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一个历史故事——李斯初露锋芒

历史故事——李斯初露锋芒 来自讲故事的翁老头 11:10

战国末年,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生于上蔡县(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李斯做小吏的时候,办公处附近的厕所里,常有一些老鼠跑来跑去,这些老鼠又脏又臭,每天吃脏东西,见到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到惊吓赶忙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仓库里的老鼠,吃得是囤积的粮食,住在大屋子里,不怕风雨,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养得又肥又大。李斯见到同是老鼠,却是两种境遇,一种又臭又脏,很狼狈,一种又肥又大,很舒坦。李斯由老鼠想到了人,想到了自己,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李斯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来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完之后,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到秦国去。

当李斯风尘仆仆赶到咸阳城的时候,他想不到自己会遇上一场盛大的丧事。年轻的秦庄襄王即位三年便撒手西去,把偌大一个国家留给刚满十二岁的儿子嬴政和文信侯吕不韦。李斯没想到年轻的庄襄王居然早早地死去,这给他的前途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薄雾。秦庄襄王死后,尚未成年的新国王嬴政不可能掌权,秦国的实际权力便转移到了相国吕不韦和太后赵姬身上,而吕不韦与赵姬的暧昧关系使得他成为秦国的真正掌权者。李斯要想要在秦国立足,只能通过吕不韦。

好运气眷顾李斯,吕不韦效仿战国四公子广收门客,曾聚集了三千门客编写《吕氏春秋》。他还钦慕荀卿之学。李斯当时虽然没有什么名声,也不见著述,但他师从荀卿,见吕不韦不是难事。没有史书记录下李斯见到吕不韦时候双方说了些什么,但是可以肯定这次见面后吕不韦非常欣赏李斯。他留下李斯做舍人,可见对李斯不薄。

 李斯在吕不韦身边的时间并不长。前前后后不到一年。吕不韦发现李斯年轻有为,于是就“任以为郎”,即掌管秦王侍卫宫禁的官员。当时嬴政刚刚即位,吕不韦将他的舍人安排到嬴政身边,可见他是想进一步掌控幼主。他的这一决定成就了李斯的梦想。李斯抓住这个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秦王出谋划策,迅速取得了秦王的认可和信任。从此一步一步接近权力的最顶端。在李斯的人生道路上,吕不韦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不是吕不韦的任命(或推荐),李斯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接近秦王。他以后的路会怎样,谁也说不准。正是因了吕不韦,李斯才成为后来的李斯。说吕不韦是李斯人生中的伯乐,丝毫不为过。

李斯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一次,李斯对秦王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彻底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秦王听取李斯离间各国君臣之计,对于六国,李斯还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于是他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史。李斯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为客卿。

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秦成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对秦国才做出了贡献。,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

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李斯、尉缭等协助秦王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秦灭六国的战略有两个内容,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秦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瓦解敌国。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这一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一场统一战争开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谏逐客书》李斯
李斯的学业与投机
揭秘秦王逐客的真相,李斯若是秦国人还会写《谏逐客书》吗?
是非功过,老鼠哲学,秦朝宰相李斯究竟是恶鬼,还是千古政治家?
李斯是楚国人,曾在郡县里做一个小吏,有天他在厕所看到老鼠在偷吃脏
身为楚国平民,李斯如何登上秦国政坛?为秦国统一做了哪些贡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