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员工被辞索要700万,反被法院罚款10万!(这种事千万别干)

南通如皋某公司员工张某被辞退后,提交3份证据打官司,向原单位索要近700万元报酬。

经鉴定,张某3份证据均属伪造。

日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江苏高院”)再审此案并向其发出“司惩1号”决定书,依法对提交虚假证据的张某顶格罚款10万元。

据悉,这是近年来江苏高院针对“虚假诉讼”作出的最高处罚。

据了解,该案诉讼过程一波三折。张某在2007年进入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后来受聘为公司销售副经理。2011年3月,该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因劳动报酬及经济补偿,张某与该公司发生纠纷,遂提起劳动仲裁,并提交落款时间分别为2009年1月6日的《聘用协议》、2010年5月6日的《协议》、2010年12月25日的《确认书》,据此主张2008332元工资、4913500元业务费以及数万元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共计近700万元。该公司对这3份证据不认账。经申请鉴定确认,这3份证据均为伪造。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据此只支持了张某的经济补偿金。

张某不服仲裁决定,于2013年11月诉至如皋法院,请求判令该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业务费及经济补偿金共计近700万元,并继续提交上述3份证据。此案经一审、二审,张某均败诉。去年底,张某向江苏高院申请再审,得到准许。

2017年1月初,江苏高院依法再审后认定,根据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书,张某提交的3份证据均属伪造。该公司提交的张某签字的财务账册及领条等证据,足以证明该公司已全额支付与张某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工资和业务费。但是,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支付经济补偿。据此,江苏高院依法判决该公司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4万余元,驳回张某主张工资及业务费的诉讼请求。

江苏高院审判监督二庭主审法官陆轶群表示,该案中,张某提交3份虚假证据,且涉及金额巨大,严重妨害了民事诉讼。经报请江苏高院院长批准,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江苏高院向其发出“司惩1号”决定书,依法对其处以10万元罚款。

这是民事诉讼法对提交虚假证据妨碍民事诉讼所规定的最高处罚。目前,该处罚决定正在执行中。

专家表示:

江苏高院果断以法律手段惩治妨碍司法的失信行为,虽然只是一起“个案”,但“导向”意义重大,给所有企图“虚假作证”“妨碍民事诉讼”的单位和个人敲了警钟,有助于倡导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


2017最值得关注的法律公号

↓↓↓等待您的品鉴↓↓↓

法务之家

ID:law114-com-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员工自愿不缴社保,事后反悔要经济补偿,高院:做人要诚信!
高院:拆迁户不同意的情况下,将补偿款打入卡中,也不能代表认可
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修改——“调查令”问题
2002-2012年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历年真题解析——主观题
北京法院新规:诉讼中可申请调查令、实习律师可立案
【综合新闻】擅自更改诉讼证据牟取不当诉讼利益 江苏高院对失信者开出80万元大额罚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