,按下时双手可相叠成一前、一后,手不过膝,三尖照,六合合,目视前方。(图5)
  2、呼吸之法:
  手向上时吸气,双手向下按时呼气。
  3、劲意
  起右手时以意引气从下丹田到中丹田至上丹田,这样动身时意到、气到、力到、内气在身鼓荡,内气可从身而达肩,以意引气从肩井穴到肘曲池穴达手劳宫穴,这样意到、气到、力到、内劲在上肢鼓荡方可发出整体内劲,从身中节达手的梢节,此为心意六合拳的中节达梢节,加上下节的上、下贯为一气,此为中上节的六窍开启不传之秘。这样可打开肩、肘、手关节缝,也可拔拉长筋膜肌腱的伸筋拔骨,使气血顺达至梢节,掌指有力,运用两膀臂时灵敏快速有力,应敌时屈伸灵活自如。盘练时必须肩松,肘坠裹,含胸拔背,意气合一,三尖照,六合合,双手有按、撕、捉、拿之劲。
  双肘在肋有按摩内五脏六腑之劲意,双手在向下按时有恨天无把之劲意。《水氏家传武术谱》曰:“起於鹰爪,落于虎爪,鹰捉起抽按扌绝 ,批山影背守山,上打按扌绝 ,下打起蹦,高来低迎,低来攒劲裹胯。”
  4、功用
  常盘可盘出中、上节劲的贯为一气,及出手如锉,回手如钩的心意六合拳技击精髓,出手如锉,回手如钩重在内劲的变化而不在外形。
  敌如击我中盘,我左手可从下向上起横钻化敌之击,同时向上用手起钻劲击敌下颔,在动中发力,击敌于无防备之中。
  此手如对方击我上盘,我可左手向后下按、捋、带、拽敌之击,同时身向后坐,为蓄劲,为束,接着长身而起,如箭之发,在一束、一展之中把敌放出,有“束展二字一命亡”之神用。
  敌如双手同时击我,我双手下按敌之击,同时束身,随起身,浑身齐到,用双推把从下向上把敌放出,正如拳经云:“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对方如用脚击我上、中盘,我一束身,双手或单手按、捋、敌脚,束身,接着起身用冲天炮,击敌下颔,同时上右脚踩敌中门,落脚,双手下斩敌裆。
  
  四、虎扑
  1、盘法
  承上势按把,重心在左,牮柱步,右脚退半步,随左脚后退半步,重心后移,吸气、束身,目前视。接着右脚蹬,头领身而身催肩,肩催肘而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双手从下向斜上方一抖而出,重在以身催手,千万不可成手带身,虎扑是从下向前上斜方扑出而非从上向下的扑出,望习者千万要明白这一点,否则就失去心意六合拳虎扑之真谛。扑出时劲出眉心向前视,同时口发“噫”声,三尖照、六合合。(图6)
  2、呼吸之法
  后退束身时吸气,向前扑出时呼气。
  3、劲意
  先束身蓄劲,而后展身而起向前上方扑出,有如洪水决堤,势不可挡,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势势不离虎扑。”只有束的很,方能发出虎扑勇猛。双腿屈有利于下肢的蓄劲,身屈利于中节的蓄劲,上肢肘屈利于上肢的蓄劲,此为心意六合拳的弯套弯之上、中、下三节之套弯的屈,在屈中求直,三角发力方可发出虎扑之整体内劲。如认为单一的双手扑出就差远了,那只是外形的虎扑,习者千万要区分开,心意六合拳是以找劲为宗旨,万不可在形中求而失去劲之妙。
  4、功用
  常盘可使浑身齐到之整劲,敌如用拳击我上盘,我可双手下按、捋对方之手,重心后移,接着展身而起,浑身齐到,双手从下向上扑击敌胸下颔,脚踩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功用击敌于防不胜防之中。
  敌如用拳击我中盘,我双手一带,捋化敌之击,同时束身蓄劲接着展身而起,双手从下向斜上方击敌,下用刮地风击敌胫骨,敌一惊先失去平衡,我踩中门双手,下斩敌裆,敌无还手之力,一击必中。
  敌如用脚击我中部,我双手从上向下按敌之击,同时束身蓄劲,接着展身而起用横拳击敌胸,或用手击敌大腿根部,使敌击出的脚无力而我制其根节,因为起脚发力点在脚而根在大腿根。
  
  五、雷声
  1、盘法
  承上势虎扑,同时左脚前踩,有脚打踩意不落空,右脚随追蹬半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三尖照,六合合,双手从上向上按,以丹田的一起一落催动肢体打出虎扑,同时口发“噫”声,此与按把、虎扑、雷声为心意六合拳的三盘落地,一般收势时皆用上此势。
  盘习时必须按把、虎扑、雷声合一进行,中间不可间断,要一气呵成,整理时为了让读者明白手、足、身的配合故分段注释。九手可一手一手的盘练,也可合起来盘练,如第一手有:十字手、第一手、按把、虎扑、雷声、收势。而且任何一手可组成单把、套路来盘练。另外,任何一手都可走四面八方圆、三角、S形等,重在习者在定法中体悟出心意的不定法内涵。可随心所欲,得心就手,三翻九转成一体,达到每一动必含六艺、十形内劲之内涵。
  2、呼吸之法
  身向前时吸气,向下时呼气。
  3、劲意
  此为习拳收势,同时发“噫”声,重在丹田的滚动方可发出雷声,而不是故意所发,故意所发的声为散气,而丹田气足所发的为气聚所发,短粗宏亮,此雷声源于丹田,鼓荡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摄敌之心。古人云:“震万物者莫过于速雷。奇人千古仗先声,声里威风退万兵,就是痴情神不怕,速雷震荡亦应惊。”
  4、功用
  常盘可打开人体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从而祛病延年。日久功深在实战中我可先声夺人,“噫”声到而手脚齐到击敌于无防之中。而且可把练拳时胸中横逆之气息全部吐出,不致气郁结胸腔而有气血失调,造成内伤,有损身体。故一般练心意六合拳者收势皆发雷声收势。
  
  第二手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在右,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步(如果第一手向正东,第二手向正南)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左手向后下捋带,右手向前上挑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7)
  承上势,上左脚过右脚,随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左手向后下捋带,右手向前上挑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8)
  收势用按把、虎扑、雷声或与第一手合第二手、第三手连环盘练不收势,总之盘成不定法盘练为妙。
  2、呼吸之法
  移动重心时吸气,挑出时呼气。
  3、劲意
  从正东方向正南方转身移动重心,以身带步,以身催手从下向前上方挑出,有恨地无环的劲意,右手前挑变左手,左手后捋变右手,两手如撕物一般。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我从下向上的挑劲,在实战中敌如击我,我左手化敌之击,随上右脚右手挑击敌肋或裆。
  敌如用右脚击我上部,我左肩变右肩,左手化敌之击,随上右脚踩敌中门,右手从下向前上方挑击敌裆,一击必中。
  敌如用左脚刮地风击我左胫骨,我左脚向敌侧面踩出,随上右脚过左脚,用右手挑击敌肋。敌如退化,我随上右脚,右手崩拳击敌前胸。
  敌如用左手击我,我可用左手上挑击敌肘,化敌之击。随上右脚踩敌中门,右手从下向上挑击敌裆或挑击敌肋。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三手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在右,移动重心向前,以身带步,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一大步,随追蹬右脚半步,同时左手向下,右手从下向前外上方横出,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9)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左脚,追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步,同时左手向后,右手向前上外方横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0)
  2、呼吸之法
  束身时吸气,向外横出时呼气。
  3、劲意
  从第二手的挑随束身向外横出,以身带步,以身催手,双手如同拿枪向外横拦一势,双手如同左右撕物。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浑身的整体内劲充足,在实战中敌一击我随手可把对方横劲击出。
  敌如左手击我,我左手化敌之击,右手从上向外方横击敌肋,一击必中。
  敌如用右脚击我中部,我左手化敌之击,随上右脚过左脚踩敌中门,同时右手从后向斜外上方横出击敌肋,敌必伤。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四手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向右,移动重心向前,左手向后内裹,右手向前内裹,两手随上步,一步一裹,三尖照,六合合。重在移动重心与手脚的配合,不可有一合之象,向北方裹劲。(图11)
  承上势,重心向左,移动重心向前,右手向后内裹,左手向前内裹,两手随上步,一步一裹,三尖照,六合合。重在移动重心与手脚的配合,不可有一合之象。(图12)
  2、呼吸之法
  束身时吸气,向内裹时呼气。
  3、劲意
  从第三手的横劲,到第四手的内裹劲,如裹物而不露形的劲意。此手有以身催手,以身带步,裹顾我浑身上、中、下、前后、左右的同时,顾中有打,打中有顾,顾打合一的劲意。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浑身顾打合一,在实战中,敌如用左手击我上部,我左手内裹化敌之击,随上右脚踩敌中门,右手崩拳击敌前胸或从下向上撩击敌裆。
  敌如用右手击我,我左手肘化敌之击,手内裹击敌脖颈,一击必中。敌如退化,我随上右脚踩敌中门,右手从后向前内裹击敌前颈,敌必重伤。
  敌如用右脚击我中部,我左手裹化敌击,同时上右脚踩敌中门,右手击敌裆或变劲击敌前胸。此为心意六合拳打三节不见形的变劲之妙用。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五手
  
  1、盘法
  承上势,从北方的内裹,重心在右,以身带步,移动重心向西南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一大步,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同时从外向后斜方捋拽劲,双手掌心向斜下方,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3)
  承上势,移动重心上右脚半步,随上左脚过右脚向前踩出一大步,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同时从外向后斜方捋拽劲,双手掌心向斜下方,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以上盘法可与前四手连环盘练,或单练时用按把、虎扑、雷声收势。(图14)
  2、呼吸之法
  移动重心时吸气,双手捋时吸气。
  3、劲意
  在第四手的基础上从北向西南捋拽,双手或单手捋可化敌之击,而且在捋中可抖击敌的妙用。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我以身带步,以身带手的双手从前向斜下方捋化敌之击的顾中抖击敌的功用。
  敌如用右脚击我中部,我双手后捋化敌之击,随上右脚踩敌中门,双拳抖击敌胸。敌如退化我击,我上右脚,右手崩击敌胸,或从下向上撩击敌裆,脚踩敌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功用。随一崩,敌必倒地。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六手
  
  1、盘法
  承上势,从西南向西北,移动重心,以身带右脚,以左手向前领出,右手随右脚前踩领出,右脚追蹬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一前一后两手互领。(图15)
  承上势,移动重心,以身带左脚,以右手向前领出,左手随左脚前踩领出。追蹬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一前一后两手互领。(图16)
  2、呼吸之法
  左手领出时吸气,右手领出时呼气。
  3、劲意
  在于从第五手的西南向西北以前手领后手,而后手领前手,两手互领出的阴阳、动静、虚实变化的劲意。敌认为我前手虚而我为实击敌于瞬间,敌认为我前手实,而我左手虚,随上右脚左手领出右手,击敌于防不胜防中。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我左手领右手,右手领左手,两手互领使敌无法看出我的阴阳、虚实、变化而我在动中随心所欲的发力击敌于无法防守也无法进攻的妙用。
  敌如左手击我,我左手为领手化敌之击,随上右脚踩敌中门,右手同时随右脚向前崩击敌前胸,一击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七手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在右,移动重心向前,随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双手同时从前向后斜方带回,掌心斜向后,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7)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随上左脚过右脚向前踩出,双手同时从前向后斜方带回,掌心斜向后,追蹬左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8)
  如单盘成单把。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手带回时以意引气呼气。
  3、劲意
  从西北向东南,以身带步,以身带双手向后斜方带,回化敌之击的劲意。此把有如双手从前向后拉带绳一样,突然绳从中间而断,身体失去控制的一抖而出的浑身如火烧身的劲意。
  4、功用
  常盘可盘出以身带双手回拉,同时向前一抖的火烧身之整体爆发内劲来,日久功深在实战中击敌于瞬间。
  敌如用右脚击我中部,我双手右带化敌之击,以身带右脚向前踩敌中门,双手向前一抖击敌胸,一击必中。
  敌如用左拳击我胸,我双手右带化敌,上右脚踩敌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妙用,敌必后仰,我保持平衡,动中发力,双手一抖前击敌胸。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八手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在右,移动重心从东南向东北,左手前领,右手从后向前下方斜劈,同时过右脚向前踩出,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19)
  承上势,重心在右,移动重心从东南向东北,右手前领,左手从后向前下方斜劈,同时过左脚向前踩出,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20)
  2、呼吸之法
  左手领出吸气,右手劈下进呼气。
  3、劲意
  从东南向东北,起左手领右手向前斜方劈出,有恨天无把之劲意。左手领,有领化敌击的劲意。左手领右手而劈击敌颈或肋或胸的劲意。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我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以左手领右手斜劈击敌于瞬间。
  敌如用左手击我中部,我左手化敌之击,随上右脚踩敌中门,右手劈击敌胸或前崩击敌胸,一击必中。
  敌如用右脚击我中部,我左手化敌之击,随上右脚踩敌中门,右手劈击敌胸或变劲崩敌胸。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第九手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在右,移动重心从东北向中宫,起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一步,追蹬右脚,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右手从后向前上方拧钻而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1)
  承上势,移动重心从东北向中宫,起右脚半步,随上左脚过右脚向前踩出一步,追蹬右脚,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左手从后向前上方拧钻而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2)
  以上盘法成单把时用按把、虎扑、雷声收势。与以上八手连环盘练时从东北向中宫拧进翻回盘练,有九九归一之说。
  2、呼吸之法
  左手攒出吸气,攒出时呼气。
  3、劲意
  从东北向中宫移动重心以身带步,双手一前、一后、一进、一退,有出如锉,回如钩的劲意。双手后进前回,两手攒进翻拧回来回盘练,如同手中拿一枪一扎一回的“圈枪为母”的拳枪一理的劲意。
  4、功用
  常盘可盘出,出手如锉,回手如钩的心门打人如划圈的妙用。
  敌如在前用前拳击我,我前手钻中化敌,进中击敌,一击必中,动中发力。
  敌如退化我之击,我前手后钩使敌逃不走而进无门的无法进与防的同时,我上后脚踩敌中门,起根拔节,双手前崩击敌前胸,一击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扑(同前)
  五、雷声(同前)
 四把锤是心意六合拳的经典套路,历来为心意六合拳家们所珍视。四把锤含有心意六合拳的固有四把:横拳、挑领、鹰捉、斩手,有四象之说,名为水、风、火、土又名四源。《若而敬终》曰:“火、风、水、土,水性寒湿,其用滋润;土性乾冷,其用生发;火性烈燥,其用热焚;风性温和,其用助生。以至於火、风、水、土之性,止就如一个圆丸,只在圈见两边转的一般,然后两边开头转成一个那性的两个奥妙,在一切命性妙界周围旋转,然后在四行性的品位两头相关。你们且细观他们的动静,然后他们细看人祖的身体,仍从火、风、水、土四行上造化。他们见土的动静是定的,风的动静是动的,水的动静是降的,火的动静是升的,其中有一件相反,一件观见。土性刚,风性柔,水性寒,火性热,总不相合。”又《四典要会》曰:“明拜功所指点之仪,纯阳为火,纯阴为水,阴中之阳为气,阳中之阴为土,四仪乃示其人由先天而来,於后天以四行为本,欲复之先天不免过此四行之象也。”暗含四梢劲(牙、甲、发、骨)与十大真形、浑身七星打法。四把锤看为四把实为一圈也,横拳、挑领是从下向斜上发力,鹰捉斩手是从上向下发力,一上一下划各半圆合为一圈,此为心意六合拳打人如划圈的拳枪一理之意。此为心意六合拳以枪化拳之内涵,如失去此意则心意六合拳四把锤真谛全失。
  四把锤歌诀
  起手横拳实难招,展开中平前后梢。
  望眉斩加反背,如虎搜山斩手炮。
  车形风响斩手炮,鹰捉四平足下存。
  又曰:
  起手横拳实难招,展开四平前后梢。
  望眉斩加反背,如虎搜山斩手炮。
  鸡打架虎扑羊,剪子股十字擒拿。
  再曰:
  起手横拳实难招,展开中平前后梢。
  望眉斩加反背,如虎搜山裹边炮。
  车形似风斩手炮,领手斩拳其势勇。
  
  第一把、领手
  
  一、十字手
  1、盘法:
  口诵:台斯迷(注:伊斯兰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奉真主的命令行使。)每盘一把艺前必须先口诵台斯迷方可开始盘练,以后不再重复。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左右重心应于两脚之间,前后重心则至于脚掌与脚跟之间,双膝微屈,小腹松园,尾闾中正,头顶颈竖(熊有竖顶之能),臀部似夹非夹,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神态自然,平心静气,胸空腹实,沉肩垂肘,舌顶上腭,下颌内收,唇齿轻合,谷道上提,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呼吸顺其自然。两脚心要悬,双目似闭非闭,如垂帘状,双耳似听非听,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所谓不动 ,视自身与草木万物齐同,对外界干扰漠然处之,又如古树生根,虽有风吹雨打,我自静默而立,外形虽然不动,内部却生机益然,生生不已,如是则神光内敛,意不外驰。杂念不生,双目亦可平视,平视前方,但不可执于具体目标,应漠然之,尤不可野视,野视则神疲,且易生杂念,当由杂念不生而心能入静,静到极处,心与虚空大气合为一体,超然物外,物我不分,万物齐同,从而进入天人合一之境,口诵台斯迷,有以一念代万念,认主独主一之意。
  承上势,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
  正如《四典要会》曰: “捧手乃祈主之准佑,以示其呈贡礼而接受恩赏之象也。又以十指对心,以示其用十德,上可以对真主,下可以对我心。”每盘一把艺前必须先“接嘟哇”,口诵台斯迷,方可开始盘练,以后不再重复。(图1)
  承上势,全身放松,侧身而立,心意六合拳盘艺必须侧身而立,受敌面小,左肩领前,左脚在前,前脚虚点地,内扣,前膝裹劲。右脚在后,两脚间相距一脚,重心在后脚右膝屈裹胯,两臂从容下垂,两肘下坠,有护肋之意,双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前,目侧视前方。掌心内含,一手向内,一手向外,有阴阳合之意,或双手,手心同时向内或向外,皆可随心所欲,两膀扣劲,胸微含,腰下塌,谷道上提,心宁气沉,浑身泰然。目先从下向上观,为熊从下向上观天之意,头向后领劲,有熊劲起眉心落玉枕之说。接着以意引气从玉枕起随目从上向下视,有鹰从上向下视地劲意,有鹰劲起玉枕落眉心之说。随目平视前方,劲出眉心有虎视之妙用。此为心意六合拳的熊、鹰、虎三视之不传之内劲之秘。拳经云:“熊观天非观天,鹰视地非视地。”三尖照,六合合,含胸拔背,势如背锅,身如寒冷,呼吸顺其自然。(图2)
  2、呼吸之法
  呼吸顺其自然。
  3、劲意
  此势为水氏心意六合拳起势又称熊出洞、六合势。要求六艺与内外三合相合,为心意六合拳之母势。心意六合拳的千变万化皆从此势开始变化而来,此势有熊的竖颈之本能,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力达于肩、肘、手,有手不离腮,肘不离肋之劲意。
  此为防守之劲意,有蓄而后发,在将动未动之际,不露真意。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是将发未发时谓之动静。”双手在胸有护内外五行之劲意,拳经云:“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两手束拳迎面击,五关之门关得严,左腮手过,右腮手去,右腮手过,左腮手来,手从心内发,捶向鼻前落。”
  4、功用
  常盘可盘出灵活多变而不露形之功用。我不动中视对方的变化,随心所欲的变化,可击敌于防不胜防之中。
  敌如在前起前脚击我前膝,我前脚为虚灵上提,随上后脚用卷地风击敌前胫骨。后手同时从胸向前下方砸击敌胸裆,或向上击下颌,或用肘下斩敌胸。或用崩拳击敌前胸,此势为我十字手在胸,可上下防的同时击敌。
  此为十字手,双手在胸,上下、前后、左右顾击之神用也。《芪氏武技书》曰:“外门入手相交,多失着者,以其有十失,故不能取胜,未交手不能聚气於未然,空腔无物,气发不疾不猛,其一失也。不知两手挌胸下,以顾上、下冲击,二失也。”
  
  二、领手
  1、盘法
  承上势十字手,侧身而立,重心在右,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虚点地,右膝屈,重心在后。移动重心向左,左脚向前上半步,双手十字在胸向下摩内五行到腹,以身带步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随追蹬右脚半步,或弯套弯或牮柱步。右手在腹从下向前上领出,左手向下按、拽、到裆,右手平肩不可高,左手在裆或左手肘下皆可。,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3)
  2、呼吸之法
  上左脚进吸气,向前领出时呼气。
  3、劲意
  十字手移动重心向前,左脚为起,带右脚过左脚为随,追蹬右脚半步,为步的起、随、追的劲意。在步的起、随、追同时以身带步,以身催手,上、中、下贯为一气,后手从下向前上方领而出,有恨地无环之劲意。拳经云:“打挑领,放丹田,一去地朝前,一落天朝前。”领手的劲意重在浑身从下向前上方齐到领出后手,拳经云:“打法要先上身,手足齐到方为真。”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浑身齐到从下向前领击敌的妙用。
  敌如用拳击我,我左手领化敌击,右手从下向前上方以整体劲把敌击出。
  敌如用右脚击我中部,我左手化敌之击随上右脚过左脚踩敌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功用,同时右手从后向前领出击敌裆。如敌退化,我随上右脚半步催左脚,领手变前崩拳击敌胸,敌必重伤。
  第二把、按把
  
  三、按把
  1、盘法
  承上势领手,重心在右移动,重心向后,以胯带身,左脚向后到右脚中间,脚尖点地,左手向后以身带手向下划斜圆到后腮,五指向上,掌心向内。右手从下掌心向下翻转成掌心向上,五指尖向上在前手肘内侧,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4)
  承上势,左脚向前上一步,前手向外划斜圆成掌心向下,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右手从前肘向前下方翻拧成掌心向下按到左手背上。随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双手下按到裆前,双手分开一前、一后,或双手相叠在裆前皆可,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5)
2、呼吸之法
  左脚收回吸气,双手下按时呼气。
  3、劲意
  以身带步,以身催手,头领身为虎抱头,头领形成自然的含胸拔背为熊膀,含胸拔背自然形成沉肩坠肘的鹰捉劲,由肘而手向下按,以头领身上右脚形成鸡腿,上步转身拧腰形成龙身,气沉丹田发雷声,此为心意六合拳六艺作身法的劲意。而且以身带胯,胯上肩必上,肩到膝必到,膝到手必随手随脚必追,心意六合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外三合之合的劲意。按把的劲意重在以身带步,以身催手的以六艺作身法内外三合相合,方可打出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的从上向下有恨天无把的劲意。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以整体内劲击敌的妙用。《水氏家传武术谱》曰:“上打撅扌绝 伏身,上打按扌绝 下打起蹦,高来低应,低来攒劲裹胯。”
  敌如用拳从上击来,我左手领化,右手从后向前用双手变按把击敌胸。
  敌如用脚击我,我双手下按化敌之击,同时上右脚踩敌中门,双手用虎扑或崩拳击敌前胸,一击必中,敌必重伤。
  
  第三把、六合势
  
  四、六合势
  1、盘法
  承上势按把,重心在前,移动重心向右,以身带步,左脚向后收回到右脚中间,脚尖向下虚点地,同时以身带后向内划半圆,右手从下向上翻转成掌心向内,五指向上,在左手肘下,左手五指向上,掌心贴后腮,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6)
  承上势,前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手向外拧翻成掌心向下方,随上右脚过左脚踩出,同时右手在左肘下向前下方拧斩而下到左手上方,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拳背向下,两手在前膝上方或内侧相命,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此势必须是左手不可过膝,右手在左膝上或内,右手斩在左手上,或左手斩下右手在左手肘内,同时斩的合劲,故名六合势。(图7)
  2、呼吸之法
  收左手进吸气,向前下方斩出时呼气。
  3、劲意
  内外三合相合,三尖照,六合合为一身的上、中、下贯为一气,浑身上、下、前后、左右六面整体劲,从后向前下方斩出的合劲,有恨天无把之劲意。
  此把以心意指挥行动,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胯上肩必上,肩上催肘,肘上膝必随,膝上脚手追的内外三合相合。以头领身,身带后脚过前脚踩出为鸡腿的前后劲,以身带胯,转身拧腰为龙身的左右劲,头的领为虎抱头,领身形成含胸拔背的熊膀左右劲,含胸拔背以肩催肘,肘催手的沉肩坠肘的鹰捉劲,气沉丹田发声为雷声,追蹬后脚胯下坐与头上领形成上下劲。此为心意六合拳内外三合相合,浑身上下、左右、前后高面整体,体与六艺为一体的上、中、下贯为一气的一合无不合之劲意。正如拳经云:“夫所谓一者,从首项至足底内而有脏腑,外而有肌肉皮肤,五官四肢百骸相联为一贯之者,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否。总之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
  4、功用
  常盘可盘出内外六合相合,六艺合为一身,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劲合于一气的上、中、下浑身贯为一气。
  敌如用左拳击我,我左手外划圆化敌之击,同时右手从身向前斩敌裆,上右脚过左脚踩敌中门,如敌退步化我之击,我随敌退步同时右手变左拳击敌胸。
  敌如用右脚击我中部,我左手化敌脚击,随上右脚踩敌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妙用,同时右手斩敌胸或裆,一击必中。
  敌如用右拳击我上部,我左手化敌之击,右手斩敌颈,敌如退化我击,我随上右脚踩敌中门,右手崩击敌胸或斩裆。
  
  第四把、婴儿扑食
  
  五、婴儿扑食
  1、盘法
  承上势六合势,重心在右,移动重心向后,收左脚向后到右脚中间,脚尖点地,脚根竖起,双手同时向内下划圆到胸,双手相抱,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8)
  承上势,接着长身而起,上左脚一步,随上右脚过左脚一步,再追蹬左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用浑身的整体劲向前下方扑出,如同婴儿吃奶一般,浑身齐到,一手为拳一手为掌,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9)
  2、呼吸之法
  收左脚束身时吸气,扑出时呼气。
  3、劲意
  浑身束为一团蓄劲,接着长身而起如婴儿吃奶一般,浑身齐到的扑劲。拳经云:“打人如吃奶,打人如亲嘴,要想打的很还得嘴对嘴,要想打的妙还得面贴面。”《水氏家传武术谱》曰:“束身而起,长身而落,脚手快如风,手起莫望空,脚起莫要落。武艺都言无真经,任意变化势无穷,岂知悟得婴儿玩,打法天然是生成,此艺不可强制也。欲动占中央,只在中央占其先,敌如不顺用钻口枪法定其咽喉,是起落不见形,见形不为能。打人非进身,脚手齐到方为真,进身,入身,身后存身,交一,粘一,进一,一阴,一阳。交人起手势,电打天下明,雷响人心惊,起手先照日月扌绝 大气,英雄豪杰遇事迷,遇悍大力勇者,即步加双拳。”以上拳论皆进身之妙用,望习者细心悟之。
  4、功用
  常盘可盘出浑身齐进打人的猛勇之势如洪水决堤,虎之扑羊。在实战中可瞬间贴身击敌于防不胜防。
  敌如用拳击我上部,我束身化敌之击,随起身从下向前上方进身踩脚敌中门,双手从下向前上方击敌胸,一击必中。
  
  六、反背
  1、盘法
  承上势婴儿扑食,重心在左,右胯向前转,以胯的动带动,右脚向后以回到左脚中间,脚尖点地,脚跟竖起,同时右手从上向下后划圆到后胯外侧,左手随身向后转从上向后转划半圆到后腮,五指向上掌心向内,此把重在以身为中轴以胯的转带动身的转,向背后,目视前方,三尖照,六合合。以上可再打领手、按把、六合势,来回盘练。(图10)
  2、呼吸之法
  胯转动时吸气,转身定身时呼气。
  3、劲意
  以胯的转动带动手脚的转动,从前随转向背后的,有顾我浑身上、中、下、左右的劲意。此把以胯的动带动右脚后收,胯动带动肩动,右肩带肘手向后划圆有化敌之击的劲意。左手从上向后划圆有顾我上之劲意。目从前随身的转动随向后转,有如猛虎搜山一般。《水氏家传拳谱》曰:“反侧者,反身顾后侧顾左右也。望眉斩加把背,如虎搜山,斩手炮车形风响,远进一丈步为急,两头是手迥转急相迎。要知回转这条路,近在眼前一寸中,遇封闭谁以进也,捷四梢即挑领,三起不见进,原来四梢不明,三明不能三落不见。反背如虎搜山裹边炮车形似风,领手斩拳其势勇。捶打三条路,两条人不明,一扭四门清,四四分明,八路上法。”
  4、功用
  以胯的动带动手脚的动有顾我浑身上、中、下、前后、左右顾打合一。
  在实战中敌如在左击我,我左手化敌之击,同时后有敌击我中部我以胯带身,反手化敌之击。右手变左手,左手变右手,脚向前踩敌中门,左手崩击敌胸,一击必中。
  
  七、按把
  1、盘法
  承上势鸡腿,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脚虚灵,左膝裹劲,左手平胸,五指揸开,掌心内含,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端微内扣,虎口撑圆,此掌可使全手贯气,形成气贯四梢。重心前移,以身带步,利于右脚向前上步。左脚向前半步,随上右脚向前过左脚,摩胫踩出,内扣,左膝弓,右膝蹬直。右手从后向前起时钻拧为横起叠到左手上时,双手同时下按、捋、带、拽肘心必须向上,起手半圆,落手半圆,在上右脚时吸气,目从下向上视,双手向下按时目从上向下视,步成前膝弓,脚趾抓地,两腿在一条直线上,左膝内裹,脚内扣,右脚在后为支撑向前蹬,足跟落地,足掌全部来贴地面,从左到右脚跟为一笔挺直的倾斜直线,左脚有脚打踩意不落空,右脚有消息全在后脚蹬。此为心意六合拳的强有力进攻性步法。有如墙壁快倒时用一长木头斜着支撑墙壁,心意六合拳称牮柱步。
双手从上向下按、拽、捋、带到裆前,步可成牮式,上右脚半步,弯套弯也可,双手下按到裆前,目前视,在双手下按时,头领身,而形成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以胯催身,肩催肘,肘催手而按下,按下时双手可相叠成一前、一后,手不过膝,三尖照,六合合,目视前方。(图11)
  2、呼吸之法:
  手向上时吸气,双手向下按时呼气。
  3、劲意
  起右手时以意引气从下丹田到中丹田至上丹田,这样动身时意到、气到、力到、内气在身鼓荡,内气可从身而达肩,以意引气从肩井穴到肘曲池穴达手劳宫穴,这样意到、气到、力到、内劲在上肢鼓荡方可发出整体内劲,从身中节达手的梢节,此为心意六合拳的中节达梢节,加上下节的上、下贯为一气,此为中上节的六窍开启不传之秘。这样可打开肩、肘、手关节缝,也可拔拉长筋膜肌腱的伸筋拔骨,使气血顺达至梢节,掌指有力,运用两膀臂时灵敏快速有力,应敌时屈伸灵活自如。盘练时必须肩松,肘坠裹,含胸拔背,意气合一,三尖照,六合合,双手有按、撕、捉、拿之劲。
  双肘在肋有按摩内五脏六腑之劲意,双手在向下按时有恨天无把之劲意。《水氏家传武术谱》曰:“起於鹰爪,落于虎爪,鹰捉起抽按扌绝 ,批山影背守山,上打按扌绝 ,下打起蹦,高来低迎,低来攒劲裹胯。”
  4、功用
  常盘可盘出中、上节劲的贯为一气,及出手如锉,回手如钩的心意六合拳技击精髓,出手如锉,回手如钩重在内劲的变化而不在外形。
  敌如击我中盘,我左手可从下向上起横钻化敌之击,同时向上用手起钻劲击敌下颔,在动中发力,击敌于无防备之中。
  此手如对方击我上盘,我可左手向后下按、捋、带、拽敌之击,同时身向后坐,为蓄劲,为束,接着长身而起,如箭之发,在一束、一展之中把敌放出,有“束展二字一命亡”之神用。
  敌如双手同时击我,我双手下按敌之击,同时束身,随起身,浑身齐到,用双推把从下向上把敌放出,正如拳经云:“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对方如用脚击我上、中盘,我一束身,双手或单手按、捋、敌脚,束身,接着起身用冲天炮,击敌下颔,同时上右脚踩敌中门,落脚,双手下斩敌裆。
  
  八、虎扑
  1、盘法
  承上势按把,重心在左,牮柱步,右脚退半步,随左脚后退半步,重心后移,吸气、束身,目前视。接着右脚蹬,头领身而身催肩,肩催肘而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双手从下向斜上方一抖而出,重在以身催手,千万不可成手带身,虎扑是从下向前上斜方扑出而非从上向下的扑出,望习者千万要明白这一点,否则就失去心意六合拳虎扑之真谛。扑出时劲出眉心向前视,同时口发“噫”声,三尖照、六合合。(图12)
  2、呼吸之法
  后退束身时吸气,向前扑出时呼气。
  3、劲意
  先束身蓄劲,而后展身而起向前上方扑出,有如洪水决堤,势不可挡,拳经云:“把把不离鹰捉,势势不离虎扑。”只有束的很,方能发出虎扑勇猛。双腿屈有利于下肢的蓄劲,身屈利于中节的蓄劲,上肢肘屈利于上肢的蓄劲,此为心意六合拳的弯套弯之上、中、下三节之套弯的屈,在屈中求直,三角发力方可发出虎扑之整体内劲。如认为单一的双手扑出就差远了,那只是外形的虎扑,习者千万要区分开,心意六合拳是以找劲为宗旨,万不可在形中求而失去劲之妙。
  4、功用
  常盘可使浑身齐到之整劲,敌如用拳击我上盘,我可双手下按、捋对方之手,重心后移,接着展身而起,浑身齐到,双手从下向上扑击敌胸下颔,脚踩中门,有起根拔节的功用击敌于防不胜防之中。
  敌如用拳击我中盘,我双手一带,捋化敌之击,同时束身蓄劲接着展身而起,双手从下向斜上方击敌,下用刮地风击敌胫骨,敌一惊先失去平衡,我踩中门双手,下斩敌裆,敌无还手之力,一击必中。
  敌如用脚击我中部,我双手从上向下按敌之击,同时束身蓄劲,接着展身而起用横拳击敌胸,或用手击敌大腿根部,使敌击出的脚无力而我制其根节,因为起脚发力点在脚而根在大腿根。
  
  九、雷声
  1、盘法
  承上势虎扑,同时左脚前踩,有脚打踩意不落空,右脚随追蹬半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三尖照,六合合,双手从上向上按,以丹田的一起一落催动肢体打出虎扑,同时口发“噫”声,此与按把、虎扑、雷声为心意六合拳的三盘落地,一般收势时皆用上此势。
  盘习时必须按把、虎扑、雷声合一进行,中间不可间断,要一气呵成,整理时为了让读者明白手、足、身的配合故分段注释。而且可任何一艺可走四面八方圆、三角、S形等,重在习者在定法中体悟出六艺的不定法内涵。可随心所欲,得心就手,三翻九转成一体,以一艺化六艺,六艺合为一艺,达到每一动必含六艺之内涵。
  2、呼吸之法
  身向前时吸气,向下时呼气。
  3、劲意
  此为习拳收势,同时发“噫”声,重在丹田的滚动方可发出雷声,而不是故意所发,故意所发的声为散气,而丹田气足所发的为气聚所发,短粗宏亮,此雷声源于丹田,鼓荡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摄敌之心。古人云:“震万物者莫过于速雷。奇人千古仗先声,声里威风退万兵,就是痴情神不怕,速雷震荡亦应惊。”
  4、功用
  常盘可打开人体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从而祛病延年。日久功深在实战中我可先声夺人,“噫”声到而手脚齐到击敌于无防之中。而且可把练拳时胸中横逆之气息全部吐出,不致气郁结胸腔而有气血失调,造成内伤,有损身体,故一般练心意六合拳者收势皆发雷声收势。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器械,以河南八大枪手之一的唐大用大师传的唐氏枪法为主。有大六合枪、中六合枪、小六合枪、缠丝六合枪、十大真形枪、二龙戏珠枪、群枪(又名独行枪)、青龙出海枪、鲡泉枪、岳飞后造十枪,外有十大真形枪等枪法。另外还有六合刀、五郎棍等器械。
  《水氏家传武术谱论》载:“枪法易学最难精,六合变幻巧自生,出神入鬼千万像,手急身轻十二程,速如星火超众技,紧若风雨冠群英。义勇无敌人称羡,豪杰到处有芳名,闻得英雄枪法佳,曾经六合理无差。一技龙枪分内外,三尖矛戟判正斜,演出班班深藏锐,掀开处处巧映遮,后知美名原不负,击节叹赏能不耶。此枪本是一条龙,会得枪法称英雄,君子扎令为访友,小人舞弄莫相衡。扎枪须要急急时,人不知能急时用,学会此枪把敌欺,十分劲出不可定。”
  据《水氏家传武术谱论》,此枪有三扎三不扎,有三教三不教:
  此枪有三扎,信哉此言也。如逢贼盗可扎凶酒痞混可扎,忤逆之徒可扎。
  有三不扎,笃哉此言也。年老力微不可扎,仁仪忠孝不可扎,年少力弱不可扎。
  此枪有三教:忠心孝子可教,仁仪信实可教,不染秋毫是非可教。
  此枪有三不教:忤逆之子不可教,凶酒狂徒不可教,无有信行不可教。
  察其可否须当教之,诚哉斯言也。
  缠丝六合枪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的缠丝枪为唐公大用大师所传的枪法之一。此枪为唐公大用大师原传的以骑马步为主的枪法。马步体现了古代作战骑在马上,双手持械搏击,运动作战的姿势,是古代马战演变为步战的最初步型。马步发力时双脚支撑下肢稳定,力大坚固,双手执械可随心所欲变化枪法的发力。此枪法与唐公大用之子唐万义所传的枪法在枪劲、步型、步法等风格上有不同之处,其中变化非两脉谛传弟子难明其中之变化内涵窍道。
  此枪以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以身的缠丝劲催手,手的缠丝劲催枪杆,枪杆的缠丝劲催枪尖,从而使身的缠丝劲从枪尖发出。作用于人时,缠中进,进中变,变中灵,日久纯熟可盘出浑身无处不缠丝,打人如划圈,在实战中攻守合一。
  此枪法可一枪一盘练或二人对扎又称合杆,再一合一合盘练六合,盘熟后六合合而为一个套路连环盘练。六合纯熟后可随心所欲的成不定法盘法为其正方。万不可拘于六合之内,重在变化。
  现据老师水普慈传授及本人练功浅见,整理出缠丝枪的盘法,不到之处望心意形意同门及武林前辈指正。
  缠丝枪谱
  圈缠枪为母,分缠枪捉拿,圈拦紧护膝,反枪去迎扎,迎风接飞箭,五伏踩扑刷。里恍外钻进,外恍里扎,跟进左平扎,外拉扑恍扎,里恍外枪进,叠扑恍里扎。圈枪紧固身,还枪恍里扎,里花外摆头,里摆紧固他,又是外枪进,金刀外扑发。那里遮枪顾,外恍似箭发,圈枪关门固,二次圈枪发,分劈反背固,二次分背刷。圈拦盘膝固,二次圈拦发。搜龙左右恍,现爪把地抓,照样还枪势,圈枪将门把。迎面分心刺,拦合如交杀。
  
  第一枪:圈缠枪为母
  1、盘法:
  两脚平行站立,右手持枪中部,放于右腿侧,左手自然垂直于左侧,目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拔背,全身放松。接着身体向右侧转,右腿后撤一步,随追左脚半步,左脚内扣,左膝内裹劲,重心在右腿,同时右手将枪提起向前刺,手心向下高与胸平,左臂平胸,右手持枪在右腑下,手心向上,目视枪尖。步成马步,右手撤回握枪,根部使枪把贴腰,虎口向前,左手亦 为虎口向前。两手距离约与两肩宽度相等。头顶肩松,左手要持稳,有“前手如管,”后手要握紧“后手如锁”之称,身不可前俯后仰,左右歪斜之病,两胯松有内合之意,两膝微屈。(图1)
  承上势,身体向右侧转,右脚上步随上左脚过右脚向前踩出,前脚内扣,前膝内裹劲,重心在后脚,后膝屈,或成半马步。同时前手如管持枪前部,后手如锁握枪随枪从后向前内缠进,同时进前脚半步,追蹬后脚半步,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上右脚时呼气。
  3、劲意:
  以身带步,以身催手,枪顺随对方,枪杆缠进击对方的劲意。
  4、功用:
  常盘可盘出进中变,变中缠,缠中圈的功用。
  第二枪:分缠枪捉拿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追蹬右脚过左脚一步,同时枪从后向前外分缠出,接着向内捉拿枪,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3)
  呼吸之法:
  分缠枪时吸气,捉拿枪时呼气。
  2、劲意:
  上、中、下贯为一气,分缠枪进击对方的同时捉拿枪击敌的劲意。
  4、功用:
  敌如扎我肩我可分缠化敌的同时进枪捉拿。
  第三枪:圈拦紧护膝
  1、盘法:
  承上势,退右脚半步,随追退左脚半步,左脚尖内扣,左膝内裹,同时枪向内圈缠向后下,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图4)
  2、呼吸之法:退右脚时吸气,退左脚时呼气。
  3、劲意:退步高 ,退步时先退右脚追左脚,稳而灵活不滞,在退中可圈缠化敌之击我膝的劲意。
  4、功用:敌如进扎我膝,我退中用缠枪,化敌之击,随时可进枪击敌的功用。
  第四枪:反枪去迎扎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追蹬右脚半步,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同时枪从后向前缠进扎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5)
  2、呼吸之法:进左脚时吸气,追蹬右脚时呼气。
  3、劲意:退中化,化中缠,缠中反枪进扎于转瞬之间的劲意。
  4、功用:敌如扎我一枪,我可在退中缠化敌击,随进中缠反枪扎敌的妙用。
  第五枪:迎风接飞箭
  1、盘法:
  上左脚一步,随追右脚半步,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同时枪从后向前缠进扎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图6)
  2、呼吸之法:进左脚时吸气,枪缠出时呼气。
  3、劲意:敌如扎我一枪,我进中缠化和同时扎敌胸喉于弹指之间,使敌无防备。
  4、功用:常盘可盘出敌如进扎我,我在进中守,守中缠,接时方于瞬间反扎对方的功用。
  第六枪:五伏踩扑刷
  1、盘法:
  承上势,进左脚前踩,同时枪向前下方伏出,随退右脚追左脚,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同时枪向后缠扑刷,目前视,一尖照,六合合。(图7)
  2、呼吸之法
  伏枪时吸气,扑刷枪时呼气。
  3、劲意:进左脚带右脚,同时枪向前下方伏出,随退右脚追左脚,枪向后刷扑而出。
  4、功用:敌如扎我一枪,我用五伏枪化敌之击,接着敌上,再扎我,我用扑刷枪化中有击,击中变、击敌。
  第七枪:里恍外钻进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同时枪从外向里缠恍一枪,随进右脚半步,同时枪向外缠钻进一枪,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8)
  2、呼吸之法
  缠恍枪吸气,外缠钻枪时呼气。
  3、劲意:进左脚时缠中外恍化敌之击,随进外钻缠扎敌。
  4、功用:敌如扎我上部,我里缠恍化敌,随外缠钻进扎敌一枪的功用。
  第八枪:外恍里扎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同时枪外缠恍出,接着上右脚过左脚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同时枪里缠扎而出,三尖照,六合合,头项竖颈。含胸拔背,目前视。(图9)
  2、呼吸之法
  外恍枪时吸气,里缠、、扎时呼气。
  3、劲意:外恍时缠进,随缠、、扎有追风赶月之劲意。
  4、功用:敌如扎我外侧,我恍中缠,缠中进,
  中缠扎敌于随心所欲所向披靡,使敌无法防守,与攻守的功用。
  第九枪:跟进左平扎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跟右脚进半步向左平扎一枪,步成马步或弯套弯,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日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0)
2、呼吸之法
  进左脚吸气,枪扎出呼气。
  3、劲意:上、中、下贯为一气,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跟进跟扎的劲意。
  4、功用:敌如扎我中部,我可缠中化,缠中跟进,扎敌于如洪水猛兽疾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击必中。
  第十枪:外拉扑恍扎
  1、盘法:
  承上势,进左脚,同时枪外缠拉,接着缠扑进中随前扎一枪,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或半马步,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1)
  2、呼吸之法
  外拉时吸气,扑恍枪时呼气。
  3、劲意:先外缠拉随前扑、恍、缠、进扎的劲意。
  4、功用:此枪外拉中缠,缠中扎,扑中缠扎,攻守合一,使敌无进攻与防守的妙用。
  第十一枪:里恍外枪进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同时枪里缠恍,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枪缠进扎一枪,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或马步,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图12)
  呼吸之法
  里恍枪时吸气,外进扎时呼气。
  2、劲意:里缠恍随外进缠中扎敌。
  3、功用:敌如扎我中部一枪,我缠中里恍,随外进中缠扎对方于一触即发,箭不虚发之中。
  第十二枪:叠扑恍里扎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同时枪向前下方扑出,随上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半马步,枪向里恍缠扎出,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13)
  2、呼吸之法
  叠扑时吸气,恍里扎时呼气。
  3、劲意:先叠扑枪,化中进,进中恍,恍里缠,缠中扎的劲意。
  4、功用:敌如用枪扎我,我可用叠扑枪化敌,同时进中缠,缠中恍,恍中进扎敌于勇往直前的妙用。
  第十三枪:圈枪紧固身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进右脚半步,同时缠圈枪,目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图14)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进右脚时呼气。
  3、劲意:圈中缠,缠中变,变中灵顾我浑身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顾中的进,进中缠,缠中变,变中退化打合一的功用。
  第十四枪:还枪恍外扎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枪向前扎出,接着枪恍向外缠扎出,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或半马步。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15)
  2、呼吸之法
  还枪时吸气,恍缠外扎时呼气。
  3、劲意:我在还枪中化,化中缠,缠中恍,恍中进,进中变的灵活多变。
  4、功用:敌如击我中部,我化中外扎敌的功用。
  第十五枪:里花外摆头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同时枪向里缠进,随外缠摆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图16)
  呼吸之法
  里花时吸气,外摆时呼气。
  2、劲意:里花化敌之击随缠中进摆枪进击敌的劲意。
  3、功用:常盘可盘出里花为守也,也为攻,攻中缠,缠中化,化中摆击敌的妙用。
  第十六枪:里摆紧固他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同时枪里缠摆,随进右脚半步,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或马步,三尖照,六合合。(图17)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进右脚时呼气。
  3、劲意:里缠摆中可进可退,可攻或守。
  4、功用:敌如扎我,我用里摆中缠,缠中进扎敌。
  第十七枪:又是外枪进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一步,随上右脚过左脚,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或马步,同时枪向外缠扎出,头面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18)
  呼吸之法
  进左脚时吸气,追进右脚时呼气。
  2、劲意:缠中进击敌。
  3、功用:常盘可盘出我进中缠,退中缠,缠中化,化中进的攻守合一。
  第十八枪:金刀外扑发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枪向前扎出,随向前外下方缠扑出,可成左手在后,右手在前,按枪中的半马步成牮柱步,目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接着上右脚过左脚成左手如管,右手握枪根在腰的半马步或弯步的持枪式,目前视。(图19)
  2、呼吸之法
  扑枪时吸气,进右脚时呼气。
  3、劲意:上右脚,枪向前扑缠而出,随再上右脚收枪在腰的灵活多变,疾如闪电。
  4、功用:敌如扎我,我在扑中缠,缠中进击敌于瞬间的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十九枪:那里扯枪顾
  1、盘法:
  承上势,随退右脚,追左脚半步,成弯套弯或马步,同时枪缠中扯,头顶竖颈,含胸拔背,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20)
  2、呼吸之法
  退左脚时吸气,追退右脚时呼气。
  3、劲意:退中缠,缠中扯,扯中可变,变中灵。
  4、功用:常盘可盘出缠中扯扯中进的攻守合一。
  第二十枪:外恍似箭发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追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同时枪向前缠外恍扎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1)
  2、呼吸之法
  外恍时吸气,缠中扎时呼气。
  3、劲意:恍中缠,缠中进,时中变的劲意。
  4、功用:敌如扎我外侧,我外恍中缠,缠中进击敌。
  第二十一枪:圈枪关门固
  1、盘法:
  承上势,退右脚一步,随追退左脚一步,步成弯套弯或马步,同时枪在退中缠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22)
  2、呼吸之法
  退后时吸气,退左时脚时呼气。
  3、劲意:退中缠,缠中圈,顾我浑身之劲意。
  4、功用:敌如进扎我,我可退中缠,缠中化,而且可随心所欲进枪扎敌的妙用。
  第二十二枪:二次圈枪发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缠中进扎一枪,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23)
  2、呼吸之法
  上前脚时吸气,扎出枪时呼气。
  3、劲意:进中缠,缠中变,变中击,使敌攻守中皆可被化掉而我可随时出枪击敌。
  4、功用:敌如扎我,我缠中可进扎敌敌如退化,我缠中进枪扎敌于无法逃走的妙用。
  第二十三枪:分劈反背固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追进右脚半步,同时枪向外缠分劈而出,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头顶竖颈,沉肩坠肘,三步照,六合合,目前视。(图24)
  2、呼吸之法
  进左脚时吸气,追右脚时呼气。
  3、劲意:防外击我时,我外缠中进劈击敌。
  4、功用:敌如扎我肩,我外分缠中劈敌于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的功用。
  第二十四枪:二次分背刷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了随追上右脚半步,同时枪向外缠分背刷出,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步照,六合合,目前视。(图25)
  2、呼吸之法
  进左脚时吸气,进追右脚时呼气。
  3、劲意:进左脚带右脚,同时枪向外分缠刷出的攻守合一。
  4、功用:常盘,可攻中有守,守中缠,缠中进,进中顾。
  第二十五枪:圈拦盘膝固
  1、盘法:
  承上势,退右脚随追左脚半步,同时枪向后缠圈拦而退,步成弯套弯或半马步,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26)
  2、呼吸之法
  退右脚时吸气,退左脚时呼气。
  3、劲意:退步时先退右脚带左脚,同时可随时出枪扎敌的妙用。
  4、功用:敌击我膝,我化中击敌。
  第二十六枪:二次圈拦发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随追上右脚过左脚,同时枪从后向前缠圈发出,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或马步。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图27)
  2、呼吸之法
  进左脚时吸气,上右脚时呼气。
  3、劲意:上步时起左脚带右脚,过左脚,枪同时圈中缠,缠中拦化打合一的劲意。
  4、功用:敌如扎我一枪,我在缠中化敌之击,随出枪扎敌前胸或喉。
  第二十七枪:搜龙左右恍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半步,步成马步或弯套弯,同时枪向前上方左右缠中左右各恍一枪,目随枪,三尖照,六合合。(图28)
  2、呼吸之法
  左恍枪时吸气,右恍枪呼气。
  3、劲意:进中缠,缠中恍,恍中顾,顾中打的劲意。
  4、功用:敌如左右击我,我左右缠中化,化中进,进中变的功用。
  第二十八枪:现爪把地抓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枪缠向前下方击出,目视前下方,三尖照,六合合。(图29)
  2、呼吸之法
  进左脚时吸气,枪向下扎出时呼气。
  3、劲意:缠中扎敌膝或脚面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在缠中顾扎敌膝裆或脚。
  第二十九枪:照样还枪势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随上右脚,再上右脚过左脚,步成牮柱步或马步,同时枪从后向前缠进扎一枪,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30)
  2、呼吸之法
  上右脚时吸气,枪扎出时呼气。
  3、劲意:进中缠,缠中化,化中扎。
  4、功用:敌如扎我中部,我缠中还敌一枪之功用。
  第三十枪:圈枪将门把
  1、盘法:
  承上势,退右脚随追退左脚,同时枪缠圈收回,左脚尖内扣,左膝内裹,三步照,六合合,目前视。(图31)
  2、呼吸之法
  退右脚时吸气,追退左脚时呼气。
  3、劲意:退步时先退右脚随追退左脚的同时,退中圈,缠有顾守把门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顾中缠,缠中守门蓄而待发。
  第三十一枪:迎面分心刺
  1、盘法:
  承上势,进前左随追进右脚过左脚,同时枪向前缠进扎出,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提肛收腹,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图32)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枪扎出时呼气。
  3、劲意:缠中进刺敌心的劲意。
  4、功用:常盘出进中缠,缠中刺敌心的功用。
  第三十二枪:拦合如交杀
  1、盘法:
  上左脚半步,同时枪向外缠拦而出,随上右脚半步,同时枪向内缠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视,步成马步。(图33)
  2、呼吸之法
  拦枪时吸气,内合枪时呼气。
  3、劲意:进中缠,缠中拦,拦中缠,缠中合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圈枪为母,及缠中变,变中进,进中缠,缠中合,合中拦的攻守合一。
  收势同起势。(图34)
独具风格的五郎棍是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秘传棍法之一。内含六艺、十大真形及枪扎一条线的拦、拿、扎,棍打一大片的扫、劈、撩、挂等技法组合而成。此棍闪、展、腾、挪,轻灵活泼,纵横开阖,出棍走势分上、中、下三节,节节变中化,化中击,磙中进,拧中退,以身带步,以身催手,以手催棍。双手时开时合,似粘似脱,以活把头尾相兼,忽长忽短,灵活多变,势势注重攻防技巧,奇妙无穷。其神形独特绝妙,身势中无不体现出招法巧与绝怪并稀有的独家棍法的技击奥妙,贯穿其中,从而达到器械是手臂的延伸的妙用。
  常盘五郎棍可盘出手、眼、身、法、步的灵活性,可增强腰臂的劲力,通经活络,从而对三关九节病皆独到的疗效。而且在实战中有异想不到的神用。
  五郎棍可一棍一棍的盘练,纯熟后合为一个套路盘练。现据老师水普慈传授及本人练功浅见整理出五郎棍的盘法,不到之处望心意六合拳同门前辈及武林同仁指正。
  五郎棍
  棍本是擎天玉柱,上打者架海金梁,前打金炉一柱香,背后打金股铁梆。
  前打者出山猛虎,背后打五虎群羊,上三路插花盖顶,中三路玉女穿梭。
  下三路翻江倒海,行者梆打遍天下,夜叉三棍人难防,黑旋风又把人伤。
  二郎担山逢人赶,内有张飞急三枪。要知此棍名何姓,五台山上杨五郎。
  
  第一棍:棍本是檠天玉柱
  
  1、盘法:
  两脚平行站立,两腿微屈并拢,脚尖朝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左手五指自然靠贴于左腿外侧,掌心向内,掌指向下,右手持棍中部,用虎口将棍钳握贴靠于右腿外侧,拇指靠身,棍根触地竖直,立正站好,目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凝神聚气,使精神贯注到使棍的意境之中。
  承上式,右脚向后退一步,随退左脚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同时,右手捋着棍杆屈肘向上移于右肩前满握棍杆,左手则握向棍前方,两手使棍离地,举起,两手虎口均朝棍稍一端,接着上右脚过左脚,左膝内裹,左脚内扣,重心在右,右膝屈,右手向上,左手向下,棍竖立在胸前,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1、2)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棍立起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催棍,棍身合一,从后向前上方站起,有如玉柱一般把人顶起,有蓄而待发之劲意。
  4、劲用:常盘可盘出我上、中、下贯为一气,一动无一不动,一合无不合,以身催棍,棍身合一蓄而待发之妙用。
  
  第二棍:上打者架海金梁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棍随身击,棍在身前划定圆。接着上左脚,左脚虚内扣,左膝内裹成半马步,同时棍在面前划斜圆,上架头顶,左手握棍捎,右手握棍尾,目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图3)
  2、呼吸之法
  棍在划圆时吸气,棍上架时呼气。
  3、劲意:以意引气,以气催身,以身催棍,棍在胸前划定圆,随在面前划平圆,后架在头上方有顾中打,打中顾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身带棍,棍随身,身棍合一。实战中人棍皆动,在转螺中化中打,打中变,变中进,击敌于防不胜防的妙用。
  
  第三棍:前打金炉一柱香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棍从后向前下方劈出,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或半马步。左手在后,右手在前,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劲含胸拨背,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接着上右脚提起,棍根放在膝上,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4)
  2、呼吸之法
  棍前劈时气,棍竖起时呼气。
  3、劲意:上左脚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棍从后向前下方劈出,随上竖起,有顾敌横击我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在击中有防,防中有进,时中变的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四棍:背后打金股铁梆
  
  1、盘法:
  承上势,左脚落地,同时棍从前向后一扫,接着上右脚过左脚,棍背在脊背上前,目前视,步可成牮拉式弯套弯步。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图5)
  2、呼吸之法
  棍向后时吸气,棍背在背上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带棍,棍身合一向后打时身动,棍随击敌于防中击,击中变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打前顾后,击前防左,击右守右的顾中打,打中顾的顾我前后、左右、上、中、下的妙用。
  
  第五棍:前打者出山猛虎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步成弯套弯式牮柱步。同时以身带棍,棍从背向前下方猛劈,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下颌内收,头顶竖颈,含胸拨背,目前视。(图6)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棍向下劈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棍从后向前下方劈出,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棍随身行,身到棍到击敌于瞬间,使敌防不胜防的功用。
  
  第六棍:背后打五虎群羊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利于右脚上步,右脚向后退半步,随右脚成左脚,左脚成右脚,右脚从后向前踩出,步成弯套弯或牮拉步。同时棍随身转,从前向后划定圆到右方进,划斜圆横扫而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7)
  2、呼吸之法
  转身时吸气,棍横扫出时呼气。
  3、劲意:有打前顾后的劲意,看我在前瞬间在后,看我在左视之在右,我以身带步,以身带棍变化万端击敌于防不胜防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打前顾后,击右防左的顾我前后左右的顾打合的妙用。
  
  第七棍:上三路插花盖顶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随上右脚,同时右手握棍在头顶平圆或在平圆中有斜圆,步成连环一进一退或进四面八方皆可。(图8)
  2、呼吸之法
  起棍时吸气,棍向后扫出时呼气。
  3、劲意:顾我上盘的同时可随心所欲的出棍击敌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顾中有打,打中变,变中击,击中退,退中化击敌于随心所欲的妙用。
  
  第八棍:中三路玉女穿梭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追蹬右脚半步,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棍从后向前外方穿出,一步一穿或二步一穿。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下颌内收,舌抵上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图9)
  2、呼吸之法
  回枪时吸气,出时呼气。
  3、劲意:此棍化枪有中平枪之护我胸中线,而顾中可随心所欲进击敌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顾我中线的同时顾中打,打中变,击敌于无法进攻于我,而在动中发力,击敌于瞬间的妙用。
  
  第九棍:下三路翻江搅海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前移,上左脚半步,随追右脚上前一步过左脚,同时,右手握棍尾 ,向前下方贴地扫出,扫到左脚时,左脚抬起,接着上右脚向前一步,棍再扫一周,棍扫到左脚时抬左脚,扫到右脚时抬右脚,这样连环扫进二步或三步。(图10)
  2、呼吸之法
  扫棍时吸气,棍上提进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带棍,棍身合一,顾我下三路的同时击敌下盘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上、中、下贯为一气,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顾我下盘同时可随心所欲的击敌于“起手如闪电,闪电不及合眸,打人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之势”使击敌防不胜防的妙用。
  
  第十棍:行者梆打人遍天下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一步,随上右脚过左脚一步成弯套弯。同时,棍在身两边划定圆一左一右,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或退步时要高退,棍同样随身在身两侧划定圆,或进左脚随右脚不过步,或不退过步两脚也一进一退,连环不断变化步法的同时棍随身在两边划定圆。(图11)
2、呼吸之法
  棍在左划圆时吸气,棍向前右后方划定圆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催棍,棍身人一,不停的划定圆有顾我浑身上、中、下、前后、左右的同时随时可出棍挑、劈、崩、架、扎击敌于防不胜防的劲意 。
  4、功用:在于以身带棍,棍人合一,顾我浑身的同时出棍击敌于“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见神奇,进人要进身,手脚齐到是为真,发中有绝从何用,解明其意妙如神”的功用。
  
  第十一棍:夜叉三棍人难防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随上右脚抬起,棍从后向前下方探出点地,随右脚落地,棍从前向上挑起,向右下斜劈下,步成弯套弯或半马步或牮柱步皆可,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三棍连环不断一棍比一棍猛为其正方。(图12)
  2、呼吸之法
  起棍前探上挑时吸气,棍向斜下劈时呼气。
  3、劲意:三棍连环不断,一气呵成,探棍可击中防敌之击,挑棍中带化,劈棍中带防,三棍连环如追风赶月,一棍比一棍迅,一棍比一棍猛,一棍比一棍狠,击敌于防不胜防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错一势三棍击敌于瞬间,使敌逃而不掉,我在动中发力,动中变,变中攻,攻中退,退中击,击中化,化中千变万端的神用。
  
  第十二棍:黑旋风又把人伤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同时右手握棍尾,以身前划一斜圆,随上右脚向前斜方上步,同时,棍从后向前斜劈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下颌内收,舌抵上腭,头顶竖颈,沉肩坠肘。(图13)
  2、呼吸之法
  棍向后转旋时吸气,棍向前下方劈出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棍,身动棍行,棍随身旋转,旋中可随时劈击敌方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上、中、下贯为一气,击敌时棍随身旋,可随心所欲的顾中打,打中顾,顾打合一的妙用。正如拳经云:“心意者,意自心生拳随意发,总要知人知已,随机应变,上、中、下总气把定,身足手规矩绳束,既不望空起,亦不望空落,精明灵巧全在于活。”
  
  第十三棍:二郎担山逢人赶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或半马步皆可,同时,右手握棍向右捋到后肩,左手前推出,棍梢在前肩,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接着上右脚过左脚,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或半马步,同时,提从头上划一平棍担在肩上右脚前,右手在前,握棍尾,左手在后,棍梢在左肩,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图14)
  2、呼吸之法
  右手在后肘时吸气,右手在前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带棍,棍身合一,可在运动中防可化敌之击,攻可进中击,击中变,赶敌时我一步追一步,一棍接一棍,棍棍伤人,击敌于无法逃走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在动中变,变中击,击中化,化中进,进中击,击敌于无法逃走而一击必中。
  
  第十四棍:张飞急三枪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棍从前向后扫出,过头顶到胸前,左手如管一般,扶棍梢,后手握棍尾,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接着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一步,右手向前扎出,棍如扎枪一般,再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棍同时从后向前扎出,接着上左脚半步再追上右脚过左脚,三尖照,六合合。棍同时从后向前扎出。以上三枪要连环不断的急扎,三枪中间不可间断,一气呵成,为其正方。接着收势,两脚并站立,同起势(图15、16)。(注:以上盘法可连环不断的盘练成套路)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棍扎出时呼气。
  3、劲意:扎出如同枪的急扎三枪的跟进,跟扎、跟进、跟扎的连环扎敌。
  4、功用:常盘可盘出棍中有棍,棍枪互变,在枪中可化棍扫击,棍中可变枪扎刺于敌的防击合一,棍枪千变万化的妙用。正如《水氏家传武术谱》曰:“扎枪要欲急,急时人不知,能急即时中,学会此枪法,便打敌人欺。枪法易学最难精,六合变幻巧自生,神出入鬼千万像,手急身轻十二程,速如星火超众技,紧若风雨冠群英。”
六合刀又名三十六刀,或称三十六鸾刀或者三十六拦刀。水氏心意六合拳的六合刀共分六合,一合分为六刀,六六三十六刀。此刀法以身带步,以身催手,以手催刀,刀随身转,势若行云,刀如粘在身似的环绕周身,忽左忽右,神出鬼没,寒光逼人。动如猛虎,勇猛骠悍,气势雄壮,锐不可挡,一动一静,一招一势,转换不断,移步换形,刀光中进退有法,进可攻,退可守。刀身运动无直来直往,砍、劈、扎、扌朋、拦、带、撩、挂,缠头裹脑绕背围腰,皆在圈中变灵变活,以善变为妙。充分体现出刀随身动,形如流水,环环相套,奥妙无穷,刀法、身法、步法,螺转变化,皆在一圈中攻守。此刀法发力脆,刚柔相济,动作朴实无华,实用性甚强。
  六合刀可一刀一刀盘练,熟后一合一合盘练,六合纯熟后,合为一个套路盘练。
  现据老师水普慈传授及个人练功浅见整理出六合刀的盘法,不到之处望心意六合拳前辈及武林同仁指正。
  
  六合刀谱
  
  第一合
  大鹏展翅亮四平,撩刀护膝变七星,扎刀撩背斧砍下,复遇回马孙悟空。
  第二合
  左右拦门紧固势,反身进步飞虎形,一马三刀岳云将,片马尉迟公,跟腿邪行燕青势,抱刀回马孙悟空。
  第三合
  撩眉护膝单插剑,跟腿拨草去寻蛇,反身退步虎摆尾,撩眉护膝紧如风。
  第四合
  收刀回身虎抱头,半轮明月如闪电,背刀山后去藏兵。
  第五合
  扑刀进步斩龙势,反身跟进披三关,复遇诈败回马势,半轮明月转寒山。
  第六合
  金狮跳跳忽忽势,青龙出水现真形,跟腿邪步钓鱼势,猿猴闪电下高嵩,跨虎飞行登山势,收刀束身定太平。
  
  第一合
  
  第一刀 大鹏展翅亮四平
  1、盘法: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左右重心应于两脚之间,前后重心则置于脚掌与脚根之意,双膝微屈,小腹松圆,左手拇指和虎口压住刀盘,食指和中指夹住刀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刀盘,使刀背贴靠臂部,刀刃朝前,刀尖朝上,刀身垂于身体侧,右手五指自然垂于身体右侧,臂部似夹非夹,背部似靠非靠,面部似笑非笑,神态自然,平心静气,胸空腹实,沉肩坠肘,舌抵上腭,下颌内收,谷道上提,呼吸顺其自然,含胸拔背,塌腰松胯,两脚心要悬,五趾抓地,身心空,双目平视,双耳似听非听,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所谓不动心也,视自身与万物齐同,对外界干扰莫然处之,如古树生根,虽有风吹雨打,自静默而立,外形虽然不动,内部却生机盎然,生生不已。如是则神光内敛,意不外驰,杂念不生,而心入静,静到极处,从而进入天人合一之境界。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右脚,左脚在前,脚尖内扣,脚尖点地,左膝内裹,虚灵利于变化,右膝屈,重心在后随上左脚半步。以身带步,上右脚右手拍左脚,左脚落地,前踩成牮柱步,左手向后拉回,右手向前冲出右拳。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接着上左脚向前踩出,左手同时向前,右手按在左手的刀柄上,刀柄换手,右手握刀向后平扫,左手向左推出成半马步的四平刀、头平、刀平、脚平、肩平、四平、目前视。(图1、2)
  2、呼吸之法
  上右脚时吸气,扫出时呼气。
  3、劲意: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先合而后开向外扫出四平刀,有如大鹏鸟展翅一般,故此刀称此,而且此刀扫出时力四平势之稳。
  4、劲用:常盘可盘出我一合无不合,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击敌时可横扫敌之妙用。
  
  第二刀 撩刀护膝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利于右脚向前上步随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同时刀从后顺腿向前上方撩出,左手向后,两手有二争之劲,目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三尖照,六合合。(图3)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刀撩出时呼气。
  3、劲意:刀从后向前顺腿而上及隐,而有护膝的顾中击、击中顾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在顾中击,击中变,变中化,化中打的顾打合一,在实战中击敌于瞬间。
  
  第三刀 七星刀
  1、盘法:
  承上势,上右脚过左脚,左脚尖内扣,左膝内裹,右膝屈,重心在右,同时右手向前,左手收刀,向后,刀尖向前,刀刃向下,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图4)
  2、呼吸之法
  上右脚时吸气,刀收回时呼气。
  3、劲意:右手前推,左手刀向后撤回有蓄而待发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上、中、下贯为一气,静如山岳,动如雷发势不可挡的妙用。
  
  第四刀 扎刀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踩出,步成弯套弯,左手向后,右手刀向前扎出,刀尖向前,刀刃向上,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图5)
  2、呼吸之法
  刀扎出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催手,手催刀向前扎出,此刀可扎中变劲击敌。
  4、功用:常盘可盘出上、中、下贯为一气,向前扎中可变化击敌于瞬间的妙用。
  第五刀撩背斧砍下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前移,上左脚半步,随追上右脚半步,刀从前向内划圆用刀背向前撩出,接着上右脚催左脚,同时从前变向前下方砍下,步成牮柱,或弯套弯。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图6)
  2、呼吸之法
  撩背时吸气,刀砍下时呼气。
  3、劲意:刀从前向内撩有化敌之击,随向前砍刀,有砍敌胸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上、中、下贯为一气,向内撩刀背有化敌之击,接着前砍敌的妙用。
  第六刀 复遇回马孙悟空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后移,以身带步,以身带刀,右脚退半步,随左脚后退半步,右膝屈,左膝内裹,左脚半内扣,刀从前向后划圆,刀背贴在人背上,刀尖向上,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左手前推出与右手背刀成二争力。(图7)
  2、呼吸之法
  退后脚时吸气,刀成贴背时呼气。
  3、劲意:退右脚带左脚,随刀向后背,左手前推,有蓄而待发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在实战中敌击我时,我回束化敌蓄而后发随出刀击敌。
  
  第二合
  
  第一刀 左右拦门紧固势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刀从后向前左拦横一刀,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下颌内收,舌抵上腭。(图8、9)
  2、呼吸之法
  左拦刀时吸气,向右拦刀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带刀,刀随身行,在身左右拦固有顾身左右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左右横拦顾我左右的同时随时出刀击敌于瞬间。
  
  第二刀 反身进步飞虎行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随转身反身向前,刀随身从前向后,从后向前方劈下,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此势重在反身上步,步的劈刀之猛如虎。劈下时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图10)
  2、呼吸之法
  反身时吸气,刀劈下时呼气。
  3、劲意:反身顾后的同时以身带刀,刀随身行,刀从前转后又前劈下如猛 虎山之凶,势不可挡。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反身顾前后的同时进步劈刀击敌。
  
  第三刀 一马三刀岳云将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转身前劈一刀,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接着转身向前反身劈,再转身劈一刀,以上三刀连环不停一气呵成,不可间断有追风赶月不放松的快猛迅之势。(图11)
2、呼吸之法
  转身时吸气,刀劈下时呼气。
  3、劲意:三刀连环不断,一刀连一刀,一刀接一刀,刀刀不断,其势如猛虎扑羊,洪水决堤,势不可挡击敌于无法逃走。
  4、功用:常盘可盘出击敌于无处可逃,走时化中有击,击中有化,化中变,变中灵,可随时出刀击敌于瞬间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第四刀 单鞭片马尉迟公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成前脚,再追是左脚向内同时右手刀向前内合与脚成二合劲,刀面拍脚面,左脚落地追上右脚过左脚,刀向前刺出,左手后拉,目前视,刀与臂成一条直线,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头顶颈竖,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舌抵上腭,下颌内收,提肛收腹,三尖照,六合合。(图12)
  2、呼吸之法
  刀拍脚时吸气,刀刺出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催刀,脚起刀起,脚落刀落,刀脚同起同落,先内合而后前刺,击敌于防中有攻,功中变,变中巧的攻守合一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击敌时一击必中,防中变,攻击于瞬间。
  
  第五刀 跟腿邪行燕青势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向前斜方踩出,再跟进右脚半步,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同时收刀向后砍出随向前斜上方撩挂出,左手向左斜方,目视左斜方,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舌抵上腭,下颌内收,提肛收腹。(图13)
  2、呼吸之法
  上左脚吸气,右脚跟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出上左脚跟右脚向斜方上方,同时,刀先后而前斜方挂击敌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上、中、下贯为一气,以身带出,以身催刀,刀随身转,敌如击我,我向后撩化敌之击,化中向斜上方挂击敌肋的妙用。
  
  第六刀 抱刀回马孙悟空
  1、盘法:
  乘上势,移动重心向右,低右脚一步,随追退左脚半步,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重心在右。同时刀与左手同时后收抱在胸前,刀尖向上或向斜前方。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接着退右脚,追退左脚,同时,左手前握,右手刀划圆向后刀背贴在人背上,称背贴背,即刀背贴在人脊背上之意。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有拨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图14、15)
  2、呼吸之法:
  抱刀时吸气,刀成背贴背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退步时先退右脚带左脚,同时刀收回抱在胸前,随向合成背贴背有蓄而待发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浑身上、中、下束为一气,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静如山岳动则崩翻,静如待动,蓄而后发,击敌时如供水,决堤势不可挡,击敌于如猛虎扑羊之势的功用。
  
  第三合
  
  第一刀 撩眉刀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同时刀从后向前上方撩出平眉,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后手前撩,前手向后两手有二争力。(图16)
  2、呼吸之法
  上前脚时吸气,刀撩出时呼气。
  3、以身带步,以身带刀,刀随身向前撩出平眉,有恨地无环的劲意。
  4、功用:有护我从下向前上方到头的功用。在实战中敌如击我,我顾中有击,击敌防不胜防的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二刀 单插剑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再追右脚过左脚,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同时刀从内向前下方刺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下颌内收,舌抵上腭。(图17)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刀向前刺出时呼气。
  3、劲意:以意引气,以气催力,以身带步,以身催手,手催剑向前方插刺而出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上、中、下贯为一气向前插刺而出,攻中有防,防中变,变中巧,巧中妙的攻守合一的功用。
  
  第三刀 跟腿拨草去寻蛇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上左脚半步,随追跟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同时刀内划圆随向前外斜方拨出。目前视,后手向后,两手有二争之力,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三尖照,六合合。(图18)
  2、呼吸之法
  上左脚吸气,跟右脚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催手,从内向外斜方拨出,与拳法蛇拨草有异区同工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浑身贯为一气,从内向外拨化敌击的同时击敌于瞬间的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四刀 反身刀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前移,随上左脚半步,接着反身向后斜前方劈一刀,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下颌内收,舌抵上腭,目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拔背。(图19)
  2、呼吸之法
  反身时吸气,劈刀时呼气。
  3、劲意:反身顾后,必须反身时迅捷猛而不滞的击敌于瞬间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反身顾后时,刀随身转向前下方劈击敌。
  
  第五刀 退步虎摆尾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利于右脚退步,随右脚向后插步,后退一步,右脚成左脚,追退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同时以身带步,以身带刀,刀随身动,刀从前随身向后外摆出。目随刀走,定势时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图20)
  2、呼吸之法
  退后脚时吸气,刀后摆时呼气。
  3、劲意:以上、中、下贯为一气,以身带步,以身催刀,刀身合一,退步同时后摆马有顾后的同时摆击敌的劲意,与拳中的虎摆尾有异区同工之妙。
  4、功用:常盘可盘出顾中打,打中顾,看顾是打,看打是击的顾打合之妙用。
  
  第六刀 撩眉护膝紧如风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上左脚一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再提右脚成独立步,同时刀随腿从后向前上方撩出平眉,目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拔背,三尖照,六合合。右手刀撩起,左手向后方两手有二争之劲。(图21)
  2、呼吸之法
  上前脚吸气,刀撩出时呼气。
  3、劲意:刀随身向前撩出不但有护膝的劲意,而且可护中击敌。
  4、功用:敌如击我下我一可用此刀从下向上撩起化敌之击的同时上撩击敌或变前刺敌喉,一击必中,击敌于瞬间。
  
  第四合
  
  第一刀 收刀
  1、盘法:
  承上势,左脚后落成右脚,左脚随追半步,左膝内裹,左脚内扣,右膝屈,同时刀从前向后收,刀尖向前,刀刃向下,目前视,在尖照,六合合。(图22)
  2、呼吸之法
  落左脚吸气,刀收回时呼气。
  3、劲意:左脚后落成右脚随左脚后退半步。同时收刀有蓄而待发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上、中、下贯为一气蓄而待发,不动如山岳,动如崩翻,击敌时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第二刀 回身刀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从左脚后插上一步,同时以身带刀,回身上方撩出一刀,步成弯套弯或牮柱步,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图23)
  2、呼吸之法
  插步时吸气,回身撩刀时呼气。
  3、劲意:插步回身撩刀,有顾中打,打中顾的顾打合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回身顾后的同时击敌于瞬间,可使敌无法防守而重伤。
  
  第三刀 虎抱头
  1、盘法:
  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追蹬右脚半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同时刀从下向前上方撩出在右腮,左手向上前方撩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颈竖,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图24)
  2、呼吸之法
  上左脚吸气,刀向上撩起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催手,刀从下向前上方撩出,与拳的虎抱头有异区同工之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打中顾,顾中打的顾打合,而且随对方变化而变化,击敌于无防备之中。
  
  第四刀 半轮明月如闪电
  1、盘法:
  承上势,重心前移,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同时刀随身转成刀背贴人背时,以背带刀向前下方砍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图25)
  2、呼吸之法
  背贴背时吸气,刀砍出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向带刀成背贴背,以背身带刀从后向前斜方砍出的迅猛如闪电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以身带刀,出刀之猛,迅使敌击我时,我防中有守,守中有攻,攻中变击敌。
  
  第五刀 背刀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成左脚,步成牮柱步,同时以身带刀,刀背贴在背上,刀尖向下,刀刃向外,目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三尖照,六合合。(图26)
  呼吸之法
  上左脚吸气,刀成背贴背时呼气。
  2、劲意:以身背贴刀背,有以身带刀,刀随人转,人随刀行,使敌无法击中于我,而我在动中发力击敌于瞬间。
  3、功用:常盘可盘中化中击的妙用。
  
  第六刀 山后去藏兵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随右脚刀从背后向前斜下方砍出,再上右脚过左脚随上右脚成重心在右,左膝内裹,左脚尖内扣,同时刀从背后向前斜方拦腰砍出,随刀背藏于背后,刀尖向上,刀刃向外,目前视,右手前推,三尖照,六合合。(图27)
  2、呼吸之法
  背贴背时吸气,刀向后芷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兵,以身带刀,刀在背贴时转身,刀从背向斜方拦腰砍出,后手前推,刀芷后背,刀尖向上,刀刃向外,芷刀蓄而待发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以身带刀,静以身芷刀蓄而待发,一发而不可心势。
  
  第五合
  
  第一刀 扑刀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再上右脚过左脚,刀从后向前下方扑出,步成牮柱步,或弯套弯,三尖照,六合合。左脚在前,左手在上,右手扑刀向后,刀尖向前,刀刃向下,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图28)
  2、呼吸之法
  上左脚过右脚时吸气,刀向下扑出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催手,手催刀从后向前再向后下方扑出,此刀与拳的鹰捉有异区同工之劲意。
  4、功用:有蓄而待发,敌一击我动中出刀,向前下方扑出,击敌如猛虎扑羊,势不可挡。
  
  第二刀 进步斩龙势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刀从后向斜方斩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右刀斜斩,左手向后,二手有二争之劲。(图29)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刀向前方斩出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催刀向前斜方斩出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以身催刀,以身带步,向前方斩出,可在化中斩,斩中变,变中守,守中攻的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三刀 反身跟进披三关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前,上左脚随过右脚再跟进右脚半步,同时刀随身反转划立圆,接着上右脚过左脚跟进右脚,同时刀随身划立圆,反身前劈,再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追跟右脚半步,刀同时随身反转划立圆劈下,以上三刀连环不停。(图30)
  2、呼吸之法
  上左脚吸气,反身劈刀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催手,手催刀,刀身合一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连环反身跟进劈三刀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浑身的顾法中有进刀击敌于连环不断,如追风赶月一般,一击敌时,使敌无法逃走,退步时,退中有顾使敌无法击中于我。
  
  第四刀 复遇诈败刀
  1、盘法:
  承上势,移动重心向后成半马步或扑步,马向后拉回,左手向后推出贴左腿,目回头望。(图31)
  2、呼吸之法
  向后退步时吸气,刀向后收时呼气。
  3、劲意:回身蓄而待发,有仁败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败中化敌,可随对方变化而变化成随心所欲的击敌于瞬间。
  
  第五刀 回马势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刀从后向前回马一刀前劈,刀尖向前,刀刃向下,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头顶颈竖,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图32)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刀向前下劈时呼气。
  3、劲意:仁败势时可随时起身回马一刀劈敌于瞬间。
  4、功用:常盘可盘出守中攻,攻中变,变中化,击敌于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六刀半轮明月转寒山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随上右脚过左脚追蹬右脚半步,步可成弯套弯或牮柱步悬脚,同时刀随身转先背贴背,随刀从背向前方转身斜砍。接着再上左脚随上右脚过左脚追蹬右脚半步,成弯套弯步或悬脚,以身带刀,同时刀贴身转,一贴一斜转横砍的同时目随刀走。(图33)
  2、呼吸之法
  背贴背时吸气,刀向斜砍出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带刀,刀身合一,如佗螺一般,身刀合一不断的转螺,使敌无法击中于我。
  4、功用:常盘可盘出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顾中有攻,守中有变,变中进,进中巧,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六合
  
  第一刀 金狮跳跳忽忽势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随跳右脚,同时刀随身起在身划立圆,目前视。接着再上左脚跳右脚,二脚来回一步一跳,跳步同时刀随身转在身两边划立圆,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34)
  2、呼吸之法
  起左脚时吸气,右脚跳起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带刀,刀身合一,步跳刀行,刀在身体两侧划立圆,有顾浑身上、中、下、左右的同时,可随心所欲的出刀击敌。
  4、功用:常盘可盘出在动中化敌,动中击敌,动中攻守合一的功用。
  
  第二刀 青龙出水现真形
  1、盘法:
  承上势,落左脚上右脚,再追蹬右脚成牮柱步或弯套弯,同时刀从内向外前斜方刺出,目前视,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三尖照,六合合。(图35)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刀向前刺出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催手,手催刀,从内向外前方刺出,如同龙探爪一般,此刀与拳的青龙探爪有异区同工之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身如游龙,击首尾应,击中首尾皆应及龙的三折之身。在实战中动中发力,击敌于瞬间的妙用。
  
  第三刀 跟腿邪步钓鱼势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跟进右脚一步,催左脚进步,同时刀从前向后随向前上方撩起,目随刀行,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三尖照,六合合。(图36)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刀向前上方撩起时呼气。
  3、劲意:上左脚随上右脚过左脚斜踩出,刀同时向上撩起如钓鱼一势,在顾我前而击后的攻守合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攻守合一,击敌时前刺上撩后劈可一气呵成击敌一重伤之用。
  
  第四刀 猿猴闪电下高嵩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一步随上右脚向前提起,右膝同时右手握刀从后向前上方撩出,随左手向上架面前,刀尖向前,刀刃向上,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下颌内收,舌抵上腭。(图37)
  2、呼吸之法
  上左脚时吸气,右脚提起时呼气。
  3、劲意:上左脚带右脚,右脚随上提,刀同时一撩上架,有撩击架护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灵活不滞,动中发力击敌于瞬间的灵速捷猛之妙用。
  
  第五刀 胯虎飞行登山势
  1、盘法:
  承上势,左脚落地,随上右脚过左脚跨一大步踩出,同时转身,以身带刀成背贴背,随刀架头顶,刀尖向前,刀刃前上,左手上架刀,目前视,步成半马步。(图38)
  2、呼吸之法
  转身时吸气,刀向上架时呼气。
  3、劲意:以身带步,以身带刀,刀随身转,胯步同时刀成背贴背,以人背发出刀向前斜拦腰横砍,随上撩架有护中击,击中变,变中进的劲意。
  4、功用:常盘可盘出上、中、下贯为一气,随身转身带刀行,以身带步,胯步同时出刀撩扫砍架击随心所欲击敌于无防备之中。
  
  第六刀 收刀束身守太平
  1、盘法:
  承上势,上左脚半步,随上右脚过左脚,同时右手向左,左手握刀柄,刀尖向上,刀刃向外,刀背贴身,目前视,随退右脚再退左脚半步,同时左手握刀向内划圆。右手从左向内再向外划立圆,随右手握刀在左,右手上架头顶,步成左脚内扣,左膝内裹,右膝屈,重心在右,步弯套弯,三尖照,六合合。头顶竖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颌内收,目前视。接着收势,两脚并站立,同起势。(图39)
  2、呼吸之法
  收刀时吸气,束身时呼气。
  3、劲意:收刀换把时也不失浑身上、中、下贯为一气之意,一动无不动,一合无不合。随束身下蹲,有蓄而待发。
  4、功用:常盘可盘出我以身带步,以身催手,手催刀,刀身合一,收势时也不失上、下贯为一气的蓄而待发的妙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器械之六合刀
汤瓶七势拳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器械之五郎棍
单把
回回十八肘 (二)
心意六合拳六艺阐秘之---雷声五音之(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