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时
:

  陈时 
  现位于武昌昙华林历史街区的粮道街文华中学(原市33中)。他的前身是武昌私立中华大学。武昌私立中华大学是被人们称为“清苦的教育家”陈时先生的父亲和伯父于1912年捐资创办。 
  陈时(1891-1953年),字叔澄。黄陂环城桃花庙陈家中湾人。1907年留学日本, 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获法学士学位。1911年春回国。辛亥革命后任湖北军政府财政司秘书。1912年5月,支持陈宣恺(陈时父亲)、陈朴生(陈时伯父)捐资在武昌昙华林历史街区创办了私立中华大学。(陈时家共捐出田地200石,白银3000两,官票5000串,藏书3000余部)。开始,名为中华学校,租校舍于昙华林,1912年8月开始招生。开办大学预科、专门部、法政两科,英文专修科。并设女子部。还有中学部(设师范、职业两专修科)及小学部。十月,湖北都督黎元洪命令:拨粮道街旧署为其校舍,1913年该校呈请教育部改办大学,将粮道署附近之叶公祠、蒲圻庙均收为校舍,并购买粮道大巷毗连之房地。还将江汉大学、中华法政的学生全体转送该校。1914年由教育部备案。 
  1917年陈宣恺逝世,陈时继任校长。陈时体格瘦弱,香烟不绝于口。他具有多方面的学识,饶有风趣的历史掌故,敏捷而巧妙的谈吐,吸引着一些人。他的书法妩媚流丽,别人请他题字,有求必应。1917年开始陈时四处奔走求援,并远至南洋向华侨募捐,学校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大学先后办有文、理、法、商及师范专修等科。陈时办学以“成德、达才、独立、进取”为校训,主张“兼容并包,教育独立”的原则。他先后聘请了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蔡元培以及印度的泰戈尔、美国的杜威等一大批中外名流来校讲学, 1922年暑假时,梁启超到武昌中华大学作学术讲演多日。 
  民初,全国私立大学中,天津的南开大学与武昌的中华大学齐名,而南开的背后是严修(清代翰林),军政要人和富商大贾对南开的捐助动辄多少万元,经济非常充足,而中华大学校舍简陋,宿舍散乱,大学与中学的教室,揉杂在一起。那时,邹昌炽、成序贺、罗季林都是留美学生而有声望,陈时校长拟请他们三人作学校的基本支柱,约定每月工资两百元,但不能兑现,于是罗季林另行他就。邹昌炽确是中华大学得力的好教授,英文水平高,教的学生很多有成就,他一身兼数职。成序贺原是汉阳兵工厂的工程师,中华苦一点,也无大关系。总的说来,中华大学的教职员或系本校毕业生,或系兼课教员,对学校都是非常爱护支持的,大家吃点苦无所谓。比如恽代英任中学部主任,每月工资只要六十串钱。尽管中华处境困难,但历史久,毕业学生多,影响是很大的。当时中华的学生除鄂籍外,以湘、皖、豫等省的学生为多。大革命前河南的同学在开封办过一所中华大学开封分校。中华大学特别是在武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年该校校庆纪念日(5月13日)前夕,全校学生上街举行庆祝游行时,广大市民自动地夹道燃放鞭炮欢迎。这所学校,就历史讲,达四十年之久,抗战时一度西迁宜昌小溪塔,再迁到重庆,经过八年,到1946年才复员武昌粮道街原址。武昌中华大学以培养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目标,附设有高中部、初中部及小学部,历年大、中、小学毕业生在万人以上。这些学生的脚印,遍及国内外。 
  《俄华大辞典》的编著者陈昌浩,原厦门大学校长、《资本论》的翻译者王亚南,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张光年(光未然),著名哲学教授冯友兰,以及为争取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施洋、林育南等革命烈士,他们都吮吸过中华大学的文化乳汁。另外,去到台湾的严家淦、张知本、李焕、沈昌焕、余家菊、喻德基、刘文岛、江海东等,他们也曾在中华大学或教过书、或读过书。 
  凡谈到中华大学者,必联系到革命先烈恽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恽代英于1913年考进中华大学预科,1918年秋毕业后至1920年担任中华大学附中部主任。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是武汉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1919年秋,恽代英在武昌横街头办“利群书社”。有次晚会,请陈时讲话,陈口辞敏捷,不用讲稿, “我们异途同归,振兴中华……”,博得听众的热烈鼓掌。抗战初期,南京沦陷前,陈时在日本留学时的友人重光葵(1913年任日本驻华公使,后任外相、副首相)写信请他在任何情况下留在武汉不走。陈接信后,毅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随中华大学搬到抗战的陪都重庆。 
  1922年,武昌省女师发生“五鬼闹判”风潮,杨子烈、徐全直、夏之栩、庄友义、陈媲兰五人被勒令退学,陈时接她们五人住在自己家,每日由陈潭秋等来为其补课。武昌师范学校有一高材生因左倾被勒令退学,找陈时为此生办转学手续,陈时当即说:“叫他转学中华高中好了,我是不怕这些事的”。还有美术教员王霞宙是共产党员,1929年春被捕,他的爱人丁晖云是中华大学的学生,经陈时大力营救,王才免于死。武汉解放前,白崇禧命令特务们逮捕了武汉大学查家骧等七个学生,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邀陈时找原湖北省参议会副议长艾毓英,会同前往汉口华中军政长官公署要求白崇禧释放全部被迫害学生,当时白迫于形势的压力,当即令武汉警备司令部释放被捕学生,由陈时和周鲠生具保领回。 
  陈时家住武昌昙华林二十号一栋老式平房。夏斗寅、徐源泉在陈宅斜对面前方各修了一幢豪华漂亮讲究的别墅,与之相比,天渊之别。早年,陈时自备人力包车,每天从家里到粮道街中华大学校本部。这一段路,沿途来往学生,值班警察,以及靠中华大学开业的一些旅馆、商店的熟人,总是向他敬礼,打招呼,陈时频频举手致意。 
  民国以来, 陈时曾担任教育部特种教育会委员、世界教育会议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北洋军阀时期(1913—1926)湖北省议会议员、第一届湖北省参政员(1938年)、第一届湖北省国大代表(制宪、1946年)。解放前夕,陈时与李书城、张难先、耿伯钊、艾毓英等民主人士一道参与了湖北的和平运动,积极迎接武汉解放,支援大军南下。 
  新中国建立后,陈时于1951年参加湖北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任政治协商委员和土改委员会委员,并被选为省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被错判刑12年(缓刑2年),1953年病故于武昌。1984年8月,陈时的冤案获得平反昭雪,当年仍健在的辛亥首义百岁老人喻育之先生,饱含深情地为陈时书写了挽联“末代有斯人,不当官,不营利,兴学毁家作育楚才输国用。盛世多善政,言必信,行必果,雪冤平狱高悬秦镜比河清”。陈时一生矢志教育,不谋官禄,生活俭朴,有“清苦的教育家”之誉。遗著有《政党论》、《南洋游记》。 
  陈时 
  当我们走在宽敞的粮道街,路过粮道大巷旁的武汉市文华中学(原市33中)。这所学校的前身是被人们称为“清苦的教育家”陈时先生的父亲陈宣恺和伯父陈朴生,于1912年捐资创办的武昌私立中华大学。 
  陈时(1891-1953年),字叔澄。黄陂环城桃花庙陈家中湾人。1907年留学日本, 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获法学士学位。1911年春回国。辛亥革命后任湖北军政府财政司秘书。1912年5月,支持陈宣恺(陈时父亲)、陈朴生(陈时伯父)捐资创办武昌私立中华大学.(他家共捐出田地200石,白银3000两,官票5000串,藏书3000余部)。在各界人士的协助下,在武昌昙华林历史街区创办了私立中华大学。开始,名为中华学校。租校舍于昙华林。1912年8月开始招生。开办大学预科、专门部、法政两科,英文专修科。并设女子部。还有中学部(设师范、职业两专修科)及小学部。十月,湖北都督黎元洪命令:拨粮道街旧署为其校舍,1913年该校呈请教育部改办大学,将粮道署附近之叶公祠、蒲圻庙均收为校舍,并购买粮道大巷毗连之房地。还将江汉大学、中华法政的学生全体转送该校。1914年由教育部备案。 
  1917年陈宣恺逝世,陈时继任校长。陈时体格瘦弱,香烟不绝于口。他具有多方面的学识,饶有风趣的历史掌故,敏捷而巧妙的谈吐,吸引着一些人。他的书法妩媚流丽,别人请他题字,有求必应。1917年开始陈时四处奔走求援,并远至南洋向华侨募捐,学校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大学先后办有文、理、法、商及师范专修等科。陈时办学以“成德、达才、独立、进取”为校训,主张“兼容并包,教育独立”的原则。他先后聘请了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蔡元培以及印度的泰戈尔、美国的杜威等一大批中外名流来校讲学, 1922年暑假时,梁启超到武昌中华大学作学术讲演多日。 
  民初,全国私立大学中,天津的南开大学与武昌的中华大学齐名,而南开的背后是严修(清代翰林),军政要人和富商大贾对南开的捐助动辄多少万元,经济非常充足,而中华大学校舍简陋,宿舍散乱,大学与中学的教室,揉杂在一起。那时,邹昌炽、成序贺、罗季林都是留美学生而有声望,陈时校长拟请他们三人作学校的基本支柱,约定每月工资两百元,但不能兑现,于是罗季林另行他就。邹昌炽确是中华大学得力的好教授,英文水平高,教的学生很多有成就,他一身兼数职。成序贺原是汉阳兵工厂的工程师,中华苦一点,也无大关系。总的说来,中华大学的教职员或系本校毕业生,或系兼课教员,对学校都是非常爱护支持的,大家吃点苦无所谓。比如恽代英任中学部主任,每月工资只要六十串钱。尽管中华处境困难,但历史久,毕业学生多,影响是很大的。当时中华的学生除鄂籍外,以湘、皖、豫等省的学生为多。大革命前河南的同学在开封办过一所中华大学开封分校。中华大学特别是在武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年该校校庆纪念日(5月13日)前夕,全校学生上街举行庆祝游行时,广大市民自动地夹道燃放鞭炮欢迎。这所学校,就历史讲,达四十年之久,抗战对一度西迁宜昌小溪塔,再迁到重庆,经过八年,到1946年才复员武昌粮道街原址。武昌中华大学以培养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目标,附设有高中部、初中部及小学部,历年大、中、小学毕业生在万人以上。这些学生的脚印,遍及国内外。 
  《俄华大辞典》的编著者陈昌浩,原厦门大学校长、《资本论》的翻译者王亚南,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张光年(光未然),著名哲学教授冯友兰,以及为争取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施洋、林育南等革命烈士,他们都吮吸过中华大学的文化乳汁。另外,去到台湾的严家淦、张知本、李焕、沈昌焕、余家菊、喻德基、刘文岛、江海东等,他们也曾在中华大学或教过书、或读过书。 
  凡谈到中华大学者,必联系到革命先烈恽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这是中华大学历史上最大的光荣。恽代英于1913年考进中华大学预科,1918年秋毕业后至1920年担任中华大学附中部主任。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是武汉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1919年秋,恽代英在武昌横街头办“利群书社”。有次晚会,请陈时讲话,陈口辞敏捷,不用讲稿, “我们异途同归,振兴中华……”,博得听众的热烈鼓掌。抗战初期,南京沦陷前,陈时在日本留学时的友人重光葵(1913年任日本驻华公使,后任外相、副首相)写信请他在任何情况下留在武汉不走。陈接信后,毅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随中华大学搬到抗战的陪都重庆。 
  1922年,武昌省女师发生“五鬼闹判”风潮,杨子烈、徐全直、夏之栩、庄友义、陈媲兰五人被勒令退学,陈时接她们五人住在陈时家,每日由陈潭秋等来为其补课。武昌师范学校有一高材生某君因左倾被勒令退学,找陈时对为此生办转学手续,陈时当即说:“叫他转学中华高中好了,我是不怕这些事的”。还有美术教员王霞宙是共产党员,1929年春被捕,他的爱人丁晖云是中华大学的学生,经陈时大力营救,王才免于死。武汉解放前,白崇禧命令特务们逮捕了武汉大学查家骧等七个学生,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邀陈时找原湖北省参议会副议长艾毓英,会同前往汉口华中军政长官公署要求白崇禧释放全部被迫害学生,当时白迫于形势的压力,当即令武汉警备司令部释放被捕学生,由陈时和周鲠生具保领回。 
  陈时家住武昌昙华林二十号一栋老式平房。夏斗寅、徐源泉在陈宅斜对面前方各修了一幢豪华漂亮讲究的别墅,与之相比,天渊之别。早年,陈时自备人力包车,每天从家里到粮道街中华大学校本部。这一段路,沿途来往学生,值班警察,以及靠中华大学开业的一些旅馆、商店的熟人,总是向他敬礼,打招呼,陈时频频举手致意。     
  民国以来, 陈时曾担任教育部特种教育会委员、世界教育会议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北洋军阀时期(1913—1926)湖北省议会议员、第一届湖北省参政员(1938年)、第一届湖北省国大代表(制宪、1946年)。解放前夕,陈时与李书城、张难先、耿伯钊、艾毓英等民主人士一道参与了湖北的和平运动,积极迎接武汉解放,支援大军南下。 新中国建立后,陈时于1951年参加湖北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任政治协商委员和土改委员会委员,并被选为省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被错判刑12年(缓刑2年),1953年病故于武昌。到了1984年8月,陈时的冤案终于获得平反昭雪,当年仍健在的辛亥首义百岁老人喻育之先生,饱含深情地为陈时书写了挽联“末代有斯人,不当官,不营利,兴学毁家作育楚才输国用。盛世多善政,言必信,行必果,雪冤平狱高悬秦镜比河清”。陈一生矢志教育,不谋官禄,生活俭朴,有“清苦的教育家”之誉。遗著有《政党论》、《南洋游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声:彭南生评介裴高才、陈齐笔下的《中华大学校长陈时》:中国私立大学开山的精、气、神 主播:深海
中国私立大学第一人陈时,该校今已发展成为双一流高校
寻访昙华林
武汉最全景点地铁、公交路线大全|分享收藏
话说武汉 | 战神关庙知几何?武昌城关帝庙追踪
陈潭秋的妻子徐全直,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流尽最后一滴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