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雄才:城市家庭吃老人红利还能到几时?

延迟退休的政策最终还是昭告天下了。不管普通百姓如何不满,绝无有商量的余地。社保资金存在巨大缺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政府也不再遮遮掩掩了。很多人担心未来的养老金成镜花水月。老无所养似乎不再是盛世危言。这一层是人们最先联想到的。然而,另一层隐忧亦将浮出水面,它将影响到大部分城市的家庭结构,甚至是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这绝非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

众所周知,目前城市家庭典型的结构是这样的,小两口生养一到两个小孩,再加一到两个老人(或男方或女方),一般是四口之家到六口之家,而不是八九十年代流行的三口之家。毫不客气的说,这样的家庭结构能够运转基本上吃了老人的红利。原因极其简单,普通人家一个人工作根本无法支撑家庭的运转,年轻夫妻一旦有了小孩,倘若没有老人来帮忙便会左支右绌、难以为继。有没结婚的读者说,可以找保姆呀,是的,理论上是行得通的。然以目前保姆市场的职业程度和中国人际之间的信任程度,一般人家大约不可能把孩子交给保姆,夫妻两个安心去上班赚钱?

80后出生这一代,大多数没赶上房价还处在温和的阶段,在房价猛于虎的年代,想要在城里安家落户,男女双方都不得不去啃双方老人的养老钱。很多人在网上算过城市的生活成本。综合起来,月光家庭是比较普遍的。这两年经济的下行压力大,一旦工作受到影响,出现失业大潮,怎么办呢?国家兜底,似乎不太现实。自然只能靠双方的老人兜底,80后90后这两代人由于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居多。就现在的情形而言,目前退休的老人养老金是无虞的,还能做子女们的坚实后盾。

因为这层原因,出现了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特有的社会现象,中国农村有大量的留守老人,城市则有大量的漂泊老人。农村留守的且勿论,成了农村家庭的底座,但凡能动一动的就得替儿女带孩子,直到榨干最后一丝血汗,至死方休。目前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不少留守老人自杀的现象,老无所养、老无所依已经成为农村严酷的现实。而对于大量漂泊到农村的老人们,退而难休。能安度晚年、老有所乐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他们不得不重新把自己绑到子女的家庭上,继续为子女发光发热。等到孙辈带到差不多了,他们也到了油尽灯枯之时了。这个时候,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将面对真正意义上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窘迫境地。

好了,我们沿着延迟退休的逻辑推演,不管延迟几年,归根结底是政府和家庭抢老人们的这部分红利。此长彼消,红利大部落到政府,能落到家庭的就少了。少了老人的支撑,城市的两口之家大约不敢轻易生孩子。要么是推迟有老人退休之后再生。倘若老人还有上一代老人需要照顾,简直就倒换不开了。老人的红利被政府抢走之后,对家庭来说是缩短了油尽灯枯的时间,无形中等于榨干了老人而又把负担提前推给了家庭。也就是说政府从城市家庭切走了一大块利益。而目前的情形是,很多城市家庭靠着这块利益维持运转。可以推测城市丁克一族大约会大量的增加。即便计划生育政策完全放开,不限定一个家庭生几个,大约可不能大量的增加人口。生而难养将是很大社会问题。

一个事关民生的重要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靠拆东墙补西墙、靠着剜肉补疮显然解决不了根本,按下葫芦浮起瓢。我们能指望家政市场的规范和发达?我们能指望养老市场的规范和发达?即便如此,钱从哪里来呢?普通的上班家庭谁有足够的自信未来能赚到足够心安的养老钱呢?

如果一个社会的所有成本都要转嫁到普通百姓头上,如之奈何?!

城市家庭若再无老人之红利,何以承受生命之中重?!

(责编 海逾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老新模式—跟保姆到农村
养老新模式:跟着保姆回农村
“下乡养老”是双赢的模式
不靠子女养老的老人应该如何安度晚年?有哪些好的建议?
母亲节读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
养老新模式,跟着保姆回到农村生活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