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借贷双方另行约定利息 担保人不知情不担责
    中国法院网讯 (张志勇)  借贷双方在担保人不知情未同意的情况下,在借条上加上利息的约定,担保人对借款利息是否要承担担保责任。近日,江西省新干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一审判决被告谢某华、王某珠偿还原告李某生借款200000元及利息49866元,担保人文某根对上述款项当中的100000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014年12月1日,被告谢某华、王某珠夫妇因经营所需向原告借款20万元。当日,原告李某生通过其妻的银行账户向被告谢某华转款20万元。转款后,三被告共同向原告出具了一份借条,借条的内容为:“今借到李某生现金人民币贰拾万元,今借人:谢某华、王某珠,2014.12.1,担保人:文某根”。此后,原告李某生与被告谢某华、王某珠就利息一事进行了协商,被告谢某华在借条上载明了:“年利6万,按季度付”。自2015年2月起至2016年8月,被告谢某华陆续向原告支付利息共计10万元。此后,被告谢某华、王某珠未再还款。原告多次向三被告催问还款未果。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李某生与被告谢某华、王某珠在被告文某根不知情且未同意的情况下,对借款另行约定了利息,属于加重了债务人的债务,故对于加重的债务即借款利息,被告文某根不承担保证责任。本案当中,被告谢某华陆续还款10万元,该款对于其与原告间应认定为按约归还利息,对于被告文某根而言应为归还借款,剩余债务为10万元。因此,被告文某根还应承担保证责任的金额为10万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案说合同法 | 自然人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委托放贷,其放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无息借款到期不还 判决支付逾期利息
高利贷不予保护!法官为你细说五大民间借贷“陷阱”
本案原告须对被告未曾出具借条负举证责任
原告趁被告缺席向法庭虚假陈述, 法院对其开出5万元“罚单”
本案保证人应否承担保证责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