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②:凹凸原则

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②:凹凸原则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好书推荐

  郑委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凹凸原则:做人要凹,做事要凸

  一个人是否优秀和卓越,要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方面是“做人”怎么样,一方面是“做事”怎么样。一个人如果做人做得好,大家都希望和他一起共事,同时做事也做得好,能给大家树立榜样,让大家佩服,那这个人一定是个优秀的人,只要有机会,就能获得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大家常常说的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家长培养孩子,最终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做人好、做事优的人,我把这样的人称为“凹凸有致”。

  凹凸原则——做事要凸

  很多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甚至很无知地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事情爸爸妈妈来做。”家长表现得很“凸”,殊不知,家长做了,孩子就不做了。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习惯,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会做。等孩子进入社会,做事很“凹”,一定会被那些做事很“凸”的人管理,很难成才。“长大都会好”、“考上大学再说”,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剥夺了孩子负责任的权利,孩子很难圆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希望孩子做事“凸”出来,家长一定要学会示弱,把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该做的不做,做事“凹”下去,孩子就有机会做事,尤其是在生活上。做家务、洗衣服、收拾房间……对自己高要求、对自己负责任,孩子才华就会“凸”出来,等孩子走上社会后,就能尽情展露自己的才华,取得成功。

  我常常告诫家长们尤其是妈妈们,“越累的妈妈越不是好妈妈”,很多时候做个“懒妈妈”对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因为你把责任还给了孩子。

  凹凸原则——做人要凹

  中国非常多的家长“重智轻德”,在做人方面对孩子要求不高,很多事情也不给孩子做榜样。家长做人“凹”下去,使得孩子“凸”了出来,等孩子走上社会,因为做人很“凸”,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大家都不喜欢他,人人都远离他,不愿意和他为伍。这样的孩子如何成才获得幸福?

  很多老农民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孩子,不少城里家长培养出有问题的孩子。城里的家长很苦恼:“难道我还不如老农民?”没错!老农民深谙凹凸原则,他们用朴实的话语诠释了凹凸原则:“爸爸妈妈没本事,全靠你自己了”,做事凹到了极致;“出去别害人,记住做事先做人,你要在外面害人就不要回家来”,对孩子德行的要求到了极致。反观城里很多人,“孩子,什么都不用做,好好学习就行了”,“出去别人欺负你,一定不要吃亏,他打你你就打他”。这就是“凹凸原则”的真实写照。

  孩子要不要打?

  在家长课堂上,我常常做一个调查,看看到底有多少家长打孩子,让我吃惊的是,80%~90%的家长都曾经多次打过孩子。那孩子到底该不该打呢? 首先,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家长不允许打孩子。因此,打孩子可不是一件小事,往大里说可是“违法行为”,严重的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中国家长打孩子,往往是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控制自己,情绪激动不能自持。家长打孩子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是这样的家长,打孩子就是对孩子的虐待。

  第三,家长为什么敢打孩子?是因为家长知道打孩子没有后果,因为孩子不能反抗,家长打孩子其实就是标准的“恃强凌弱”。

  第四,中国的家长打孩子,有可能是“实在拿孩子没办法”,只有动手了。因此大量家长打孩子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第五,中国家长打了孩子以后,往往会后悔。打完后悔,转眼又忘,下一次又是如此,何苦呢?

  综上所述,孩子不应该打。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我父母就是把我打好的”,“孩子不打不行”……家长们需要仔细思考,其实两种“打”有本质区别。 我们小时候是有很多父母打孩子,而且把孩子“打优秀”了,但现在有很多父母打孩子,却把孩子打成了问题孩子。

  20世纪80年代以前,家长很少因为“才华”打孩子,大部分都是因为“德行”打孩子。“出去欺负小朋友了”、“故意砸人玻璃了”、“扎老师的自行车轮胎了”、“和父母顶嘴了”……这些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招来家长的“打”,孩子很少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出错”、“分数考得不好”、“字写得不认真”等原因被打。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家长基本上都是因为德行不好、做人不好打孩子的!

  德行不严,做人“凸”出来,孩子可能成为“缺德”的孩子;学习努力,但做事“凹”下去,孩子可能成为无用的孩子。德行不打不“凹”,学习越打越“凸”;做事“打”了反而不会做事,做人不“打”不会做人。

  很多无知的家长,连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如何教育孩子呢?当你抡胳膊扯袖子准备打孩子的时候,应该先想想:“我是个合格的家长吗?”其实打孩子,何时打,怎么打,打在哪,是有整套学问的。没有掌握的家长,千万不要打孩子,否则一次小小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孩子终身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凹凸有致”文:郑委
父母照着做,孩子就优秀
好孩子的外标准: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凹凸有致身体美
生活的智慧——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 学习材料
好孩子的标准和培养
妈妈,小心你的脾气造成孩子一生的伤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