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美女士陷入“干细胞”美容陷阱,法院判了!

爱美的张女士被医美机构

推荐 “干细胞”技术,

没想到术后没有明显效果。

并且这家医美机构

连实施这项技术的资质都没有,

张女士遂将对方告上法庭。

近日,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法院(以下简称思明法院)审结该案,

判决支持消费者的全部诉讼请求。

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庭审现场

三次开庭三个说法,医美机构“求锤得锤”

2020年4月,

某医美机构工作人员

向张女士推荐“干细胞”填充美容手术项目。

双方签订医疗美容服务协议后,

医美机构在张女士身上多处实施“干细胞”填充术,

服务总价款4.5万元;

工作人员承诺:

约定项目均使用干细胞填充,无任何其他隐形消费,术后保证安全有效。

张女士说

术后并没有达到医美机构宣传的效果,协商后对方提出的补救方案是再做一次手术,这令她难以接受。之后,张女士向市场监督和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投诉,经过有关部门调查,才得知这家医美机构不具有采取相应手术的资质。张女士认为医美机构的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消费欺诈,要求退还手术费并支付三倍赔偿款。

医美机构辩称

庭审中,医美机构对曾经向张女士宣传介绍过“干细胞”填充技术矢口否认。但当张女士拿出证据,医美机构立即改口称,虽然宣传介绍过“干细胞”填充技术,但实际为张女士实施的是“自体脂肪”填充术,而这项技术并不要求特别资质。

张女士随即反问,宣传与实际实施的填充技术为什么不一致?医美机构再次改变说法,称为张女士填充的是经过自体脂肪提纯的“SVF胶”,“SVF胶”里就包含了干细胞,所以宣传没有偏离实际。

张女士继续质问医美机构有没有实施“干细胞”技术的资质,医美机构再次改变说法,表示“自体脂肪+SVF”填充术与自体干细胞移植是不同的技术。

法院判决

无论如何辩解 难改欺诈事实

法院审理认为,医美机构应当完整、清晰、准确地说明医疗美容服务的具体内容。

该医美机构在宣传磋商、术前告知、手术记录、术后维护的过程中,先后交替使用“干细胞”“SVF”“SVF胶”“自体脂肪SVF”等多种称谓,这些术语的反复混用足以令普通消费者产生混淆。

另一方面,医美机构庭审陈述反复不定,这些言行足以表明其刻意回避干细胞技术临床研究应用的备案问题,利用“干细胞”概念吸引消费者,因此可以认定医美机构具有利用专业信息不对称,误导消费者形成不当认知、作出非真实选择的故意。

实际上,若医美机构所称的“SVF填充术”就是干细胞移植技术,其未经备案即投入临床应用,则涉嫌非法行医;若医美机构所称的“SVF填充术”不是干细胞移植技术,其宣传内容与实际提供服务内容不一,则涉嫌虚假宣传;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实际都构成了消费欺诈行为。

因此思明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张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判令该医美机构退还手术费用并支付服务价款三倍的赔偿金13.5万元;同时,还针对该医美机构逾期举证、恶意反言、干扰审理的行为,另外处以罚款5万元。该案经二审维持原判和罚款决定。

法官说法

医疗美容机构 应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医疗美容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依法向消费者作出完整、准确、易于常人理解的说明。如果消费者对经营者宣传介绍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是否安全有效存有疑虑,可以要求医疗美容机构提供相关资质证明,明确答复服务项目的主要原理;发现医疗美容机构有违法行为嫌疑的,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

小编要提醒女性朋友们,

在追求美的道路上,

一定要做好“功课”、擦亮双眼,

注意识别商家宣传套路,

学会自我保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端大气上档次 鲁峰揭开脂肪干细胞胶三大疑问
美团的医美生意:高增长背后难掩隐忧
医生IP|哪家医美没服务过娱乐明星呢,而他把明星提炼为品牌要素
警示 | 医疗美容产品≠化妆品!
佛山市中院公布典型案例,揭开医美机构乱象 医生拿证两年就操刀 多次注射用一个针头
医疗美容乱象丛生 “白名单”能否药到病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