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九寨黄龙之二十六:雪宝顶待解迷丛

 

九寨黄龙之二十六:雪宝顶待解迷丛

 

由于已经多次写到“雪宝顶”,关于它的话题不得不在这里吐出来。我在对照地图、实际地貌及照片的过程中发现,凡是与九寨沟和黄龙有关的地图和导游图,以及关于岷山主峰“雪宝顶”的真实位置,在很多介绍、文章中都模糊不清,甚至出现错误。九寨沟离雪宝顶远达100多公里,有关表述尚且可谓“凑合”。而黄龙与雪宝顶近在咫尺,方位名称的混乱尤甚,以至于现在媒体人士和游客通过网络相互传抄、相互引用,问题被放大,越来越乱。


首先要确定的一条是:岷山主峰的大名,有两个通用写法——“雪宝鼎”和“雪宝顶”,都是正确的,在我们看到的史书、碑记当中都是如此,而“宝顶”与“宝鼎”的含义是有差异的,依惯例按照“山峰之巅”来形容主峰,可以通称“雪宝顶”。


这次在黄龙索道山上站出口外面,拍摄到一张“黄龙风景区全景图”和它右面的介绍文字“黄龙风景区简介”,这里的开头第一句话是:“黄龙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鼎玉翠峰脚下,……”,恰好是这第一句话中直接用到的“雪宝鼎”和“玉翠峰”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名字。我注意到该简介同时用了中英日韩法五种文字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其中的日文与中文相仿,连贯使用了“雪宝顶玉翠峰”六个汉字,而英文第一句也是“Situatedat the foot of Jade Peak Xuebaoding”(位于玉翠峰雪宝顶脚下),其中“玉翠峰”用的是全英文“JadePeak”(绿玉山峰)在前,而“雪宝顶”直接用汉语拼音在后,但也是连贯的,只有韩文和法文因没全拍下来,故不知所云。

 

黄龙风景区介绍的中文、英文和日文都把“雪宝顶”和“玉翠峰”两个名字并列在一起(画红线)

 

这令人不解:根据中文可以理解是“雪宝鼎”与“玉翠峰”是两个平行通用的名字,而根据英文名玉翠峰又像是雪宝顶的别名,正式名称使用汉语发音,别名用英语表示。如果这样理解,中国人叫它雪宝顶或翠玉峰都行。有的人省略“雪宝顶”直接写成“玉翠峰”,拍照说明也是写“玉翠峰”下如何如何,也都不算问题。

 

但是细究起来,简介中用的“黄龙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鼎玉翠峰脚下”字样,分明说的是玉翠峰比黄龙的地势要高,否则何来“脚下”二字?我还看到又一处介绍黄龙寺的说明却写着:“黄龙古寺:位于终年积雪的雪宝顶峰下的玉翠山麓,面向黄龙谷”,“山麓”的“麓”字就是山脚下的意思,这个说法则是清楚解释黄龙寺坐落在雪宝顶下的“玉翠山”脚下!从2007年起就在网上流传的《黄龙导游词》里,其中最后一段里也有从黄龙寺“可登上后面的玉翠峰顶鸟瞰黄龙全景”的话语,显然玉翠峰不过是游客可以登顶的一座小山峰而已。那么依据这些说法去理解,一定是玉翠峰在下,而雪宝顶高高在上,两座山本不是一回事。至少我现在就是这样去理解的。如果只称呼玉翠峰三个字,反而会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究竟指那座山,可能这就是游人乱用“雪宝顶”和“玉翠峰”的源头所在。

 

有没有关于“玉翠峰”这个别名出处的可靠原始记载呢?目前在几个网络搜索引擎上也没有得出相应结果,已见的公开资料上根本没有叫“玉翠峰”的覆雪高峰,显然它不够高,肯定不是独立的一座山峰。既然如此,也就拉倒了,我们就默认黄龙寺背后地势最高的一处地点叫玉翠峰,那么“黄龙风景区简介”里的文字把雪宝顶和玉翠峰并列也算是正确的,至少雪宝顶和玉翠峰根据连线方位是在同一条线上,不分高低,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默认雪宝鼎=雪宝顶=玉翠峰。


名字问题似乎已经释然了,然而使人真正感到犯愁的难题是:黄龙寺背后那座被众人无数次拍摄下来的、雄伟的、被一致尊称为岷山主峰的“雪宝顶”,却根本不在公布的地理坐标上!到黄龙一游回来整理照片,只有那座总是被称为岷山主峰的“雪宝顶”与人们当今公认的卫星图像地理坐标对不上茬!


在“百度”上查询得知,雪宝顶位于东经103.8度,北纬32.7度(但是要注意:这并不是正式公布的国家地理勘测坐标数值),因此对应国家测绘局的“天地图”卫星图像很容易用鼠标直接找到该坐标,按此数值显示雪宝顶是在下图中的红星位置(当我把鼠标指向东经103.8度,北纬32.7度位置,此时在卫星图下侧的边缘同步自动显示地理坐标,该坐标点以红星表示)。

 

红星为103.8E、32.7N理论上的“雪宝顶”,偏离黄龙寺背后的雪峰(蓝星)达5公里


在此图中,红星位置就是东经103.8度,北纬32.7度,此处理应是岷山主峰雪宝顶,图中还可以看到位于山巴乡的九黄机场,以及川主寺镇,还有从川主寺通向黄龙的X120公路。但是很奇怪“雪宝顶”(红星山峰)竟然会偏离黄龙寺接近5公里之遥!


连续放大中国的卫星图,直到村镇地名中出现“黄龙寺”和“新店子”(黄龙沟口的一个村庄),“雪宝顶”与黄龙寺依然是错位5公里。

 

同一坐标下放大的卫星图,最右侧为黄龙沟(顶端有黄龙寺字样),与其并行还有多条沟,蓝星山峰偏离


同样从谷歌地图上也可以查到黄龙沟的位置,也是与东经103.8度、北纬32.7度的“雪宝顶”相差5公里。而在卫星图上自动显示的黄龙寺背后那座巍峨雪峰(蓝星标示)大致坐标是:东经103.83度、北纬32.72度。别小瞧这经纬度里出现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数值差,地理上距离相差就是5公里,疑问和谬误就产生了。只可惜我当场没有GPS,否则还可以进一步搜集数据来证实有误。

 

从谷歌地图中看黄龙沟的地理形态更为清晰,连围绕五彩池的一圈都能看到

 

现在问题比较清晰了——顺着黄龙寺背后拍摄下来的南面这座巍峨雪山,就是蓝星标示的雪山,而不该是雪宝顶了!如果硬说蓝星雪山就是雪宝顶,那么东经103.8度、北纬32.7度分毫不差的红星雪山又是谁呢?它会是另一座山峰吗?还是谁给它弄了个“张冠李戴”?

 

可是即便按前面所说,视玉翠峰等同于雪宝顶下方的一处高地,还是出现了混乱,我在网上看到一名博主刊登的下面这张比较清晰的图片,应该也是扫描出来的,不仅明示玉翠峰和雪宝顶各自有位置,一左一右,而且标高也有,竟然写着玉翠峰为5160米!前边提到黄龙寺背后最高景观(转花池那里)的所在地被认作“玉翠山麓”,也才不过3800米啊!谁提供玉翠峰有5160米的数值呢?如果按照这张图的画法,等于明白地告诉游客,正对着黄龙寺、转花池、五彩池的蓝星雪峰就是“玉翠峰”,而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竟然是偏向图中右侧——地理实为西侧也就是红星标示的雪峰位置——当然图中所画两山之间的距离并不够5公里远。如果游客使用这张图,就会把山峰的名称和地理方位彻底搞乱了。好在这次我在黄龙没有看到哪里出现过这张游览示意图,也许是以前某时用过的,但愿它别再继续害人。

 

一张更加搅乱位置的黄龙游览示意图


因此只能得出这样的假设:一、如果黄龙寺背后所能看到的山峰真是雪宝顶,那么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东经103.8度、北纬32.7度”坐标就是错的(或至少是太模糊的数据),就应给予修改;二、反之,如果坐标准确无误(数量级和误差值都不错),那么黄龙寺背后的山峰(蓝星标示)一定不是岷山主峰雪宝顶,它应该另有名字,对此应该有准确的介绍。


在百度上搜索,有关岷山主峰的介绍写的都是——雪宝顶为主峰,海拔5588米,周边有众多高峰簇拥,主峰西南有卫峰“玉簪峰”(海拔5119米),主峰东南矗立着“四根香峰”(海拔5359米)和“小雪宝顶峰”(海拔5440米)。而在《四川山峰资料列表》中有全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雪宝顶在列,标高5588米也对,而小雪宝顶有名字,标高却不对(其它正式资料写海拔是5026米)。列表中一没有“玉簪峰”,二无“四根香峰”,三更无所谓海拔5160米的“玉翠峰”!整个松潘县境内除了雪宝顶和小雪宝顶,就只有一座5019米的“一线峰”。可惜这些山峰都没有公布准确的坐标资料,而且前边所说的“西南”或“东南”都只是个大致方位,所以无法在卫星图上标注出来。


同时要说明一点,很多游客们回来写博客时都是照抄“百度”里的文字,直接写明黄龙寺(或者五彩池)背后的山峰是雪宝顶,也同时写到那个公开流传的山峰坐标,可是那两个东西明明挨不到一起。我还看到有关雪宝顶位置的最离奇的谬误,出现在一张网上广为流传的示意图里,它甚至把雪宝顶的位置画到黄龙的“飞瀑流辉”景观侧面(西面)去了,使本来位于黄龙沟一北一南的“雪山梁”和“雪宝鼎”,人为地并列站在一侧,可能作者曾经到过海拔4000米雪山梁垭口,误把那里展示的两块石碑文字“想当然地”联系在一起,当成了两座山的真实位置,可真是乱弹。

 

网络可能传播了很多不实的资料和数据,一再扩散,多次放大,是否正确,没人知道,以讹传讹太久了,还培养出人们谁都懒得去核实一下的不良作风。根据《四川山峰资料列表》,我看到标注岷山主峰“雪宝顶”是一个早被登山者征服过的高峰(凡是未被攀登到顶的山峰,都被标注有“未登峰”字样),据说是在1986年时中日联合登山队登过一次顶,以后再也没人爬过。但是只有《四川山峰资料列表》又是不够的,应该有更为新近、更为准确的地理资料。遗憾的是它深藏不露,外人被搞得一头雾水。

 

希望国家权威地理勘测部门尽职尽责,为国内旅游景点提供相关的、准确的数据服务,纠正谬误,以正视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雪宝顶,圣洁的东方海螺山
黄龙沟里遥看岷山千里雪
大美四川黄龙沟风景区01
摄影:遥看岷山千里雪(1)
雪山与冰川
醉在黄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