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赊店商业文化是中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赊店商业文化是中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3月2日

         春秋末年,南阳出了商圣范蠡;西汉末年,南阳盆地东沿崛起赊旗店,就是现在的社旗县城——当时这里粮酒业兴盛,因刘秀在此赊酒幌为帅旗兴兵而得名。到了清代,这里商业达到鼎盛,成为“地频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豫南巨镇”。与周口镇、道口镇、朱仙镇齐名,成为中州四大商业重镇之一,享有“天下第一店”的美誉。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会馆”——社旗山陕会馆就是当时山西、陕西商人集资兴建的“谈商情、叙乡谊、敬关公、倡义举”的场所,故有“中华御酒之乡、刘秀赊旗故地,天下第一会馆、历史文化名镇”之称。赊旗店是中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史 的一个典型缩影,山陕会馆则是中原深厚商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赊店商业文化是中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包装、推介赊店商业文化,是促进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打造中原文化大省,建设诚信河南的重要基地,其现实意义及特殊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当今市场经济最为密切的商业文化在南阳社旗山陕会馆有着深厚的积淀。这里是商会文化的“祖脉”,商业规则的源头,商务公开的标本,重义守信的典范。


    市场经济呼唤着商业文化
    市场经济,就是严格遵循市场规律来发展经济。市场规律无外乎市场需求、市场规则、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经营道德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这样,我国同样如此,它与各国的政体和制度无关,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已二十多年了,纵观发展迅速,横比差距较大,原因何在?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一点是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经营理念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很远,短期行为、急功近利、伪劣充斥、质次价高,尔虞我诈现象时有发生,对当地的形象和信任度带来致命损害。近些年,我省致力于打造河南形象,就是针对于少数害群之马严重违犯市场规则,给河南形象造成创伤的愈合。因此,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要融入全球性经济大循环,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营理念,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从理念上、行动上打造经济运行新秩序,树立自己的形象品牌。


    市场经济规律是把双刃剑,遵循它,经济发展就快;违背它,经济就难以发展甚至严重衰退,社旗的发展史就很能说明问题。在清代,赊旗店为何能吸引16省豪商巨贾来此经商,尽而发展成为“岁税数巨万”的全国四大商业重镇之一?除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及特殊的地理条件之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经营者以诚信为本,有一套集思广益、严格精细、碑文明示、人人遵守的经营规则,形成了一种规范有序的、以山陕会馆为代表的商业文化,这种市场游戏规则和诚信为本的碑文,迄今为止只能在社旗山陕会馆查到。我们抚今追昔,得到的最大的启示就是:市场经济急切地呼唤着商业文化,只有这种商业文化精气神弘扬光大了,市场才有活力,经济才能繁荣。因此,挖掘、整理、推介、弘扬赊店商业文化,是打造中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在眉捷的大事,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赊店商业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权威人士认为,以社旗山陕会馆为主的商业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因为现在市场经济是主旋律,赊店商业文化是清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又反过来促进了当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对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联最密切、最直接、最具指导意义,是其它范畴的文化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尽管中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但在众多的历史文化类别中,无论是孔孟为主的儒教文化,还是以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为主的佛教文化等均重在品牌的利用,其品牌的继承、发扬、创新,都需要通过“商业文化”的研究、包装来实现。而赊店商业文化除品牌本身的利用外,还蕴含着商业道德、经营法则、经营理念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性的内容,对招商引资、扩大开放有直接的引导、启发作用,因此说,赊店商业文化是河南历史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与众多的其它文化类别共同组成了河南历史文化较为完整的体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包装和开发利用,既是河南历史上独特“商业文化”的再现,也增强了河南这方厚土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有助于河南良好形象的塑造与展示,有助于打造河南的文化大省品牌,推进文化创新工程。

     赊店商业文化具有四大精髓,即“诚”、“规”、“义”、“争”。这也是当今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要件。首先是“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诚不交,人无信不立。社旗山陕会馆是商业文化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瑰宝,其建筑造型、布局以及木刻、石雕、彩绘、刺绣等建筑装饰图案,不仅突出地体现了崇商意识和“诚信为本”的商业信条,更着意强化了对“诚信为本”精神的宣扬。这种隐喻在装饰图案中的诚信教化、寄托在关公身上的诚信追求以及雕刻在石碑上的诚信规则在会馆中可以说比比皆是。二是“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证明,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商业经营,也必须有一整套制度和规则来约束、规范商人的经营行为。山陕会馆就是这样,它绝非仅仅是“通商情,叙乡谊”的场所,更重要的作用是商人的自律机构,以规范经营行为,对外形成竞争强势,是经营者自我协商、自我制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商业管理组织,也是最早制订商业规则的民间商业行会。他们把制定的规则刻在石碑上,立于会馆中,代代遵守,以至于流传至今,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商业规则系列碑文。这些商业道德规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统一度量衡,维护公平公正的行业秩序的。如:立于清雍正二年,重刻于清同治元年的《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概碑》。第二类是反不正当竞争的。如立于清乾隆五十年的《公议杂货行规碑》,其间刻录的商业行规更多达十八项。这些制定于200多年前的商业规则,内容涉及不搞虚假包装、不得卖劣质产品、禁止拉客宰客、不允许打价格战、不缺斤短两等等,规定得相当详细和严厉。这些商业道德规范则是商人公议之后的集体决策,并“禀明县主”批准后刻在石碑上的,具有“法”的权威性与强制性,从而使“诚信为本”的精神能真正在商业活动中起到规范市场与商人经商行为的作用。 第三类是监督官府的。立于道光二十三年的《过载行差务碑》,即是过载行为了抵制官府“屡经加增”的支官席片而定制的“合约”,并明确说道,“恐历久加增,后不复前,故立琐珉,以为千古流传云尔”。这些商业游戏规则,对于研究清代赊旗镇商业发展的概况及商业行为的规范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佐证。三是“义”。“义者,宜也”。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一种道德规范,也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准则。孟子说:“义,人之正路也。”荀子说:“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秦晋商人将关羽俸为正义的化身,在“义”和“利”的问题上,主张见利思义,不发不义之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义利相济相通。关羽“义冠古今”,作为山、陕商人崇拜的精神偶像,在社旗山陕会馆的匾额、楹联中,写满了对关公忠义的颂赞之词:“义冠古今”、“仗义秉忠”、“孟氏难言这浩然”、“至大至刚叁天两地,乃神乃圣震古烁今”、“护国佑民万代群黎蒙福祉,集义配道千秋浩气满寰区”等等。经过不断的神化和美化,关公已从一位历史人物升华成了商人的一尊精神偶像,具有了强大的道德约束力和感召力。这里极力推崇关羽的“忠义”思想,目的是教育经营者为人处事要“君子之交坦坦荡荡”,想事干事要“义”字当先,“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望利思义”,只有讲义气、尽义务、明义理、遵义方、兴义举,才可能结交更多的同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生意兴隆,日进斗金,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如果丢掉“义”字,处处打自己的小算盘,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自毁自灭。因此,古代商人这种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正是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倡导和弘扬的精髓所在。四是“争”。赊店商业文化所凸现的“争”就是客商与客商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但在“诚”、“规”、“义”、“争”等整个商业文化内涵中,“诚”是核心,“规”是基石、“义”是准则,它所营造的诚信与公平的环境和氛围,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争”。但赊店商人在遵循“诚”、“规”、“义”的原则下,既有所“争”,又有所“不争”。所谓“争”就是优势竞争、有序竞争、公平竞争和公开竞争;“不争”就是凡违犯信义道德和经营准则的事情一律不做。在会馆悬鉴楼戏台屏风上部悬挂着“既和且平”的匾额,是清道光二十四年浩生社所立。《诗经·商颂·那》:“既和且平,依我馨声。”《书经》亦有“八音克谐”之语。其意为音乐、伴奏要非常和谐,音响高低要恰如其分。其深层引申义则是“和气生财”和“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是赊店商人的经营特色,也是他们成功的法宝之一。


    赊旗镇的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乱到治、由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的转变过程,而这一转变的核心即为:将“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精神具化到各种商业行为和商业活动中去,使之形成了一整套商业道德规则,从而确立了良好的公平竞争和公开竞争的自律机制,保证了全镇商业活动的健康发展。这样,才使当年的赊店镇形成了“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豫南巨镇”,“咸丰年兴榷关,其市岁税常巨万”,民间至今还有“天下店,数赊店”的传诵。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此,把社旗山陕会馆的“商业文化”纳入整个河南历史文化体系中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赊店商业文化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一座山陕会馆,半部商业历史。集商业文化于一身的社旗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全部工程历经6帝136年,其中净施工时间70余年。这座建于古建筑艺术臻于完美的清朝鼎盛时期的会馆,集皇宫、庙宇、商馆、民居、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既流光溢彩,雄伟壮观,雍容华贵,又玲珑秀丽,典雅有致;既渲染了宫殿的气势和庙宇的静穆,又充溢着柔美色彩和诗情画意。馆内无石不雕,无木不刻,其雕刻工艺登峰造极,融传说、故事、戏曲、典故1000多个。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铁映、胡绳和许多专家、学者参观后纷纷挥笔泼墨,为会馆题词。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题词赞曰:“艺术辉煌,绝无仅有”。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赞誉其为:“辉煌壮丽,天下第一”;国家建设部专家郑孝燮、罗哲文称赞道“高楼杰阁,巧夺天工;精雕细琢,锦绣装成;公输匠艺,壮哉斯馆”。1988年1月13日,山陕会馆作为会馆类遗存首家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文物专家指出:这座现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木雕石刻工艺程度最精髓的清代宫殿式群体建筑,是“华夏瑰宝”。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水平,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民间的典故、传说及精美艺术于一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艺术宝库,堪称“天下第一会馆”。所以,它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品牌。旅游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各地的主打品牌。山陕会馆是全省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其纳入全省的旅游规划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河南旅游业的品位,拓展了旅游景点,挖掘了我省旅游资源的潜力。二是举办经济论坛的重要载体。利用社旗山陕会馆,通过举办国内外民营企业家经济论坛和商业文化研讨会等形式,吸引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经济人士和企业家来社旗,进会馆,“叙乡谊、通商情、商义举、谋发展”,把会馆开发成全省乃至全国商家活动基地和民营企业家之家,把民营企业家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吸纳前人经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促进河南的发展。三是寻根问祖的重要场所。利用山陕会馆,建成商家崇尚公平、诚信为本的发祥地,吸引各地客商和游人前来参观、祭拜先贤,以加强沟通、联合,促进经济与文化互动,创造良好的投资和人文环境,推进经济贸易的发展。四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山陕会馆博大精深的建筑艺术,特别是其精美的木刻、石雕、彩绘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成为高等院校建筑、美术等专业的教育实习基地。五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利用山陕会馆的“天下第一会馆”和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的品牌扩大对外宣传,吸引更多的国际组织、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访问,提高河南的知名度。它是让世界了解河南,河南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赊店商业文化是打造诚信河南的重要教育基地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是现代商业文明的核心。以信用为核心的现代商业文明,成为我们创建河南文化大省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既是发展市场经济、振兴现代河南的需要,也是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而社旗山陕会馆蕴藏着极其深厚的“诚信”内涵。

    古倡诚信,以碑为证。山陕会馆内存有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以“诚信为本”的商业游戏规则。清雍正二年(1724),赊旗镇市场上出现戥称问题。为维护市场,实现公平交易,经过载行会协商制定《同行商贾公议戥称定规概碑》,并立石道:“原初,码头买卖行户原有数家,年来人烟稠多,开张卖载者二十余家,其间即有改换戥秤,大小不一,独网其利,内弊难除。是以合行商贾会同集头等齐集关帝庙,公议称足十六两,戥依天平为则,庶乎校准均匀,公平无私、俱备遵依。同行有和气之雅,宾主无 戾之情。公议之后,不得暗私戥秤之更换,犯此者,罚戏三台。如不遵者,举称禀官究治。惟日后紊乱规则,同众禀明县主蔡老爷,发批钧谕,永除大弊”。到同治九年(1876),又重刻石,告示商民,以维护市场公平交易。乾隆年间,赊旗镇杂货行专门制订的《公议杂货行碑记》内容达十八项之多。碑文写道:“买卖不得论堆,必要逐宗过称,违者罚银五十两”;“不得在门口拦路会客,任客投主,如违者罚银五十两”;“买卖破烂水湿,必要以时价公除”等等。

    山陕会馆内现存碑刻9块,有关记述商业道德规则的碑刻有《同行商贾公议戥称定规概碑》、《公议杂货行碑记》和《过载行差务碑》等,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诚信为本”商业游戏规则,也是“诚信为本”商业经营思想的直接展示,对于研究清代赊店商业发展的概况以及商业行为的规范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佐证。另外需特别说明的是,社旗山陕会馆作为民间商会机构,还开了收支帐目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之先河。如立于会馆的《创建春秋楼碑记》、《南阳赊旗镇山陕会馆铁旗杆碑记》、《重兴山陕会馆碑记》、《重建山陕会馆碑记》等4块记述山陕会馆兴建活动的碑记,详细地记述了兴建会馆捐资商号的名录、捐资数额以及建筑开支情况,每项开支精确到两、钱、分。这种精确入微的财务公示,更是“诚信为本”精神的直接体现和褒扬。


    山陕会馆敬奉关公旨在颂扬和倡导“忠义”与“诚信”精神。山陕会馆又名“关公祠”,其核心是尊崇关羽的“忠义”和“诚信”。古代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孔庙、关庙,很多关庙由山西商人所建。关庙作为祀奉关云长的地方,之所以被山西人百倍信崇,均在于“信”“义”二字。晋商与关云长乃乡亲关系,将关云长尊为财神,以其信义教育同行,以其武功希冀保卫自己的商业利润。晋商史料中就有很多不惜赊本亏赔,也要保证企业信誉的记载,以致各地百姓购买晋商商品,只认商标,不还价格。这种宗教式的社会教化功能虽然有浓厚的迷信成分,但在当时所处的封建社会,对于倡导“诚信为本”的传统道德观念以及商人的自律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倡导“诚信为本”,打造诚信河南是何等的重要。


    山陕会馆建筑装饰图案宣扬着“诚信为本”的商业信条。山陕会馆的木刻、石雕、彩绘、刺绣等建筑装饰图案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在总体渲染吉祥和神圣的气氛之中,更着意强化了对“忠义”和“诚信”精神的宣扬,这一点在人物故事装饰图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多处着意表现的《赵颜求寿》图案,讲的是主掌人间生死的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因为在不经意间吃了赵颜敬献的美酒和鹿脯,为了守“信”,只好把原定只能活十九岁的赵颜增寿至九十九岁,说明神仙对凡人尚不失信,凡人自身更应守信;《杯羹之让》故事图案则表现霸王项羽与刘邦相争时捉住了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要烹杀其父。刘邦机智地回答说:我们曾约为兄弟,吾父则尔父,若烹之,请分我一杯羹。霸王为信守兄弟之约,放了刘父……可以说,图案昭示了从神仙到皇帝,从英雄到良相,无不尊奉“诚信”这一道德准则。除了从正面来灌输诚信的商业道德之外,会馆的多处建筑装饰还从反面警醒人们不讲诚信会付出代价:如在《十八学士登瀛洲》中只雕刻十七人,将背信弃义的奸臣许敬宗毫不留情地剔除在外;雕刻于石牌坊中坊最上方的“福禄寿”三星图案,系说老秤十六两星为南七星、北六星与福禄寿三星聚合而成,如果商人不诚实守信、坑害顾客、缺斤短两,那就会折福折禄折寿;会馆内石牌坊多处陈列的各种神兽造像,几乎无一例外地有一只脚踏在座基边沿,呈悬崖勒马之势,意为警示商人不可贪得无厌,要以诚待客,义中取利,不可逾越“诚信”准线,否则会掉下万丈深渊。

    巍峨壮观的山陕会馆是赊店商业兴盛的标志与象征,其所张扬的开放、诚信的思想与精神的文化内涵,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河南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拂去岁月之尘,山陕会馆的奇光异彩正在散射,价值正漫漫地凸现。当它终于回归在文化的关照之中,对接在现实发展的环节上时,它将会再次焕发出“磁场”般的魅力,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成为河南乃至全国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话南阳一
河南历史纪录片《社旗·山陕会馆》(上集)
山陕会馆:商贾文化窗口
河南社旗山陕会馆里的老木雕
河南历史纪录片《社旗·山陕会馆》(下集)
一座古镇拥有九座城门!郑州出发3小时到达,堪称河南境内一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