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佛學禮儀:上三主香,磕三個頭的意義

    佛學禮儀:上三主香,磕三個頭的意義

                     ★★★《三味书屋754》2013年02月03日編輯整理★★

                        ★★★★★  


     


                      佛學禮儀:上三主香,磕三個頭的意義
                  
佛前上香的禮儀:

        第壹步,上香前應清洗雙手。
        第二步,開始點香,注意點燃後不能用嘴吹滅,應用手搖滅。
        第三步,將香的根部與眉心相齊拜三下。
        第四步,上香,可壹支壹支上香,也可同時將三支壹齊上。
        第五步,開始磕頭拜佛(磕頭時可以連續磕,也可每祈福壹次磕壹次)。
那麽他們又有什麽意義呢?

壹、三柱香,分別叫戒香、定香、慧香。

        第壹柱香,在佛的面前表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
        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夠入定;
        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夠得到智慧。

        戒、定、慧,三者是“破迷開悟” 的方法,也是壹種因果關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來;心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果。壹個人如果整天想著升官發財、斂物斂色,打人整人,偷雞摸狗,貪汙受賄,“上下交爭利”,他的心怎能安定下來呢?心動神疲,無暇靜思,又怎能得到大完滿智慧呢?

二、磕三個頭:

           壹叩首表示對佛(覺悟者)禮敬;
           二叩首發願向覺悟者學習,願歸于佛門;
           三叩首是在莊嚴者的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錯誤,罪過。

           依上定義,當我們懷著向覺悟者致敬,向覺悟者學習,改過自新,從善積德的心態在佛前燒香磕頭,又何罪之有?又怎能與迷信同語。看破和放下不等于悲觀厭世,懶惰,恰恰相反,看透以後,就會更加重視今生的努力,抓緊時間“擔當生前事”而“何計身後評”,做應當做的事,做了便放下,而不會斤斤計較。

                                

      “無爲而無不爲”以及“無爲而治”中的“無爲”,從古至今之所以爭論不休,在于爭論者未悟其真味。“無爲”不是指什麽事都不幹,無所作爲。“無爲”是指不要主觀地,刻意地去幹違反客觀規律的事情,即“無違”(老子時代“違”“爲”相通)地去“爲”。“無違”地去“爲”,其結果反而是“無不爲”,“無違”地去“治”,其結果反而是“無不治”。“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無爲而無不爲”的壹種境界。

        當整個社會人人能夠做到“度人度己”,覺悟文明,便達到“無爲而治”,比起靠鬥爭論、消滅論來治理要高明得多。前者是“民治”,後者是“治民”。“民治”帶來太平盛世,“治民”常常阻礙生産力的發展。

        認識到“空”,“諸法無我”,破“我執,我見”,平等侍人,就不會處處以自己爲核心,事事強加于別人。認識到“萬般將不去”,淡薄名利,就不會貪汙受賄,不會爭權奪利,不會貪天之功爲己有。

                       

       有覺悟心、慈悲心、寬容、大度,就會離事非、去爭鬥,“度人度己”,“慧福雙修”。

        當今時世,腐敗風盛,金錢薰心、物欲橫流,追星趕富,浮燥喧嘩,隱患不少。雖非主流,豈可忽視?智慧與良心就是佛根。

                                                                     

《歡迎進入三味书屋754個人圖書館》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理 - 切記!這7件事,做了必遭「報應」】
佛的智慧劝说,您知道了吗
优美现代诗句
佛云: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
淡然于怀、素然于心、静然于世,心无尘,自清净
8888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