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壬寅雨水议养生
壬寅雨水议养生

悄悄的,我们已然于2022年2月19日0时42分迈进了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也就是说,立春之后,去年秋冬敛藏于地下的暑火开始升动,至雨水,天气由冷转暖,万物由藏始萌,再经惊蛰、春分而升到地面。所谓雨水,顾名思义,即下雨开始多了。为什么?因为天气回暖,地气蒸腾,天气下降,一场春雨一场暖,寒冷渐退,春气渐旺。但生活在其中的人,却因处于天气多变,乍暖还寒,兼有雨湿的阶段,极易受到寒湿之邪的侵害。从人体脏腑对应而言,人的健康在风木之气影响下,我克之脏最弱,本脏次之,克我之脏再次之。即从五行生克而言,木克土,故脾脏受邪;本脏为木,故肝脏次之;金克木,故肺脏亦会受邪,“本脏为实症,余脏为虚症。”

上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雨水”节令的注释,说的是一般规律,从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来看,在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由于每年的运与气的变化,却导致了年际间的“雨水”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比如辛丑年的“雨水”与壬寅年的“雨水”,虽然称谓相同,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节点大体相同,但是这两年的运与气的运行,就有很大的不同。辛丑年的年相为“上太阴土 中少羽水运 下太阳水”,而壬寅年的年相为“上少阳相火 中太角木运 下厥阴风木”。有预测认为,壬寅年的雨水可能会有倒春寒,而我的看法是,因为壬寅年的司天之气为少阳相火,是热令当政,加之壬寅年为木运太过,时令未到而运气先到,故此,发生倒春寒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壬寅年的初之气,适逢“五木”相会:一是大运(中运)为木运太过;二是在泉为厥阴风木;三是五运五步的主运和客运第一步都是太角;四是进入初之气以后,六气的主气也是厥阴风木。木气之旺,可想而知。这也与辛丑年有很大的不同。

壬寅年的木气之旺,已如上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反映为木旺乘土,致使土弱。人体的脾胃对应于土,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人身气机升降的枢机。脾胃受伤,则很容易引发各种慢性疾病。

由上可知,壬寅年,养肝养脾养肺,当为保健之要,其中尤应特别重视养脾。凡糖尿病患者,更应以其为重中之重,因大部糖尿病者皆因脾虚所致。在操作原则上,应按药王孙思邈“省酸增甘”为原则,因为脾喜甘,肝喜酸,木太过,肝已虚,而过酸会助木之气,木盛则伤脾土更胜。

当前,即在雨水节气间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脾。如何养脾?要务有三,一是要注意调整好思想情志,情志好的人,肠胃的消化能力强,故此,好情志具有调整脾胃的功能;二是要注意调理好饮食,脾喜暖恶寒,多吃些红薯、小米、山药、红枣、姜等温性食物,可以起到健脾作用。不仅饮食不宜过于寒凉,生活环境亦不可过于寒凉,我国民间“春捂”之说正当时,要防止寒邪入侵,不可过早过快脱去冬衣。三是要注意暖脾温胃。一是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二是坚持揉腹,三是常按摩足太阴之原穴太白穴。此外,后天之本的强壮离不开先天之本肾的支持,在注重肝、脾、肺的保养与论治时,不可忘却强肾固本。

鉴于上述,在雨水节气期间,乃至整个春季(立春至春分,经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节气),从中医角度而言,在养神、养阳的基础上,重点护养肝、脾、肺等三大经系,尤其是足太阴脾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以养脾为养生关键。

2022-02-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祥云灸道】二十四节气灸之“雨水灸”(新版)
雨水节气,养生要防湿邪调脾胃
“雨水”节气调脾胃,少酸多甜元气生
癸卯雨水,舒解春困
早春''雨水''节气,话肝与脾的养生
“雨水”养生三步曲:舒肝——健脾——祛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