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当法盲!同居期间发生钱款来往,是赠与还是借款?
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旦同居,男女双方少不了在经济上互有往来,分手后这笔账该怎么算?
近日,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依法判决,驳回原告向被告索要8万元的诉讼请求。后原告不服提起上诉,被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维持原判。

“我们是同乡,确立恋爱关系后,于2015年开始同居生活。期间,她经营一家公司,因公司资金周转、超支等原因向我借款。”原告汪某陈述,自己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借出给被告金某合计8万元。到2018年初,二人产生矛盾闹分手,自己多次催要借款均被拒,于是诉至法院。

被告金某辩称,原被告同居后,双方财产已经混同,而且“我自己开着公司,他也是住在我家里,我支付给原告的金额远远高于原告支付给我的金额。

庭审期间,原被告双方的代理人也都提交证据表明,对于日常费用,双方互有支付。其中,原告方称,“例如房屋租金、物业费等,有时是被告金某给原告汪某,然后由汪某去支付,也有时原告汪某直接支付了。”而被告方陈述,开销大头由被告承担,原告住在被告家中,一日三餐均由被告提供。“连平时原告一家人出去旅游的机票都是由被告购买的。

法院认为,原告与被告在同居生活期间互相发生的钱款往来,并没有特别注明是借款或者是其他性质的款项,从法律角度讲应属于赠与,该赠与没有附条件,原告也没有证据证明该赠与有法定的可撤销的情形,且该赠与行为已经成就,所以原告要求被告返还所赠与的财产没有法律依据,于是法院一审、二审均判决如上。

法官说法:

不当得利系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本案中,原被告同居生活期间互相发生钱款往来,根据双方的陈述,案涉款项不属于没有合法根据,所以不构成不当得利。另一方面,“原告汪某未能证实与被告金某达成借款的合意,且在向金某转账案涉款项后,金某向汪某亦有多笔转账,所以汪某认为金某借款不还的依据亦不足。”承办法官提醒:在同居生活期间互相发生的钱款往来,并没有特别注明是借款或者是其他性质的款项,从法律角度讲应属于赠与。

来源: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爱举债百万却落得“人财两空”!三张“恋爱账单”的警示 | 长宁法院
借钱的人就一定是被告吗?
仅凭转账记录索还借款 法院:欠缺借贷合意不支持
驳回不当得利诉请的典型案例及评析
仅凭转账凭证就能确认借贷关系?-对《民间借贷规定》第十六条的一些思考
还款计划书在债务人提出抗辩理由情形下的证明效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