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贵荣:新编古籍丛书影印出版的编辑规范问题

 新编古籍丛书影印出版的编辑规范问题——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为例

贾贵荣

 

影印是古籍出版的重要形式,也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必要手段。近年来,古籍影印图书尤其是新编古籍丛书的影印出版,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崇。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新编古籍丛书的影印出版,始于1996年出版的《二十四史订补》。1998年,历时十年的大型综合性古籍丛书《北京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全部出齐。1999年《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的编辑出版,标志着国图社的新编古籍丛书步入了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时期。截至2010年 底,国图社共出版新编古籍丛书二百多种,包括古籍一万余种。这些新编古籍丛书,从内容上划分,绝大部分是专题丛书,以服务当代社会科学诸学科的学术研究为 宗旨。从编辑方式来说,大部分由责任编辑独立策划和提供书目,并请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圈定入选书目和撰写序言,介绍其文献价值。个别版本的选用,再请古文献 学家敲定,最后由熟悉古籍的学者专家编制索引和目录。本文拟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新编古籍丛书的编辑和影印出版过程中,编辑的操作规范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作 如下介绍,恭请专家学者和出版界同仁批评指正。 

 

   一、版本的选定和书名页的制作

一 般而言,新编古籍丛书收录古籍至少三种,大的综合性丛书多至数千种。我们认为,所收古籍应力求完备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应避免芜杂。每种古籍版本的 选定更是十分重要,力求品相好,无虫蚀,无破损,纸墨具佳。要以初刻本为第一选择,遇到缺页时,再补以其他本子。在版本的选择方面,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影 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可谓典范之作,也是我们影印出版新编古籍丛书所追求的目标。当年, 张元济先生花费许多精力,从1926年开始准备,1927年10月拟出各史所拟用的版本目录,1930年开始影印,1936年完成,前后达重10年之久,备尝艰辛:“求之坊肆,丐之藏家,近走两京,远驰域外,每有所观,辄影存之。后有善者,前即舍去。积年累月,均得有较胜之本。”(《百衲本二十四史》总序)。近年国家图书馆影印出版的《中华再造善本》,在所用底本的选择方面也是慎之又慎,反复遴选。关于版本的选择问题比较复杂,将另文详议。

在 确定好入选新丛书的古籍版本后,我们聘请专业人员拍摄扫描并出纸质清样,最后才进入书稿编辑阶段。我们知道,入选丛书的每种古籍都是相对独立的,除保持其 完整性外,还要在每种书前加上书名页,相当于现代图书的封面。但内容和格式基本是固定的,一般包括三项内容,分别交待每种书的著者、书名和版本。当然,我 们的著录方式基本依据是上世纪80年代国家颁布的沿用至今的<<古籍著录规则〉〉 

“著 者项”包括著者所在的朝代、著者姓名和著作方式。其中“著者所在的朝代”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生活在两个朝代之际的人物,一般则视其主要生活时代为朝代断 定著录标准,如元末明初的著者,如其主要生活在明代则著录为明,反之亦然。二是南北朝等时代的人物著录问题,如“南朝宋·刘义庆” 。“著者姓名”需要注意的,一是著者的名、字、号问题,因为古籍原书的著者项较复杂,有名、字,也有别号和地望,我们只著录著者的“姓”和“名”,放弃 “号”、“字”等。二是佛教著者前勿忘冠以“释”字。如《广弘明集》唐·释道宣撰  。“著作方式”,古籍一般用“撰”、“辑”、“编”,依原书卷首著录即可。但方志较为复杂,一种方志,往往“纂”、“修”者众,分别取两人,后用“等”省略即可。《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可资参考。

书 名项的著录,以原书卷首页即第一卷第一页的书名为标准,有时也要参照其它内容或常用书目的著录。书名的后面要著录卷数,有的书没有总卷数,比如卷首×× 卷,卷末××卷,还有的诗××卷,文××卷,需要编辑者自己统计出总卷数。有的书也可参考常见书目的著录,分别著录成卷首××卷,卷末××卷,还有的诗 ×× 卷,文×× 卷也行,但收入整部丛书的每种古籍的著录最好一致。最后不要忘记,方志的著录在志名前冠以年号,如(乾隆)定陶县志。 

版本项的著录包括刻书时间、地点和刻书者。 刻书时间的著录通常是朝代名、年号和具体年份,并在年代后加注公元年份。刻书者有的是人名,有的是刻书坊肆名,亦有二者兼备者。如《潜研堂全书》清光绪十年(1884)长沙龙氏家塾刻本 。《新旧唐书合钞》 清同治十年(1871)武林吴氏清来堂刻本。版本项著录依据是刻书牌记和序跋,同时要参考常用工具书。

 

二 、新编古籍丛书的著作方式和著作权问题

新编古籍丛书是相对于新中国建立以前编辑的古籍丛书而言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现代出版著作方式共有十种:“著”、“编著”、“编”、“辑”、“编 辑”、“主编”、“改编”、“缩写”、“译”、“注”等。我们认为,其中的三种“编”、“辑”、“编辑”可作为新编古籍丛书(刊)的著作方式。作为影印出 版的新编古籍丛书(刊)最多的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三种方式均有使用,但有一定的区分。我们认为,“编”是指打破古籍原书的整体格局和内容安排,按照新的体 例和形式重新组合新的图书,如《地方志人物资料丛刊》。其著作方式为“编”。其 选编内容包括:(一)方志中各类人物传记,一般分名宦、乡型、乡宦、仕进、孝友、节烈、耆旧、寿民、方技、流寓等;(二)与人物有关的各类表志,如职官 表、选举表、荐绅表、列女表、阵亡姓名表等;(三)艺文志、金石志中的墓志、碑记、传诔、去思录等,举凡与人物有关的内容,尽数囊括其中。

我们社影印出版的新编古籍丛书,使用最多的著作方式是“辑”。 “辑”则是将古籍原书按照历史上某一时期、某一问题(事件)、某一人(书)或某一类人(书或文献)为专题集合一起,其编辑加工量略少于“编”。如《疑年录集成》《九通拾补》《宋代人物传记资料丛刊》等。这也与近代以来出版的丛书著作方式的惯例相一致。我们知道,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编古籍丛书的著作方式多为“辑”。如影印元明善本全书十种》,商务印书馆辑,19371940年影印出版。《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第一集1297卷,谢国桢辑,1937年影印出版。新中国成立后,由顾廷龙先生领衔编辑的《中国丛书综录》一书收录两千八百种丛书,其著作方式的著录基本上全是“辑”。

当然,编辑作为新编古籍丛书的著作方式最为恰当,因为就其编辑方式来说,的成分均有。但用在古籍丛书的影印出版方面,其著作方式略显现代,与丛书的古籍内容不太合拍,故一般未予采用。

关于新编古籍丛书的著作权问题

正如前述,新编古籍丛书大部分由责任编辑独立策划的,理应署名。这不仅是个人名义问题,更重要的是责任问题。当然,较大的新编古籍丛书,非一人之力甚至非 一个单位所能全部承担的,好多工作需要藏书单位配合的则另论。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需要文献收藏部门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支持协助配合 才能完成,著者署名多是国家图书馆,如《北京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等。中型的新编古籍丛书,或署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或署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影印编 辑室。有些确属责任编辑独立策划选题和选定版本、编辑加工,就署名责任编辑个人。但这些署名最大的好处是均属职务作品,将来也不会发生版权的纠葛。如请相 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圈定书目和撰写序言介绍其文献价值者,我们一般是责编和专家共同署名,但出版社责编署名在前,专家署名在后,使著作权绝对控制在出版 社。当然,如果选题从策划到选目均由专家操作,出版社的责编只是做编辑加工的,则只署名专家。但要依照常规图书出版惯例,签订《图书出版合同》,以防将来 引起版权纠纷。

 

三、撰写影印出版说明,编制目录索引

新 编古籍丛书的影印出版说明或称影印前言,必须交代该丛书选择文献的价值,交代史料的取舍和相关出版情况。其中的主要文献,最好介绍版本流传情况和撰者的生 平等,如果能请参与选目的专家撰写文献史料价值的前言或序更好,以更大地发挥它的文献价值。必要时责编还要撰写编辑体例,向读者交代清楚全书的分类和编排 理由,以利于使用。无论是影印前言或编例,均不必长篇大论,简洁明了即可,以交代清楚选择文献的理由为主,更深的学术价值需要使用的专家学者挖掘。2009年出版的《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影印图书序跋精选》收录76篇,大部分文章是专家学者为我社二十多年来影印出版的新编古籍丛书撰写的影印前言出版说明

索 引、目录的制作在新编古籍丛书的编辑出版中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古籍丛书是将多种古籍辑印在一起,省却学者的奔波。但没有目录和索引是很难使用的,如果新 编古籍丛书部头较大,就更难办。任继愈先生说,(大丛书)没有目录和索引,就像衣服没扣子一样,无法使用,十分形象地说明了目录索引之于大型丛书的重要 性。

新 编古籍丛书的目录一般有“册目录”和“总目录”两种。我们知道,古人著书往往疏于撰写详细目录,而刻书者仅在每册或每卷之首编制简目,如果照原书合为一集 影印,检索使用将极其困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一般为全书重编一个包括书名、著者或卷名、卷目、类目、篇名等和所在册、页码的总目录置于卷首,每册再编一更 加详细的分目录。当然,分类目录应合乎学术研究和体现编选者的目的,但分类不要过于琐碎,并避免割裂原文。

新 编古籍丛书的索引一般有“子目书名”和“子目著者”两种。如果丛书规模不大,也可作“子目书名著者综合索引”。索引的排列检索方式有拼音、笔画和四角号码 三种,各有利弊。拼音适于大陆中青年读者,检索较为快捷,但读者遇到不知读音的字就很难办。笔画和四角号码检索较拼音相对烦琐,但适于大陆中老年读者和港 台学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新编古籍丛书索引,多采取书名著者拼音笔画兼具的办法。

新编古籍丛书的目录一般置于第一册之首,索引附在最后一册后面,也可单独出版,配套发行。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每册卷首有详细的人物分类目录,并单做一册索引。索引与细目相互补充,以目录统类、以索引统人,构成相对完整、极其方便的人物传记资料检索系统,深受学界欢迎。

来源: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12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善本中版本作伪的手段
如何找到一本古籍的各种版本?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
图书馆图书采购、验收、登记等工作细则
惠州慈云图书馆
网络课件-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