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穆《民族与文化》-中国文化本质及其特征


     我们上面已经讲过中国民族和社会的历史,现在我们要讲中国的文化。要讲中国的文化,我们先要讲“文化”二字究竟指的什么。这两个字,西方人也有各种讲法,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我今天所讲,也不一定就是其中最好的意见。我以为“文化”就是人群整个全体的生活。个人的人生,不能就叫做文化,文化一定是指大群的,因此要从全体来讲。而且这个全体还不是一个平面的,应该是一个立体的。不仅是人生的各部门、各方面,还要有一个历史的传统在里面。因为我们的生活,不论任何一部门、一方面,都有一个历史性的传统在里面。譬如我们穿衣服、吃东西、住房子,都有长时期的历史演变直传到今天,而且尚有将来无穷的持续。因此我们讲文化,要拿各时代、各部门、各方面,过去、现在、未来,综合在一块来讲。所以文化必有一个体系。外国人一到中国,就会觉得中国人的生活,从各方面讲,都和欧洲不一样,这就是文化的不同。由这一点,我们可得到一个很浅的印象。觉得这个地方的社会和那个地方的社会有不同。因为这已经是人生的各部门、各方面、各时代,都融合在里面了。
     我们今天讲文化的体系,我以为要拿我们的生活分成几个阶层来讲。第一阶层是“物质的”,也可以说是经济的,包括衣、食、住、行等等。这是文化的第一个基础,没有衣、食、住、行,就没有人生、没有文化,这是很重要的。这是最底层的第一个基础。进到第二个阶层,就是一种“群体组织的”,也就是人与人相处的一种社会的生活。譬如我们处家庭、处社会、处国家,都在这种生活中。一个人开始生到社会上来,首先就是要解决他第一阶层的生活。这种第一阶层的生活,普通动物也有。第二阶层,就要组织家庭、社会,有政府、有国家了。 这是群体生活,惟人类始有之。到了第三个阶层,这就应该到了“心灵陶冶的”生活了。到了心灵上的生活,这就有文学、有艺术、有哲学、有宗教信仰了。
     我想大体上我们可以拿文化的各部门、各方面分成这三阶层,从第一个跑进第二个,再跑进第三个。当然我们也不能严格的分,譬如我们的衣、食、住、行,吃饭是一个家庭在一起,住房子也是一个家庭在一起,我们的经济,从深处讲来,实不啻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合在一起。在群体生活的这个阶层中,父子夫妇就各已有了心灵的生活在里面。夫妇有爱情,父子有孝慈,这就是第三阶层已经在第二阶层中现出了。
     今天的人生,这三阶层早已融成一个了,但我们为研究讨论方便起见,不妨分成三个阶层来讲。譬如我们最先组织了家,当时还许不懂得讲夫妇父子之爱,慢慢的在这里面就发现出一种精神的、心灵的生活来。我们固然不可能没有第一阶层物质经济的生活,可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第一阶层的生活中,而第一阶层的生活也不能决定了第二第三阶层的生活。这就是说,生产条件不一定能决定家庭组织和宗教信仰等。共产唯物观的一偏之见,今天我们不必讲。我们且把此三阶层,来看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体系。我们今天只想粗略的来讲三个大体系,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欧洲、一个是印度。



     在这三个大的文化体系中,我们只能说印度是一个早熟的文化,它的发展是畸形的。印度的气候炎热,物产丰富,物质生活很容易解决,因此在物质生活上,反而不能发展到一个高度去。再拿印度的地理来看,三面环海,海边还有高山,北方也有高山阻障,只有西北有一条路可以向外交通。现在的印度人也是从这条路跑进印度的,以后从这条路跑进印度的就很少。像亚力山大和蒙古的军队打进去,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因此印度对于第二阶层国家群体的发展也不高,因他们不感觉有此需要。但印度文化也曾发展到最髙的一个阶层去。如其在宗教、文学、艺术、思想方面,不能说印度没有一番成功。这种情形,就等于一个人心脏、肠胃、手足都不健康,而那人的脑力特别丰富,智慧特别高。这可以说是一个天才,也可以说是一个病态的人。所以我说印度文化是一个畸形的、病态的。这当然也是受了天地自然的影响。
     西方人的文化,我们可以说是从希腊人的个人主义,罗马人法律、军事、政治的群体组织,再加上希伯来的宗教信仰,由这三方面合起来。实际上西方的宗教起得后,先有希腊、罗马,才有耶教。耶教到罗马去,当然也要受罗马的影响。因此在耶稣教里面,自然就已经有了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成分。耶稣固然有一种“博爱”精神,实在说起来,里面也有一种希腊的所谓“个人主义”。譬如我们同在一个教堂里,多少人同在一起祷吿,但是我的祷吿和你的祷吿,相互间可以没有关系。毎个人都想直接接触上帝。这就是一种个人主义了。我们研究耶稣教的理论,它是很多采用希腊哲学的。诸位倘使是教友,研究他们的神学,有的是采用亚里士多德,有的是采用柏拉图。拿希腊的哲学思想和耶稣的教义配合起来,主要的还是有个人主义的色彩。不过同时耶稣教特别坚强的有一个组织,这就是罗马精神之表现。天主教的教会,到今天教皇在梵缔冈,他可以没有国家、没有政府,而在全世界保留一个严密的组织,可以维持这许多年下来。这个教会组织就是罗马精神了。因此耶稣教开始只有耶稣的教言,后来的神学就有希腊文化参入,教会组织就有罗马文化参入;实在耶稣教已经容纳了希腊精神和罗马精神。以后又有文艺复兴,我们更不能认为今天的耶稣教就是耶稣教,和希腊、罗马文化分开讲。这样再加上现代科学,四个来源凑合起来,就是今天的西方文化了。
     我们拿中国文化这个体系来同印度的体系作比较,我们觉得中国文化是健全的。是从物质阶层进到群体阶层,再到心灵阶层;这三阶层又分配得很均匀,不像印度人单在一方面发展。倘使拿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作比较,西方文化是复体的,希腊的、罗马的、耶稣教的,再加上他们自己原始的民族性,再加上近代的科学。他们的文化多半是外来的,宗教固然是外来的,哲学也是外来的。因为今天的欧洲人,不是希腊人,也不是罗马人,有他们原始的民族精神,有他们本来的天性,加上这三种外来文化和现代科学,因此西洋文化是多彩多姿的,其短处在不容易调融和合,时时在内部起波澜、起冲突。中国文化是一本而来的。我们今天拿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比较,当然中国文化有它的发展,也有它的短处。
     我们谈文化比较,不能空洞的讲,要拿现实成绩来讲。我们要知道文化演进,决不是一条直线向前的;从来的历史都不是直线向前的。我们近代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观念,往往认为下一代比上一代进化了;这话实在不可靠。尤其是我们看历史,历史是波浪式的往前进,决不是直线的。
     倘使我们把中国历史照波浪式画出来,又把欧洲历史也照波浪式画出来,再来两面相比,应该是中国的比欧洲的平均高一些。在清代乾隆以前,中国人在此三个阶层的文化造诣上,决不下于西方人。马可孛罗来中国,回到西方,写了一部游记,西方人见了,决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一个国家。偌大的地区,只有一个统一政府,到处有城市、有商业,而没有关卡,没有军队,大家安居乐业。这样的世界,在西方当时是不可想像的。我们即拿今天的西方来看,各位到西方去,坐在餐车里打一个盹,就会换一个国家,就有人上来查你的护照。直要到近两三百年,现代科学出现,世界才变了样。
     我们拿物质文明来讲,罗马也绝对不能比中国的唐代。双方纵说富强相似,唐代的宗教、文学、艺术种种人生的高境界,罗马都比不上。而如罗马的斗兽场之类,在唐代也没有。我们尽往上看,无论哪一时期,把中西文化,拿波浪形画出两条线,中国文化决不比西方文化来得差。可是从道光以后,我们是在直线下降,西方是在直线上升。这时以来,处处相形见绌不用说。但我们总不该单把此一横切面来推断双方之全进程。



     一百年来,中国受西方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国变成一种“次殖民地”的地位。此事说来亦简单,主要一件,像如纺织物的侵入到中国的乡村。当时中国乡村,毎个家庭里,纺纱织布本是一个重要的辅业。自从英国的纺织品卖到中国来,中国人都买洋布穿,此种家庭妇女的手工业就完全崩溃了,中国人的金钱财富源源流到英国去。衣服是人人要穿的,春、夏、秋、冬四季,每人做一身衣服,当时的中国四万万人,要多少尺布?英国的洋布,棉花从印度来,纺织成了布,就向全世界销,而销数最多的是中国。中国农村破产,就从买洋布开头。所以印度的甘地反抗英国,第一件事就教印度人不要买英国布。他自己带一架手摇车,由自己亲手来纺纱。这是很有意义的。不料一百年后,香港的布匹转而畅销到英国去,英国兰开夏的资本家讲话了,他们说香港布再这样销,他们就不能生存了。英国国会当然代表民众,出来要求限制香港布的入口。这虽是一件小事,却大可玩味。首先我们该把眼光放远一点,世界的情形不是到今天就切断,下边不再有变化。
     我们讲文化,岂能专据眼前讲。即就专据眼前,英国人到香港来贩鸦片,中国人反对,才有鸦片战争,把香港割让给英国。现在是香港的中国人到英国贩布匹,英国人说该限制,香港纺织商人也就答应了。中国人固然好说话,然而这件事不能不说是英国人的一种耻辱,这是一件历史文化上的耻辱呀!香港是哪样到英国手里的呢?还不是因贩鸦片打来的。布匹与鸦片不同,而且香港目前是他们的殖民地,他们却要限制香港布匹去英国。若就我们东方人的传统文化观念来评观,这哪能算合理?写在历史上,哪能算光荣?又如何能服得人?
     我们当知一个国家也不能纯讲武力和经济,总应有一个“人生大道”在里面。倘使我们真信仰有上帝,或真信仰孔子的理论,倘使我们真认识人类几千年历史不断的演变前进,我敢告诉诸位,若单就这一点言,英国的前途,不会老在中国人之上。我此十年住在香港,香港这一个小地区,十年来流亡到那里的人,居然能把他们的纺织业威胁了兰开夏的存在。兰开夏的纺织业,就是一百年来大英帝国殖民政策的一根大管子,中国人的血都从那根大管子抽去。而今天他们却说受了香港流亡人压迫了。这不是值得发人深省的一件事吗?
     我们总说科学为什么不到中国来。我敢说这只因社会不安定,并不需要打倒孔家店,把线装书扔毛厕里,废除汉字,把大家洗了脑,科学才会来中国。中国这几十年来,一年到头在打仗,社会不安,科学怎么能生根?在殖民地的香港,才有十年安定,各种事业也都起来了。倘使中国大陆也能有十年安定的话,就以香港为例,香港人就是中国人,可见孔家店不必打,线装书不必扔,汉字也不必废,科学仍然会来中国。中国人去西方学科学,尽有成绩出人头地的。中国人哪个不喜欢发财?哪个人不能经营一个公司行号?我们不用怕,政治一安定,科学就在中国社会生根了。道在迩而求诸远,许多人闭着眼睛瞎讲,说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冲突了。其实何尝是这样?科学到中国来,中国不是不能接受的。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不安定,科学不容易生根,这也是简单易明的事。
     我们今天不如西方人,这也是一时代的事。明天的中国,谁也不知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到今天,英国领导世界的地位已让给了美国人,法国人更像在走下坡路。中国人至少在此五十年间是在翻身往上爬。这个端倪,从辛亥革命就已经见到了。



     所以我们讲文化,应该把双方作一个比较,而这个比较一定要放大眼光,要拿人类历史全进程来讲,不能横切一短时期来讲。在今天的横切面上,当然中国不如西方,谁也不反对这话。可是今天的我们,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光荣面。 我们的时期,不是中国文化到达了最高表现的时期。如果说我们现在就是中国文化最高表现的代表,我想谁也不能这样讲。我们今天是在堕落时期中,我们的祖宗并不曾永远在堕落。堕落的是我们,而今天的我们不自负责,却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好。今天的我们,懂得了世界潮流,懂得了时代趋势,懂得了从前的中国人一路都是错。我想我们如此讲,似乎太不公道吧!简单说一句,大家不研究历史,随随便便提出文化改造的口号,哪里有如此简单的事呢?
     文化体系好像七巧板,七块板子拼起来,可以拼成一个建筑物,拼成一匹马、一条船,或者一个人。用各种方法可以拼成各种花样。文化体系,乃是更复杂的七巧板。就物质人生讲,就有农、工、商、矿、渔、牧等各业。就群体生活讲,就有家庭、国家、政治、法律种种。就心灵生活讲,又有艺术、文学、哲学、宗教等。各系文化中各部门的内容,似乎都是差不多。因此有人说,大家是个人,文化只该是一个,如何硬分东方和西方?西方人进步了,东方人落后了。东方人能进歩,也就会像现在的西方。今天的中国,则只能同西方的中古时期相比。这种话虽不是在主张“唯物史观”,实已很近乎唯物史观的道路了。
     前面我们讲过,共产主义和我们最大的一个不同之点,就是他们不承认有“异”。他们不承认有异民族,不承认有异文化。照他们讲,人类是一体的,没有东方和西方。中国在共产主义的蔓延时期,高谈文化问题的人,其实也一样。所以他们要来做启蒙运动,要来一个中国的文艺复兴。因为他们想中国人往前一歩,便会像西方人。这种讲法,可以说和共产主义貌离神合,样子不同,精神却一。我的看法,这七块板中,只要一块的位置换了,块块都得换;只换一块板,其他六块都要跟着动。
     我姑举一个浅显的例。中国人讲孔子,西方人讲耶稣。此两人是有其不同之点的。他们在中西文化体系中,也如七块板中的一块。虽然孔子不是宗教主,他也在那里教人做人的道理,和耶稣有其相同点。但我们今天主要在求其“异”。我觉得中国孔孟像是板着面孔讲话的。忠孝呀!仁义呀!道德呀!甚至说:“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生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中国人讲道德,连生命都可以舍。当然耶稣也上十字架,然而双方的讲法确有些不同。中国人讲道德,总是你该这样、该那样。你该孝,父母不慈仍该孝;你该忠,国家昏乱还该忠。西方人跑进教堂,或者晚上在自己床前跪下祷告,他说:“我错了,请上帝赦我。”西方人的宗教,像是放你一条路似的。一个儿子去从军,老母送行,没办法,只好请上帝保佑。中国人怎样呢?如像岳武穆的母亲教她儿子,她尽说你该为国忘家,到前线再不要怕死。这就是中国道德教训和西方宗教不同之处。
     中国人沉浸在此种道德教训中,似乎一举一动,处处受束缚。这里便该谈到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我认为孔孟之书,和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是一张一弛,相互为用的。这两块七巧板配搭在一起,就有一个平衡。西方的文学、艺术,是站在人生前面的,它在鞭策你向前;倘使碰了壁,就到教堂里,上帝赦我!上帝帮我忙!他们的文学常是火辣辣的,教堂里的唱诗祷吿则是温暖的。倘使我们拿中国常用的“阳刚阴柔”四个字来讲,孔孟道德教训是阳刚的,而中国的文学、艺术则是阴柔的。西方人的文学、艺术是阳刚的,是剌激人积极向前的,而西方人的宗教则是阴柔的,解放人,安慰人。中古时期的人,老在教堂里祷告。 一旦文艺复兴,他们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都教人向前;此所谓“由灵返肉”。碰了壁还有个教堂在那里。
     今天我们中国人,能欣赏中国文学、艺术的太少了,大家都喜欢跑进电影院看电影。看了回来,晚上会使人睡不着觉。这些都是热辣辣的,刺激人,兴奋人。它就是要你的心不安,要你往前跑。西方人碰了壁,闯出问题来,还有个慈母耶稣教在旁边。我们怎样办呢?所以我们尽爱外国文学,看外国小说,也就该信耶稣教。因为人生尽向前,该有碰壁的。碰了壁,有一个慈亲在那可以安抚你,慰勉你。孔子、孟子讲忠、孝、仁、义、道德,我们今天的教育,还脱不了此种传统。如我现在住在山上,房间是忠字第几号,那边是孝字几号。社会上还是要我们忠,我们孝。我们得闲夜间去听一段平剧,如梅兰芳《贵妃醉酒》,载歌载舞,听了,全心都放下,晚上睡觉,没有一件在心里。即如像《四郎探母》之类,剧情是紧张,够刺激人的,但剧情放在清歌妙唱中,不比西方话剧,硬绷绷,太现实了。而且如《四郎探母》,临收场,两个国舅由小丑扮,胡闹一场,仍使人心下轻松,叫你不要太郑重,太认真。又如看一幅中国画,几根竹子,一双小燕,溪边小船,山上白云,那都是何等洒脱,几使人如在世外。我们读陶渊明的诗,心地自淡。读杜工部的诗,虽是这样艰苦备尝,关心君国,读他的诗仍是心中解放。异代同情,好像得了一安慰。
     所以我们若真要认真接受中国孔孟教训,同时应该了解一些中国的文学和艺术。这些不是老在你背后鞭策你向前,或老在你前面引诱你向前。鞭策你诱导你的是孔孟,犹如家中父兄。退下来有陶渊明、杜工部,这就是慈母和姊姊,可以使你解放得抚慰。西方文化这两面是颠倒过来的。倘使中国的小孩子,看了西方电影,跑进学校,还是在“学而时习之”呀!“何必曰利”呀!这样地教他,那将如一种苦痛的刑罚,将会使他内心失却平衡与调和。因此事情总是要各方面有配合的。中国社会直到今天还能安顿在这里,其中必有一道理。如果什么都不注意,随便一句话说我要这样,要那样,是会入歧途闯乱子的。
     西方的宗教,讲上帝、讲天国、讲灵魂、讲身后,这些东西都不在眼前,都是凌空的。我们读他们的小说,看他们的电影,看他们的画,那就现实得很,都像是实实在在在你面前的。一篇小说里叙述一个人,就如这人在你面前;描写一个房间,就像你真跑进了这房间。中国人的教训,父子、兄弟、夫妇、君臣、忠孝、仁义,都是具体的,现实的,一点也不玄虚,不脱空。但是一到文学、艺术,境界就不同了。风花雪月,流水行云,都像离开了人世间,都凌空了。
     现在我再要告诉各位,中国的文学家,具体说来,他们的生命实都是悲剧性的。最早如屈原,便是一例。最具体,人人俱知,最可作代表性的,便如宋代的苏东坡。他的一生,进过监狱,几乎遭了死刑。屡遭贬谪,最远到了海南岛。即如他在黄州的一段生活,也可算得十分悲凉了。他有名的《赤壁赋》,便成在当时。即如他同时稍前的欧阳修,又如欧阳修最所崇仰的唐代韩愈,他们的具体生活,也就十分悲凉,甚难详说了。我上面举到的陶渊明和杜工部,已可算得是文人中命运较好的。所以韩愈说:“文以鸣不平。”其实除古文外,骈文、诗词、歌赋,乃至以下的传奇、戏剧全如此。这哪能和西方文学家、戏剧家的实际生活相比呢?要在西方文学家中找位和我们中国文学家生活比较能约略相似的,似乎只有俄国的托尔斯泰一人了。所以中国的文学、艺术,全是在艰难痛苦的实际生活中来自作安慰的。而西方的文学艺术,则是在引诱人、领导人,进向一想望快乐的生活中去。那又是中西文化一绝大不同点。但我这里所讲,实在亦不止于文学之士,即如“孔、颜乐处”,亦就可想。这些留待下面再讲。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件东西,要在他的整个里面去了解,要在全体中间去了解。讲到任何一项学问,也该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去了解其意义与地位。这就关系落实到具体问题上来了,那就很复杂。譬如民主政治中之竞选吧!在西方,像像样样一个人,到处去演讲,你们只举我就行,他当众指摘对方的竞选人。史蒂文生在批评艾森豪;艾森豪也在批评史蒂文生。竞选完毕,双方握手,如无其事。可恨中国社会急切学不成那一套,大家推举他,他还得说:怕我不胜任,既然大家相强,让我勉为其难吧!这在中国还说是“君子之道”。我不能公开骂你,也不能自己说我比你强。在中国这种传统之下,一旦要移风易俗,来作西方式的民主竞选,真是谈何容易?文化体系之不同,实是很具体,亦很复杂的。所以我们讲文化,讲历史,定要从全体里面去了解其各部门。拿各部门分开来,我研究政治,你研究法律,要能大家配合起来。譬如造房子,我做窗,你也做窗;我做门,你也做门;窗有长短,门有大小,大家各不相关,埋着头去做,拿来配不成一所房子的。定要先有一个整所房子的计划,由此计划图样分头做门窗,拿来才配得上。
     因此,我觉得,我们将来应该添一门学问,就是“文化学”。从前没有经济学,现在有了。从前没有社会学,现在有了。从前没有文化学,不久亦当会有。这不是讲历史,不是谈哲学,需要把人类文化的各方面各部分整合起来,做一门学问来研究,这是将来极大的一个工作。今天西方虽也没有这样一门功课,但讲历史的人讲文化,讲哲学的人也讲文化,早已注意到此了。我们这几十年来,也慢慢喜欢讲文化,但还没有认真地去讲,好像一讲到文化就什么都可讲。当然我们也可说抽大烟,打麻雀,女子裹小脚,这些都在文化里面。可是真讲文化,不能如此专在太琐碎处讲。以前女子裹小脚,中国社会是这般;以后放了天足,中国社会还是这般。今天中国,已很难找到女子裹脚的,但是中国社会并没有大变;因为女子裹脚在文化大体系中,实在并不占重要位置。譬如一所房子,偶然在那里有一点脏,拿扫帚一扫就行了。你不能专着眼在这一点脏上,说这所房子根本要不得。果使一所房子的价値,就在这一点脏的有无上,那就太简单了。打麻雀,也如此。我们今天可以订下一个办法,像冯玉祥以前在洛阳一样,大家都在打麻雀,他晚上派人出来查,查着,叫这四个人抬着桌子出来游街,以后大家就不敢打麻雀。但大家不打麻雀了,中国的政治、社会、人生还是照常,没有能真把中国救了。这因主要问题并不在这些上。若真在这些上,那就容易了。
     西方人初来中国,就喜欢看这些。他遇见一辆独轮车,一边坐一位老太太,一边放一头猪。他就说,这就代表中国的人生和文化了。他必然会拍张照片,写条新闻,作一报吿。他不知他所见甚小,值不得大惊小怪。从前前清时代我们都拖一条辫子,后来全把辫子剪了,但中国文化传统还是照常。这些全是外皮,一个人面上生一个疤或疮,这不比心脏有病,我们不要太看重这一个疤和疮,要看重心脏。但什么是文化中的疮和疤?什么又是文化中的心脏呢?这就该有研究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仕强:管理和领导不一样!这样搞管理、分阶层,西方人很难懂!
印度种姓制对中国人有效吗?如果中国人到了印度,是什么阶层呢?
形象学(比较文学理论概要)
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
为什么宋代是最令西方人神往的朝代?
中国的文化的主流到底是什么 说的太好了 连西方人都佩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