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俞敏洪: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

沈建缘/文 如果要撰写回忆录,那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为新东方庆祝“20岁生日”,可能会被俞敏洪特别提及。俞敏洪说,这圆了他的一个梦——有一天,自己能带着一手创办的企业走进人民大会堂。

面对台下5000多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的新东方员工,在题为《坚信理想的力量》的演讲中,他说,过去20年,新东方从家族生意到国际上市,经历了内部纷争和外部竞争,经历了国际诉讼和浑水攻击,经历了管理模式的改变和业务模式的变革。这一切改变都缘于一个农村孩子卑微地希望“穿越地平线”去看看山那一头的世界。

北大是改变俞敏洪一生的地方,但他记得自己在北大时有很多苦闷,“一是普通话不好,二是英语一塌糊涂。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分班时,50个同学分成三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

大学毕业时,俞敏洪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不过在毕业典礼上,他对全部同学说:“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5年干成的事情我干10年,你们20年干成的我干40年。”

为了攒钱出国,1993年俞敏洪在中关村创办了新东方,用20年时间,从培训13个学生到培训175万学生。俞敏洪认为,32岁创业,到今年52岁,自己经历的是一个全新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任何一人只要有才能,都能找到露面的机会。”

过去20年,俞敏洪每天坚持学习工作近16个小时。他从小养成一个习惯:一件事会认认真真地做完,否则不会去做另外一件事情。这种一旦下定决心做事情,就要专心致志,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的习惯让他受益良多。

而今的情况已经不同于20年前。俞敏洪经常与他的学生和同事分享的体会是,“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任何控制和权威都失去了意义,这是件特别好的事情,但必须随时做好江湖地位被他人取代的准备。”他常常用诺基亚的故事提醒自己,改可能是死路,但不改也一定是死路。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愿死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所以我现在做好了准备。”他说。

最近,俞敏洪准备发一条微博,“通知全社会:明年是我的闭嘴年。”不久前,他做了一个统计,发现2013年他投入公司的时间只有五分之一。而当下,新东方的命运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继续引领中国培训教育的发展。但也可能是另一种命运,从此被竞争对手打败,在一瞬间死掉。作为公司董事长,他不能只是“说得太多”。

俞敏洪“热衷”对外应酬和演讲,但新东方正经历着新的挑战。2012年,新东方新开了200多家学校,员工人数激增40%,运营成本和管理模式却遭到了严峻挑战。2012年年底,扩张被叫停。

俞敏洪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自己正在经历的“时代变迁”——本来你想娶一个女人好好过一辈子,结果娶回家被窝还没有热,这个女人可能就被别人抢走了。这或许是他创立新东方20年来,即将面临的最大风险。“新东方正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的潜在对手,都有可能把新东方推翻。”

在新东方20周年热闹的庆典后,这个中国培训行业风头浪尖上的人物,一度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因为我知道未来新东方20年真是不那么好走,你过去成功跟未来成功没有任何关系。”俞敏洪说。当晚,他把新东方前150个管理干部拉到北京郊区,封闭了整整四天,讨论未来20年发展步骤,“开始对原定商业模式进行否认,重建新的商业模式。”

几乎在同一时段,新东方的另一位创始人,现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徐小平在TechCrunch国际创新峰会上演讲表示,一直以来,他都期待有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学习的教育新产品,颠覆新东方。

有人问俞敏洪,如果新东方没有了怎么办?他回答,“新东方早晚会没的,因为它作为一个商业化运作的教育机构早晚会变成历史。但是即使新东方没有了我依然很成功,因为我的心态很成功。”

很多时候,俞敏洪把自己比作一只正在攀爬金字塔的蜗牛,而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王强,则像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雄鹰能很快达到高峰,但蜗牛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能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信念使得俞敏洪相信,新东方仍有未来。

作为一个成立20年的机构,新东方已经有官僚主义的倾向,而且也因形式主义而导致效率低下,但俞敏洪依然相信新东方的心脏是迎接变革的心脏,“因为我愿意变革,我愿意带着这种变革的精神来跟大家共同前进。我们可以打破一切的旧规,可以建立新的商业模式,甚至可以推翻了重来,最怕的是我们自己不愿意变。”

他环视团队的时候,“发现在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如此充满理想、激情,如此充满创新意识和创意,而且如此团结、平等和充满调侃的团队。”新东方的价值观是新东方“饭桌文化”的一部分,每当聚会至高潮处,大家总会举杯庆贺,共同大声齐喊“诚信负责,真情关爱,好学精进,志高行远!”,这16个字被认为是新东方成功的密码,也是新东方的力量源泉。

俞敏洪坚信,任何一个组织,只要能关注年轻人的成长并产生影响力,就占领了未来。这也深深影响着他对于未来教育事业的判断。即便是52岁的“高龄”他仍在哈佛演讲也大量使用网络上年轻人流行的用语,题目就是《用4B精神打造5B的事业》。

“学生跟我们在一起,学生代表了未来。当学生背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就真正失去了未来。”他确信,只要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情,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和新东方站在一起,新东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此之外,俞敏洪还一直都想做一个小小的私立大学,他在北京买了一块地,正在建大学校区,造完后它就跟新东方的上市公司脱钩了,变成一个非营利性的大学校园。“我追求生命的那种向往和穿越地平线的渴望不会改变。”他说。

年过半百的俞敏洪承认自己或许不会再有什么卑微的梦想。但是,“它证明了只要坚持下去,一个卑微的人的卑微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新东方就是这样的例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俞敏洪:“互联网 教育”让新东方课程有可能实现全部免费
陈向东:谁迷恋权力就会葬送未来 包括俞敏洪
俞敏洪不是一般人
看完俞敏洪的30条经典语录,才发现新东方的成功是注定的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创业发展之路
俞敏洪:互联网撬动未来教育的均衡发展 | 竞业达独家报道“2015互联网 教育高峰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